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导学案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预习案一、物质的分类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 核电荷数 (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分子: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构成,呈电中性,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3、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 单质 叫同素异形体。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 ,如O2和O3;②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如金刚石和石墨。4、纯净物:由同种 单质或化合物 组成的物质。5、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6、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称为单质,包括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7、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等。8、分类的方法(1)树状分类法: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将对象分为不同的种类,而且形成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系统的一种分类方法。应用树状分类法可以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2)交叉分类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在对物质进行分类时,采用交叉分类法能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较全面的分析。二、分散系与胶体的制备11、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为 分散质 ,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为 分散剂 。2、胶体的提纯:由于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透过 半透膜 ,而离子、小分子较小可以透过 半透膜 ,利用此性质可以将胶体提纯。3、胶体的制备(1)物理方法:研磨法。如制豆浆。(2)化学方法:利用水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等。胶体 操作方法 制备原理氢氧化铁胶体 ①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 沸腾 ②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 饱和FeCl3溶液 ③继续煮沸至液体呈 红褐 色,停止加热 FeCl3+3H2OFe(OH)(胶体)+3HCl碘化银胶体 向稀KI溶液中滴加稀硝酸银溶液,边滴加边振荡 KI+AgNO3AgI(胶体)+KNO3探究案1、常见的混合物举例:①气体混合物水煤气 爆鸣气 天然气 焦炉气 高炉煤气 石油气主要成分 CO、H2 H2、O2 CH4 H2、CH4等 CO、CO2、N2等 丙烷、H2等②液体混合物氨水 王水 硬水 水玻璃 福尔马林 汽油主要成分 NH3·H2O NH3、H2O 盐酸、 硝酸 含Ca2+、Mg2+较多的水 Na2SiO3、 H2O 甲醛、 H2O C5~C11 的烃③固体混合物碱石灰 漂白粉 玻璃 水泥 铝热剂主要成分 CaO、 NaOH Ca(ClO)2、 CaCl2 Na2O·CaO· 6SiO2 3CaO·SiO2、 2CaO·SiO2、 3CaO·Al2O3 Al、金属 氧化物2、常见物质的俗名物质 俗名 物质 俗名Na2CO3 纯碱、苏打 KOH 苛性钾NaHCO3 小苏打 NaOH 烧碱、火碱、苛性钠CuSO4·5H2O 胆矾 Na2SiO3的水溶液 水玻璃FeSO4·7H2O 绿矾 CH4 天然气、沼气KAl(SO4)2·12H2O 明矾 CH3CH2OH 酒精CaCO3 石灰石 C6H12O6 葡萄糖或果糖CaO 生石灰 C12H22O11 蔗糖或麦芽糖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C6H10O5)n 淀粉或纤维素NaCl 食盐 CO(NH2)2 尿素CaSO4·2H2O 生石膏 2CaSO4·H2O 熟石膏3、分散系的分类分析指出下列分散系各自的分散质、分散剂,比较分散质、分散剂的存在状态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烟 微小尘埃(固) 空气(气)雾 微小液滴(液) 空气(气)碘酒 碘(固) 酒精(液)食盐水 食盐(固) 水(液)有色玻璃 金属氧化物(固) 玻璃(固)4、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悬浊液 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 小于1 nm 1~100 nm 大于100 nm 大于100 nm稳定性 稳定 介稳体系 不稳定 不稳定分散质粒子能否透过半透膜或滤纸 均能透过 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 半透膜 均不能透过 均不能透过实例 食盐水 淀粉胶体 泥浆水 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限时训练案1.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结合这段文字及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荷塘上方的薄雾是水蒸气B.月光通过薄雾时产生了丁达尔效应C.薄雾中的微粒直径大约是2.5 pmD.“大漠孤烟直”中的孤烟成分和这种薄雾的成分相同2.在“加碘食盐”“含氟牙膏”“补钙保健品”“缺铁性贫血”中,“碘、氟、钙、铁”是指( )A.单质 B.元素 C.化合物 D.物质3.某校实验室将试剂分类后放在不同的试剂柜里,已存放的部分试剂如下:试剂柜号 ① ② ③ ④试剂 NaOH、Ca(OH)2 盐酸、硫酸 MnO2、CuO NaCl、Na2SO4该实验室新购进部分氧化钙和纯碱,应将它们分别放在( )A.③和① B.④和① C.①和② D.③和④4.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B.都是混合物C.都是无色、透明的溶液 D.都呈红褐色5.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分子直径比氯离子小B.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6.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将饱和氯化铁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填字母,下同)。A.冷水 B.沸水C.氢氧化钠浓溶液 D.氯化钠浓溶液(2)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甲同学取一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B.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氯化铁溶液C.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3)证明有氢氧化铁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7.下列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分类标准合理即可)。(1)NaCl、KCl、NaClO、MgCl2 。(2)HClO3、KClO3、Cl2、NaClO3 。(3)H3PO4、HNO3、HCl、H2SO4 。(4)空气、N2、氯化氢气体、CuSO4·5H2O 。(5)铜、金、汞、钠 。答案预习案核电荷数 单质原子个数不同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单质或化合物纯净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分散质 分散剂半透膜 半透膜 沸腾 饱和FeCl3溶液红褐Fe(OH)(胶体)+3HClAgI(胶体)探究案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烟 微小尘埃(固) 空气(气)雾 微小液滴(液) 空气(气)碘酒 碘(固) 酒精(液)食盐水 食盐(固) 水(液)有色玻璃 金属氧化物(固) 玻璃(固)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悬浊液 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 小于1 nm 1~100 nm 大于100 nm 大于100 nm稳定性 稳定 介稳体系 不稳定 不稳定分散质粒子能否透过半透膜或滤纸 均能透过 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 半透膜 均不能透过 均不能透过实例 食盐水 淀粉胶体 泥浆水 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限时训练案1-5 B B D B C6. (1)B (2)A (3)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的液体,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是胶体7.(1)NaClO (2)Cl2 (3)HCl (4)空气(或CuSO4·5H2O) (5)钠(或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