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008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规程+赛题(题库)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GZ008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规程+赛题(题库)

资源简介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5.5 回填材料 7.6 预埋件
1 总则
注释 / Notes
6 基本构造规定
8 非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
2 工程基本信息 8.1 填充墙
3 荷载和作用
7.3 柱
7 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
7.1 有梁楼盖现浇板
4 设计依据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
版本号 日期 备注
Rev. Date Remark
1 2021.04 有效
7.4 剪力墙(抗震墙)
5 主要材料
索引平面 / Key Plan
5.1 混凝土
项目业主 / Client
XX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5.2 钢筋和钢材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01-CQ-2021-001B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1#地下车库
项目负责人
Proj. Manager
执行项目负责人
Ex. Proj. Manager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专业负责人
Chief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审定
Approved
审核
7.2 梁 Examined
校对
Checked
设计
5.3 钢筋焊材 Designed
制图
Drawn
图纸比例 NTS 出图日期 2021.04
Scale Date
8.2 结构防火措施 图纸类别 当前版本
Category 结构-施工图 1Current Rev.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7.5 楼梯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
5.4 砌体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S001-001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10.4 现浇混凝土工程
12 变形观测
8.3 结构防水措施
注释 / Notes
10.5 大体积混凝土
8.4 女儿墙、栏板
10.6 超长结构
8.5 附属设备支架和设备基础
9 地基基础
13 图纸编号说明
14 绿色建筑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
版本号 日期 备注
Rev. Date Remark
1 2021.04 有效
10.7 施工缝
索引平面 / Key Plan
10 施工规定
10.8 填充墙砌体工程
10.1 基本规定
项目业主 / Client
15 建筑工业化结构设计说明 XX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10.2 模板工程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01-CQ-2021-001B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10.9 预留预埋 1#地下车库
项目负责人
Proj. Manager
执行项目负责人
Ex. Proj. Manager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专业负责人
Chief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10.10 构件防护和维护 审定
Approved
审核
Examined
校对
Checked
设计
Designed
制图
Drawn
10.3 钢筋工程 图纸比例 NTS 出图日期 2021.04
Scale Date
图纸类别 当前版本
Category 结构-施工图 1Current Rev.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1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二)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S001-002
10.4 现浇混凝土工程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表 2.2 各子项结构基本信息表 表 7.1.6 板面构造钢筋配筋表
表 5.1.1 零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表 7.4.8 连梁侧面腰筋配筋表
注释 / Notes
表 5.1.2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
(a)端支座 (b)中间支座 (c)连续支座 (d)中间支座贯通钢筋延伸
表 8.1.6 填充墙过梁表(墙厚b≤250mm) 图 7.1.2 板面支座钢筋长度示意图
表 5.1.3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及材料耐久性要求
