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高中抗逆力提升心理团辅/班会课】阳光总在风雨后活动理念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文件精神,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必要心理品质。在进入高中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时,不少学生出于学习方法、环境改变等原因,难以适应高中生活。针对学生这样的心理状况,设计一节抗逆力心理团体辅导课帮助他们重整受挫迷茫的自我,形成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掌握面对挫折的应对方法,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是十分必要的。本节课在这一学情之下,通过活动体验及讲解帮助学生认识挫折,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挫折,学会合理归因。活动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到挫折是普遍现象,它会让人产生失望、沮丧、难过等情绪感受,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要学会接纳。能力目标:学会正确认识、分析挫折,运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抗逆力。情感目标:树立直面挫折的态度和积极面对人生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及勇于担当的使命感。活动过程主题导入:了解挫折“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1、情景导入:猜猜小怪兽以小怪兽比喻“挫折”,通过ppt展示谜面,由学生来猜出这一谜底。2、定义讲解:了解挫折以“碰钉子”的由来为引子,结合课本,为学生讲解挫折及挫折感的定义。结合《阿甘正传》经典台词:“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挫折,了解到没有困难和挫折的人生是不存在的,要用达观的态度面对挫折。而面对挫折的第一步,就是学会正确分析困难与挫折。探究活动一:归因训练1、归因概念简要讲解了归因的定义。2、趣味测试①趣味测试:展示趣味测试题目,通过让全班同学举手表达自己选择的方式,初步了解同学们的归因风格。②互动探究:全班同学以互动讨论的方式探究不同归因方式(归因于难度、能力、努力、运气)可能会导致的不同结果,及导致不同结果的原因。③引导归因: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分享的原因归纳到归因格子里。④讲解:结合这一挫折案例,讲解归因理论的内容,并且总结出合理归因的方式:学会将遭遇挫折的原因归为内部可控的因素,尽量不要归为内部不可控的因素。探究活动二:应对九宫格1、分组:教师从上周让同学们写的个人挫折事件中精选一个事件作为课堂讨论案例,教师引导同学进行分组。前后四人或者六人一组,每组会随机抽到其中一个挫折案例。2、发布任务:各小组成员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从内部可控因素出发,为这位同学提出积极可行的应对这一挫折的挫折,并完成“应对九宫格”作业单,全班分享。3、应对措施:请大家结合自己实际生活经验,说说还有哪些面对挫折的好方法。4、总结:通过ppt展示应对挫折的小妙招。拥抱现实、融合思政1、小我的努力:通过课件展示《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的评论区中,网友们分享的自己面对挫折时的感受和应对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积极面对挫折的态度。2、国家的努力:通过课件及教师讲述国家面临几次风雨时所选择的直面风雨的态度与担当,让学生感受这种“中国力量”。而这种直面风雨,无畏风雨的“中国精神”更需要我们接力传承。3、躺平真的能躺赢吗?:通过提问触发学生的感悟——躺平未必能躺赢,假若十四亿中国人全部躺平,我们国家能成功渡过挫折时刻吗?而平时当我们躺平时,又是谁在替我们负重前行?4、习主席金句:通过视频形式,展示习主席金句“遇到了困难,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指责他人,不要放弃信心,不要逃避责任,而是要一起来战胜困难。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让我们拿出信心,采取行动,携手向着未来前进!”学以致用、传递温暖练一练:课前同学们都抽到了其他同学写的“挫折事件”小纸条了,现在就请大家利用这节班会课的收获和感悟,给这位同学写一封回信吧!回信内容可以是安慰共情这位同学,帮助ta积极合理归因,也可以是提出你的小建议哦!六、小结结合板书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鼓励学会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不抱怨,而是坚定信心。学会分析原因及解决问题,弘扬“中国力量”。(有时间可以让同学们听听/唱唱《阳光总在风雨后》,没时间就收尾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