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2课时)【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教材分析】这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学习内容。《地势和地形》既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中国地理其它章节的重要知识基础------中国地形特征对中国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情分析】初二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已有了一些基础,但水平仍然较低,需进一步培养、锻炼。在地理学习中仍然好动、好奇、好表现,因此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课程标准】2011版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022版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的特征。【教学目标】1.观察中国地形分布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的地势特点。2.读中国地形分布图,掌握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以及各级阶梯的大致高度和主要地形区。3. 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举例说明地势对气候、河流及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材料分析法、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国古诗词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广为流传的诗句,你知道大江为何东去?春水为何东流吗?这与我国的地势有何联系?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中国的地势。先回顾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海拔高度,以一幅地形图为例让学生回答绿色、黄色、棕色、白色、蓝色各代表什么?任务1 观察地形分布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打开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图中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海拔高度总结出我国地势:西部高东部低。再让学生观察我国地形剖面图,同学们会发现一方面,我们发现我国地形总趋势是自西向东降低;另一方面,我们还发现:这种降低的趋势并不是均匀的,而是呈阶梯状下降,这也是我国地形的一个重要特征,地势不但西高东低,而且呈阶梯状分布。观察沿北纬36°剖面图,印证我国地势的第二个特征:呈阶梯状分布。任务2 读图,说出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主要山脉的名称,以及三级阶梯上主要的地形区。填出作为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的名称。参照图2.2,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东南丘陵的名称填入表2.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可以分成三级阶梯。每一级阶梯的海拔是多少?以什么地形为主?练习:任务3 结合图片等资料,举例说明地势对气候、河流及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分析归纳1. 地势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这种分布对气候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2.地势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3. 地势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我们在课前我们说到“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什么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自西向东流呢?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除了对河流流向可能产生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活动:说说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与地势特点的关系。(1)说说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包括已经建成的和可以建设的,基本上都位于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附近及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附近。(2)从地势、水能资源的角度,说明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建大型水电站?因为这里山高谷深,海拔高差悬殊大,致使河流在此的落差大,水流急,蕴藏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教师总结: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将长江、黄河、上的主要水电站的位置和三级阶梯示意图复合在一起,来说明我们对这些水能资源的利用。)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沛的降水。地势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知道: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形基本特征对气流气候、水文河流流向、交通等等都产生重要影响。让我们再想一想,如果我国的地势不是这样,比如“东部高,西部低”,那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呢?(可引导学生沿着上面各题的思路反向思维,根据时间把握展开程度)(参考答案:气流难以深入内陆,干旱面积扩大;河流自东向西流;交通不便,不利对外交流)【课时检测】(2021·凉山学业考)下图示意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北纬36°剖面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①是( )A.巫山 B.太行山 C.雪峰山 D.祁连山2.图中反映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A.中部高,四周低 B.北高南低C.东高西低 D.西高东低某校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课上,正用泡沫板制作我国地形的简易立体模型。他们参照中国地势剖面图,巧妙利用不同层数的泡沫板来表示我国阶梯状的地势特征。读图,完成3、4题。3.如果一层泡沫板代表海拔 500 米,第一、二、三级阶梯的泡沫板层数比大致是( )A.1∶4∶8 B.8∶4∶1C.4∶2∶1 D.8∶1∶44.同学们在地形模型中特别描画了主要山脉和河流,可以表现地势( )A.对山脉走向的影响B.对河流流向的影响C.阶梯内部水能丰富D.阻挡季风进入内陆(2021·北京东城区模拟)2019年12月,耗时11年、全长648千米的成贵高铁全线建成通车运营。它的桥梁与隧道比重高达81.5%,被称为“世界第一条山区高速铁路”。读图,完成下列5~6题。5.关于成贵高铁,叙述正确的是( )A.穿越了沙漠和戈壁地区B.连接了四川、云南、贵州三省C.穿越了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D.途经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6.成贵高铁修建耗时长是由于( )A.地形崎岖,桥隧众多 B.经济落后,资金缺乏C.高寒冻土,施工困难 D.线路较长,供应不足7 /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