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死亡--清明节主题初中心理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生命与死亡--清明节主题初中心理课

资源简介

生命与死亡--清明节主题初中心理课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作为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非常受人重视,也属于国家法定节假日。
导言版本一:清明节前后的授课可以使用
用清明节这个节日来引出,清明节的活动,扫墓、踏春。
引出下一页我们要提问的问题
以前的清明节你会做什么?
父母在清明节有什么活动?
学生大部分会回答:扫墓、回老家烧纸等等,教师可以简单讲讲关于清明节的习俗,来重点引出扫墓这个活动的下一页问题。
学生一般会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思考,如果回答人数少,可以提示去扫墓的时候,家人是否会给你讲起墓中人在世的时候点点滴滴。
我们把墓中人这种状态理解为已经死亡,那什么是死亡呢?
导言版本二:日常生命教育课可使用
请拿出一张纸,撕成一个长条的形状。
请把长条纸张用尺子和笔平均分为十等份。一份代表10岁,请标注0到100岁。
请把已经过去的时间的纸条撕掉,请思考你准备何时能够接受生命的终结,请把“死亡”后的时间撕掉。
思考:当你撕掉死亡以后的部分时你是如何想的?
根据撕纸活动观察学生最后撕掉死亡以后时间的状态,引入如何看待生命与死亡,引出本节课主题内容。
第一章节:死亡定义
什么是死亡,回答之前先看一段不同年龄段的采访来感悟死亡的意义。
从短片中最后一句引出话题:如果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你准备干什么?
提醒学生:不管现在是几点,从此刻起到晚上12点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你准备做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五花八门,大部分都会展现出特别勇敢的一面,来引出,看来同学们当真的面对死亡,其实有很多想法,那么针对死亡是什么你是怎么看的,或者以前父母在有亲人离世的时候给你怎么说的。
一般学生会回答,变成星星,不在了等等。
来引下一页死亡的各方定义。
死亡是生命体征的消失
死亡:第一个层面是生物层面,心跳呼吸停止就是死亡;第二个层面是个人从社会上消失,下葬即为死亡;第三个层面是所有记得你的人都忘记了你,你才彻底消失了。《寻梦环游记》
死亡:“未知生,焉知死”-哲学家
死亡是换一种方式生活,例如:化为星星;化为天使;去往远方。
我们理解了死亡,其实它并不可怕,而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那么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和死亡很近的时刻呢,来引出下一章节内容。
第二章节:你与死亡最近的距离
你与死亡最近的距离是什么意思呢?先让学生来看一段采访,来感悟一下当时的那种感觉。
视频看完很多学生还是感悟非常深刻的,来引出,你与死亡的最近一次是什么时候?
学生会分享一些之前车祸或者亲人离世的场景,这是要给学生正确引导,当你和死亡近距离接触有恐惧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任何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都会有恐惧。但是重要的是你能正确的认识到死亡,死亡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必然环节,所有在任何时候珍惜自己当下的生活才是最关键的事情。引出下一章节生命与死亡的辩论。
第三章节:生命与死亡之战
假如你有特殊功能,能在别人手臂上看到死亡时间,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让学生通过短片来了解一下。
你会像影片的主角一样去阻挡死亡吗?
这个时候学生讨论的非常热烈,老师根据学生的的讨论进行总结。
其实最终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要不要阻拦,要不要告诉,我们要看对方的心态,有的时候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有人能坦然面对,有人极度恐惧,当你面对死亡有足够的认识,并且没有遗憾的时候其实可以坦然的面对这个话题。
那么反过来如果真的有人告诉了死亡时间,你会有什么反应,例如哪些被宣告死亡的癌症患者,来引出下一章节内容。
视频可以在学生讨论结束再播放,也可以看自己的课堂时间来选择是否播放
视频来源《雪说》第28期|如果你知道别人的死亡时间 你会告诉TA吗_20230328_13410009
第四章节:遗愿(愿望)清单
有这样两个人,他们都被告知了死亡时间,让学生通过视频看一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从而思考自己。
他们距离死亡是6个月或者1年,我们每个人其实都会面临,也许是几十年,也许是几年,如果现在让你写遗愿清单,你会写些什么内容呢?其实对于我们当下而言,遗愿清单也是我们的愿望清单。
请写出自己的遗愿清单,人这一辈子很长也很短,我们要过好当下的生活,用我们的一生去完成我们的愿望清单,这样才会有无悔的人生,享受生命,热爱生活
最后给学生分享一首欢快的愿望清单歌曲来结束本节课,这个环节可以根据课堂时间,前面部分学生如果讨论时间比较长,最后一个视频可以省略。
结语:这一堂生命教育主题课是以讨论的形式进行的,本周是给七年级上课(七年级、八年级轮流上课,两周一次课)学生参与度非常高,但是我觉得各个年级和阶段都适用,效果很好,这种形式能很好的发挥主题课堂的效果,让学生去体会知识,学会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