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小放驴》《行街》教学设计课题 《小放驴》《行街》 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七年级教材分析 《行街》是“江南八大曲”中的一首,又名《行街四合》,是旧时迎亲行列在街上行进时所使用的乐曲。“四合”的意思是多首曲牌连缀成套。《小放驴》乐曲结构短小,曲调轻快诙谐,具有浓郁的北方音乐风格。演奏形式生动活泼,表现了富有生活情趣的放驴情景,乐曲由起承转合和再转、再合的六个乐句组成。学习目标 1.参与音乐活动,体会两首乐曲的不同风格,加深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了解及喜爱。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信心及对音乐的兴趣。感受乐曲,通过视唱或听唱来熟悉乐曲旋律,判断演奏乐器,初步体会乐曲风格。利用游戏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深入体会并表现作品。3.了解两首乐曲表达的情境。能够听辨出“江南丝竹”及“河北吹打乐”不同的音乐风格。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核心素养描述 审美感知: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艺术表现:聆听江丝竹《行街》,能够听辨丝竹的音色。感受、体验歌曲那柔美、秀丽的音乐情绪及江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创意实践: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文化理解: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能够听辨管子、唢呐的音色。感受、体验歌曲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重点 了解歌曲背景,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歌曲。难点 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跑驴》视频和图片。 学生观看《跑驴》视频,感受地秧歌。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讲授新课 地秧歌:高密地秧歌,流传于高密、昌邑县境内,亦称“秧歌耍”、“秧歌戏”、“地跷”等。很早以前,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人们在玉皇庙中手舞足蹈,为玉皇庆贺生日。乐曲欣赏:教师播放乐曲视频,并讲解——《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其音乐体裁属于河北吹歌。这首乐曲首先是源于农民们放驴的劳动生活。农民们对影响其耕种、运输等劳动、生活需要的驴子十分珍爱,对驴子的各种动态、叫声也由衷地产生喜悦之情。河北吹歌:河北吹歌——流行于河北民间的吹打音乐。河北吹歌以管子、唢呐作为主奏乐器,吹奏的大多是民歌和戏曲唱腔,因而得“吹歌”之名。 复听乐曲:教师播放乐曲音频并讲解——因为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与节目中民间表演“跑驴”的内容十分相符。它们欢快、活泼、诙谐、粗犷,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景象。教师播放乐曲音频和学生一起听辨演奏乐器:唢呐、管子、打击乐器等,渲染了欢快、活泼诙谐、粗犷、喜庆的节日气氛。乐曲赏析:(1)乐曲开始是用管子吹奏的一个长音。它既可让人想象为“跑驴”开场时演员的呼唤声,又可想象为农民放牧时驴子的嘶叫声。这种启始方法,从一开头就表现出一种风趣、幽默、诙谐、泼辣的音乐情绪,也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2)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合、再转、再合的形式,可谓严谨、工整。特别是乐曲的句子或长或短地都有所重复,因而在民间把这种重复现象称之为“句句双”。演奏形式:从演奏形式上看,它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对仗形式,从而使音乐情绪益发地显得浓烈、炽热,感彩颇浓。在民间,人们把这种一领众和的演奏形式叫作“学舌”。吹奏特点:音响强烈、气势恢宏、振奋人心、善于表现热烈的情绪,渲染节日欢乐气氛。 1、学生听老师介绍什么是“地秧歌”角色和特点是怎样的?听一听乐曲,发现它的音乐特点是什么?说说你对这种表演形式的看法。可以和你的小伙伴讨论。学生听老师介绍河北吹歌,知道吹歌因何而得名。学生欣赏乐曲音频并回答: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首曲子都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学生边欣赏边分析。乐曲开始的长音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这段音乐的情绪怎样?这部分的音乐特点和结构是怎样的?学生试着说一说乐曲的演奏形式是怎样的?8、吹奏乐器演奏有怎样的特点呢? 了解积累“地秧歌”相关知识。初次欣赏,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积累河北吹歌相关知识。再次欣赏,感受乐曲的情绪。检验学生对吹奏乐器音色特点的掌握情况。分部分欣赏并分析,感受不同部分的在情绪和结构上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检验学生对演奏形式的分析能力。8、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新课讲授《行街》 民俗行街:行街是旧时队伍在街上行进用的乐曲,经常用于婚嫁迎娶和节日庙会巡演而得名,所以乐曲风格豪放健朗,变化丰富,保留了民间乡土气息的特点。乐曲欣赏:教师播放视频并讲解——这首乐曲又叫《行街四合》,全曲分为慢板和快板两部分,慢板轻盈优美,快板则热烈欢快,且层层加快,把喜庆推上高潮,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师播放慢板部分音频并讲解:这部分音乐速度为慢速;为了表达优美、悠闲的情绪;演奏乐器为二胡、笛子、笙等。江南丝竹:流行于苏南、上海、浙江嘉兴、湖州地区(太湖流域吴方言区)的民间乐器形式,音乐柔美秀丽,曲调流畅委婉。《行街 》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教师播放快板部分的音频并讲解:这部分音乐情绪为高兴、热闹、喜庆,好像人们到庙会了。速度加快、加入了“木鱼”。速度的加快和打击乐的加入带给了我们一幅新的画面。6、乐曲轻盈欢快,变化丰富,保留了民间乡土气息的特点 。 学生看图片试着回答:你知道什么叫做行街吗?学生欣赏乐曲视频并听老师对这首乐曲进行介绍,识记相关内容。欣赏慢板部分:请思考这段音乐的速度怎样?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你能说说都听到了什么乐器吗?