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老师,我成长中的航标》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的第三课《老师,我成长中的航标》,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成长中的航标,并通过学习航标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成长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航标的概念、种类和作用。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能够辨认和描述成长中的航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成长意识,增强他们对自己成长的自信和自豪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航标的概念、种类和作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能够辨认和描述成长中的航标。四、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但对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和认知还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来理解航标的作用。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老师出示一张航标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是什么东西。2. 学生可以说出自己对航标的认识和了解,比如“这是海上的一个标志,用来指引船只航行方向的”。第二环节:新课呈现1. 老师出示多张不同种类的航标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组,找出相同特点的航标。2. 学生观察后,可以发现有的航标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方形的等等。3.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航标的特点和作用,比如“航标的颜色鲜艳,可以在远处被船只看到,起到引导船只航行的作用”。第三环节:新课讲解1. 老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向学生讲解航标的概念、种类和作用。2. 老师可以使用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说明航标的作用,比如“在夜晚航行时,船只可以通过看到灯塔上的灯光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第四环节:探究实践1.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成长中的航标,描述其特点和作用,并用图片或文字进行展示。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偶像、家人、老师等作为成长中的航标,并描述他们在自己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比如“我的航标是我的爸爸,他总是给我指引方向,鼓励我努力学习”。第五环节:拓展知识1. 老师出示一些成长中的航标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它们的特点和作用。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并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比如,“我们观察到成长中的航标可以是家人、老师、朋友等,他们给予我们关爱、指导和鼓励,帮助我们成长”。第六环节:归纳总结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航标在成长中的重要性。2.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写下自己成长中的航标,并进行展示和分享。比如,“我的航标是我的妈妈,她总是在我困难的时候给我力量和支持”。六、板书设计:老师,我成长中的航标- 航标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成长中的航标的特点和作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分析航标的特点和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了他们对自己成长的认知和理解。在实践环节的小组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对成长中的航标的理解。在拓展环节的讨论中,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成长中的航标,但有些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整体上,学生对航标的概念和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