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成为你偶像那样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于12-18岁的青少年来说,主要的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同一性包括明确“我是谁,我的价值,以及我选择的未来生活方向”。他们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探索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能力和价值,又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上怎样的生活。本文旨在通过“我不想做怎样的人”与“成为你偶像那样的人”来引导学生对“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进行思考,通过从榜样人物身上寻找学习的品质,并认识学习该品质的具体操作方法。【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不想做怎样的人",让学生在未来对自己“不想做的人”可能存在的行为和态度有所克制。2.通过偶像来发现其值得学习的品质,并尝试了解获取这些品质的学习途径。01课堂导入:《我不想做这样的人》(5分钟)同学们,最近我们度过了五一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我在这个假期感受到了满满的阳光和正能量!老师最近这个假期在B站上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视频,老师想给大家一起分享这个视频“《我不想做这样的人》:来自全国955位初中生的演讲”。在看视频的过程中请注意我们的情绪情感和我们脑子里面冒出来的想法,将这些想法如同发“弹幕”一样,写在纸上。看完视频,我们邀请同学起来发“弹幕”。(学生发“弹幕(分享):......”)我们的同学与视频中的同学一样,有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有对善恶美丑的认识,有对国家民族的信仰......你们看似年龄小,但却开始思考很多人生问题。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成为你偶像那样的人》。02转换阶段:你不想做怎样的人(8分钟)在座的你们,慢慢长大,如同视频中的男孩女孩一样,或许你们还不是很清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但你们很清楚自己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接下来我们认认真真思考一下“我不想成为怎样的人,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很自然的想到你曾经讨厌的人,你在电视电影中最鄙夷的角色或你在历史人物中最讨厌的角色。请思考他们,想一想他们——他们可以是提醒你的警钟,避免让你未来成为那样的人。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记下来。然后邀请同学起来分享。(学生分享:......)我们都清楚自己不想做怎样的人,所以在未来的成长中,我们就需要对自己的一些可能成为自己不想成为的人的行为和态度加以克制,避免让我们成为自己不想成为的人。03工作阶段:成为你偶像那样的人(20-22分钟)刚刚我们思考和分享了自己不想成为怎样的人,现在需要思考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一些人,如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你、给你鼓励、支持你的那些人。哪些人是你尊敬、崇拜的?哪些人是你的偶像?想一想他们——他们能帮助你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你最为珍视的品质。无论是爱心、善良、诚实、勇敢、创新,还是让人感到舒服的气质,你都可以学习。请大家认真思考,完成“成为我偶像那样的人”,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邀请同学进行全班分享。(“成为你偶像那样的人”参考以下书目进行改编:《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学生版),理查德·尼尔森·鲍利斯 )(学生分享:......)刚刚听同学们的分享,非常开心大家对自己未来有美好的期望,清楚自己想成长为什么的样子。如果不清楚通过何种途径可以获取某种品质,可以找机会和具备这些品质的人谈谈,问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的偶像又是谁,你如何也能做到。04结束阶段:(5分钟)刚刚我们已经思考了“我不想做怎样的人”和“成为你偶像那样的人”,并对自己的思考进行了分享。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与大家分享你的收获。(学生分享:......)总结:诗人塞缪尔·厄尔曼在《青春》中这样写道:“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还能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就能青春永驻,风华常存。”我们的同学如果架起这台心灵的“天线”,去感受日月星辰,去明辨是非曲直,去体悟人生百态,不断成长,你们就一定都能找到“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和“我不想做这样的人”的完美答案。期望我们的同学都能汇集自己偶像们的优秀品质,成为如同你偶像那样优秀的、你期望成为的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