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分离焦虑入学适应不良个案分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个案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分离焦虑入学适应不良个案分析

资源简介

[个案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分离焦虑入学适应不良个案分析
一、个人情况分析
小泽,男,小学一年级新生。身材瘦小,习惯性动作挠脸或抠手指。和他说话时眼神从不正视你,东瞅西看,游离状态。每天早晨上学都找各种借口迟迟不肯进校园。即便进了教室也时不时举手问我时间,问什么时候下课、什么时候放学。上课不能专心学习,总是双眼含泪向门外看,哭诉他对奶奶的想念。要么就忽然间站起来试图离开教室或者忽然上讲台要求我给他的家人打电话。平时不和其他同学交流、玩耍。
二、案例
一天在校门口,无论家长怎么劝说小泽就是不肯进校园,他死死地拽着姥姥的衣襟嚎啕大哭。最后是被姥姥连拖带拎送进教室的。进入教室小泽仍然死活不撒手,在座位上僵持了十几分钟,直到姥姥用暴力手段才挣脱他离开了。
还有一天,小泽是被奶奶哄着进入教室的,进入教室后小泽又不撒手,僵持很久,这种情况下我没办法上课,给其他孩子也带来不好的影响。我经过一番思索决定主动出击:我拿出班主任老师的气势严令喝止了小泽的纠缠,将祖孙二人分开,但小泽奶奶依旧不愿离开还在教室门外徘徊,我便坚定地告知小泽现在是上课时间,奶奶是不允许进教室的。如果能平静下来我会允许他与奶奶见面告别,如果能安心上课,奶奶放学会在校门口接他。随后我严肃地告之奶奶不能溺爱孩子,应培养孩子守规矩,建议奶奶把小泽交给爸爸妈妈带。自此以后小泽再也没有因为不进教室而闹出太大的事情。但好景不长,过了几天他又开始失控总想离开座位来与我谈条件,我软硬兼施,制止或冷处理。之后在全班学生面前再次重申了成为小学生后与在幼儿园时的不同,我们小学生是要来学校学知识的,一定要守规矩。后来和奶奶的沟通中了解到:小泽的爸爸妈妈经常吵架矛盾不断,严重时还闹离婚。小泽大多时间在奶奶家,幼儿园时经常因为头疼感冒或不舒服等原因拒绝上学,奶奶觉得幼儿园没那么重要可去可不去又心疼孙子,所以就放之任之。
三、分析和诊断
经过家访、谈话等各方面调查,我了解到小泽的现状与以下因素有关:
1.父母感情不和,吵架闹离婚,导致孩子焦虑,缺乏安全感,小孩子不会表达,而这些负面情绪又得不到很好的缓解,所以通过另一种方式——不爱上学表现出来。
2.家中父母关爱不够,再加上小泽在幼儿园时正处于疫情阶段,居家久了,自由惯了再加上奶奶的溺爱,孩子规则意识淡薄。
3.刚入一年级,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老师同学,再加上校规校纪的约束让小泽产生恐惧、焦虑心理。
综上所述,小泽属于分离焦虑及入学适应不良。
四、辅导方法与辅导过程
第一步,给予学生适当陪伴与关注。通过接纳、共情等方法与小泽建立关系,让其接纳我、信任我。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小泽参观学校的各个楼层,给他介绍多功能教室及其作用,耐心细致地解答他的疑问,引起他的好奇心并激起他对学校的热爱。
第二步,通过积极关注、倾听、爱等方式了解他不爱上学的原因,然后对他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缓解他的负面情绪,正向强化,提高自我意识和自立能力,帮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为了鼓励他按时上学我与他约法三章:如果他能痛快地上学并礼貌地向我问好,我就奖励给他一朵小红花,如果一周都能信守承诺,我就给他发一件小奖品。
第三步,帮助学生建立同伴支持和被认同感:间操、下课、体育课我安排小朋友关心他,带着他一起玩,增进他对同学的亲近感;加强与其他任课教师的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创造更多的有利因素。
第四步,发挥学校心理示范校优势:我积极寻求校心理老师的帮助,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多次专业的心理辅导及家庭治疗,让家长了解家庭环境、夫妻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问题背后的原因,并引导家长要站在孩子视角考虑问题,多多陪伴孩子,修复和孩子的关系,用科学的方法与孩子沟通,适当地采用鼓励机制,循序渐进减弱孩子对奶奶的依赖,培养自立及规则意识。
第五步,家校联动,合力协作。积极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小泽的情况,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比如在和家长沟通后,我会当着小泽的面批评家长,让他感受到爸爸妈妈也敬畏老师,老师是权威的,小孩子没理由不听老师的话。再比如,小泽非常喜欢奶奶,总闹着去奶奶家,我和家长沟通好,如果他能够在学校安心上课,晚上就可以去奶奶家吃饭等等,在规则面前,我和家长统一地保持着“温柔而坚定”的态度。
第六步,唤醒激励学生的成长动力。任何学生都有积极向上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潜意识。由于奶奶极度溺爱和包办导致小泽有轻微的读写障碍,不会自主审题或者时常听不懂老师的话,结果导致他的学习总是跟不上。整个一年级阶段我都是手把手地带着他做题,对他取得的成绩,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给予及时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让他体验到成功和被认可的快乐。比如,在他的作业本上画上笑脸,奖励他一个小粘贴,给他加油的手势等等。
五、个案小结
一个多月后,小泽对上学不再抗拒,他逐渐度过适应期融入校园生活中。一学期过后,他也有了很多玩伴儿。本学期的期末检测中,他数学得了满分,虽然语文卷面也有没读懂题的问题出现,但进步是相当明显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小学低年级主要任务有: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像小泽这样入学适应不良的新生,老师只有接纳学生的焦虑情绪,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创造学生自我实现和体验快乐的机会,就能大大缓解新生的焦虑情绪,从而快速适应学校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