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上册 3.3.1 耕海牧渔 课件(1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文地理上册 3.3.1 耕海牧渔 课件(13张PPT)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鱼味十足的日本
【感知日本】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纬度位置:位于中纬度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1、据图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一、渔之因
这么多的鱼都从哪里来呢?
自然原因
材料二:世界渔场分布
海岸线曲折漫长,多优良港湾。
日本陆地面积约37.7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8亿人 (日本人口密度约为338人/平方千米)。
向大海要资源
(靠水吃水)
地狭人稠,耕地狭小
自然原因
材料一:日本人自称彻底的食鱼民族,鱼一直是日本日本饮食生活中的主角。国内人口构成了巨大的鱼类食物消费市场。
材料二:早在绳文时代、弥生时代,日本人就开始在日本岛沿岸进行捕鱼活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日本人累积了丰富的水产养殖和远洋捕捞经验,培养了大量从事水产业的专业人才。
材料三:渔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支持。日本造船业发达,所造渔船质量好、设备先进。发达的纺织业为日本渔业提供了优质渔网。先进的电子工业,为日本渔船提供了精良的定位系统、鱼群探测器等现代化技术和设备。
强大工业的促进作用:
造船业——渔船
纺织业——渔网
电子工业——技术和设备
捕鱼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消费市场广阔
社会经济原因
渔之因总结
③寒暖流交汇,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自然原因
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①地狭人稠,耕地狭小
社会经济原因
③强大工业的促进作用
造船业——渔船
纺织业——渔网
电子工业——技术和设备
②捕鱼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①消费市场广阔
读图,结合书本P70的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
1.二战结束(1945年)后,尤其1960年—1970年,日本渔业发展总体呈什么态势?日本远洋渔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 1970年后,日本远洋渔业产量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3.据左图,近几十年尤其是90年代以来,日本渔业面临什么严峻的问题?原因是什么?
原因:造船业的发展,捕鱼装置和技术的进步。
变化:迅速下降。
原因: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
油价上涨,成本上涨。
问题:渔业资源衰退。
原因:过度捕捞、填海造陆、废水污染
上升态势。
二、渔之患
读图,结合书本P70的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面对日本渔业资源衰退的问题,日本采取了什么措施?
2. 议一议,为了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为什么?
大力开展人工养殖,建设“海洋牧场”;
控制沿海的围垦和其他开发活动;
制定海洋环保法律法规,严格限制废水的排放;
(1)
(2)
(3)
耕海牧鱼
(4)
设定休渔期,避免过度捕捞;
三、渔之治
是指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开发利用浅海滩,发展海水养殖业,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现在日本沿海的围垦和其他开发活动得到了控制,水污染也得到了较好的治理,沿海水质得到了恢复。
渔民们开始大力发展人工养殖,建设“海洋牧场”,真正实现了
耕海牧鱼
1.下列有利于日本发展渔业的自然条件是( )
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②地域狭窄,人口众多
③北海道海域寒暖流交汇
④位于东亚,经济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2.日本有着岛国特有的生产生活风情。下列叙述符合日本风情的是( )
A.“男孩节”鲤鱼旗飘舞
B.每年七八月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C.每年冬季进行“转场”,利用休息时间安排节庆
D.发展绿洲农业,瓜果收获时节载歌载舞
A
3.日本设立“禁渔期”是为了( )
A.保障渔民的休息权 B.加强文化教育
C.减少居民的鱼类消费 D.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