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学心理课】时光涂鸦,彩绘我心
漫长的一学期总算快要过完了。
以往八年级的最后一节课都是模仿其他老师的设计,类似套用“时光列车”的概念去带领学生梳理自己的生活,或是对一学期的心理课内容进行回顾。多数学生还是愿意沉下心去总结和思考,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这种偏理性的自省反思表现出抗拒或敷衍。
自从买了两本表达性艺术治疗相关的书,又看到几个有趣的活动设计,就想试试用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方式来带领学生总结,于是就有了这节课。
从课堂参与度来看,这种方式确实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涂鸦和拼贴的过程都很沉浸投入。也许还是有个别学生只把它当作是好玩的游戏,并不会在意识层面把它与对自身的成长反思结合起来。但正如表达性艺术治疗所强调的那样,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内在情绪和想法的投射,有助于让情绪自由流淌,整合内在的无意识经验,实现情绪疗愈和心灵成长。
教学对象:八年
教学目标
通过冥想和涂鸦,对自己过去一学年经历和感受进行梳理和整合;
正视和接纳过去的经历,学会用积极的视角挖掘积淀的生命能量;
规划和展望未来,为心赋能。
教学设计
Part1.导入—色感大挑战
导入采用的是在小红书上刷到的“色感大挑战活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这类图片,有些真的很考眼力,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
过渡:有人说,我们生命的每一段时光,都会因为经历不同的事情,而被浸染上不同的色彩。那么,对于你来说,在八年级的这段时光,你遇见的人,经历过的事,看过的风景……又为你的生命增添了哪些不同的色彩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以涂鸦的方式去梳理这一学年的经历和感受。
Part2. 时光涂鸦
(这个活动是参照小红书一位博主上传的“接地涂鸦”艺术治疗视频,感兴趣的老师可在小红书上搜索关键词找到,涉及侵权问题,这里就不放上来了。)
设计意图:选用这一方式来带领学生梳理自己过去一学年的经历,是因为一方面规则简单但又有一定引导,比起让学生完全自由进行涂鸦,可操作性更强。完全自由的创作,对于初中生来讲,很多时候反而让他们不知该从哪里下笔。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认为它的创作形式与主题非常契合,一整条像漩涡一样循环往复、首尾相接的曲线,会让人直觉联想到一学年心路历程的起伏,交叉空间内的涂色,就能让学生将一些关键事件带给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活动流程:
(一)介绍涂鸦的创作步骤;
(二)播放冥想音频,引导学生沉下心来回顾八年级的时光。这里用到的音频是根据冥想星球app的一个年度总结冥想改编的,时长6分钟(有点长,所以资源中也提供了文案,需要的老师可自行缩减内容);
(三)学生自由创作涂鸦,时间8-10分钟;
(四)涂鸦完成后,邀请学生尝试与自己的涂鸦作品对话,将潜意识层面的一些觉察带到意识层面来。
观察你的整幅涂鸦作品,它看起来像什么?你喜欢它吗?
整个涂鸦过程中感受到了什么?画完后又是什么感受?(关键词)
如果你可以跟这幅涂鸦对话,你想跟它说什么?
例如,有学生是这样去解读自己的作品的——
它看起来像一只乌龟,背着重重的壳。一开始画完觉得不喜欢,因为它看起来很累很沉重,但后来想到,这个重重的壳也可以给乌龟提供保护。
我想对它说,偶尔也要放下身上的负荷,这样会比较快乐一点。
小结:无论在过去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可能有积极的体验,也有消极的体验。现在请对所有的一切都试着允许和接纳,只有先接纳了所有,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出发。
Part3. 解构时光 拼贴未来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用撕碎的涂鸦碎片重新拼贴创作一幅新的作品,为自己的作品命名并赋予意义,引导学生重构和整合过去的经验,同时从心理上完成与过去时光的告别,将关注点转向对下一学年的展望和规划上,达到心理赋能的目的。
过渡:过往的经历塑造了现在的你,却不一定能决定未来的你。
接下来我邀请大家打开你的想象力,去尽力想象你在新学年想成为的样子,撕掉你的涂鸦作品,然后用碎片去拼贴出一幅代表你对九年级生活期望和构想的新作品。
呈现范例——《扎根黑暗 向阳绽放》
我会给学生15分钟左右去自由完成拼贴创作,但有的学生速度比较慢,课堂上不一定能做完,可以让他们课下继续完成后再交。
Part4. 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