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 个案分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 个案分析

资源简介

多动学生的个案分析
一、案例介绍
我班有一学生王某的行为与其他有所不同,他课堂上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身边事物所影响,课上经常能看到他好动的身影。自控能力差,属于三快(手快、嘴快、脚快)学生,干扰其他学生听讲,头脑中从来没有守纪律的概念。不肯写作业,家庭作业更是一塌糊涂,又是干扰同桌上课,同学们不喜欢他。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照顾两个孩子,父母对于孩子的好动去过医院、看过医生,父母虽未放弃孩子,但也感觉无能为力。用家长的话说,该做的我也都做了,只要他不影响其他人,让他跟着走就行。由于害怕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
低年级时,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要照顾他和妹妹,妹妹较小,经常哭闹,家长精力不足,给予他的关注不够,养成懒散的缺点,放学后自由的时间较充足,活动的空间大,所以学习上的事常常因为玩忘记了,作业的完成度低。
2.家长方面
家长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对于孩子细微的变化不能给予肯定,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养成挫折感。对于孩子来说,他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了,可还是达不到家长对他的期许。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3.教师方面
一个班的孩子存在的问题很多,老师往往很难照顾到所有的孩子。而对于这个特别的孩子,教师虽然意识到了他存在的问题,但是经过几次教育以后发现要解决很棘手,最后还是有所松懈。
三、辅导策略
1.提高关注,及时反馈
孩子多动不是有意的顽皮,而是对自己行为难以控制。因此要对孩子有耐心。对缺点要反复帮助改正,对优点要及时表扬巩固。平时对孩子要提高关注度,营造一种温馨、祥和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的心理产生安全感。
2.用爱心交换信任
陶行知先生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
我关注着小王的一言一行,常常主动与他交流。后来,他开始主动和我讲话了。课堂上,当他乱动时,我会走到他身旁,他还是能够尊重我马上不乱动了。
3.用耐心期待蜕变
对于小王的行为,我把他的座位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的地方。设置了适宜他的目标,对他不苛求过分安静,没有制定过多的清规戒律,而是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四、个案转化效果
通过家校的互相的配合,小王各方面都有了一些进步:开始可以较为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不再影响其他人上课,有时会跟着老师思考并举手回答。当然对一般学生来说这些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
由于好动的行为改变是需要一个很长时期,有些工作也只能逐步来完成。我想只要家校继续紧密配合,针对情况适时调整教育目标,相信小王会朝着目标愈来愈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