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实验用品】烧杯、试管、研钵、玻璃棒、胶头滴管、纱布。蒸馏水、酒精、酚酞溶液、石蕊溶液、pH试纸、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牵牛花、胡萝卜、玫瑰花、紫甘蓝)、土壤样品。你还需要的实验室用品:稀盐酸、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溶液。你还需要的生活用品:食醋、酸果汁、草木灰水、肥皂水。【实验步骤】1.自制酸碱指示剂:自己选择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浸泡。用纱布将浸出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2.选择实验室或生活中的食醋、草木灰水、肥皂水、石灰水、蔗糖溶液等几种溶液,进行下列实验:(1)向盛有以上几种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溶液和石蕊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2)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分别测定食醋、草木灰水、肥皂水、石灰水、蔗糖溶液的pH。(3)试验自制的指示剂在食醋、草木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溶液、石灰水五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3. 从校园或农田里取少量土壤样品。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得出该土壤的pH。【实验现象】1.得到不同颜色植物花瓣或果实的汁液。2.(1)酚酞溶液滴加在食醋、食盐水、蔗糖溶液中不变色,滴加在草木灰水、肥皂水、石灰水中变红色。(2)石蕊溶液滴加在食醋溶液中变红色,滴加在食盐水、蔗糖溶液中不变色,滴加在草木灰水、肥皂水、石灰水中变蓝色。(3)食醋的pH<7,蔗糖溶液的pH=7,食盐水的pH=7,草木灰水的pH>7,肥皂水的pH>7,石灰水的pH>7。(4)自制的指示剂在溶液中颜色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植物汁液 食醋 食盐水、蔗糖溶液 草木灰水、肥皂水、石灰水牵牛花 红色 紫色 蓝色胡萝卜 黄色 黄色 黄色玫瑰花 橙色 橙色 橙色紫甘蓝 红色 紫色 蓝色3. pH试纸变色,澄清液体的pH为6(答案不唯一,只要与结论相一致即可)。【实验结论】1.用酒精浸泡捣烂的花瓣或果实,能得到相应植物的汁液。2.(1)食醋呈酸性,pH<7,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使酚酞溶液不变色。(2)食盐水、蔗糖溶液呈中性,pH=7,不能使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变色。(3)草木灰水、肥皂水、石灰水呈碱性,pH>7,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使酚酞溶液变红色。(4)牵牛花和玫瑰花的汁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胡萝卜和万寿菊的汁液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3. 校园或农田土壤呈酸性。【问题与交流】1.你自制的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效果若何?了解其他同学自制的指示剂的检验效果,哪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成的指示剂检验效果好?(1)牵牛花和万寿菊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效果较好。(2)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的汁液能做指示剂有糖萝卜、蓝莓、樱桃、飞燕草花瓣、天竺葵花瓣、葡萄、七叶树的叶、绣球花、洋葱、牵牛花花瓣、欧洲樱草、罂粟花瓣、紫牡丹、红叶卷心菜、红萝卜、大黄、草莓、百里香、姜黄等。2.归纳自制的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情况,与同学交流。(1)牵牛花显色给紫色石蕊差不多,酸性条件下是红色,中性条件下是紫色,碱性条件下是蓝色。(2)紫甘蓝是遇酸变红遇碱变蓝。(3)火龙果的皮是遇酸变无色遇碱变黄色。典型例题1: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兰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到酸溶液显红色,遇到碱溶液显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蝴蝶兰花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物理变化B. 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显黄色的一定是碱性溶液C. 将氯化钠溶液滴入蝴蝶兰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D. 蝴蝶兰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答案】A【解析】A、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错误;B、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显黄色的一定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正确;C、将食盐溶液滴入蝴蝶兰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食盐溶液呈中性,正确;D、蝴蝶兰花的溶液遇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显黄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正确。典型例题2:某校同学开展了如下“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溶液 白醋 盐酸 蔗糖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①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________;②据上表推测,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___________;(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_________(填“>””<”或”=”)7;(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滴瓶 ②红色 (2)碱性 < (3)B C【解析】(1)①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滴瓶;②据表可知: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红色;(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的pH>7,属于碱性溶液,白醋的pH<7;(3) 测定土壤酸碱度应用玻璃棒蘸取,滴加在试纸上,故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B,可能导致被测溶液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C,水会影响溶液浓度,会影响pH数值发生改变。