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胜利者的“游戏”——初中心理课分享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没有胜利者的“游戏”——初中心理课分享

资源简介

没有胜利者的“游戏”——初中心理课分享
校园欺凌的概念最早由Olweus提出,来自英语单词“Bullying”,是指一个学生长期暴露在受害环境中,承受一个或多个同学所施加的负向活动。
我国2020年10月1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采用了“欺凌”一词,该词的定义为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现实校园生活中,欺凌现象已经屡见不鲜。研究显示,在校园内长期遭受欺凌的学生更容易具有压抑、焦虑、失去自信、自暴自弃、孤立、愧疚、失眠和自杀倾向,易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人格障碍。而欺凌对欺凌者的身心健康同样有危害,欺凌行为可能造成欺凌者的骄横跋扈、恃强凌弱、敏感多疑等不良人格特点,出现固执、偏执、狭隘及易怒等倾向,而这种心理的不健全也会使欺凌者产生社会化障碍。
近些天,《狂飙》热播引起人们的刷剧狂潮。校园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们,都在热议这部剧集。而狂飙中出现的恶霸者、涉黑团伙对弱小百姓的欺凌、伤害,无疑可以作为学生了解欺负、欺凌行为的案例。回归到校园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性质的事情在发生,惩恶扬善同样也需要在校园中进行。
(1)课程目标
让学生了解欺凌现象,对欺凌事件有正确、合法的认识;
帮助学生了解欺凌事件中的不同角色,体验不同角色在欺凌事件中的心理活动,感受他们在欺凌事件中发挥的作用。
学会运用不同的角色身份制止欺凌事件的发生。
(2)课程对象
中学生
(3)课程过程
课程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阶段,通过电视剧《狂飙》引入,播放视频1。剧情是高启强为了保住鱼档,就给阿龙兄弟送了电视机。结果阿龙兄弟收电视不办事,高启强只得硬着头皮找唐小龙说话,想再次落实一下他的铺面。结果,在高启强与阿龙兄弟拉扯的过程中,唐小虎掀翻了他的电视机,崭新的电视机被砸烂了。所有的委屈和遭遇的不公一股脑化成了愤怒,高启强不顾一切地和唐小虎厮打在一起。警察安欣和李响及时出现,制止了这件事情继续恶化。
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在这段视频中,不同的人物扮演着什么角色?学生可能会回答他们在剧情中的角色,这些都可以,但是要逐渐向欺凌类型的角色中靠拢。
第二阶段,投射与角色扮演。教师先呈现出PPT,讲述,高启强作为受害者,在被阿虎兄弟暴打后,他此刻心理是“委屈”、“愤恨”等等这样的感受。现在请你来扮演其他任何一类的角色,你来表达你内心此刻的想法和感受?你接下来会做一些什么?
给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可以在讲台上放一把空椅子,代表受害者“高启强”,帮助学生更好地带入和表达。
第三阶段,走入生活中的欺凌、欺负事件。学校也是微形的社会。我们刚刚看到的事情,可能同等性质、不同形式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观看视频2,结束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
第四阶段,教师澄清概念,上述类型的行为叫做校园欺凌。讲述欺凌概念、欺凌中的角色分类,欺凌的类型。在这里是为了让学生静下来对欺凌有真正地了解,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学校的事件中都是参与者,而类似于嘲笑、没有边界地开玩笑、推搡、小团体、网络上的攻击,都有可能属于欺凌行为。
第五阶段,如何应对欺凌。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不同的角色如何去应对欺凌,播放视频3。
教师最后总结,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规定。也可以借用狂飙的大结局,曾经的恶霸终将得到报应,任何超越边界的行为都将得到制裁!
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上,向阳而生,抑制人性之恶,永远是不可突破的底线,一旦突破,只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