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目的】1.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实验用品】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圈)、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蜡烛、木条、蒸馏水、火柴【实验步骤】1. 制取二氧化碳(1)按照图6-23所示连接装置(或选择课题2中所设计的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试管里放入几小块大理石(或石灰石),然后小心地注入15mL稀盐酸。立即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住关口,观察试管里发生的现象,以及反应中产生气体的颜色。现象:反应产生气泡,生成的无色气体。过一会儿,检查集气瓶中是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满。用玻璃片盖住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2.二氧化碳的性质(1)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内,点燃。拿起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向烧杯内缓慢倾倒二氧化碳,如图6-24。观察现象。现象:蜡烛熄灭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然后各滴入1~2滴石蕊试液,观察试管中的颜色。试管中溶液颜色为紫色。向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并与静置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进行对比。现象: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中溶液颜色用紫色变为红色,静置的试管中颜色仍为紫色。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3)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4)将实验(Ⅰ)中变为红色的石蕊试液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实验Ⅲ),观察现象。现象: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紫色化学方程式为:H2CO3=CO2↑+H2O【问题与交流】1.在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实验中对二氧化碳的用量较大,用图6-23的装置需要在实验过程中添加药品。把发生装置改为用锥形瓶、长颈漏斗、双孔橡皮塞组装,改进后的装置能较大量制取二氧化碳,并能随时添加药品。2.怎样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打开汽水瓶,并立即带到管的单孔橡皮塞塞住瓶口,把导管通入澄清的石灰水,震荡汽水瓶,观察现象。现象:产生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典型例题1:实验室制取 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组装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②③⑤C.②①④③⑤D.②③④①⑤【答案】C【解析】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向广口瓶中装入大理石)→倒(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④③⑤。典型例题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叙述正确的是( )A.①所示仪器甲是长颈漏斗 B.④说明CO2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③可用于收集和检验气体 D.④⑤⑥只能验证其化学性质【答案】A【解析】A、根据图可知,①所示仪器甲是长颈漏斗,正确;B、④中使石蕊试液变红的为碳酸,而非CO2,错误;C、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③不可用于收集和检验气体,错误;D、④⑤能验证其化学性质,⑥不仅能验证其化学性质,还能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错误。【巩固提升】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以下仪器都要用到的一组是( )A.分液漏斗、带橡皮塞的导管、集气瓶B.集气瓶、量筒、水槽C.集气瓶、广口瓶、酒精灯D.分液漏斗、集气瓶、水槽【答案】A【解析】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通过分液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盐酸,带橡皮塞的导管塞在锥形瓶上,利用集气瓶收集二氧化碳,三种仪器都要用到,正确;B、因为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所以用不到水槽,错误;C、可以用广口瓶做反应的容器,用集气瓶收集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用不到酒精灯,错误;D、因为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所以用不到水槽,错误。2. 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连接仪器 B. 检查气密性C. 取用石灰石 D. 验满【答案】B【解析】A、连接仪器时应用两只手分别抓住试管和橡皮塞,通过旋转橡皮塞连好仪器。也不要在桌面上进行,以防出现用力过大而损坏试管,错误;B、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将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如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正确;C、石灰石为块状固体,取用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时应用镊子夹取。步骤:将试管横放,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后,再把试管缓缓地竖立起来,错误;D、二氧化碳气体验满时应用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观察到木条熄灭,说明气体已收集满,错误。3. 实验中学小春和小玲同学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对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气体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提出问题】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气体?【设计方案并实验】小春:在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用玻璃导管向其中吹气,未发现明显现象.小玲:在试管中加入2mL澄清石灰水,用玻璃导管向其中吹气,溶液变浑浊.【解释与结论】小玲的实验结果证实了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气体.其方案中的实验原理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评价与反思】小春的实验若继续进行,也能得到与小玲同样的结论.请你帮助设计后续方案;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答案】【解释与结论】CO2+Ca(OH)2=CaCO3↓+H2O 【评价与反思】向原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变红色(或溶液变红)(选择其他合理试剂也可)【解析】【解释与结论】小玲方案中的实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O2+Ca(OH)2=CaCO3↓+H2O;【评价与反思】设计的方案为: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溶于水中,所以向所得溶液中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课后练习】1. 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碳,三种仪器都要用到的一组是( )A.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B.集气瓶、广口瓶、带橡皮塞的导管C.酒精灯、广口瓶、集气瓶D.集气瓶、量筒、长颈漏斗【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所以不用水槽,错误;B、集气瓶、广口瓶、带橡皮塞的导管都要用到,正确;C、制取二氧化碳不需加热,所以不需酒精灯,错误;D、制取二氧化碳不需测量液体,不需要量筒,错误。2.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了以下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A.①与③ B.①与④ C.②与③ D.②与④【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③收集二氧化碳,错误;B、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可选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用④,正确;C、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②与③都不可行,错误;D、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不需要加热,不能选用②作为发生装置,错误。3. 在如图所示的有关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A、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产的二氧化碳使右面的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助燃不可燃的化学性质,错误;B、瓶子变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错误;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验证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错误;D、二氧化碳倾倒后右端下沉,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正确。