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满你内心成长的空洞——自我概念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填满你内心成长的空洞——自我概念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填满你内心成长的空洞——自我概念(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高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长的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由于高中生此时心智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对于自我、他人和社会缺乏一个客观、辩证的认识,就会怀疑“现在的我”,茫然“未来的我”,在“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之间模糊不清,不知道如何塑造和发展自我,找寻不到成长点,无法树立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鉴于此,高中生能正确地认识并塑造自己显得尤为重要。 认识自己是塑造自己的前提,塑造自己是认识自己的提升,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没有绝对明显的先后,不可完全割裂。本课旨在通过让学生观看同辈的“理想的我vs现实的我”做引导,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理想的我vs现实的我”,在“理想的自我”的角色期待行动中,进一步塑造、发展自己。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我概念”的含义,理解“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
2. 学会利用SMART原则来指定行动计划。
3.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从多个途径来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有目标意识。
01
《理想的我vs现实的我》
(5分钟)
上课前老师要给大家放一个小视频,该视频的内容主要是分享一个小伙子,“理想的他vs现实的他”,请大家一起看从视频中看看吧,有哪些你也同样中招了?
(本视频来源于:bilibili,胡椒视频,理想VS现实 日常一天的打开方式你中了几条?)
02
成长的空洞
(8分钟)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变得比现在更好、更强大或更美丽、更自信或更自在,我们心理住着一个完美的自己、一个“希望成为的状态”,这就是自我概念。同学们,那你们心目中理想的你自己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先分小组:6人一组,然后请同学们完成“理想的自我vs现实的自我”表,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总结:当“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不重合时,这之间就会产生空洞。我们期望填满这些空洞,成长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我们把这些因渴望成长而产生的空洞称为成长空洞。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产生了空洞,这空洞产生了需求。我们如何来填这些成长的空洞呢
03
如何填你成长的空洞
(25分钟)
刚刚我们已经在小组内分享了自己“理想的自我vs现实的自我”。从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成长的空洞中寻找自己最想希望改变的1或2项,完成“填 成长空洞”,然后在分享内分享自己的填洞内容,根据小组内组员的交流,指定更为切实可行的“属于你自己的行动”最后全班分享。
在小组分享阶段,小组成员应帮助彼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参照SMART原则(见附录)。
(学生分享......)
04
总结
(2分钟)
虽然成长空洞人人不同,但每个人的努力方向都一样——填满那些空洞,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看到自己的成长空洞,了解这些空洞需要用什么填,在优先的资源中就按照什么顺序去填,就是找回自己、理解自己、成长为自己的过程。期望大家都能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附录:
1. 填洞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2. 填洞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 填洞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4. 填洞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
5. 填洞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