学生通过演奏乐器由此了解到新的知识“江南丝竹”,知道音乐特点。5、欣赏快板部分:请问音乐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样?音乐是怎么进行表现的呢 聆听音乐,学生用木鱼伴奏这部分音乐。6、再次欣赏乐曲音频并回答:这首曲子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了解行街这种民俗。初次欣赏,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培养学生专注聆听、认真感受的好习惯。积累江南丝竹相关知识。进一步启发学生随音乐展开丰富的联想,强调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6、再次欣赏,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课堂练习 教师播放两首乐曲的音频,指导学生填表。 学生通过欣赏本课的两首乐曲,总结吹打乐和丝竹乐在乐器配置、音乐风格和特点的不同。 培养学生对比欣赏和分析的能力。课堂小结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弘扬民族音乐,我们任重而道远,希望同学们在喜欢流行音乐的同时,也能关注到民族民间音乐,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小放驴行 街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参与音乐活动,体会两首乐曲的不同风格,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了解及喜爱。2、感受乐曲,通过视唱或听唱来熟悉乐曲旋律,判断演奏乐器,初步体会乐曲风格。利用游戏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深入体会并表现作品。3、了解两首乐曲表达的情境。能够听辨出“江南丝竹”及“河北吹打乐”不同的音乐风格。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新知导入地秧歌——《跑驴》地 秧 歌高密地秧歌,流传于高密、昌邑县境内,亦称“秧歌耍”、“秧歌戏”、“地跷”等。很早以前,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人们在玉皇庙中手舞足蹈,为玉皇庆贺生日。年逢天旱,也用同样的形式到玉皇庙祈雨。后来,农民为庆丰收,也在元宵节载歌载舞。至清光绪年间,已发展成为一种广场歌舞形式。角色有秧歌头(膏药头)、老旦(大老婆)、小曼(小汤罗)各1人,鼓子、棒槌(和尚)、腊花各两人等。女角踏地跷、舞扇巾;男角背腰鼓、打棒槌。先跑场后唱戏。新知讲解聆听乐曲听一听歌曲,发现它的音乐特点是什么?说说你对这种表演形式的看法。可以和你的小伙伴讨论。新知讲解《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其音乐体裁属于河北吹歌。这首乐曲首先是源于农民们放驴的劳动生活。农民们对影响其耕种、运输等劳动、生活需要的驴子十分珍爱,对驴子的各种动态、叫声也由衷地产生喜悦之情。新知讲解河北吹歌河北吹歌——流行于河北民间的吹打音乐。河北吹歌以管子、唢呐作为主奏乐器,吹奏的大多是民歌和戏曲唱腔,因而得“吹歌”之名。 新知讲解因为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与节目中民间表演“跑驴”的内容十分相符。它们欢快、活泼、诙谐、粗犷,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景象。新知讲解这首曲子都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演奏乐器主要有:唢呐、管子、打击乐器等,渲染了欢快、活泼诙谐、粗犷、喜庆的节日气氛。新知讲解乐曲开始是用管子吹奏的一个长音。它既可让人想像为“跑驴”开场时演员的呼唤声,又可想像为农民放牧时驴子的嘶叫声。这种启始方法,从一开头就表现出一种风趣、幽默、诙谐、泼辣的音乐情绪,也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新知讲解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合、再转、再合的形式,可谓严谨、工整。特别是乐曲的句子或长或短地都有所重复,因而在民间把这种重复现象称之为“句句双”。新知讲解从演奏形式上看,它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对仗形式,从而使音乐情绪益发地显得浓烈、炽热,感彩颇浓。在民间,人们把这种一领众和的演奏形式叫作“学舌”。新知讲解音响强烈气势恢弘振奋人心善于表现热烈的情绪,渲染节日欢乐气氛。新知讲解你知道什么叫做行街吗?行街是旧时队伍在街上行进用的乐曲,经常用于婚嫁迎娶和节日庙会巡演而得名,所以乐曲风格豪放健朗,变化丰富,保留了民间乡土气息的特点。民俗行街新知讲解这首乐曲又叫《行街四合》,全曲分为慢板和快板两部分,慢板轻盈优美,快板则热烈欢快,且层层加快,把喜庆推上高潮,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新知讲解请思考这段音乐的速度怎样?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你能说说都听到了什么乐器吗?慢速;为了表达优美、悠闲的情绪;演奏乐器为二胡、笛子、笙等。新知讲解江南丝竹:流行于苏南、上海、浙江嘉兴、湖州地区(太湖流域吴方言区)的民间乐器形式,音乐柔美秀丽,曲调流畅委婉。《行街 》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新知讲解音乐是怎么进行表现的呢 速度加快、加入了“木鱼”。速度的加快和打击乐的加入带给了我们一幅新的画面。新知讲解这首曲子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乐曲轻盈欢快,变化丰富,保留了民间乡土气息的特点 。新知讲解乐器配置 音乐风格 特点吹打乐丝竹乐打击乐器、吹管乐器等拉弦乐器、吹管乐器等音响刚强、演奏风格粗犷善于表现富有气魄,威武雄伟,波澜壮阔的场景和热闹的情绪清新秀丽、曲调流畅善于表现温婉秀丽的 山水风光、人文景色,富有情韵。课堂练习课堂总结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弘扬民族音乐,我们任重而道远,希望同学们在喜欢流行音乐的同时,也能关注到民族民间音乐,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板书设计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乐曲欣赏:《小放驴》(河北吹歌)_128k.mp3 乐曲欣赏:《行街》_128k.mp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小放驴》《行街》.doc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小放驴》《行街》.pptx 地秧歌---跑驴_2023_6_25_14_20_56_2f45_0.mp4 小放驴.mp4 行街.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