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钠单质—2023—2024学年初升高化学人教版(2019)精准链接衔接知识1.钠和氧气的等非金属的单质的反应结论:(1)钠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小,熔点低,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2)钠与氧气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常温下:加热时:2.钠和水的反应结论:(1)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习题巩固1.下列有关钠的取用方法、保存及存在形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取用少量的金属钠可用手直接取B.实验室中,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C.实验后剩余的金属钠要丢入垃圾桶,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D.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少量以游离态形式存在2.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取用金属钠时,所需用品一般有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B.钠用小刀即可切割,说明其质软C.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也可保存在中D.钠投入到水中立即熔化成小球,说明其熔点低,且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3.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钠的熔点低 B.钠的密度小C.钠的硬度小 D.钠具有强还原性4.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过程如图①、②、③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②中钠熔成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B.图③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C.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实验过程中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钠后,将剩余的钠放入废液缸中5.将绿豆大的钠块投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钠块只在煤油层中游动,并放出气体B.钠块只在水层中游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C.钠块在层和水层界面处游动并上下跳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D.钠块在水层和煤油层界面处游动并上下跳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6.把一小块钠放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出现沉淀的是( )A.稀硫酸 B.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饱和氢氧化钠溶液7.将金属钠分别投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盐酸 B.稀溶液 C.稀溶液 D.溶液8.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过氧化钠B.④只发生物理变化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D.②变白色主要是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钠9.将钠和木炭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装置中的两个弹簧夹,盛水的试剂瓶中的实验现象是( )A.左导管液面上升,右导管液面无明显变化B.左导管液面无明显变化,右导管液面上升C.左、右导管液面均上升D.左、右导管液面均下降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B.该反应可能在空气中进行C.另一种化合物为NaCl,是氧化产物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11.除去粉末中混有的少量的方法是________。所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12.研究物质时会涉及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用途等方面。(1)属于_______(填物质的类别),检验其组成中所含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2)将包有少量_______色固体的棉花放在石棉网上,用滴管向棉花上滴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起来。由该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3)在潜水艇和消防员的呼吸面具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角度分析,在这个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某潜水艇上有50人,如果每人每分钟消耗的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80L(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29g/L),假设所需要的全部由来提供,则该潜水艇一天所需要的的质量是_______kg。13.某学习小组想探究钠能否与反应,为此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实验操作及现象见下表。实验Ⅰ 实验Ⅱ操作 先取一块纯净的钠放入干燥的E管中,然后打开A的活塞,及应一段时间后,点燃E处酒精灯 将实验Ⅰ的E管冷却后用水冲洗内壁,过滤。取黑色滤渣灼烧;取滤液滴加氯化钡溶液现象 ①钠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 ②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有黑色物质生成,冷却后有白色固体附着在管壁上 ①黑色物质可燃; ②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C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作用是_______。D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作用是_______。(2)B中反应一段时间,等E中充满后,再点燃E处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_。(3)请根据以上现象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14.某小组同学探究的性质,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并回答问题。(1)观察:描述的颜色、状态:______。(2)预测:从物质的类别来看,属于______类,可以与______等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3)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①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②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溶液③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① ②(4)问题和讨论:①该组同学在探究的性质时,思路是什么?运用了哪些方法?②在实验室中,如何鉴别和?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取用少量金属钠需用镊子夹取;钠属于危险品,实验后剩余的金属钠需放回原试剂瓶中;钠是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2.答案:C解析:取用钠时,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钠,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再用小刀在玻璃片上切割,A正确;可用小刀切割,说明钠质地较软,B正确;金属钠的密度小于四氯化碳,不可保存在中,C错误;钠投入到水中立即熔化成小球,说明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化,则钠熔点低,D正确。3.答案:C解析:因钠与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所以看到钠熔成闪亮的小球,A项不符合题意;钠的密度比水小,所以钠浮在水面上,B项不符合题意;硬度大小与Na和水反应的现象无关,C项符合题意;因钠的还原性强,所以与水反应剧烈,D项不符合题意。4.答案:D解析:剩余的钠应放回原试剂瓶,若将剩余的钠放入废液缸中,钠和水剧烈反应,易引起火灾或爆炸等事故。5.答案:D解析: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大,比水的小,则钠在水层与煤油层界面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使钠块四处游动并上下跳动,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水层变红。6.答案:A解析:A项,Na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和;B项,Na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NaOH再与反应生成沉淀;C项,Na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NaOH再与反应生成沉淀;D项,Na与水反应生成NaOH消耗水,则NaOH的量增多,析出部分NaOH晶体。7.答案:C解析:Na加入盐酸中,根据关系式,可知46gNa参加反应生成2g,即溶液质量增加,类似的还有B、D项;Na加入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即向溶液中加入46gNa,反应后生成2g和58g沉淀,导致溶液质量减小。8.答案:D解析:①是Na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A项错误;④是NaOH溶液吸收空气中生成和水,该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B项错误;③是NaOH吸水潮解得到NaOH溶液,C项错误;②变白色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了NaOH,D项正确。9.答案:A解析: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固体,燃烧后左瓶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右瓶内气体体积变化不大,压强变化不大,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同时打开装置中的两个弹簧夹,左导管液面上升,右导管液面无明显变化。10.答案:B解析: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A项正确;空气中会与金属钠反应,B项错误;结合化合价变化可知,和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NaCl,NaCl是氧化产物,C项正确;Na和反应生成金刚石和NaCl,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项正确。11.答案:加热;解析:中混有,固体的分离采用加热的方法;若溶液中混有应该加入适量NaOH溶液。12、(1)答案:金属氧化物;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解析:是金属氧化物,可以通过焰色试验鉴别Na元素,焰色试验显黄色。(2)答案:淡黄;与反应产生,反应放热解析:是淡黄色固体,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同时产生,放出的热量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所以燃烧起来。(3)答案:、;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401.3解析:潜水员和消防员呼出的主要是气体和,、,在这个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50人每天消耗的质量为1.429g/L×0.80L×60分钟/小时×24小时×50≈82310g。。13.答案:(1)饱和溶液;除去中的HCl浓硫酸;干燥气体(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钠与氧气反应,对实验造成干扰(3)解析:(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用饱和溶液除去中的HCl杂质;D中所盛试剂为浓硫酸,用于干燥气体。(2)B中反应段时间,等E中充满后,再点燃E处酒精灯,用于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钠与反应,对实验造成干扰。(3)根据实验Ⅰ和实验Ⅱ中的现象说明有碳酸钠和碳生成,故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4、(1)答案:白色固体(2)答案:盐酸;碱、盐(3)答案: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②(4)答案:①观察物质的外观→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观察,实验,分类,比较。②解答鉴别题,要先看物质的存在状态(是固体还是溶液),然后根据二者性质的差异选择合适的鉴别方法。a.固体()b.溶液解析: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