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钠的重要化合物—2023—2024学年初升高化学人教版(2019)精准链接衔接知识(初中)碳酸钠 碳酸氢钠俗称 纯碱 小苏打性质用途 造纸、纺织、印染、制玻璃 治疗胃酸过多、发酵(高中)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氧化钠(Na2O) 过氧化钠(Na2O2)颜色、状态 白色 固体 淡黄色 固体类别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化合价 -2 -1化学键类型 只有离子键 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O+H2O= 2NaOH 2Na2O2+2H2O=4NaOH+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2H2O+O2 主要用途 制烧碱 做漂白剂、消毒剂、供氧剂保存 密封 密封、远离易燃物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碳酸钠 碳酸氢钠化学式 Na2CO3 NaHCO3俗名 纯碱、苏打 小苏打水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 碱性类别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水溶性 易溶于水 可溶于水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 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热稳定性 受热难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用途 化工原料、洗涤剂 食品发酵、治疗胃酸过多症、泡沫灭火器相互转化 Na2CO3NaHCO3习题巩固1.下列关于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钠的氧化物 B.加入水中,溶液都呈碱性C.都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纯碱 D.都是强氧化剂2.下列关于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与中的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1:2B.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C.和的颜色不同D.与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都属于碱性氧化物3.某溶液中含有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数目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 B.C. D.4.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500mL蒸馏水(密度为1g/mL),然后分别放入2.3gNa、6.2g、7.8g、4.0gNaOH,待固体完全溶解,则四个烧杯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甲=丁<乙=丙 B.丁<甲<乙=丙 C.丁<甲<乙<丙 D.甲<乙<丙<丁5.下列关于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均为白色固体,均可溶于水B.均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受热均易分解D.其水溶液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6.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气体(HCl):饱和溶液B.固体():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C.溶液():通过量D.溶液():加入适量溶液,过滤7.下列有关焰色试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焰色时均要透过蓝色钴玻璃,以便排除钠元素的黄光的干扰B.取一根洁净的细铂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与火焰颜色相同,再蘸取少量NaCl溶液,进行焰色试验C.铂丝在做完氯化钠溶液的焰色试验后,用稀硫酸洗净,再蘸取少量的溶液,重复以上实验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则该溶液中一定有,没有8.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的颜色呈紫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阳离子只有钾离子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钠离子C.该溶液中可能含有钠离子,但一定含有钾离子D.该溶液中可能含有钾离子,但一定含有钠离子9.过氧化钠与过量的碳酸氢钠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出气体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 B.C. D.1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共16.5g和足量的,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应,增重7.5g,则原混合气体中的质量分数是( )A.33.3% B.40% C.36% D.54.5%11.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某同学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1)A是制取的装置,其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2)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3)C中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4)D中的试剂是NaOH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5)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说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12.某银白色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得到淡黄色固体B,B和酸性气体D反应能生成C,A露置在空气中足够长时间也会变为C,E与D反应也能生成C,A、B都能与水反应生成E。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离子方程式):①A生成B:_________;②B与水反应生成E:_________;③向C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酸性气体D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13.室温下,某同学进行与反应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用如图装置制备纯净的。丙装置中盛放无水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乙装置中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2)按照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①先组装仪器,然后________,再用注射器1抽取100mL纯净的,将其连接在处,注射器2的活塞推到底后连接在处,具支U形管中装入足量的粉末。②打开弹簧夹、,向右推动注射器1的活塞,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③实验过程中,需缓慢推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和都是钠的氧化物,A项正确;和都能和水反应生成NaOH,故溶液呈碱性,B项正确;和都能和反应生成纯碱,C项正确;是强氧化剂,而的氧化性很弱,D项错误。2.答案:D解析:、中阴离子分别为和,阳离子均为,即二者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1:2,A项正确;为白色固体,为淡黄色固体,二者颜色不同,C项正确;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为碱性氧化物,而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可用于供氧,不属于碱性氧化物,B项正确,D项错误。3.答案:A解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溶液中钠离子数目增多,反应生成的与溶液中的反应生成和,溶液中数目减少,数目增多,溶液中数目基本不变。4.答案:B解析:甲中发生反应,2.3gNa参加反应生成4.0gNaOH,溶液增重为;乙中发生反应,6.2g参加反应生成8.0gNaOH,溶液增重6.2g;丙中发生反应,7.8g参加反应生成8.0gNaOH,溶液增重为;丁中溶液增重4.0g。乙、丙中生成的NaOH均为8.0g,溶液增重相同,即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相同;甲、丁中生成的NaOH均为4.0g,但甲中溶液质量较小,故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甲>丁。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四个烧杯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丁<甲<乙=丙,B项正确。5.答案:C解析:和均为白色固体,均可溶于水,A正确;盐酸足量,和均与盐酸反应产生,B正确;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C错误;和水溶液都呈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正确。6.答案:D解析:和均能与溶液反应,故D项错误。7.答案:B解析:在观测钾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其他元素不需要,A错误;取一根洁净的细铂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试验,B正确;做焰色试验结束后铂丝要用稀盐酸洗涤,不能用稀硫酸洗涤,C错误;黄光能掩盖紫光,该实验只能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无法确定是否含有,D错误。8.答案:C解析:蓝色钴玻璃可以滤去黄光,所以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的颜色呈紫色,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钾离子,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钠离子。9.答案:B解析:受热分解生成同时与过氧化钠反应时,可认为优先与反应,由于过量,生成的也过量,与反应生成和,即冷却后所得固体为。10.答案:D解析: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发生反应,经整理可得(该反应实际不能发生),固体增加的质量相当于CO的质量;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水与过氧化钠发生反应,经整理可得(该反应实际不能发生),固体增加的质量相当于的质量。则CO、、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应,增重的7.5g就是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之和,所以混合气体中氧气的质量为16.5g-7.5g=9g,氧气的质量分数为,D项正确。11.答案:(1)分液漏斗(2)饱和;(3)(4)吸收二氧化碳气体(5)把试管F移出水面,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解析:(2)装置B中盛放的是饱和溶液,其作用是除去中的HCl杂质,其中HCl与饱和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中固体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气体。(5)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为验证气体成分,应把试管F移出水面,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则证明有生成,说明可作供氧剂。12.答案:(1);;;;(2)①;②;③解析:某银白色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则A是Na,得到淡黄色固体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则B是,B和酸性气体D反应能生成C,A露置在空气中足够长时间也会变为C,则C为,E与D反应也能生成C,酸性气体D为,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都生成氢氧化钠,则E是NaOH。13.答案:(1)干燥管;除去中混有的HCl(2)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U形管中固体颜色逐渐由淡黄色变为白色,注射器2活塞外移;③解析: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中常混有HCl和水蒸气,它们都会对与的反应产生干扰,所以需将气体进行净化,HCl用饱和溶液处理,水蒸气可以用浓硫酸或无水氯化钙进行处理。与反应时,需缓慢推动注射器,否则反应量太少,同时可能将U形管内的固体冲出。(1)丙装置中盛放无水的仪器名称是干燥管,乙装置用于除去中混有的HCl气体。(2)①先组装仪器,然后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向右推动注射器1的活塞,此时U形管内与发生反应,同时气体进入注射器2,所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U形管中固体颜色逐渐由淡黄色变为白色,注射器2活塞外移;③实验过程中,与发生反应,生成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