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大脚丫跳芭蕾》生命教育绘本心育课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心理健康《大脚丫跳芭蕾》生命教育绘本心育课 素材

资源简介

《大脚丫跳芭蕾》生命教育绘本心育课
01.课程信息
教学对象:小学
道具准备:大白纸、彩笔(第一课时)
场地要求:团体活动室
02.设计理念
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在各种活动中悦纳自己……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情绪和表达情绪……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初中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本课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指导纲要提出的这一内容,结合生命教育板块,引导学生了解生命之真,学习生命之善,追求生命之美。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总的原则是关爱生命。
绘本,是对小学儿童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自我意识、个性需求的发展迅速,本课通过大脚丫贝琳达的追梦之旅所遇到的困难为主线,让学生在角色外衣的保护下,代入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通过层层的深入探究,换位思考,让学生学会遵循生命的发展,意识到我们独一无二的生命价值,相信并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奇迹,活出生命的精彩。
03.教学目标
1、认识生命之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
2、学习生命之善:学会换位思考,原谅他人;
3、追求生命之美:做自己,坚持自己的梦想,形成良好个性,与他人快乐在一起。
0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生命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教学难点:做自己,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与他人快乐在一起。
主要环节
一、团体引入阶段
二、团体转换阶段
三、团体工作阶段
四、团体结束阶段
一.团体引入阶段
【展示与分享】
1、 展示各组贝琳达的墙上角色;概括贝琳达的内外特征。
【阶段目标】
具象化人物角色,对贝琳达有个初步印象,构建故事情景。
二.团体转换阶段
【推进故事】
1、 PPT展示:贝琳达上台遭遇评委嘲讽;
2、 学生呈现贝琳达头脑中的想法;
【分析想法】
教师问:
1、 贝琳达头脑中的想法是一种什么情绪?
2、 贝琳达因这件事而引发的这些情绪正常吗?
【教师小结】
不论谁,被嘲讽,心情都不好,这是人共同的感受。
当情绪到来时,接纳它,学会与它相处,是调整自己的第一步。
【阶段目标】
从感性的角色互换思考感受贝琳达被嘲讽时的内心感受,联系自身,引出“被嘲讽,每个人心情都不好,这是共同的感受” 。
三.团体工作阶段
【专家的外衣】
教师问:
1、 你觉得贝琳达应该放弃芭蕾梦还是继续坚持呢?
2、 小组以老师、父母、朋友、同学、陌生人给出建议。
【社会计量】
1、 学生从坚持不放弃、坚持但打零工、迷茫、改行但业余跳、改行放弃芭蕾梦选择一个站队。
2、 分享选择的原因。
【时间轴+结局创作】
1、 PPT呈现:假如贝琳达放弃了,她会选择做什么?假如她没放弃,她又会过着怎样的生活?
2、假如贝琳达放弃了,她会选择做什么?假如她没有放弃,她又会过着怎样的生活?
3、教师总结:不管贝琳达选择了哪种方式,只要她勇敢承担选择的后果,就是活出了她生命的光彩。
4、你想对贝琳达说一句什么?
【跳出情景,引导反思】
1、她还是拥有大脚丫的贝琳达,但并没有影响她选择她想去的方向。原来,生命拥有如此多种可能。而做自己想要的选择,是会让生命活出如此多般精彩!
2、曾经有位五年级的同学说到“生命里要是没有伤心、难过、痛苦的事,只有快乐的事,那多好。”好不好?为什么?
3、教师问:从贝琳达的经历回到我们自身,在生命长河里我们都会遇到各种质疑。
【阶段目标】
以定格画面的戏剧方式来把贝琳达主人公今后的生活具体化,通过肢体动作的表达,语言的描述更深刻的理解主人公的选择及今后生活的各种可能性。
四.团体结束阶段
【动态反思】
教师引导每人用一句话分享自己的感悟。
【总结】
彼此的分享犹如一份份礼物,互相鼓励与陪伴。
【阶段目标】
凝结经验与收获,指向未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