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枣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脍炙人口的歌曲《社会主义好》充分反映出在我国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党的中心工作 D.人民通过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当家作主
2.下列做法属于保护和促进人权的是
①开办农家书屋②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③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 选举人大代表④对下岗职工开展再就业培训
A.①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3.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4.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保证权力在正确轨道上 运行。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的根本保证是
A.制度 B.党的领导 C.监督 D.法治
5.2022年12月4日是我国的第九个国家宪法日,国家开展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法治宣传周活动,以下符合法治建设的是
①小明对公交车上失主搜查全体乘客的行为熟视无睹
②小梅通过普法网学习宪法知识,积极参加青少年法治知识大赛
③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阳阳提醒父母去进行选民登记, 领取选民证参加投票
④小哲把《关于社区公共设施安全措施改进建议》发到“市长信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八年级学生小信,在学校,刻苦学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用行动不断完善自己;双休日,到老年公寓帮助孤寡老人打扫房间,用行动温暖社会;在闲暇时间,进行文学创作,不断向杂志社投稿,用行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材料中小信行使了哪些权利
①受教育权 ②文化权利 ③物质帮助权 ④荣誉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啃老族”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机会,赋闲在家,衣 食住行和不菲的花销都依靠父母,能自食其力却不肯“断奶”。这一群体的行为没有行使和 履行( )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A.劳动 B.休息 C.财产占有 D.言论
8.“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其理论依据是
①权利是为自己的,义务是为他人的 ②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③公民 的人身自由不容侵犯 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以下连线内容没有正确反映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是
A.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振兴社区居委会承担了小区的新冠肺炎疫情管防控工作——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王先作为民盟代表参加市政协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双桥村村委会推行村民说事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2023年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中国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3%,数据说明了我国 基本经济制度的强大优越性。该制度的内容包括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④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 2023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某校九年级同学学习了部分 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下列内容出自《政府工作报告》的是
A.深化刑事诉讼监督 B.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
C.审结乱占耕地案件7251件 D.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12.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是
A.中央人民政府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家监察委员会
1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我国司法机关应该做到
①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
②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
③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
④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自由快乐,人皆向往。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严以自律之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②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③自由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 无拘无束地生活④遵守法律、严于律己才能真正享有自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 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下面属于公民守护正义的是
A.面对利益冲突,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B.面对非正义行为既要敢于斗争,又要讲究策略,做到见义“智”为
C.要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正义
D.在立法过程中规定权利义务和分配资源时,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
二、非选择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7分,第4 小题7分,第5小题6分,第6小题9分,第7小题4分,共45分)
1.【宪法伴我行】(6分)
材料一: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此外,我国宪法还对国家根本任务、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如何。(2分)
材料二: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四个“宪法宣传周”,本次“宪 法宣传周”活动主题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国家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有何意义?(2分)
(3)为响应国家“宪法宣传周”活动,小秦所在的学校打算开展“学宪法,讲宪法”主 题活动,请你为学校开展好这项活动提出两点建议。(2分)
2.【规范行使权利】(6分)
宪法不仅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1)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要规范公权力的行使。(2分)
(2)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 (2分) :
(3)国家权力必须在什么限定范围内行使? (2分)
3.【权利义务伴我行】(7分)
小亮是一名九年级学生,在一所初中就读。小亮的爷爷、奶奶已经退休,每月都能领到养老金。爸爸曾是一名常年戍守边疆的解放军战士,妈妈在家精心照顾小亮和老人。小亮的爸爸退伍后,自筹资金开办了一家小工厂。经过多年艰苦创业,当初的小工厂发展成规模大、效益好的民营企业。爸爸被评为“模范纳税人”,还当选了全国人大代表。
(1)从小亮一家人的生活中可以看出他们履行了哪些公民基本义务? (3分)
(2)简述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2分)
(3)我们应该如何依法履行义务? (2分)
4.【认识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7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经过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也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科学的东西。
(1)依据所学知识,列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内容。(3分)
(2)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制度自信,学习小组打算举行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宣
讲活动。如果你是一名宣讲员,请任选一种制度,谈谈你的理解。(2分)
(3)作为国家的小主人,树立国家意识、关心国家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请你 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如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2分)
5.【认识国家权力机关】(6分)
2023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近3000名全 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1)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个什么机关?它是怎样产生的?(2分)
(2)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2分)
(3)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2分)
6.【认识国家机构】(9分)
材料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回应。
(1)上述材料中,十三届全国人大行使了 职权,全国人大的地位是 。(2分)
材料二: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 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
(2)请简述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分别是什么机关?(4分)
(3)人大做出相应的工作安排,政府、法院、检察院应该怎样对待?(1分)
(4)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各自发挥了怎样的职权?(2分)
7.【守护公平正义】(4分)
材料一:人们向往公平,在追求公平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深化着对它的认识。
(1)请你谈谈公平的价值?(2分)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有人为弱者伸张正义。后也有人为博流量编造谣言,侮辱英雄,肆意批判,甚至发展为网络暴力。
(2)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网络生活的参与者,青少年个人怎样在互联网世界维护公平正义?(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