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球仪和经纬网 第1课时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地球仪和经纬网 第1课时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星球版七上] 第一章 地 球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内容后,对前面学习知识的承接,同时通过学习地球模型—地球仪,让学生学会分析地球经线和经度的划分方法,为下一节地球纬线和纬度学习做好铺垫作用。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这门课程,兴趣浓厚,再加上他们刚刚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对地球的进一步研究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因初中生空间想象力不强,学习本节知识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缩小后的模型,认识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等;
观察地球仪,说出经线的主要特征及经线的分布规律;
观察地球仪,指出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学重点】
掌握经线的主要特征及经线的分布规律;
知道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学难点】
掌握经线的主要特征及经线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读图法,画图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太空中,我们能看到地球的全貌,但苦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地球表面人们是如何看清地球的全貌的呢?学生讨论后,顺势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一)地球仪
教师演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地球仪与真实地球的区别?
地球仪是如何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的?
活动:(1)找出地轴、南极、北极和赤道。
(2)拨动地球仪,说说地轴和两极是怎样确定的。
(3)看看地球仪上综合交错的网格线,说说它们有什么用处?
过渡:地球仪上有经线和纬线,它们纵横交错,用来标记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可用于航海、航空、军事等领域。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经线和经度。
经线和经度
经线的主要特征
结合图片,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观察地球仪,小组讨论并完成表格,明确:
定义 形状 数量 长度 经线间关系 指示方向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弧线;
经线呈半圆形。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为一个大圆,经度和180°,东经和西经相反;
无数条;
都相等;
所有经线都相交与南北极点
同一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不同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过渡: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经线有无数条,怎么区分不同的经线呢?人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给经线都标上度数。下面,我们来学习经度。
要想标注不同的经度,必须先确定0°经线,你知道国际上规定的0°经线是哪条吗
预设: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经度的划分与分布规律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仔细观察地球仪,小组讨论并回答:
经度的度数范围和表示方法是什么?
预设:人们规定,经度的划分0°经线算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其中,从0°经线向东至180°经线称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从0°经线向西至180°经线称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以0°为界,从左向右观察,经度的有何变化?
预设:东经经度向东递增,经度越大越偏东;
西经经度向西递增,经度越大越偏西。
(3)师生共同绘制简图,说明经度变化规律。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绘图。
3.东西半球的划分
(1) 我们知道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完整的经线圈,将地球仪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请观察地球仪,结合教材图,说一说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预设:国际上习惯以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如果以0°和180°经线划分东西半球,会怎样?
预设:欧洲和非洲会被分到两个半球上。
(3)填写经度特征表格。
【设计意图】这部分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观察、绘制示意图、列表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经线的特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为纬线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