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与社会 一轮复习 地理专题复习课件(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历史与社会 一轮复习 地理专题复习课件(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地理专题复习
work summary PPT template Blue work summary PPT Blue w
考查方式分析:
1、判断该区域的地理位置
2、描述该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自然 人文)
3、判断地理事物
4、把握要素之间的联系
5、分析该区域发展某产业原因/有利条件(自然 人文)
6、发现该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
7、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区域地理
位置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经纬度位置
相对位置
地形
气候
水文
资源
人口人种语言宗教,风俗习惯
生产(产业发展)
生活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启示:
1.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反映自然环境。
2.利用当地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3.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判断该区域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1、绝对位置:半球位置
经纬度位置(纬度带、温度带)
2、相对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位于( )的( )方向,东临( )西接( )南临( )北临( )。
作业讲评:二轮地理1
读右边我国南极科考站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南方向
B.中山站濒临印度洋
C.昆仑站一年中极昼时间比长城站短
D.长城站位于东半球
2.从长城站沿图中直线去中山站,其前进方向是先往_______方向,后往_______方向。( )
A.东北 东南 B.西南 西北
C.东南 东北 D.西北 东北
B
C
2、描述该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
地形:地形种类和分布、地势特点、地表起伏。
(地形 ,类型有 ,以 为主,分布在 ,地势 高 低,地表起伏 )
气候:类型+特点(气温、降水)、水热吻合状况等
水文:水量(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量丰富,水源充足)、流向、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水能、结冰期、含沙量等
土壤:肥沃或贫瘠
资源(生物、矿产、渔业、森林、能源等)( )资源丰富。
日照: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夏季降水少,日照时间长(如新疆);夏季光照充足(回归线以内,高海拔地区)
热量:充足(低中纬度地区、热带地区)
自然要素
8.(8分)近日,旅美大熊猫“丫丫”的处境引起社会广泛热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熊猫分布范围变化图。
(1)描述秦岭南北坡河流特征差异,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其成因。(4分)
热点追踪:二轮地理3
差异:南坡河流径流量大,无结冰期;北坡河流径流量小,有结冰期(2分)。
原因:南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1月均温高于0摄氏度;北坡为温带季风气侯,降水较少,1月均温低于0摄氏度。(2分)
水文:水量、流向、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水能、结冰期、含沙量等
气候:类型+特点(气温、降水)、水热吻合状况等
3、把握要素之间的联系
地形
气候
水文
各自然要素间的联系
作业讲评:二轮地理1
3.“二月江南花洲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这两句诗描述的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都是( )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经度位置 D.纬度位置
D
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
8.(8分)近日,旅美大熊猫“丫丫”的处境引起社会广泛热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推测大熊猫觅食从低海拔向高海拔迁移的季节是_______(填“春末”或“秋末”),分析其原因。(2分)
热点追踪:二轮地理3
春末(1分)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春季气温升高,竹笋破土生长时间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推迟(1分)。
影响气候的因素——海拔
1.形成某地生产特色的原因:
自然原因+人文条件
角度:地形、气候、河流、土壤、资源(矿产、渔业、动植物等等)
角度:市场、政策、人才、劳动力、交通条件、科技水平、历史、工业基础、资金等
生产特色
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采矿业、毛纺织加工业、造船业等)
第三产业:旅游业
4、描述该区域的基本人文要素
口诀:地气水土生,市政交人技
影响生产方式的因素:
农业
自然条件:光、热、水、土等
人文条件:市场广阔、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科技支持等
工业
自然条件:资源丰富等
人文条件:市场广阔、政策支持、人才丰富、交通便利、科技支持、劳动力丰富、资金支持等
旅游业
风景优美(景点等)、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等)、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配套设施完善(民宿等)等
作业讲评:二轮地理3
