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球的运动--自转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地球的运动--自转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地球的运动--自转》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材分析
《地球的运动—自传》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编排了二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自传的定义、中心、周期、方向,第二部分是自传产生的现象。从本节课涉及的教材来看,通过活动、演示的形式来认识地球的自传,认识同学们身边的一些地理现象。为以后学习我国的东西时间差异打下基础。教材图文并茂,理论联系实际,适于学生学习。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才刚刚进行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没有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也没有读图的分析能力。仅仅只是简单的知道我们身边的一些地理现象。那么,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学生进行学习地理兴趣的培养。以此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掌握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和周期,并学会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学会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3、通过观察地球自转时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通过阅读“地球自转”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析图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以及它们产生的地理现象。
2、难点:时差的产生和时间的计算。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实验演示法
六、教学用具:地球仪、多媒体课件、手电筒
教学过程:
阶段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导 入 新 课 宇宙浩渺,无穷无尽,我们的地球是宇宙中一颗非常普通的行星,但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及大小,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进一步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地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自传(板书)。 复习地球的形状及大小 激发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
地 球 自 传 的 基 础 知 识 地 球 自 传 的 基 础 知 识 大屏幕地球的运动 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2.多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认识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逐渐形成空间思维能力。(重点) 3.能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及产生的地理现象。(难点) 教师要求学生自学书11页的内容,分析思考问题:1.地球围绕什么旋转? 2.地球沿什么方向自转? 3.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吗? 4.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 师:同学们自学的情况怎样了呢?我们来检验一下。 教师抽同学回答自学的问题 教师过渡: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昼夜也随着交替,这种自然现象是地球的自传造成的。下面我们就从定义、旋转轴、周期、方向四个方面来认识地球的自传。 教师板书定义、旋转轴、周期、方向 教师利用地球仪来演示自传,要求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再结合多媒体进行地球自传的认识。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侧视、北极俯视、南极俯视三个角度来认识自传的方向。 教师根据展示总结:面对赤道,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在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教师:我们来检验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进行一个简单的练习。 师展示4副图要求学生找出正确的自传方向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自学,在书中找答案并做笔记 回答自学的问题 学生观察、认识地球的自传情况 多角度认识自传方向 学生笔记 学生进行练习 引起学生的好奇,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图中找有用的信息 使学生直观认识 能够使多方面考虑问题 加深学生对自传方向的认识
地 球 自 传 产 生 的 现 象 地 球 自 传 产 生 的 现 象 师过渡:地球的自传对我们产生了那些影响呢?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地理现象是由地球的自传产生的呢? 大屏幕:自传产生的现象(板书)1、昼夜交替2、日月星辰东升西落3、时间的差异4、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 教师过渡: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演示:教师用手电筒(假设为太阳光)照射地球仪(假设为地球) 提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光线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为什么? 讲述: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向着太阳的半球——白天,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黑夜 教师过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因此,东边先看到日出,西边后看到日出,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即东边时刻早、西边时刻晚。 教师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了解东西方的时间差异。 教师讲析: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转一周是3600,一天24小时,即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 教师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早上、中午、下午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是先变短后变长。太阳刚升起时,物体的影子最长,随着太阳的升高,影子会越来越短,在中午时分,影子最短,太阳落下时,影子越来越长。 教师多媒体展示,使学生认识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情况。 教师总结展示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笔记 思考 学生理解 学生掌握 认识 观察 以过渡来引出自传产生的现象 使学生直观的认识,掌握昼夜的产生 联系我们的生活,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
板 书 设 计 地球的运动-----自传 地球的自传 定义 旋转轴 周期 方向 二、地球自传产生的现象 昼夜交替 太阳东升西落 时间差异 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 笔记
作 业 设 计 作 业 设 计 【评价任务1】掌握地球自转的中心、方向和周期。 1.地球围绕什么进行自转( ) A.太阳 B.北极点 C.地轴 D.赤道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 A.12小时 B.30天 C.24小时 D.365天 3.若利用经纬网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正确的做法是( ) A.手持经纬网地球仪,地轴竖直,自左向右匀速拨动 B.手持经纬网地球仪,地轴倾斜,自右向左匀速拨动 C.平稳摆放经纬网地球仪,地轴向南倾斜,自右向左匀速拨动 D.平稳摆放经纬网地球仪,地轴向北倾斜,自左向右匀速拨动 4.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C.D. 【评价任务2】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位同学所处位置中,正值深夜的是( ) A.小山 B.小峰 C.小江 D.小海 2.造成四地时间差异的原因之一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纬度位置不同 D.海陆位置不同 3.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①昼夜更替 ②四季变化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⑤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⑤ 4.2019年春节期间,《流浪地球》在中国内地上映,该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影片场景中,地球已停止自转,对话中提到:“我们即将进入到永久夜半球”这说明( ) A.地球自转产生四季更替现象 B.地球停止自转,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 C.地球自转导致昼夜长短变化 D.地球停止自转,无昼夜交替现象 5.某日上午11时,辽阳的中学生在教室上课,此时美国纽约的中学生却在深夜熟睡,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作息时间不同 C.地球的自转 D.纬度差异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