4. 实验室制CO2 最适宜的一组药品是( )A.大理石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盐酸C.碳燃烧 D.碳酸钠和稀盐酸【答案】B【解析】A、大理石和稀硫酸产生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会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不能持续的得到二氧化碳,错误;B、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速率适中,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选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正确;C、碳燃烧反应比较剧烈,生成的气体可能包含二氧化碳(氧气充足)和一氧化碳(氧气不充足),得到的二氧化碳可能不纯,错误;D、纯碱和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收集,不适合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错误。5.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检验该气体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冒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B.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C.可以测出收集二氧化碳的体积,植物油是为了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D.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滴入的试剂为澄清的石灰水【答案】A【解析】A、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当缓慢推动活塞时,瓶内大气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故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错误;B、据实验注意事项,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正确;C、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装置中的植物油就起到避免二氧化碳溶于水和与水反应的作用,正确;D、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正确。6. 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A.气密性检查 B.气体验满C.添加试剂 D.制取并收集气体【答案】B【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错误;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需要纠正错误,正确;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错误;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错误。7. 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如果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应选图中的 (填序号)等组装而成,其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③可用于制取 (填化学式)气体,该气体可用 收集。【答案】(1)①锥形瓶 ②长颈漏斗 (2)①⑤②④ CaCO3+2HCl=CaCl2+H2O+CO2↑ (3)O2(或其他符合题意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与选择的气体对应)【解析】(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制取二氧化碳的仪器有: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和导管等,即①⑤②④。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8.在实验室里可选用下列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1)制取气体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 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选用的装置序号是 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 。(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 。(5)利用上图中的发生装置,制取另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答案】(1)气密性 (2)CaCO3+2HCl=CaCl2+CO2+H2O (3)④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4) 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 (5)2H2O2 MnO22H2O+O2↑【解析】(1)制取气体的装置在使用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装置④;(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观察木条的燃烧状况,木条熄灭证明已满;(5)该发生装置适用于固体和液体混合、不需加热制取气体的方法;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用锌和稀硫酸混合反应制取氢气,均不需加热,可用此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2H2O+O2↑ 。9.如图所示是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应检查装置A的 ______ 。(2)用装置A来制取,所用的药品是(写名称) ______ 。(3)若要用装置B鉴定,在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______ ,当①和②的导管口连接时,B中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 。(4)若要用装置C证明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 ______ ,当将①和③的导管口连接时,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5)烧杯D中放着燃着的蜡烛,当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证明具有 ______ 的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可用来 ______ 。【答案】(1)气密性 (2)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3)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紫色石蕊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5)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灭火【解析】(1)为了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时,所用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3)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紫色石蕊试液;当将标①和③的导管口连接时,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5)将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会看到烧杯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10. “变废为宝、爱护环境、节约资源”从我做起。宁宁同学收集一些家庭装修时废弃大理石碎片,并设计如图装置来测取二氧化碳,该反应装置通过粗铜丝调节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回答有关问题:(1)大理石应放在 中,装置A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A中的粗铜线能否用粗铁线代替 ,原因为(文字叙述): 。(3)用装置B收集CO2,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在(填字母) 处,若观察到 的现象,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4)某同学建议宁宁改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认为这种收集二氧化碳较纯净,你认为该同学的建议可采纳吗? ,你的理由是 。(5)将A装置中的粗铜线及小药瓶除去,还可制备氧气,请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答案】(1)广口瓶 CaCO3+2HCl=CaCl2+H2O+CO2↑ (2)不能 Fe+2HCl=FeCl2+H2↑ (3)a 燃着的木条熄灭 (4)不可以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 (5)2H2O2 MnO22H2O+O2↑【解析】(1)大理石是块状固体应放在广口瓶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2)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3)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验满就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熄灭;(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能和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5)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2H2O2 MnO22H2O+O2↑。