(d)板面与支座有高差(三)
(a)板面与支座顶平齐 (b)板面与支座有高差(一) (c)板面与支座有高差(二)
图 7.1.3-2 抗震板、梁板式转换层的
表 5.1.4 补偿收缩混凝土使用部位及性能 表 11.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及安全保障意见 (本表内空单元格表示本工程不存在此项危险工程) 图 7.1.3-1 普通现浇板在支座的钢筋锚固详图 楼面板在端支座的钢筋锚固详图
表 2.4 结构设计计算软件
(a)高差小于板厚时端支座 (a)高差≥板厚时边支座
(b)高差小于板厚时中间支座
表 3.2 活荷载标准值
表 5.3.1 钢筋电弧焊接的焊材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
(b)高差≥板厚时中间支座
版本号 日期 备注
Rev. Date Remark
表 5.4.2 砌体材料表 1 2021.04 有效
(c)高差大于板厚时端支座 (d)高差大于板厚时中间支座
扶梯支座梁缺口大样
图 7.1.5-1 现浇板顶面高于梁顶面时钢筋构造详图 图 7.1.5-2 现浇板底面低于梁底面时构造
索引平面 / Key Plan
项目业主 / Client
表 3.3 风荷载和雪荷载标准值 表 6.1 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和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XX置业有限公司
图 7.1.11 无支承板端
图 7.1.8 悬臂板阳角加强筋大样 图 7.1.9 异形板阳角加强筋大样 部封边构造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表 4.4 主要标准、规范和图集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01-CQ-2021-001B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C C
1#地下车库
项目负责人
Proj. Manager
表 13.1 结构专业图样的子类号 C-C 执行项目负责人
Ex. Proj. Manager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图 7.1.7 屋面板无筋区抗裂钢筋构造详图 图 7.1.10-1 挑板墙下无梁时加筋大样 图7.1.10-2 交错挑板且中间有墙时挑板关系图 专业负责人
Chief
执行专业负责人
表 6.3.2 纵向钢筋的连接方式和要求 Ex. Chief
1
审定
Approved
审核
Examined
校对
Checked
设计
Designed
制图
Drawn
图纸比例 NTS 出图日期1 2021.04Scale Date
图纸类别 当前版本
Category 结构-施工图 1Current Rev.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1 (三)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图 7.1.13 300mm<局部升降板SJB高差≤400mm时构造详图 图 7.1.14-2 板面无筋区域铺设线管时的加强大样 S001-003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1
c c
3
B B GZ1
C - C 2
注释 / Notes
ALa配筋图
(a)300<洞口较大边长≤1000 (b)300<洞口直径≤1000 (c)悬挑板开洞洞口补强大样 (a)墙体矩形洞口补强大样(一) (b)墙体圆形洞口补强大样(二)
图 7.1.14-1 板上开洞洞口处补强大样
(c)墙体矩形洞口补强大样(三) (d)墙体圆形洞口补强大样(四)
图 8.3.1 覆土屋面顶板边缘挡土板详图 图 8.3.2 出屋面风井盖板平面图及详图
B-B
图 7.2.16 框支次梁(KZCL)、托柱转换次梁(TZCL)在主梁内的纵筋构造详图 图 7.2.17-1 梁上竖向埋设线管的间距要求
表 7.4.14-1 剪力墙洞口补强暗梁(ALa)配筋表
表 7.2.3 梁侧面构造纵筋配筋表(两侧合计)
(a)端支座钢筋构造
(e)剪力墙门窗洞边暗柱配筋构造(五) (f)剪力墙门窗洞边暗柱配筋构造(六) 图 8.3.3 检修孔翻边详图 图 8.3.5 与屋面交接部位的墙下防水反槛详图 图 8.3.7 塔楼和车库高差处挡土板详图
(a)梁上预留单个圆形孔洞 (a)梁上预留多个圆形孔洞 (c)梁上预留矩形孔洞
图 7.4.14-1 剪力墙上预留孔洞的补强钢筋构造详图
5
图 7.2.17-2 梁上水平预留孔洞处加强钢筋构造详图 4
(b)中间支座钢筋构造
(c)板上基础
图 7.2.3 梁侧面构造纵筋配筋详图和配筋表 图 7.2.5 次梁底面低于主梁底面时钢筋构造详图 5 (a)平面图 (b)井道反槛大样图一 (c)井道反槛大样图二
4 (a)平面图 (b)梁上基础
图 8.3.6 沉箱式卫生间的井道反槛详图 图 8.5.2-1 屋顶水箱基础详图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
版本号 日期 备注
5 Rev. Date Remark
1 2021.04 有效
图 7.3.7 短柱判断示意图
4-4 5-5
5
图 7.4.14-4 墙上预留洞口深度小于墙厚的构造详图
索引平面 / Key Plan
柱墩配筋
(b)变截面-B(梁下部变化)
(a)变截面-A(梁上部变化)
图 7.4.14-5 电梯门洞边预留孔洞钢筋构造详图
3 图 7.2.6-2 水平折梁的转角钢筋构造详图
3 (a)条形基础 (b)柱墩基础 图 7.3.6 楼板错标高处柱变截面的构造详图 图 7.4.7 楼面梁与剪力墙平面外刚接时暗柱配筋图 图 10.4.3 节点区楼盖与柱、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 项目业主 / Client
图 8.5.2-2 屋顶风机基础详图 图 8.5.2-3 屋顶冷却塔基础详图 级不同时的做法详图 XX置业有限公司
(a)有机房电梯吊环 XGZ
