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2023—2024学年初升高化学人教版(2019)精准链接衔接知识(初中)实验室制气体发生装置(固液常温型)(固固加热型)收集装置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高中)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2)装置说明: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D装置的作用是干燥Cl2;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环境。(3)收集方法①向上排空气法(Cl2密度大于空气)。②排饱和食盐水法(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用此法可除去实验过程中挥发产生的HCl气体)。③验满方法:用湿润的KI 淀粉试纸检验。将湿润的KI 淀粉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Cl2已收集满。尾气处理:Cl2有毒,易污染空气,需用NaOH溶液吸收。(5)注意事项①必须用浓盐酸,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②为了减少制得的Cl2中HCl的含量,所以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减少HCl的挥发。③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装置中残留的Cl2,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④尾气吸收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l2,因为溶液中Ca(OH)2浓度小,吸收不完全。⑤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变小,故MnO2足量时,盐酸不能完全反应。2.氯离子的检验方法(1)操作方法:向未知溶液中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HNO3。(2)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时,沉淀不溶解。(3)原理:Ag++Cl-===AgCl↓。(4)加入稀硝酸的目的:排除CO等离子的干扰。习题巩固1.自来水常用杀菌消毒,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冒充蒸馏水出售,为辨真伪,可用下列哪一种试剂鉴别( )A.酚酞溶液 B.溶液C.溶液 D.NaOH溶液2.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收集及尾气处理,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B.除去中少量的HClC.收集D.吸收尾气中的3.探究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手段。用如下装置探究氯气的性质,图中3支试管口均放置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①中淀粉KI试纸变蓝,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B.②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C.③中的溶液变为棕黄色,说明氯气有氧化性D.④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有酸性和漂白性4.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备无水(183℃升华),无水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f中依次盛装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浓硫酸B.g中发生的反应为C.e装置的收集器必须保持干燥D.实验时,a和d处酒精灯应同时点燃5.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氯气,图中涉及气体发生、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在室温下即可制备氯气,用如图装置制备少量的氯气并探究其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根据溴化钠和碘化钠中的现象可证明氧化性:C.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气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D.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7.将分液漏斗中的浓盐酸滴入具支试管中生成,将通入后续的玻璃弯管中,进行如下图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X为B.a处花瓣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C.加热b处,可见白烟,Na与反应是吸热反应D.d处玻璃管膨大处起防止液体冲出的作用8.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实验的装置(夹持装置已经省略),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为B.装置b中漏斗的作用是平衡压强C.Ⅰ、Ⅱ处依次放湿润和干燥的有色布条可验证干燥的不具有漂白性D.可利用该实验装置证明氧化性:9.如图所示的防污染实验组合仪器用于制备并探究其漂白机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甲中的可以用替代B.a中盛放的药品可以是碱石灰C.布条开始不褪色说明无漂白性D.可以将有色布条换成有色的鲜花10.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的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Ⅰ图中:如果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反应B.Ⅱ图中:充分光照后,量筒中剩余气体约为10 mL(条件相同)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若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所得溶液呈绿色D.Ⅳ图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说明有漂白性11.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探究氯气的氧化性并模拟工业制取漂白粉,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1)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2)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_______(接口字母)。(3)饱和NaCl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淀粉KI溶液中的现象为_______。(4)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12.如图是一套制取并验证氯气部分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仪器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2)当有少量通过后,观察到装置C中现象为___________。(3)当持续通过时,装置D中现象为___________。(4)若要证明无漂白性,则必须在装置___________(填字母)之前增加装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5)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自来水用杀菌消毒后会含有,加入溶液后会产生白色沉淀,可用溶液鉴别蒸馏水和自来水。2.答案:B解析:饱和食盐水能除去中的HCl杂质,但气体应从长管进,从短管出,故B中图示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3.答案:B解析: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说明生成了,可证明氧化性:,A项正确;②中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挥发出的HCl与反应生成AgCl沉淀,B项错误;与反应生成,可说明有氧化性,C项正确;④中的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有酸性和漂白性,D项正确。4.答案:D解析:b、c、f中依次盛装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浓硫酸,作用分别为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e,A正确;未反应的氯气被g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发生的反应为,B正确;e装置的收集器必须保持干燥,否则无水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C正确;实验时,必须先点燃a处酒精灯,氯气通入一段时间后点燃d处酒精灯,D错误。5.答案:C解析:①发生装置正确,②除去HCl应用饱和食盐水,不能用NaOH溶液,③干燥装置中气体应从长管进短管出,④尾气处理要用饱和NaOH溶液,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故答案选择C。6.答案:A解析:A.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B.氯气和碘化钠溶液生成碘单质,氯气和溴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溴单质,现象不同,说明氧化性:,但不能说明溴单质氧化性大于碘单质,B错误;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而不是氯气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C错误;D.饱和食盐水不能吸收氯气,D错误;故答案为:A。7.答案:D解析: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需要加热,A错误;B.a处花瓣褪色,鲜花花瓣中有水分,不能说明具有漂白性,B错误;C.加热b处,可见白烟,Na与反应是放热反应,C错误;D.d处玻璃管膨大处起缓冲,防止液体冲出的作用,D正确;故选D。8.答案:A解析:A.装置a中没有加热装置,可用和浓盐酸制取氯气,离子反应为,A错误;B.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减少的溶解度,吸收反应挥发的HCl气体,同时有长颈漏斗,可以检验装置是否堵塞,起到平衡压强的作用,B正确;C.根据分析,Ⅰ、Ⅱ处依次放湿润和干燥的有色布条,可验证干燥的不具有漂白性,C正确;D.会氧化NaBr溶液中产生,可证明氧化性:,由于可以氧化产生,可证明,可利用该实验装置证明氧化性:,D正确;故选A。9.答案:C解析:A.与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所以不能用替代,故A错误;B.碱石灰是碱性物质,而氯气是酸性气体,故a中盛放的药品不可以是碱石灰,故B错误;C.干燥的有色布条在通入氯气后不褪色,说明干燥的无漂白性,故C正确;D.鲜花中含有水,遇到氯气直接褪色,无法证明氯气本身有无漂白性,故D错误;故答案选C。10.答案:B解析:A.Ⅰ图中:反应过程中浓盐酸不断变稀,稀盐酸不与反应,A错误;B.Ⅱ图中:,充分光照后,平衡不断正向移动,根据,最后量筒中剩余气体约为10mL,B正确;C.铜与氯气点燃反应生成棕黄色的烟,若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所得溶液呈蓝绿色,C错误;D.Ⅳ图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说明HClO有漂白性,不能说有漂白性,D错误。答案为B。11.答案:(l)(2)a→e→d→i→h→b→c→g→f(3)除去中混有的HCl;溶液变蓝(4)解析:(l)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2)制备出的先通过饱和NaCl溶液除去HCl,然后通入淀粉KI溶液中探究的氧化性,再通入石灰乳中模拟工业制取漂白粉,最后通入NaOH溶液中处理尾气,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e→d→i→h→b→c→g→f。(3)饱和NaCl溶液可除去中混有的HCl,氯气能够与KI反应生成KCl和,遇淀粉变蓝。(4)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和水。12.答案:(1)分液漏斗;浓盐酸;(2)溶液变成蓝色(3)有色布条褪色(4)D(5)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解析:(1)实验室制备时,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是浓盐酸,装置A中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装置C中发生反应遇淀粉变蓝。(3)当持续通过时,装置D中干燥有色布条遇潮湿的氯气会被漂白褪色。(4)干燥的无漂白性,若要证明此结论,需在通入装置D前对其进行干燥,即在装置D前增加装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5)装置E中NaOH溶液可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