【巩固提升】1.日常生活中部分常见物质的pH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橙汁、酸奶都呈酸性 B. pH小于7的雨水都属于酸雨C. 肥皂的碱性比氨水强 D. 柠檬酸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答案】A【解析】A、橙汁、酸奶pH<7都呈酸性,正确;B、pH<7为酸性,pH>7为碱性,pH=7为中性,pH<5.6为酸雨,错误;C、pH越大碱性越强,氨水的碱性比肥皂强,错误;D、柠檬酸pH<7为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错误。2. 下列数据是一些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A.(9~11)液体肥皂 B.(5~6)胡萝卜C.(4~5)蕃茄汁 D.(2~3)柠檬汁【答案】A【解析】呈碱性的是物质:pH值>7,肥皂液pH(9~11 ),呈碱性。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后,集体创作了一个小魔术:“变色玫瑰”——用滤纸编制的白玫瑰喷洒无色液体乙后变红,继续喷洒该液体后又变为白色。组员揭密:喷洒无色液体乙前,白玫瑰先用某无色液体甲处理过;喷洒的无色液体乙是由两种液体混合而成的;组成甲、乙两种液体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1)液体乙可能是___________。(2)液体甲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__。(3)玫瑰花由红色变为白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滴加了酚酞的稀盐酸 (2)水 (3)NaOH+HCl=NaCl+H2O(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解析】(1)根据用滤纸编制的白玫瑰喷洒无色液体乙后变红,可以判断甲或乙中有酚酞和碱中的一种,继续喷洒该液体后又变为白色。说明乙中的酸性物质中和了甲中的碱,则推断出乙中含有酚酞和酸,常见的酸有:盐酸、稀硫酸等。(2)液体甲是含有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两种溶液的溶剂都是水。(3)玫瑰花由红色变为白色是因为发生了中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NaOH+HCl=NaCl+H2O(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课后练习】1. 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属于碱性食物的是( )A. 柠檬汁2.2~2.4 B. 番茄汁4.0~4.4 C. 牛奶6.3~6.6 D. 鸡蛋清7.6~8.0【答案】D【解析】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pH等于7,溶液呈中性,属于碱性食物的是鸡蛋清。2. 某同学在实验室测定了几种溶液的pH,其结果如下表:溶液 盐酸 CuCl2溶液 Na2SO4溶液 水 Na2CO3溶液 NaOH溶液pH <7 <7 =7 =7 >7 >7该同学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 B. pH>7一定是碱溶液C. pH=7一定是盐溶液 D. pH<7一定是酸溶液【答案】A【解析】A、当溶液的pH大于7时,溶液呈碱性;当溶液的pH等于7时,溶液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溶液呈酸性。CuCl2溶液pH<7;Na2SO4溶液pH=7; Na2CO3溶液pH>7。三种物质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正确;B、Na2CO3属于盐类,其溶液pH>7,错误;C、pH=7可能是盐溶液,如Na2SO4溶液pH=7;还可能是别的物质,如水pH=7,错误;D、CuCl2属于盐类,其溶液pH<7,错误。3.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溶液的pH值 B.氢气的验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D.稀释浓硫酸【答案】B【解析】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溶液的酸碱度,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氢气验纯的操作是: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大拇指堵住管口,管口向下移近火焰,松开拇指,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声音很小表示氢气较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取下的瓶塞要倒放,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倾倒,避免液体溅出。图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或用玻璃棒引流),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图中浓硫酸没有沿器壁注入水中(或用玻璃棒引流),图示操作错误。4. 常温下,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食物 香蕉 草莓 牛奶 鸡蛋清pH 4.5~4.6 3.0~3.5 6.3~6.6 7.6~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香蕉和草莓均显酸性 B.牛奶和鸡蛋清均显碱性C.香蕉比草莓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食香蕉和草莓【答案】A【解析】A、香蕉和草莓的pH都小于7,显酸性,正确;B、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错误;C、香蕉的pH为4.5~4.6,草莓的pH为3.0~3.5,香蕉的pH比草莓的pH大,香蕉比草莓的酸性弱,错误;D、香蕉和草莓均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香蕉和草莓,多食碱性食物,错误。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B.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用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量C.