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真的是这样吗? ---小学心理课世界上本来没有完完全全的两个人,需要在不断的倾听、提问、核实中,彼此磨合珍惜,友谊才会更加坚固。尝试问问“真的是这样吗?”来解开误解吧。·01 基本信息·适用学段:小学课程课时:一课时(40min)·02 设计思路·随着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萌发,追求独立和自我认同,同伴关系是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关系。在同伴关系中,青少年学生渴望被同辈接纳,彼此信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对人、对事敏感阶段。而每个同学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角度不同,在人际沟通中容易出现不一致的现象,又缺乏对同伴之间的想法进行核实。同伴之间容易发生矛盾、产生误会,对学生而言会带来消极情绪与困扰,长此以往可能会改变他们对自己的看法,自我认同感下降。因此,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及时对他人想法核实的意识,化解消极情绪与困惑,显得尤为重要。《纲要》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前期,需要帮助学生善于与同学交往,在交往中更好地探索人际交往的奥秘,培养善于与同学交往的意识与能力。本节课授课对象为小学五、六年级,通过参考自台湾洪黄祥老师用威尔史密斯奥斯卡掌掴事件设计的课堂社会实验,引发同学们觉察误解,通过一句多义的头脑风暴活动认识核实误解的重要性,并在人际活动中初步尝试运用提问“真的是这样吗?”进行核实,从而解开误解。·03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课堂社会实验等活动,察觉并认识到同伴关系中误解产生的原因,以及误会对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情感目标:感受在核实误解、解除误解后内心的快乐与释然,从而激发学生增强核实意识的动力;行为目标:学会将及时核实运用到日常生活与同伴之间的沟通交流中。·04 教学重难点·重点:察觉并认识误解产生的原因,意识到核实误解的重要性。难点:将及时核实误解运用到与同伴的日常沟通交流中。·05 课前准备·教案、PPT。教学设计真的是这样吗?Part1. 导入阶段角色猜猜猜(5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给的身份卡信息,判断角色身份。认识到人际沟通之中,每个人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不全面的信息都可能会对我们的判断造成影响,引起同学们对误会的觉察。Part2. 觉察误解你会支持谁?(10分钟)通过4次情节反转,让学生每一次做出一次选择,感受生活中不全面的信息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和评价的。并且在连续的提问和选择中,感受到发生误会如果及时不确认核实,会一直加深误解,会有更多误会。Part3. 核实误解“我是这样想的”(13分钟)学生对一段对话进行头脑风暴,猜测对话中的双方都有可能想要表达的观点。通过“一话多义”集体头脑风暴环节,体验到即使是同一句话,每个人思考方式和角度不同,每个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只有经过核实才能理解表达者真正表达的意识。Part4. 解开误解真的是这样吗?(12分钟)学生进行对话核实练习,找到自己的朋友或最近跟自己发生过不愉快的同学,聊一件彼此之间不愉快的事情。尝试将及时核实意识运用在日常聊天中,感受解开误解的快乐,巩固及时的核实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