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知识点填空( 空白版+答案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知识点填空( 空白版+答案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资源简介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二氧化碳的 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溶解性 密度
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
现象:
结论:CO2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CO2不能 ,也 燃烧
反例:
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 的二氧化碳,增大 会溶解更多。生产汽水等 饮料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 色的 的纸花(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 色)
操作 (1)喷稀醋酸 (2)喷水 (3)直接放入CO2 (4)喷水后放入CO2
现象
分析 醋酸显酸性 水 酸性 CO2 酸性 CO2遇水显
结论:CO2与水反应生成了 即碳酸,碳酸能使
化学方程式:
将(4)得到的变红的小纸花,用吹风机
现象:
分析:碳酸 ,受热
化学方程式:
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后,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墙壁会“出汗”的原理:
化学方程式:
该方程也是检验 的原理
二氧化碳的用途
制作 饮料、 作用的原料、 、 原料、 肥料;
固态二氧化碳(俗称 ),可用于 、人工 、制造
二氧化碳 毒,但 供给呼吸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能量 散失,从而使全球 ,这种现象叫“ ”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
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 的使用;
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氢能等 ;
大力 ,严禁乱砍滥伐;
倡导“ ”生活
碳达峰:某一个时刻,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 ,之后
碳中和:通过植树造林、 等形式, 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 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 ”,即排放 吸收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二氧化碳的 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溶解性 密度
无色 无味 气态 能溶于水 比空气大
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
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结论:CO2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反例:2Mg+CO22MgO+C
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
操作 (1)喷稀醋酸 (2)喷水 (3)直接放入CO2 (4)喷水后放入CO2
现象 变成红色 不变色 不变色 变成红色
分析 醋酸显酸性 水不显酸性 CO2不显酸性 CO2遇水显酸性
结论:CO2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即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化学方程式:H2O+CO2=H2CO3
将(4)得到的变红的小纸花,用吹风机烘干
现象:红色的纸花又变成了紫色
分析: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化学方程式:H2CO3=H2O+CO2↑
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后,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墙壁会“出汗”的原理:
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该方程也是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
二氧化碳的用途
制作碳酸饮料、光合作用的原料、灭火、化工原料、气体肥料;
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可用于冷藏保鲜、人工降雨、制造舞台云雾
二氧化碳无毒,但不能供给呼吸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能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
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倡导“低碳”生活
碳达峰:某一个时刻,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
碳中和: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即排放=吸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