硫酸、盐酸都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色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D.用pH试纸测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答案】A【解析】A、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正确;B、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碱性变弱,用pH试纸测量时,pH会偏小,错误;C、硫酸、盐酸都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色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不是酸根离子,错误;D、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时,只能读到整数,错误。6. 有下列三种物质:①食盐②CO2③CaO将其溶于水中,所得溶液PH>7的是_____;PH=7的是_____;PH<7的是_____。(填序号)【答案】③ ① ②【解析】①食盐溶于水中呈中性,pH=7;②CO2溶于水形成碳酸,溶液呈酸性,pH<7;③CaO将其溶于水形成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pH>7。7.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X汁液)呈紫色,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下现象:溶液 名称 白醋 稀盐酸 氯化钠 溶液 蒸馏水 石灰水 氢氧化 钾溶液X汁液 红色 红色 紫色 紫色 绿色 绿色(1)据上表推测,X汁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显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pH________(填“>”“<”或“=”)7。(3)粗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能 (2)碱 > (3)pH试纸【解析】(1)根据表格可以看出,X汁液在酸碱溶液中颜色不一样,因此能用作指示剂;(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显碱性,pH>7;(3)粗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可使用pH试纸。8. 生活中一些花朵、蔬菜的汁液在不同溶液中呈现的颜色如下表所示:植物汁液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紫甘蓝 红色 紫色 蓝色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月季花瓣 浅红色 红色 黄色(1)三种植物汁液中不适宜作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___。(2)将紫甘蓝的汁液滴加到pH约为2.5的柠檬汁中,溶液变成________色。【答案】(1)胡萝卜 (2)红【解析】(1)根据表格可以看出,胡萝卜的汁液在酸碱溶液中颜色一样,不能作指示剂;(2)pH约为2.5的柠檬汁呈酸性,由表中信息可知,将该指示剂滴入,溶液呈红色。9.当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仍为无色溶液,为证明反应确实发生,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向装有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现象,则证明反应发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实验二:取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匀速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测得反应过程中pH变化(20℃)如图所示:①从0→t2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曲线的变化,判断反应恰好完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t2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答案】实验一:溶液红色褪去 NaOH+HCl=NaCl+H2O 实验二:①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最后变以碱性 ②溶液PH为7 ③NaCl、NaOH【解析】实验一:因酚酞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变为红色,当向碱性溶液中加稀盐酸时,发生NaOH+HCl=NaCl+H2O,反应使碱减少至消失,则红色逐渐变浅至消失,即可利用溶液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发生反应;实验二:①由图可知pH在不断变大,t1时pH为7,即溶液的酸性不断减弱,t1时变为中性,在t2时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溶液又逐渐碱性增强;②判断发生酸和碱发生反应的依据是根据图中pH变化,随着碱的滴加溶液的酸性减弱pH变大,直至恰好反应pH=7,溶液呈中性,说明反应恰好完成;③在t2时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此时溶液中氢氧化钠过量,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1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没有看到明显现象。(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实验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同学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甲 溶液由红色变成_____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乙 U形玻璃管中____(填“左”或“右”)边的红墨水液面下降(所加稀盐酸的体积忽略不计)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丙 用_____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后,再测定溶渡的pH 最后溶液的pH_____(“≥7”“≤7”或“不变”)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评价反思) 你认为实验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同学是______,理由是______。