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劳动教育”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热爱劳动教育”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热爱劳动教育”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
2.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公益劳动,怎样正确对待公益劳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热爱公益事业、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
【活动准备】歌曲《劳动最光荣》
【活动过程】:
一、导言:
达·芬奇曾经说过: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的确,只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尊重劳动人民,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就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五一”是国际劳动节,那让我们为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唱出劳动的赞歌吧。同学们这节主题班会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观看小品,引发思考
(主持人甲):同学们,每当我们背着书包走在宽阔平坦的马路上时,每当我们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时。你是否想到那些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者?你是否能够体会到劳动者所付出的艰辛?
(主持人乙):下面请大家观看小品《不吃面条》。
(主持人甲):看完小品,同学们想说点什么?
(主持人乙):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这种不珍惜父母劳动成果,不体谅父母辛勤劳动的行为?
【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三、讲故事
1.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
2.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
3.学生讲话助人为乐的故事。
四、判断对错:
1.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
2.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
3.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
4.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
五、听诗朗诵《平凡的一生》(配乐)
(主持人乙):多么感人的一首诗!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们一定要回报!让我们把感恩的心化为孝敬的实际行动吧!讨论:你想怎样孝敬自己的父母?
【交流感受,深化教育】
(主持人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五一假期同学们的劳动实践活动”。
(配乐,一边出示同学们的各种劳动图片,主持人一边介绍图片内容)
(主持人乙):吃着自己做的饭菜,看着自己收拾的干净房间,面对自己汗流浃背拔下来的一对杂草,体会着劳动的滋味,同学们肯定感受颇深!谁来谈谈??
(主持人甲):打一次水,拔一次草,做一顿饭,洗一次衣服,整理一下房间,对我们来说是很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偶尔的一次劳动,却给父母带来了无比的满足和幸福。
六、竞赛:整理书包比赛
【活动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体会劳动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切的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劳动的意义,怎样正确对待劳动的正确心态,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热爱公益事业、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从而培养学生养成体验劳动,体味父母的艰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