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寻找我的最佳可转换技能(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技能有很多种,最简单的是可转换技能。可转换技能加上兴趣就可以判定出你喜欢做什么。可转换技能是灵活多变的,它能从一个地方转换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行业或一份工作中转换到你选择的任何一种行业、任何一份工作去。可转换技能是工作或职业的基石,是影响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技能探索是认识自我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学习中的挫败,以至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都很低,甚至不相信自己可以具有一些可用于生涯的技能。所以,本节课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技能的深入认识,发掘出学生不同的技能优势,借此让他们更加认识自己,建立对自己的信心,发挥潜能,成就自己。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最佳可转换技能。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技能与生涯发展的关系。3. 帮助学生更加认识自己,建立对自己的信心。一、课堂导入:何为可转换技能(5分钟)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寻找了自己的成就故事。那这一节课,刘老师来带着大家一起寻找自己的最佳可转换技能。所谓技能就是一种发达的潜力或能力。技能可以很简单,如做饭洗碗这样的生活技能。那可转换技能可能是什么?请同学们来猜一猜。可转换技能是灵活多变的,它能从一个地方转换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行业或一份工作中转换到你选择的任何一种行业、任何一份工作去,与你从哪里获取这些技能与运动多久没有直接关系。可转换技能可分为三个层面:肢体技能、心智技能与社交技能。二、转换阶段:寻找我的可转换技能(15-18分钟)上节课我们寻找了5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的成就故事,请大家重新回顾一下你的成就故事。看一看在这些成就故事中,我们使用过哪些可转换技能。接下来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使用技能贴士图。来吧,小侦探!那准备好当一个小侦探了吗?现在我们来看看你有哪些技能,完成属于自己的技能贴士图。小结:每次我们完成一件事情都会用到很多不同的技能,有的在“物品使用技能”方面,有的在“信息使用技能”方面,有的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我们将这些能力组合起来,就会发现我们每一个人的可转换能力都不同,我们都好厉害,会好多不同的技能。三、工作阶段:我的最佳可转换技能(12-15分钟)接下来我们要从众多可转换技能中找出我们自己最佳的可转换技能,也就是我们自己最喜欢使用的技能。要想找到真正喜欢的工作,你就得先知道自己最喜欢用哪些技能,以及哪些是你最擅长的技能。想一想什么样的技能可以让你反反复复做一天都不会厌烦呢?技能可以分为“能做”和“想做”两种。能做(可简单理解为:能做而不想做)的技能你不想天天用,你有能力在过年期间做一大桌菜给大家一起吃,但是想想一下,你想多久发挥一下这样的能力呢——一整天、每天、一年一次甚至最好永远不要呢?想做的技能就是你很喜欢运用,并且愿意一遍一遍运用的技能。一天几次都可以,只要不太过火就行。看看你勾画过的技能,哪些是你能做的,哪些是你想做的。把能做的全部划掉,因为能做的并不代表你喜欢做。接下来就要来到最有趣的环节了:找到你的最佳技能。现在把技能贴士图拿过来,看看你打了标记的部分(有的可能不只有一个标记)。(1)从中选出10个你最喜欢运用的,写在一张卡片或便利贴上。仔细观察,想想你有多喜欢用-是喜欢频繁使用还是工作中偶尔用用?(2)按照喜好的程度从高到低排序。或许有点难以取舍,不过试试看吧。知道了你的最佳可转换技能,你才能知道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工作。(3)看看你选出的前5项,这就是你的最佳可转换技能。请将你的最佳技能写进你的技能树上。接下来我们请同学来分享属于你自己的最佳技能树。(学生分享......)小结:刚刚听了同学们的分享,每位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最佳可转换技能,我们真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四、结束阶段:思考与总结(5分钟)哇!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为了找出自己的最佳技能,你可真是做了不少的事情呢,老师希望你在寻找的过程中是快乐的。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你更了解自己,或许你更加坚定了某些想法,只是还不确定而已。不过,最后你终于知道自己最喜欢的技能是什么了。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三个问题:(1)你对技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对于自己,你有哪些发现?(3)通过同学们的交流分享,你发现了什么?与大家分享你的收获。(学生分享:......)总结:世界需要有不同技能的人,尤其是那些喜欢运用不同技能的人。在成功心理学看来,判断人是否成功,最主要就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