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 教案

资源简介

《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 教案
引言:
文明礼仪是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个人的形象、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和睦。作为小学生,我们更应该在校园中树立起良好的文明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本次主题班会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探讨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学习校园礼仪、校园文明规范以及如何避免校园不文明行为,让文明礼仪伴随我们成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文明礼仪的含义和作用;
2. 掌握校园礼仪的基本规范;
3. 知晓校园文明规范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4. 能够识别和避免校园不文明行为。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互动、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行为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尊重他人、关心集体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校园礼仪、校园文明规范、校园不文明行为的认知和实施。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文明礼仪融入日常生活中。
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为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在行为规范的养成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不注意排队、不尊重师长等。因此,本次班会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文明礼仪
1. 展示一些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场景下的文明礼仪行为,引发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思考和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 什么是文明礼仪?为什么我们需要遵守文明礼仪?
- 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和社交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3. 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文明礼仪行为,进行小剧场表演。
- 角色扮演后,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校园礼仪
1. 展示一些校园内的图片和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校园礼仪的认识和思考。
2. 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校园内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例如:
- 在教室里保持安静,不打闹;
- 在餐厅排队等候,不推搡和插队;
- 尊敬老师和同学,不说粗话等。
3. 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全班讨论。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礼仪规范在校园中很重要,以及遵守这些规范可以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有一些校园基本的原则和规范需要遵守:
尊重他人:学生应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包括老师、同学和其他校园工作人员。不欺负、歧视或侮辱他人,要学会倾听和包容。
礼貌待人:学生应学会用礼貌的方式对待他人,包括说话文明、行为得体、不打扰他人的学习和生活。要学会感谢别人的帮助,懂得礼貌用语和礼仪习惯。
空间协调:学生应在校园中遵守空间协调原则,不占用他人的座位或物品,不在走廊或公共场所堵塞道路。要尊重公共区域的整洁和安静,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服装整洁:学生应穿戴整洁、得体的服装,不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合适的衣物。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和整齐的形象。
文明用餐:学生在食堂用餐时应排队有序,不挤占他人位置,不浪费食物。要注意餐桌礼仪,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保持用餐区域的整洁。
公共设施使用:学生应正确使用校园的公共设施,不损坏或滥用设备。要遵守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场所的规定,保持安静和秩序。
三、校园文明规范
1. 展示一些校园内的图片和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校园文明规范的认识和思考。
2. 简要介绍校园文明规范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例如:
遵守课堂纪律:学生应按时到达教室,不迟到、早退或旷课。要遵守老师的指导,不打扰他人的学习,保持安静和专注。
手机使用规范:学生应在课堂期间将手机调至静音或关闭,不使用手机上课。要尊重老师和同学的学习权益,合理使用手机,不玩游戏或上不相关的网站。
维护校园环境:学生应保持校园的整洁和美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或涂鸦。要养成良好的环境意识,爱护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文明用语:学生在校园中应使用文明的语言,不使用粗俗、侮辱或歧视性的言辞。要尊重他人的感受,用友善和正面的语言交流。
礼貌行为:学生应学会礼貌待人,包括问候、道谢、请让等基本礼仪。要尊重老师和同学,不欺负、歧视或侮辱他人。
遵守校园安全规定:学生应遵守校园的安全规定,不随意闯入禁区、攀爬栏杆或玩危险游戏。要注意个人安全和他人的安全,积极参与校园安全教育和演练。
礼仪活动参与:学生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礼仪活动,如开学典礼、校庆活动等。要遵守活动规定,礼貌待人,展示良好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3. 将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校园文明规范的实施和应对不文明行为的方式。
- 学生可以扮演学生、老师、保安等不同角色,通过情景模拟,锻炼他们在实际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校园不文明行为
1. 展示一些校园内常见的不文明行为的图片和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校园不文明行为的认识和思考。
2. 将学生分组讨论并列举校园内常见的不文明行为,例如:
- 乱扔垃圾;
- 损坏公共设施;
- 打架斗殴等。
3. 每组选择一个不文明行为进行角色扮演,展示不文明行为的后果和对他人的伤害。
- 学生还需提出改进方案,思考如何避免和纠正不文明行为,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板书设计:
主题:文明礼仪伴我行
内容:
1. 什么是文明礼仪
2. 校园礼仪
3. 校园文明规范
4. 校园不文明行为
教学反思:
本次主题班会通过互动、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个人主义倾向,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集体意识。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律能力,以便将文明礼仪融入日常生活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