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教材分析】这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学习内容。《地势和地形》既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中国地理其它章节的重要知识基础,中国地形特征对中国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情分析】初二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已有了一些基础,但水平仍然较低,需进一步培养、锻炼。在地理学习中仍然好动、好奇、好表现,因此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课程标准】2011版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022版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的特征。【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2.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3. 举例说明我国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材料分析法、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旧知回顾:初一时同学们学习了基本地形类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主要有哪些?共有多少种?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提问:观察中国地形的分布图,说说我国有哪些地形类型?(引入本节课的学习)(预留2分钟让学生浏览课本内容)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 ,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知识补充:明确地形类型和地形区的区别。地形类型指的是地形的种类;地形区是某种地形类型的具体区域。(练习巩固)那么属于地形类型的有哪些呢?A平原、D高原、E盆地,它们是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中的三个,而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就属于具体的地形区了。任务1 观察中国地形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山脉名称、走向和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征,以及主要的丘陵分布。知识补充:山脉:成条带状分布,有一定的宽度和长度。山脉走向:山脉的延伸方向。(转承)我国的地形类型复杂多样,那我们就分类来认识和了解主要的地形区。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所以认识我国复杂的地形就从山脉开始。打开教材P25,阅读“图2.6 中国陆上主要的山脉分布”,在图上分别找出我国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弧形山脉等。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大别山,南部的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台湾山脉,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西北─东南走向:小兴安岭、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南北走向:贺兰山脉、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练习)说出A、B、C、D、E所代表的山脉名称及走向。打开教材P23,阅读“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在图上分别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打开教材P23,阅读“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在图上分别找出我国的四大盆地。打开教材P23,阅读“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在图上分别找出我国的三大平原。打开教材P23,阅读“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在图上分别找出我国的主要丘陵。观看视频,快速记忆我国我国主要丘陵的分布和特征。活动:认识我国镶嵌在山脉网格中的高原、盆地和平原首先请同学们用铅笔,在25页“图2.6 中国地形分布”上分别将近似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山脉连接起来。观察:连接以后形成的图形特点。可以看到,这些山脉将大地分割成许多网格,高原、盆地、平原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观察连接山脉后形成的图形,对照23页“图2.2 中国地形分布”,按照图下方的提示,在图中分别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将找到的地形区填写在表2.1中。任务2 结合中国地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观察中国地形图,结合任务一可知,5种基本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可归纳我国地形的特征一:地形类型多样结合“图2.3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说一说:我国地形特点。占比例最大的是?(山地1/3)山区: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2/3)平原占全国的多少?(1/10多一点)特征二:山区面积广大任务3 举例说明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总结:有利条件:可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不利条件: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我国山区多、平原少,因而耕地资源不足。拓展,如何进行贫困山区开发?【课时检测】1.“霜降过后秋风劲,又是一年观红时”。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下列地形区完全不在10月份红叶最佳观赏区的是(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C.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2021·湘潭质检)读中国主要地形类型面积比例图,完成2、3题。2.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 B.高原C.山地 D.盆地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有关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做法,错误的是( )A.山区风景秀丽,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B.大量砍伐树木,以满足市场需求C.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D.山区水能资源丰富,合理建设小型水电站(2021·永安质检) “山川形变”是中国省界划分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位置示意。读图,完成4、5题。4.关于图示区域所示省界,描述正确的是( )A.河南省与山西省以秦岭为界B.山东省与山西省以太行山脉为界C.河南省与河北省以黄河为界D.陕西省与山西省以黄河为界5.山脉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图示山脉两侧地形区分别为(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东北平原C.云贵高原、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东北平原6.(2021·成都质检)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关于“天眼”所在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 )A.“天眼”所在的云贵高原支离破碎,沟壑纵横B.“天眼”所在的云贵高原紫色土广布,土壤肥沃C.“天眼”所在的云贵高原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D.“天眼”附近雪山连绵,冰川广布8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