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球和地球仪——纬线与纬度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运用地球仪,知道纬线与经线的特点如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说出经度与纬度的最大度数,并能够指出东西半球分界线以及南北半球分界线。 通过阅读材料认识并在地球上画出低中高纬度的划分纬线。教学重难点 介绍地球与地球仪的相关知识,而其中的经纬线与经纬网定位更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基础,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所在,也是整个中学阶段地理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 活动(任务)设计 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知道了咱们地球体积如此巨大,那我们怎么能快速找到地球上某一点的具体位置呢?教师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沉没片段,提问收到信号的船只是如何确定泰坦尼克号失事地点的?(50°W,41°N)有何含义? 运用经典桥段导入,吸引学生兴趣。二、提出问题 活动1:了解纬线和纬度的特点 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下图,学生读图自主阅读教材p6第一段文字,分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赤道的含义是什么,在图上指出哪条线是赤道。 (2)什么样的线是纬线?纬线有什么特点?想想纬线可以有多少条? (3)如何区分每一条纬线? (4)如何划分南、北半球? (5)找出特殊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6)说说纬度的变化规律。 (7)地球上的中、低、高纬度如何划分? (1)经线的定义,仿照对纬线的描述,用自己的话提炼出要点。 (2)经线的方向?经线的形状? (3)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经线?相交于哪里? (4)如何区分每一条经线?如何表示? (5)经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6)找出特殊纬线: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 (7)东、西两半球是如何划分的? 自主学习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培养小组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认识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的特点。三、问题探究 一、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的特点 师:展示南、北半球的划分以及从两极点上空观察地球的俯视图。判断划分依据。 师:展示东西半球的划分,判断划分依据。 师生总结: 从立体空间图认识地球,了解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依据。 总结知识点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经线和经度,纬线与纬度的特点区分。 通过两组练习题,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达到生生互助的效果。四、作品欣赏 通过展示优秀地球仪制作的作品,提升学生地理的兴趣。四、板书设计 三、经线和纬线 1.纬线和纬度 2.经度和纬度作业设计 预习地球的运动。教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经线的特点,以及经度的分布规律。人们以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划分出了东西半球。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判读原则可以概括为“北增北纬,南增南纬;东增东经,西增西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