9.(6分)浙南茶叶市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建于1993年,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茶产地交易市场和中国绿茶价格指数发布地,交易高峰日交易额突破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四大茶区分布图》 注: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着各种酸性土壤。
(1)从四大地理区域看,我国茶树种植主要分布在 地区。(2分)
(2)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茶树种植分布的自然原因。(4分)
南方地区纬度较低,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温暖湿润,水热条件较好;
多低 山丘陵,利于排水;
土壤多呈酸性,适合茶树生长。(答出 2 点,4 分)
南方
戈壁盐滩成过往,生态盐湖创辉煌。
材料一:为填补新中国钾肥工业空白,1975年国家批准在察尔汗建设青海钾肥厂。该地主要通过对盐湖卤水自然蒸发析盐的方法来进行钾盐生产。
(1)察尔汗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2分)
(2)根据材料一,分析在察尔汗建设钾肥厂的有利条件。(4分)
作业讲评:二轮地理1
察尔汗降水量稀少、气候干燥或多晴朗天气、蒸发量大,为蒸发析盐创造优渥的条件;附近有钾盐矿,为生产提供矿物质;
临近铁路,便于运输产品(4分)
青藏地区
因地制宜,区域发展
地理因素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地形、气候、水文、土壤、资源等
市场、政策、人才、交通、技术、资金、教育、历史、经济发展、劳动力
(人口)、风土人情
地理位置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
生产方式、生活特色
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旅游业、制造业、金融业等
5、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自然环境
生产方式
生活特色
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特色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因地制宜、人地和谐
可持续发展
5、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作业讲评:二轮地理1
“猪—沼—茶”模式是以发展茶叶为核心,兼有生产沼气和生猪养殖等功能的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图是“猪—沼—茶”循环农业系统示意图。完成7-8题
7.下列地区最适宜发展“猪—沼—茶”循环农业模式的是( )
A.大兴安岭地区 B.内蒙古草原
C.南方丘陵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8.实行“猪—沼—茶”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其主要的经济效益有( )
A.饲料加工养猪,减少生产环节
B.沼气燃烧发电,提高利用效率
C.农业生产多元,增加农村就业
D.沼液沼渣回田,提高土壤肥力
C
C
8.(8分)近日,旅美大熊猫“丫丫”的处境引起社会广泛热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大熊猫喜食新鲜竹笋(竹笋在春季破土生长)。因食量大,为保障一年四季都有充足食物,大熊猫会在低海拔和高海拔之间往返迁移觅食。大熊猫种群的生存繁衍需要有足够大的成片的空间。
(3)根据材料分析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缩小且渐趋破碎化的原因,并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2分)
热点追踪:二轮地理3
(3)食物来源减少;人类开发强度增大;交通建设等分割栖息地(1分)。
建议: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减少对秦岭地区树木砍伐等(合理即可,1分)
区域发展的原则
优势互补
因地制宜
6、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
6.下列表格中“西电东送”、“东数西算”两项工程的做法可能产生的影响推导正确的是( )
A.带动相关产业向西转移→促进东西部同步富裕
B.推动东西部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C.大肆开发西部能源资源→促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D.减轻东部能源资源压力→促进西部民族地区优先发展
B
作业讲评:二轮地理1
可持续发展
6、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
区域发展的战略(发展观)
作业讲评:二轮地理1
材料二:21世纪以来,察尔汗政府为做大做强盐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部分):
措施 成效
建成一体化的工业流程 从单一的钾肥生产到开发钾、钠、镁、锂、氯碱等系列产品
建设人造淡水湿地 从“天上无飞鸟”的生态禁区变为众多野生鸟类迁移必经之地
打造“梦幻盐湖”景区 从无人问津之地成为备受各地游客追捧的网红打卡点之一
(3)结合材料二,说明察尔汗政府采取上述措施的合理性。(4分)
(3)(从可持续发展或新发展理念的角度作答均可)
答案示例一:察尔汗盐湖通过科技改进工业装置,从单一钾肥生产到多产业开发或打造“梦幻盐湖景区”创新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创新的新发展理念;其次,成功建设人造淡水湿地,保护了生态环境,现了绿色的发展理念。综上所述,这些举措符合创新、绿色的新发展理念。
答案示例二: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者缺一不可。首先,察尔汗盐湖通过建设人造淡水湿地,实现生态环境改造,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其次,科技创新使察尔汗盐湖改变原有单一的生产模式,形成产业体系,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打造“梦幻盐湖”景区,促进了经济发展;第三,生态环境和经济状况的改善,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由此可见,这些举措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