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课_超强记忆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心理课_超强记忆力

资源简介

高中心理课|超强记忆力
设计理念
在平常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时,学习效率不高,且并没有使用到好的学习方法。他们大多还是采用原始、机械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很多学生会开始对学习产生倦怠情绪。所以,设计本课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记忆规律,掌握记忆方法,体验巧记的乐趣,从而提高记忆能力。
授课对象:高中
1
暖身活动
请学生选择属于微信图标的图片:
学生非常轻易地就选出了第一道题的答案,但是到了第二题就会开始躁动议论,教师趁机询问学生为什么,有何感受和想法。
这样通过两道有趣的单选题引出课题——学习需要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我在设计课程时的想法是记忆力是学习心理的第一课,往后还会有关于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等提高学习能力的课程,所以用了这个题目导入。
2
记忆有规律
在暖身活动后,询问学生自己觉得自己的记忆力水平如何,接着进入记忆力水平测试。
● 记忆力测试
1、学生仔细听活动规则,在确保所有学生准备好的情况下(可以强调要学生将双手摆放在桌上,恰好调整坐姿),开始测试。
2、找两位同学到讲台上进行回忆默写,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写。
3、学生写完以后进行核对,给自己打分,并且在小组内分享:(1)你得了几分?是如何记忆的?(2)观察小组内同学回忆出来的词,分别都在哪些位置?
超强记忆力
课堂实录
通过前面两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就可以得出记忆有两个规律:一、首尾材料容易记,中间材料难记。二、理解的材料更容易记。
● 记忆有规律
(因为记忆的规律其实带有很强的心理学知识,所以在这个地方不要过多地阐述理论,而是从学生的测试活动中,得出结论)
规律三:请学生观察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让学生分享他们发现了什么。
3
记忆有方法
● 同学生一起找到了记忆的三个规律,是否就能提高我们的记忆水平了呢?下面就一起来进行15秒的记忆挑战。教师介绍活动规则。
注: 学生在记忆数字和符号时,鲜少会有学生运用到九宫格的方法,所以在课堂中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适时提醒一下学生。
学生通过活动二顺利地得出结论:记忆不仅有规律,它还需要方法。只有掌握了记忆方法以后,我们才能事半功倍,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 再通过小组讨论,从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不同学科运用到的记忆方法,相互分享相互借鉴。
●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并且补充学生未提到的记忆方法。
4
健康记忆力
这节课的最后我选择了一个视频结尾,反映的是一个年迈的老人通过训练自己的记忆力,收获了健康的身体。这就告诉学生,训练记忆力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更是让我们的大脑保持健康,让我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教学后记: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即便是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也未必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关于学习心理的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对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在高一及时地掌握学习方法,将其运用在自己的学习中,能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高强度的学习生活。
我也发现,有些班级学生的整体基础较差,在分享关于自己的记忆方法时,他们根本找不到方法,所以在分享时就变成老师一个人在讲。所以,我想在设计这堂课时,把每个记忆的方法改成一个挑战任务,让学生在挑战中寻找每个记忆的方法,这样也能让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就大致了解到自己适合哪些记忆的方法。由于我这一堂课有两个重点,一是记忆有规律,二是记忆有方法,如果我这堂课只有一个目标——掌握记忆方法的话,我就可以将其改成记忆力大闯关。围绕教学目标来看,我还是没有大改课程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