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心理课|身体里的两个我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感受到初一年级学生的自我认知是比较混乱的。学生会困惑“我在和好朋友相处时非常融洽,可一回到家里,我就烦躁不已,我就不是我自己了”、“我在同学面前表现得阳光活泼,其实我有很多阴暗的小角落,谁都不能真正理解我,我好像一直在戴着面具生活”……有些学生会为了改进自己的形象或者得到父母同学的认可和喜欢,打造自己的“人设”,做出违背自己个性的虚假自我行为,导致自我价值感较低,甚至出现微笑抑郁。授课年级初一;授课时长30分钟;授课主题自我认识;课程目标1、关注情绪情感:增加自我觉察,尊重和包容自我的多样性;2、调整认知:统整“公开我”与“秘密我”,全面认识自己;3、指导行为:积极发挥自我优势;课前准备学案、彩笔、PPT热身阶段(时间:5分钟)“人设”观察报告:教师在PPT中呈现梅西、大张伟、斯内普等人物照片,请学生在互动区分享其“人设”特点。思考与分享:1.你的“人设”又是什么样子呢?2.人设”等于真实的自己吗?3.“人设”会为生活和成长带来什么影响?教师:“人设”可能会让我们表现得更优秀,但同时可能也束缚了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复杂而奇妙的,每个人都是无法被轻易定义的,一起深入了解“人设”背后的自己。转换阶段(时间:5分钟)关于我的方程式规则:我的性格=X%外向 + Y%内向我的情绪=X% happy + Y% emo……完成六道关于你的方程式,思考每个状态下你分别有多大的比例?或你会有多少时间处于不同状态?任选一题在互动区分享交流。教师:每一个等式都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我们自己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有时候,这种巨大差异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很假,究竟哪一个自己才是是真的自己呢?工作阶段(时间:18分钟)身体里的两个我规则:学案对折,在左右两侧以绘画或涂鸦的方式呈现出差异最大的两个自己的自画像。画好以后,在两张画像的下方分别写下自己的三至五个特点。思考:1. 如果两个自己进行对话,他们会说些什么呢?2. 听到他们的对话,你的感受是什么呢?3. 你想要对自己说些什么呢?结束阶段(时间:2分钟)教师:真正的自我是处在不断成长变化之中,每一个角度的自己,都是最好的自己。本节课其实也希望运用自画像技术,来对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一次初筛。当然,自画像的解读不是唯一的,需要结合学生自己的陈述进行解读,复课后还会结合量表筛查和访谈进行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