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4·学会正确闻气味的方法。☆知识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1)定义: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如水结冰、胆矾粉碎等。(2)现象:物理变化主要是形状的改变和状态的改变。2、化学变化(1)定义:化学变化是指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例如铁生锈、木柴燃烧等。(2)现象: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3)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4)基本特征: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知识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1)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2)举例:①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②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2、化学性质(1)定义: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2)举例:可燃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等。【对比归纳】请同学们组内讨论,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的区别?完成下列学案。1、理解上的区别: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2、叙述上的区别: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往往有“可、易、能、会”等字,如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和酒精能燃烧(是化学性质)。【闻气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闻气味的方法,完成学案,并动手模拟练习。1、闻气体时应该小心,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切不可凑到容器口闻气味。☆知识1:物质的变化例题1:【2023湖南永州真题】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 B. 牛奶变质 C. 水结成冰 D. 葡萄酿酒【答案】C【解析】A、铁锅生锈,生成新物质铁锈,不符合题意;B、牛奶变质,生成新物质,不符合题意;C、水结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状态变化,符合题意;D、葡萄酿酒,生成新物质酒精,不符合题意。故选C。练习1:下列过程中的各种能量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而来的是( )A.氢能源汽车行驶 B.天然气灶具做饭 C.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D.火力发电厂供电【答案】C【解析】A、氢能源汽车行驶,利用氢气燃烧产生的能量,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天然气灶具做饭,利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太阳能热水器烧水,是将太阳能转换成内能,没有发了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D、火力发电厂供电,利用煤燃烧产生的能量,发生了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知识2:物质的性质例题2:【2023甘肃金昌真题】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可燃性 B. 常温下呈固态 C. 难溶于水 D. 熔点高【答案】A【解析】A、可燃性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B、常温下呈固态是物质的状态,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C、难溶于水是物质的溶解性,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D、熔点高是物质的熔点,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选A。练习1:下列有关石蜡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硬度小 B.密度小于水 C.能燃烧 D.难溶于水【答案】C【解析】A、石蜡硬度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石蜡密度小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石蜡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D、石蜡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1.下列各组变化中,可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固体物质加热后全部变成气体;②粮食酿成酒;③爆炸;④铜丝导电;⑤植物的光合作用A.②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答案】D【解析】①固体物质加热后全部变成气体,有的是物理变化,有的是化学变化,例如干冰受热时全部变成气体,属于物理变化,碳酸氢铵受热时全部变成气体,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②粮食酿成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③爆炸有的属于物理变化,有的属于化学变化,例如轮胎充气爆炸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④铜丝导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⑤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葡萄糖和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故选D。2.下列成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沙里淘金 B.死灰复燃 C.百炼成钢 D.钻木取火【答案】A【解答】解:A、沙里淘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B、死灰复燃,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钻木取火,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3.下列陕西特色文化或民俗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户县农民画 B.陕北剪纸C.酿制稠酒 D.碑林石刻【答案】C【解析】A、户县农民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陕北剪纸,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酿制稠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碑林石刻,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4.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伐薪烧炭南山中”。下列变化和“伐薪”本质相同的是( )A.抱薪救火 B.煽风点火 C.风雨交加 D.火上浇油【答案】C【解析】A、抱薪救火,发生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煽风点火,发生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风雨交加,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火上浇油,发生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5.物质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冰雪消融C.食物腐烂 D.电灯泡发光【答案】C【解析】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酒精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冰雪消融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食物腐烂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电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6.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大米酿酒,矿石粉碎 B.海水晒盐,红磷燃烧C.铁锅生锈,食物腐败 D.冰雪融化,石油分馏【答案】B【解答】解:A.大米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红磷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铁锅生锈和食物腐败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冰雪融化和石油分馏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7.下列有关考试用纸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柔软 C.可燃 D.易撕碎【答案】C【解析】A、颜色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B、硬度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C、可燃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D、易撕碎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选C。8.下列物质表现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 B.木炭在常温下性质稳定C.铁块可以打成铁片 D.4℃时水的密度最大【答案】B【解析】A、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氧气无色、无味属于物理性质。B、木炭在常温下性质稳定即木炭在常温下性质不活泼,不与氧气等物质反应,是化学性质。C、铁块打成铁片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铁块可以打成铁片是物理性质。D、4℃时水的密度最大是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综上所述:选择B。9.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能挥发 B.汽油能燃烧C.甲烷密度小于空气 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答案】B【解析】A、酒精能挥发,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汽油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C、甲烷密度小于空气,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B。10.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常表现为 、 、 等,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 、 、 等.