【答案】无 左 pH试纸 ≤ 乙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解析】[实验设计]甲:氢氧化钠先碱性,使酚酞变为红色,当滴入稀盐酸,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当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酚酞仍显无色。乙: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锥形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内压增加,故U形玻璃管中左边液面下降。丙:溶液的pH用pH试纸测定。加热稀盐酸足量时,溶液中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或稀盐酸过量,故pH≤7。[评价反思]乙同学的实验不合理,理由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实验用品】烧杯、试管、研钵、玻璃棒、胶头滴管、纱布。蒸馏水、酒精、酚酞溶液、石蕊溶液、pH试纸、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牵牛花、胡萝卜、玫瑰花、紫甘蓝)、土壤样品。你还需要的实验室用品: 。你还需要的生活用品: 。【实验步骤】1.自制酸碱指示剂:自己选择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在 中捣烂,加入 浸泡。用纱布将浸出泡出的汁液 或挤出。2.选择实验室或生活中的食醋、草木灰水、肥皂水、石灰水、蔗糖溶液等几种溶液,进行下列实验:(1)向盛有以上几种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溶液和石蕊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2)在 或 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 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然后与 对照,读出pH。分别测定食醋、草木灰水、肥皂水、石灰水、蔗糖溶液的pH。(3)试验自制的指示剂在食醋、草木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溶液、石灰水五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3. 从校园或农田里取少量土壤样品。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 后静置。用 滴在pH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与 对比,得出该土壤的pH。【实验现象】1.得到不同颜色植物花瓣或果实的汁液。2.(1)酚酞溶液滴加在食醋、食盐水、蔗糖溶液中 ,滴加在草木灰水、肥皂水、石灰水中 。(2)石蕊溶液滴加在食醋溶液中 ,滴加在食盐水、蔗糖溶液中 ,滴加在草木灰水、肥皂水、石灰水中 。(3)食醋的pH ,蔗糖溶液的pH ,食盐水的pH ,草木灰水的pH ,肥皂水的pH ,石灰水的pH 。(4)自制的指示剂在溶液中颜色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植物汁液 食醋 食盐水、蔗糖溶液 草木灰水、肥皂水、石灰水牵牛花胡萝卜 黄色 黄色 黄色玫瑰花 橙色 橙色 橙色紫甘蓝 红色 紫色 蓝色3. pH试纸变色,澄清液体的pH为6(答案不唯一,只要与结论相一致即可)。【实验结论】1.用 浸泡捣烂的花瓣或果实,能得到相应植物的汁液。2.(1)食醋呈 ,pH ,能使石蕊溶液 ,使酚酞溶液 。(2)食盐水、蔗糖溶液呈 ,pH , 使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变色。(3)草木灰水、肥皂水、石灰水呈 ,pH ,能使石蕊溶液 ,使酚酞溶液 。(4) 和 的汁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和 的汁液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3. 校园或农田土壤呈 。【问题与交流】1.你自制的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效果若何?了解其他同学自制的指示剂的检验效果,哪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成的指示剂检验效果好?(1) 和 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效果较好。(2)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的汁液能做指示剂有糖萝卜、蓝莓、樱桃、飞燕草花瓣、天竺葵花瓣、葡萄、七叶树的叶、绣球花、洋葱、牵牛花花瓣、欧洲樱草、罂粟花瓣、紫牡丹、红叶卷心菜、红萝卜、大黄、草莓、百里香、姜黄等。2.归纳自制的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情况,与同学交流。(1) 显色给紫色石蕊差不多,酸性条件下是 ,中性条件下是 ,碱性条件下是 。(2)紫甘蓝是遇酸变红,遇碱变蓝。(3)火龙果的皮是遇酸变无色遇碱变黄色。典型例题1: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兰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到酸溶液显红色,遇到碱溶液显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蝴蝶兰花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物理变化B. 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显黄色的一定是碱性溶液C. 将氯化钠溶液滴入蝴蝶兰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D. 蝴蝶兰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典型例题2:某校同学开展了如下“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溶液 白醋 盐酸 蔗糖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①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________;②据上表推测,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___________;(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_________(填“>””<”或”=”)7;(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提升】1.日常生活中部分常见物质的pH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橙汁、酸奶都呈酸性 B. pH小于7的雨水都属于酸雨C. 肥皂的碱性比氨水强 D. 柠檬酸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 下列数据是一些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A.