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课】“兔”破“社恐”——心理课分享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心理课】“兔”破“社恐”——心理课分享

资源简介

【初中心理课】“兔”破“社恐”——心理课分享
在心理课上,尽管我一直强调,心理课上回答的问题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是你内心的想法,我们要接纳每个人的想法和观点,我也尊重每一位同学是否想要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意愿。但是,当我提到一个问题,想要班级同学来回答的时候,我询问她/他是否愿意,一些学生还是不愿意站起来去回答!
社恐或许是其中之一的原因,我们一起来探讨!
一、写在前面
一只可爱的小兔子
可惜他有点社恐
这次的课程源自皮克斯新实验动画短片《洞穴》。
短片聚焦地下动物世界,讲述了想要独居的小兔子一心想在地下挖出属于自己的梦想之家,但每次挖掘的时候都会不小心碰到邻居,非常窘迫。她越挖越深,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归属场所。在发生了一系列或惊险、或暖心的事件后,逐渐和大家成为了好朋友。
学生群体中,不免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上课时不敢和老师互动、和新朋友不知如何搭话、讨厌在人多的场合久留、说话躲躲闪闪,不主动打招呼……以上可能都是常见的“社交恐惧”的表现。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交恐惧,寻找原因,教会他们一些方法,可以有效减轻他们在社交过程中的焦虑情绪,学会与人交往。
二、课程思路
1.课程目的
认识社恐,了解社恐原因;
掌握正确克服社恐的方法;
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
2.课程对象
初中生。
3.课程过程
课程一共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漫画和小测验的方式带入。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了解学生目前的社交状况。
第二环节,引入故事动画“一只社恐兔子的故事”。视频剪切为3段,每一段播放完后,可以根据PPT中的问题进行引导。最后,教师总结,小兔子原本想要逃离所有人,找到一个可以独处的环境。但是当它发现自己一个人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时,开始向周围的人寻求帮助,收获了意料之外来自邻居们的关怀和温暖。喜欢独处并没有错,但是也要学会在必要的时候向外界寻求帮助。
第三环节,了解、认识社恐。根据社恐兔子的经历,一起来学习什么是社恐,社恐的原因有哪些,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克服社恐。重点放在方法的学习上,用三种方法带着同学们去做练习,了解如何去缓解社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