【答案】有新物质生成;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放热;发光.【解答】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有时候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反应放出热量,有的反应吸收热量,有的反应发出白光等,这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例如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物质为氧化镁,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属于化学变化.11.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通过该实验验证了硫酸铜晶体的物理性质______(答一条即可),化学性质:_____。【答案】 ①②##②① ③ 硫酸铜能溶于水 硫酸铜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解析】硫酸铜晶体在研钵中被研碎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在研碎的硫酸铜中加水,硫酸铜溶解,属于物理变化,故发生物理变化的是①②;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新物质蓝色固体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发生化学变化的是③;在研碎的硫酸铜中加水,硫酸铜溶解,验证了硫酸铜晶体的物理性质是硫酸铜能溶于水;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新物质蓝色固体生成,说明硫酸铜的化学性质是硫酸铜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12.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过程中各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1).①中A处发生的变化是 ,原因是 ;B处发生的变化是 ,原因是 ;(2).②中发生的变化是 ,原因是 。③中发生的变化是 。综上所述,判断物质变化的唯一依据是 。【答案】(1) 物理变化 液体蒸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 火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蜡烛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有无新物质生成【解析】(1).图①中A处为某液体受热蒸发,该过程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B处为柴火燃烧过程,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图②中蜡烛熔化燃烧过程中,蜡烛受热熔化,是石蜡由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但蜡烛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图②中蜡烛熔化、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分别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图③中灯泡通电发光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也是判断物质变化的唯一依据。13.将①物理性质、②化学性质、③物理变化、④化学变化的相应序号填写在下列横线上。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______,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______;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_;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______;澄清石灰水显碱性:______;二氧化碳不能燃烧:______;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______。【答案】 ① ④ ① ③ ② ② ④【解析】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属于物理性质,故填:①;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④;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属于物理性质,故填:①;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③;澄清石灰水显碱性,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属于化学性质,故填: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属于化学性质,故填:②;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是生成了碳酸钙沉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④。学习目标知识预习对点练习lian’x过关检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4·学会正确闻气味的方法。☆知识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1)定义:物理变化是指 的变化。例如 、胆矾粉碎等。(2)现象:物理变化主要是 的改变和 的改变。2、化学变化(1)定义:化学变化是指 的变化,又叫 。例如 、木柴燃烧等。(2)现象:发光、发热、 、放出气体、 。(3)能量变化: 、 、发光等。(4)基本特征: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知识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1)定义:物质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2)举例:① 、状态、 、硬度、熔点、沸点、 等。② 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2、化学性质(1)定义: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2)举例: 、毒性、腐蚀性、氧化性等。【对比归纳】请同学们组内讨论,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的区别?完成下列学案。1、理解上的区别: 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 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2、叙述上的区别: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往往有“可、易、能、会”等字,如酒精燃烧(是 )和酒精能燃烧(是 )。【闻气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闻气味的方法,完成学案,并动手模拟练习。1、闻气体时应该小心,用手轻轻地在 ,使 飘进鼻孔,切不可 闻气味。☆知识1:物质的变化例题1:【2023湖南永州真题】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 B. 牛奶变质 C. 水结成冰 D. 葡萄酿酒练习1:下列过程中的各种能量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而来的是( )A.氢能源汽车行驶 B.天然气灶具做饭 C.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D.火力发电厂供电☆知识2:物质的性质例题2:【2023甘肃金昌真题】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可燃性 B. 常温下呈固态 C. 难溶于水 D. 熔点高练习1:下列有关石蜡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硬度小 B.密度小于水 C.能燃烧 D.难溶于水1.下列各组变化中,可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固体物质加热后全部变成气体;②粮食酿成酒;③爆炸;④铜丝导电;⑤植物的光合作用A.②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2.下列成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沙里淘金 B.死灰复燃 C.百炼成钢 D.钻木取火3.下列陕西特色文化或民俗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户县农民画 B.陕北剪纸C.酿制稠酒 D.碑林石刻4.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伐薪烧炭南山中”。下列变化和“伐薪”本质相同的是( )A.抱薪救火 B.煽风点火 C.风雨交加 D.火上浇油5.物质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冰雪消融C.食物腐烂 D.电灯泡发光6.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大米酿酒,矿石粉碎 B.海水晒盐,红磷燃烧C.铁锅生锈,食物腐败 D.冰雪融化,石油分馏7.下列有关考试用纸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柔软 C.可燃 D.易撕碎8.下列物质表现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 B.木炭在常温下性质稳定C.铁块可以打成铁片 D.4℃时水的密度最大9.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能挥发 B.汽油能燃烧C.甲烷密度小于空气 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10.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常表现为 、 、 等,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 、 、 等.11.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通过该实验验证了硫酸铜晶体的物理性质______(答一条即可),化学性质:_____。12.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过程中各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1).①中A处发生的变化是 ,原因是 ;B处发生的变化是 ,原因是 ;(2).②中发生的变化是 ,原因是 。③中发生的变化是 。综上所述,判断物质变化的唯一依据是 。13.将①物理性质、②化学性质、③物理变化、④化学变化的相应序号填写在下列横线上。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______,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______;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_;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______;澄清石灰水显碱性:______;二氧化碳不能燃烧:______;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______。学习目标知识预习对点练习lian’x过关检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暑期自学宝典】 (原卷板).doc 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暑期自学宝典】(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