资源简介 走出疤痕的困扰——因体相烦恼引发的焦虑、抑郁问题初中个案辅导(一)辅导目标心理教师与陈某共同商定,制定了如下辅导目标:1.缓解压抑苦闷、忧郁不安、焦虑的情绪,减轻自卑感。2. 消除非理性观念,合理看待身边人对自己疤痕的评论,和身边的人保持正常交往。(二)辅导过程1. 建立咨访关系 (第 1~2 次辅导)心理教师采用摄入式会谈了解陈某的基本情况、精神状态、心理活动特征及求助原因,通过共情、 理解、 互动等技术与陈某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让她感受到被认可、被接纳。2. 实施心理干预 (第 3~5 次辅导)第3次辅导心理教师通过纸质调研、面询等技术,让陈某领悟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存在偏差,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所形成的某些信念也是不合理的,如“我腹部的疤痕太难看了,我不能去游泳池游泳了,也不能去学习跳舞了,因为身边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我、谈论我”。此次辅导结束时,心理教师要求陈某回去以后完成两项家庭作业:(1)在自己周围的同学、好友中选出一些人,让他们将对自己的印象写下来。(2)去医院咨询一下有经验的医生,腹部的伤疤会不会一直像现在这样;如果有机会,去拜访几个做过类似手术的病人,了解他们现在的疤痕状况。第4次辅导陈某经过调查,发现周围人对她的整体印象非常好,对她的品德、学习等评价也很高;在评价她的长相时,有人用了“清秀”“健美”“身体均匀”等词语。陈某对这一调查结果感到很高兴,脸上有了笑容。通过询问医生和访问做过类似手术的人,得出了不到一年疤痕将会不明显的答复,这一回答也使她看到事实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糟糕。此次辅导结束时,心理教师布置了家庭作业:让陈某记录自己一周内每天的心情与活动,并进行自我剖析,与不合理信念争辩,学会以合理信念取代不合理的信念,并建议在下一次辅导时请父母同来。第5次辅导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陈某和父母进行了沟通。陈某对母亲说:“妈妈,假如我变胖、变丑了,您还爱我吗?假如我真的放弃了游泳和跳舞,您会很沮丧吗?您为什么说我现在越来越懒散、越来越不积极上进了?”陈某的母亲很动情地回答:“我小时候很要强,你外婆对我的教育一直特别严厉,我和你爸现在都意识到我们平时对你的教育过于严格。在我们眼中,你始终是最优秀的,不管发生什么事,你始终是爸爸妈妈最疼爱的宝贝。”这时,陈某的父亲走了进来,抚摸着陈某的头说:“孩子,你乐于助人、学习认真、成绩优异,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你跳舞、游泳也很出色,是老爸老妈的骄傲。宝贝,加油 ! 来,我们击个掌 !”一家三口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3. 巩固与结束阶段(第 6 次辅导)第6次辅导心理教师分析家庭作业,帮助陈某逐步摒弃不合理信念和思维方法,并对陈某的人际沟通技能进行指导,以便使陈某在辅导结束后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处理今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师:你最近几天的心情如何?陈某:老师,我的心情好多了。您看我的作业记录,笑脸增多了吧。我的疤痕也越来越淡了,我想过不了多久就会痊愈。师:你与爸爸、妈妈和同学相处得如何?陈某:还可以。同学们好像对我的疤痕与身材并不是那么在意,爸爸妈妈对我更关心了。师:你去上体育课、音乐课了吗?陈某:去上了,体育老师表扬我动作优美,音乐老师表扬我歌唱得好听呢 !我打算下周重新加入 校游泳队和舞蹈队,同学们不会笑话我吧?师:当然不会笑话你了,大家一定会热烈欢迎你,因为你是他们团队的精英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