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疆域》教学设计(第2课时)【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教材分析】《疆域》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的第一节。本章以中国作为一个大区域,展示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而国土辽阔、疆界绵长是我国人文环境特点的地理基础。只有了解这些,才能深入理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各地人们生活习俗的不同。因此,本节具有总领下文的作用。【学情分析】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和个人的常识积累,对我国的国土面积和领国会有初步的了解,因此学习兴趣会比较浓厚;同时由于其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对我国海陆位置及其优势的学习会有一定难度。本节的学习障碍主要由于大量的地图和地理名称,学生也许会有产生些许的烦躁感。【课程标准】2011版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2022版运用地图,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与疆域特征,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增强国家版图意识与海洋权益意识。【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领土四至点,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2.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14个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知道我国濒临的海洋和主要岛屿,理解我国海洋国土的重要性。【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在学习世界地理时知道,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是世界著名的大国。提示:领土面积包括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陆地面积而不是领土面积。除陆地之外,我国还有可管辖的海域面积大约300万平方千米。任务1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领土四至点。(南北)南北纬度相差49°,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约为110千米,据此估算我国领土的南北最大距离约是: 5500千米。(展示图片)冬季,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郁,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你知道原因吗?南北纬度差异大,气候差异显著。(东西)东西经度相差 62° ,根据图上比例尺,估算我国领土的东西最大距离是:5200千米。(展示图片)当乌苏里江洒满早晨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漫漫黑夜。你知道原因吗?东西经度差异大,时间差异大。易错点提示:我国的版图是南北距离长于东西距离。任务2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陆上疆界的起止点和14个陆上邻国。以朝鲜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说出我国的陆上邻国。任务3 在地图上指出6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按东、东南、南说出与我国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注:越南、朝鲜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任务4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濒临的海洋和主要的岛屿。中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濒临的海洋从南到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近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众多的岛屿。结合以上所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知识拓展:播放《国家版图意识公益宣传片来了!》,培养学生使用标准地图的意识。【随堂检测】1.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④曾母暗沙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读中国毗邻海域简图,完成2、3题。2.关于我国海域叙述正确的是( )A.自北向南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B.海南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C.东海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临海D.曾母暗沙是我国领土最南端3.2022 年春节期间,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热映,对故事发生地点长津湖所在的国家叙述错误的是( )A.该国是朝鲜,位于我国东部B.与我国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C.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D.属于温带季风气候4.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的三亚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的影响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地势的位置5.“冒险组合”旅游爱好者从中国与朝鲜交界处的鸭绿江出发,沿我国陆上国界线旅游,沿途不可能经过的国家是( )A.蒙古、巴基斯坦 B.印度、尼泊尔C.俄罗斯、不丹 D.菲律宾、泰国1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