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熊猫变形记——初中心理电影赏析01作者心声大家是不是都在过期中呀?期中考完,可能学生对普普通通的心理课也提不起来心劲儿。于是,我干脆给学生上心理电影赏析课。这次课程和之前两次的心理电影赏析课不一样,没有整段很长的视频资源,我把整个电影分为7段,每段控制在2-5分钟内,7段视频的时长共26分钟,所以大概有15-20分钟的时间是学生讨论和交流的时间。大概在每两个视频后会有问题和讨论环节,也有对自我进行反思的环节。这样的课题设置可能会更符合心理课,不会只是让学生去看视频,而没有现场生成和留下的内容。电影只是一种形式,我希望借助电影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本次推选的电影是《熊猫变形记》,这部电影的视角非常丰富,包含了自我认识、情绪调节、同伴交往、亲子关系等心理健康主题,也包含了青春期发展特点、女生青春期生理特点、追星、叛逆等学生现实发展内容。影片内容为一名13岁的女生小美在某一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毛茸茸的红熊猫,并由此展开的一系列惊奇有趣的故事。这部电影如果用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其实会有不同的主线。第一条主线,聚焦青春期学生的发展特点,包括情绪的发展变化、友谊在青春期对于自我的重要意义、如何接纳青春期的自我;第二条主线,聚焦亲子关系的发展特点,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在这之前,孩子对父母可能比较依赖,听从父母的管教,是父母心中的乖孩子,但青春期后,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美美母亲的控制欲却没有改变,那么亲子关系就会面临巨大的危机;第三条主线,聚焦深度的自我探索,小熊猫的隐喻,其实就是每个有相同经历的人心里的“野兽”,是潜藏的约束的自我,剥离熊猫痛苦又不舍放弃,才能让自己看到最真实的自我。美美坚守本心,选择不“封印”熊猫;母亲为了家庭,选择“封印”熊猫。并非谁对谁错,而是不同的立场,不同的价值观,大家做出的选择也不同!本次课程根据第一条主线进行的视频剪辑,如果后期有机会,我也会把后两条线的心理课整理出来!课程简介02(1)课程目标了解青春期自我发展特点和情绪发展特点,并通过观看电影,能够从主人公的角色中看到自我发展的变化;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情绪;学会利用身边的支持资源帮助自我解决问题,正确处理问题;学会了解自我,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2)课程对象初中年级。(3)教学重点:通过观看电影掌握青春期自我发展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会正确认识自我的情绪,学会接纳自己,正确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4)课程导学第一,教师做影片简介。第二,电影鉴赏过程。播放影片1-2,13岁的主人公李美琳(美美),是中国移民到多伦多的孩子,和所有的华裔女孩一样,美美成绩阿优异,奖状拿到手软,是父母心中的完美乖乖女,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直到有一天,事情发生了急剧转变,第二天醒来,美美发现自己变成一只红熊猫。*教师引导提问。注:强调青春期变化对个体的影响。播放影片3,美美去学校正常上学,又发生了更严重的事情,她又变成了熊猫,一路跑回家。*教师引导提问,美美为什么会再次变成了红熊猫?你们有没有变成红熊猫的时候?影片4-5,美美的这种变化让自己很担心和害怕。但是朋友们没有嫌弃美美奇怪,他们很喜欢变成熊猫的美美。美美和爸爸、妈妈讲述了自己的新发现,当爸爸和妈妈测试她的情绪反映时,她是否会因为情绪激怒而再次变成红熊猫?*教师引导:美美现在有了什么新发现?注:朋友等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影片6-7,美美逐渐接受了自己,也不再因为情绪激动变成大熊猫而苦恼。她们反而有了不一样的想法。*教师引导,在接纳了自我之后,美美有了哪些新改变?注:自我接纳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