(9~11)液体肥皂 B.(5~6)胡萝卜C.(4~5)蕃茄汁 D.(2~3)柠檬汁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后,集体创作了一个小魔术:“变色玫瑰”——用滤纸编制的白玫瑰喷洒无色液体乙后变红,继续喷洒该液体后又变为白色。组员揭密:喷洒无色液体乙前,白玫瑰先用某无色液体甲处理过;喷洒的无色液体乙是由两种液体混合而成的;组成甲、乙两种液体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1)液体乙可能是___________。(2)液体甲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__。(3)玫瑰花由红色变为白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练习】1. 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属于碱性食物的是( )A. 柠檬汁2.2~2.4 B. 番茄汁4.0~4.4 C. 牛奶6.3~6.6 D. 鸡蛋清7.6~8.02. 某同学在实验室测定了几种溶液的pH,其结果如下表:溶液 盐酸 CuCl2溶液 Na2SO4溶液 水 Na2CO3溶液 NaOH溶液pH <7 <7 =7 =7 >7 >7该同学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 B. pH>7一定是碱溶液C. pH=7一定是盐溶液 D. pH<7一定是酸溶液3.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溶液的pH值 B.氢气的验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D.稀释浓硫酸4. 常温下,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食物 香蕉 草莓 牛奶 鸡蛋清pH 4.5~4.6 3.0~3.5 6.3~6.6 7.6~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香蕉和草莓均显酸性 B.牛奶和鸡蛋清均显碱性C.香蕉比草莓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食香蕉和草莓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B.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用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量C.硫酸、盐酸都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色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D.用pH试纸测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6. 有下列三种物质:①食盐②CO2③CaO将其溶于水中,所得溶液PH>7的是_____;PH=7的是_____;PH<7的是_____。(填序号)7.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X汁液)呈紫色,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下现象:溶液 名称 白醋 稀盐酸 氯化钠 溶液 蒸馏水 石灰水 氢氧化 钾溶液X汁液 红色 红色 紫色 紫色 绿色 绿色(1)据上表推测,X汁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显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pH________(填“>”“<”或“=”)7。(3)粗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生活中一些花朵、蔬菜的汁液在不同溶液中呈现的颜色如下表所示:植物汁液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紫甘蓝 红色 紫色 蓝色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月季花瓣 浅红色 红色 黄色(1)三种植物汁液中不适宜作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___。(2)将紫甘蓝的汁液滴加到pH约为2.5的柠檬汁中,溶液变成________色。9.当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仍为无色溶液,为证明反应确实发生,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向装有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现象,则证明反应发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实验二:取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匀速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测得反应过程中pH变化(20℃)如图所示:①从0→t2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曲线的变化,判断反应恰好完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t2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1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没有看到明显现象。(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实验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同学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甲 溶液由红色变成_____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乙 U形玻璃管中____(填“左”或“右”)边的红墨水液面下降(所加稀盐酸的体积忽略不计)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丙 用_____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后,再测定溶渡的pH 最后溶液的pH_____(“≥7”“≤7”或“不变”)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评价反思) 你认为实验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同学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原卷版).docx 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