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流》教学设计(第2课时)【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教材分析】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发挥着重要的航运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学习长江对认识我国自然环境及开发河流潜能具有重要意义。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气候的延伸又是下面学习水资源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学情分析】一本节课主要面向初二学生,这些同学经过了初一一年的学习,学习能力和方法已经基本形成,从知识的角度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二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难以将诸多的地理因素综合在一起,总结出黄河、长江开发的方向和治理措施。【课程标准】2011版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022版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长江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1.万里行长江:读图说出长江源头、入海、所流经省区和地形区等基本概况,学会研究一条河流的基本方法。2.科学探开发:读图归纳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将长江水系图与地形图、行政区划图对照使用,分析长江在水能和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开发利用现状。3. 综合做治理:知道长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教学方法】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和自主学习为主,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通过阅读地图、运用综合比较的分析方法,了解河流的概况,掌握河流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长江之歌》【教师】导语,每每听到这首深情的赞歌,我的心都如同长江水一样汹涌澎湃,源远流长,长江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时至今日,长江依然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赞美长江,我们依恋长江。长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长江,了解长江的开发和治理。第一篇章:万里行长江长江行程万里,现在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景观图,行走长江,做一次考察旅行,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明确长江的概况。1.阅读“长江流域水系”图,结合中国地形图,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源头、注入的海洋,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全长6 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长江流经地形区和山地:发源地在青藏高原,向南穿过横断山区,进入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再向东穿过巫山,最后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2.结合中国政区图上,依次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3.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出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宜昌、湖口所在的省份。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宜昌——在湖北省,湖口——在江西省。4.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出长江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长江流域大小支流共计3600多条,长江水系好像一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干支交错,枝枝相连,布满整个流域,形成了中国最庞大的水系网。小结,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长江干流的形状图(V+W)干流全长6300多千米,长度居我国第一。【教师】投影“我国主要河流的长度、流量、流域面积比较表”,提问,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请学生结合投影资料说明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学生】阅读资料,长江在这三个方面是全国之最,长度最长6300千米,水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教师】长江流量为什么是全国第一?【学生】探究长江所流经的地区是湿润地区,降水丰沛,水量大。第二篇章:科学探开发【教师】承转:长江作为我国的第一大河,它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被誉为“黄金水道”。那么长江哪河段的水能最为丰富呢?哪些河段适合开发航运?长江的开发需要我们按长江不同河段进行科学考察,合理开发。【教师】根据各河段景观和水文特征,判断是哪一河段? 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便于航运。【教师】承转: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各具特点,怎样根据各段的不同特点合理地加以开发?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还需借助“长江干流剖面图”。教师边动态绘制剖面图,边启发学生读图。结合河段的水文特征分析,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个河段?哪个河段,航运价值更大? 【教师】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比例?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比例?引导读图。【学生】读图回答。【教师】目前开发建设了很多大型水电站,请学生阅读长江水系主要水电站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的分布与地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水电站集中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处。【教师】继续读图,请同学们查找长江三峡水电站和葛洲坝水电站的位置。(在长江干流的形状板图上强调两个水电站位于V和W之间)【教师】 新中国已经建成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大坝高181米,长2335米,投资1352.66亿人民币,2018年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000万吨煤)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补充: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和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境内,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级开发的第二个梯级电站,具有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改善下游航运条件和发展库区通航等综合效益。水库正常蓄水位825米,相应库容206亿立方米,地下厂房装有16台机组,初拟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602.4亿千瓦时。 电站计划2013年主体工程正式开工,2021年6月28日首批机组发电 ,2022年工程完工。 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将为仅次于三峡水电站成为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教师】议一议,三峡工程还有哪些主要作用?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它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教师】长江航运主要集中下游,我们读图看看我们目前的开发情况,想想长江如此巨大的运输能力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江阔水深,终年不冻,支流众多,干流横贯东西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干线以及京杭运河相交,,形成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教师】小结:长江有大小支流3600多条,通航河道700多条。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可绕地球赤道2圈,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长江横贯东西,通过长江还可形成“江海联运”,沟通了沿海和内地;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干线以及京杭运河相交,实现“铁水联运”,是当之无愧的“黄金水道”。【教师】请读一份资料,长江货运量占我国内河货运量的60%,长江货运量之大,在世界大河中不多见,“黄金水道”名副其实啊。第三篇章:综合做治理【教师】承转,长江有巨大的经价值,可是长江的水能仅利用了8.6%,长江通航也有一定的障碍,长江巨大的水能资源和航运功能还没有开发出来,对长江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更大地发挥潜能。【教师】展示一些影响长江通航的障碍因素的文字、图片资料,如川江滩多流急,荆江河道蜿蜒蛇形。【教师】呈现荆江河段的卫星照片,指导学生观察河道的特征。【教师】讲解,因荆江河段河道蜿蜒如蛇行,多浅滩和沙洲,通航受到一定的影响。【教师】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长江的关键工程,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其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和宏伟的工程规模,因而为世人瞩目。【教师】过渡,“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河道,除了使通航受阻外,还会带来怎样的危害?讲解,荆江河段水位高出两岸的江汉平原,河道蜿蜒,水流不畅,容易积水,造成洪灾。荆江河段是长江洪灾最严重的河段,素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追问,荆江河段应如何治理,减小洪灾呢?【学生】读图得出:裁弯取直、建分洪区、修建荆江大堤。【教师】1954年以来,我国政府大力整治荆江,疏浚与固堤并重,分洪蓄水相结合,多次战胜洪灾,保证了荆江大堤的安全。三峡地区建库后,可以控制荆江河段下泄洪水来量的95%。【教师】长江各河段还存在哪些生态问题?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应该如何治理和保护长江?长江上游与中下游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上游各省区地表坡度大,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滑坡和泥石流频发,就会引起中下游的河道泥沙淤积、洪涝灾害等。观看视频,跟随镜头,从长江源头到入海口。【课时检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长江流域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据此回答1、2题。1.关于长江水文特征及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内气候干旱,水量较小B.冬春季节气候寒冷,结冰期长C.流域内植被稀少,含沙量大D.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形成汛期2.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重点保护流域内的 ( )A.山林湿地 B.水利工程 C.工矿企业 D.建筑用地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长江 ( )A.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南麓,注入黄海,为外流河B.流经多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C.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D.上、中、下游分界处分别是宜宾、湖口4.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可能与诗句描述景观对应的是 ( )A.①—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③—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D.④—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5.沿岸多河港,被称为“黄金水道”,体现了长江 ( )A.航运价值高 B.水能资源丰富C.渔业资源丰富 D.灌溉水源丰富(2021·河源期中)读长江流域略图,完成6~8题。6.下列关于图中地理事物名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山脉—巴颜喀拉山脉 B.②城市—重庆C.③水利枢纽—三门峡 D.④河流—湘江7.长江干流上甲、乙两处的差异是 ( )A.甲处流速较慢 B.乙处流量较小C.甲处水能蕴藏量较丰富 D.乙处有结冰期8.长江流域洪水发生的频率很高,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围湖造田 B.河流含沙量大C.流域内经常受台风影响 D.流域内降水集中且丰沛(2021·潮州期末)长江流域几乎每年都发生洪涝灾害,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问题也比较严重。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到长江流域实地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如图为长江各河段五种生态保护功能所占比重,读图完成9~11题。9.综合来看,长江生态保护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口10.如果中游流域调蓄功能减弱,可能引发 ( )A.水质污染 B.水土流失C.洪涝灾害 D.物种锐减11.为解决材料中的生态问题,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 B.植树造林、种草C.禁止工业生产 D.围湖造田10 / 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