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日本文化概论茶道课件(45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日本文化概论茶道课件(45张)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发展流派
茶室
饮茶道具
喝茶顺序
和果子
茶道与禅道
中日茶道对比
历史起源
历史起源
历史起源
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
大约1300年前,日本派使者和敬仰佛教的僧侣们前往唐朝的首都长安,其中有一位僧侣名叫永中,在唐朝生活长达30年,对唐朝的茶文化极其精通,归国时他将茶带回了日本,从那时起,日本便有了有关茶文化来源的历史文献记载.
发展
奈良、平安时代
日本接受输入中国的茶文化,开始了本国茶文化的发展,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传播并流行,也开始种茶,制茶和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朝的煎茶法。
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镰仓时代初期,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问世,使日本的饮茶文化不断普及,导致300年后日本茶道的成立,室町时代模仿宋朝的“斗茶”,“斗茶”成为那时日本茶文化的主流。
发展
安土桃山时期
日本茶道完成了草创。
江户时代
日本吸收消化中国文化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煎茶道。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道,但是发扬光大了中国茶道。
现代时代
日本的茶在安土、桃山、江户盛极一时之后,于明治维新初期一度衰落,但不久又进入稳定的发展期,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频繁,更主要的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国的回传。
发展
发展流派
流派
表千家
里千家
武者小路千家
薮内流派
远洲流派
千家流派之一,始祖为千宗旦的第三子江岭宗左。其总堂茶室就是“不审庵”。表千家为贵族阶级服务,他们继承了千利休传下的茶室和茶庭,保持了正统闲寂茶的风格。
千家流派之一,始祖为千宗旦的小儿子仙叟宗室。里千家实行平民化,他们继承了千宗旦的隐居所“今日庵”。由于今日庵位于不审庵的内侧,所以不审庵被称为表千家,而今日庵则称为里千家。
千家流派之一,始祖为千宗旦的二儿子一翁宗守。其总堂茶室号称“官休庵”,该流派是“三千家”中最小的一派,以宗守的住地武者小路而命名。
薮内流派
始祖为薮内俭仲。当年薮内俭仲曾和千利休一道师事于武野绍鸥。该流派的座右铭为“正直清净”、“礼和质朴”。擅长于书院茶和小茶室茶。
远洲流派
远州流茶道的开山祖为小堀远州(1579~1647)。主要擅长书院茶,其茶道体现出了相对的均衡,与世俗若即若离,不即不离。人们形容远州的茶道为“华丽和素朴”。
茶室
茶室
日本茶道的“茶室”,又称“本席”“茶席”。
为举行茶道的场所,日本的茶室一般用竹木和芦草编成茶室,面积一般以置放四叠半“榻榻米”,约9~10㎡。床间,挂名人字画及旁悬竹制花瓶,瓶中插花,插花品种视四季而有不同。
饮茶工具
饮茶道具
茶筅,是点茶的一种烹茶工具,由一精细切割而成的竹块制作而成,用以调搅粉末茶,是点茶的必备工具。
枣:薄茶用的茶罐。
茶杓:从茶罐(枣或茶入)取茶的用具。
茶碗:饮茶所用的器皿。
饮茶道具
饮茶道具
茶碗:饮茶所用的器皿。
饮茶道具
柄杓:竹制的水杓,用来取出釜中的热水;用于炉与用于风炉的柄杓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茶釜:茶道中专门用于煮水的器皿
茶釜全铁打造,内侧底部的铁片就是声音的来源。在安静的环境中,可以听见类似于鸟叫的声音从釜中传出。
饮茶道具
水指:备用水的储水器皿,有盖。
建水:废水的储水器皿。
茶入:浓茶用的茶罐。
仕覆:用来包覆茶入的布袋。
乐茶碗:以乐烧(手捏成型而后低温烧制)成的茶碗。
饮茶道具
地炉:位于地板里的火炉,利用炭火煮釜中的水。
风炉:放置在地板上的火炉,功能与地炉相同;用于五月至十月之间气温较高的季节。
盖置:用来放置釜盖或柄杓的器具,有金属、陶瓷、竹等各种材质;用于炉与用于风炉的盖置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喝茶顺序
喝茶顺序
更衣-观赏茶庭-初茶-茶食-中立-
20分钟 6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
浓茶-后炭-薄茶-退出-衔接
20分钟 30分钟 10分钟 3分钟
日本茶道礼仪
茶道的意境——无心
日本茶道礼仪
点心是喝茶前吃的——准备就绪——取出餐布
日本茶道礼仪
擦拭——擦拭洗刷工作以后,开始放茶——放茶
日本茶道礼仪
盛水——倒入碗中
日本茶道礼仪
不能全部倒入碗中,还要剩一半——倒回去
日本茶道礼仪
茶好了,请品茶
日本茶道礼仪
品茶,一定要双手端起,放在手里顺时针转动两下。喝茶的时候,避免正面对着自己,这表示了退让一步,表示了自己的谦卑,切记自己不能骄傲。
日本茶道礼仪
除了要慢慢细品,如果喝茶时发出声音,表示你对主人的茶的赞赏,声音越大越是赞赏。
日本茶道礼仪
喝完后放在桌子上,顺时针转动两下,正面对着自己,观察茶碗的造艺,为制造茶碗的师傅致敬。
日本茶道礼仪
观赏完以后,把茶碗正面转到外面。
和果子
和果子
在日本,和果子基本上是依附在茶道中的副产品,也就是佐茶的茶食。日本人喝抹茶配食甜腻的和果子,一是糖分可以抵消生茶刮胃去油的功效,二是因为吃完甜点心后饮茶,能更衬托出茶的苦味。
和果子
和果子
和果子
茶道与禅道
茶道与禅道
在饮茶习俗传入日本的初期,饮茶活动是以寺院、僧侣为中心展开的。日本茶道艺术的思想背景为佛教,思想的核心是禅。
茶道与禅道
在日本,历代大茶人都要去禅寺修行数年,从禅寺获得法名,并终生受禅师的指导,但他们获得法名后并不留在禅寺,而是返回茶室过着茶人生活。
学术界对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释,主要使用三个概念:
一、和敬清寂;
二、一期一会;
三、独坐观念。
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是相联系的。
日本茶道思想是茶与禅的融会贯通。茶中有禅理,禅理又在品茶中深刻体会到。
茶道与禅道
中日茶道对比
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也融进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
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
中国茶文化包含社会各个层次的文化,日本茶文化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
中日茶道对比
ご清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