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目的】1.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实验用品】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圈)、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蜡烛、木条、蒸馏水、火柴【实验步骤】1. 制取二氧化碳(1)按照图6-23所示连接装置(或选择课题2中所设计的装置),并检查装置的 。(2)在试管里放入几小块大理石(或石灰石),然后小心地注入15mL稀盐酸。立即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住关口,观察试管里发生的现象,以及反应中产生气体的颜色。现象: 。过一会儿,检查集气瓶中是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用玻璃片盖住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2.二氧化碳的性质(1)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内,点燃。拿起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向烧杯内缓慢倾倒二氧化碳,如图6-24。观察现象。现象: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 ,也 且密度比空气(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然后各滴入1~2滴石蕊试液,观察试管中的颜色。试管中溶液颜色为 。向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并与静置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进行对比。现象: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中,静置的试管中颜色 。化学方程式为:(3)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现象:化学方程式为:(4)将实验(Ⅰ)中变为红色的石蕊试液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实验Ⅲ),观察现象。现象:溶液颜色化学方程式为:【问题与交流】1.在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实验中对二氧化碳的用量较大,用图6-23的装置 。把发生装置改为用 、 、 组装,改进后的装置能 ,并能 。2.怎样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打开汽水瓶,并立即 塞住瓶口,把导管通入 ,震荡汽水瓶,观察现象。现象:产生 ,结论: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典型例题1:实验室制取 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组装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②③⑤C.②①④③⑤D.②③④①⑤典型例题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叙述正确的是( )A.①所示仪器甲是长颈漏斗 B.④说明CO2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③可用于收集和检验气体 D.④⑤⑥只能验证其化学性质【巩固提升】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以下仪器都要用到的一组是( )A.分液漏斗、带橡皮塞的导管、集气瓶B.集气瓶、量筒、水槽C.集气瓶、广口瓶、酒精灯D.分液漏斗、集气瓶、水槽2. 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连接仪器 B. 检查气密性C. 取用石灰石 D. 验满3. 实验中学小春和小玲同学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对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气体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提出问题】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气体?【设计方案并实验】小春:在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用玻璃导管向其中吹气,未发现明显现象.小玲:在试管中加入2mL澄清石灰水,用玻璃导管向其中吹气,溶液变浑浊.【解释与结论】小玲的实验结果证实了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气体.其方案中的实验原理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评价与反思】小春的实验若继续进行,也能得到与小玲同样的结论.请你帮助设计后续方案;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课后练习】1. 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碳,三种仪器都要用到的一组是( )A.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B.集气瓶、广口瓶、带橡皮塞的导管C.酒精灯、广口瓶、集气瓶D.集气瓶、量筒、长颈漏斗2.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了以下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A.①与③ B.①与④ C.②与③ D.②与④3. 在如图所示的有关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4. 实验室制CO2 最适宜的一组药品是( )A.大理石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盐酸C.碳燃烧 D.碳酸钠和稀盐酸5.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检验该气体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冒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B.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C.可以测出收集二氧化碳的体积,植物油是为了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D.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滴入的试剂为澄清的石灰水6. 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A.气密性检查 B.气体验满C.添加试剂 D.制取并收集气体7. 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如果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应选图中的 (填序号)等组装而成,其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③可用于制取 (填化学式)气体,该气体可用 收集。8.在实验室里可选用下列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1)制取气体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 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选用的装置序号是 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 。(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 。(5)利用上图中的发生装置,制取另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9.如图所示是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应检查装置A的 ______ 。(2)用装置A来制取,所用的药品是(写名称) ______ 。(3)若要用装置B鉴定,在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______ ,当①和②的导管口连接时,B中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 。(4)若要用装置C证明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 ______ ,当将①和③的导管口连接时,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5)烧杯D中放着燃着的蜡烛,当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证明具有 ______ 的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可用来 ______ 。10. “变废为宝、爱护环境、节约资源”从我做起。宁宁同学收集一些家庭装修时废弃大理石碎片,并设计如图装置来测取二氧化碳,该反应装置通过粗铜丝调节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回答有关问题:(1)大理石应放在 中,装置A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A中的粗铜线能否用粗铁线代替 ,原因为(文字叙述): 。(3)用装置B收集CO2,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在(填字母) 处,若观察到 的现象,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4)某同学建议宁宁改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认为这种收集二氧化碳较纯净,你认为该同学的建议可采纳吗? ,你的理由是 。(5)将A装置中的粗铜线及小药瓶除去,还可制备氧气,请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原卷版).docx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