(b)无机房电梯吊环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图 7.6.1 电梯机房吊环大样图 图 8.1.6-1 过梁跨度大于6.0m时构造做法详图
(c)变截面-C(梁上部下部均变化) 3-3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01-CQ-2021-001B
图 7.2.6-1 梁在同一跨内变截面的钢筋构造详图 (d)变截面-D(梁宽度变化) 图 7.2.18 镜像后梁配筋示意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a)连续式膨胀加强带
(a)地下室外墙、底板、楼板的后浇带构造 1#地下车库
A 项目负责人
Proj. Manager
(a)端支座构造 (b)中间支座构造1 (c)中间支座构造2 U型插筋 (h)边框 BK1 (g)边框 BK2 执行项目负责人(e)独立墙体构造柱1 Ex. Proj. Manager
(a)呼梯盒立面示意
A-A U型插筋 项目建筑师
图 7.4.10 屋面框架梁(WKL)与剪力墙连接节点构造详图 图 7.4.13 楼板错标高处剪力墙变厚度构造详图 Proj. Architect
专业负责人
1 Chief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a)末端带135°弯钩 (b)末端带锚固板
A 审定
Approved
图 7.2.9 梁纵筋在支座内锚固长度不足时的构造详图 (b)间歇式膨胀加强带
1 表 7.4.11 剪力墙暗梁(AL)配筋表 (a)端部构造柱 (b)中部构造柱 (c)T形墙构造柱 (d)转角构造柱 (f)独立墙体构造柱2 审核Examined
(b)各类梁的后浇带构造 1 校对
A-A 剪力墙分布筋向对边弯折 图 8.1.3-1 填充墙常用构造柱和边框的截面和配筋详图 图 8.1.3-2 柱墙边小墙垛详图 Checked
图 10.6.2 墙、板、梁的后浇带构造详图 设计
3 Designed
1 制图
Drawn
2 图纸比例 NTS 出图日期 2021.04
1-1 Scale Date
图纸类别 当前版本
Category 结构-施工图 1Current Rev.
(b)呼梯盒留孔配筋详图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c)后浇式膨胀加强带
U型插筋 剪力墙暗梁(AL)配筋大样 1 (四)
图 7.2.15-1 上翻梁支座处的钢筋构造详图 图 7.2.15-2 顶层纯悬挑梁(XL)支座处的钢筋构造详图 图 7.4.11 剪力墙暗梁(AL)配筋详图和配筋表 图 7.4.14-3 剪力墙上竖向埋设管线的间距要求 图 8.1.6-2 门窗洞顶吊板详图 图 8.1.6-3 防火卷帘封口吊板详图 图 10.6.4 女儿墙、栏板、挂板、挑板的诱导缝详图 图 10.6.3 膨胀加强带构造详图 图 10.6.4 电梯呼梯盒留孔及钢筋构造详图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S001-004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一:构件深化设计任务书(A04)
1深化设计
1.1任务概述
我国南方某城市的一栋高层住宅项目,地上21层、地下2层,结构体系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上人平屋面,精装交付。标高9.650m(含)以下及屋顶层均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四层~二十层(9.650~57.250)为标准层,标准层层高均为2.8m,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见图纸层高表。要求对指定的预制构件进行深化设计。
1.2预制构件类型
该建筑物五层~二十层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类型包括:预制外墙、预制叠合板、预制内墙。该建筑物的装配率为50%,预制率为30%。
1.3设计依据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楼盖和楼梯)》15G310-1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剪力墙)》15G310-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15G365-1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板》15G365-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
详图》22G101-1
1.4构件材料及保护层厚度
该建筑物钢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用符号C表示,预制叠合板、
预制墙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分别为15mm、20mm。
1.5项目的结构图纸说明
该建筑物图纸包含以下内容:附图01、附图02。
1.6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说明
1.6.1本项目预制叠合楼板有预制叠合双向板(DBS)和预制叠合单向板(DBD)两种,所有的预制叠合楼板的底板均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预制叠合双向板采用后浇带的整体式接缝连接形式,其连接节点见图五;预制叠合单向板采用密拼缝的连接形式,其连接节点见图六;预制叠合单向板仅受力方向出筋,非受力边支座节点见图七;叠合板与受力边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八;叠合板中间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九。
1.6.2预制叠合板搁进支座10mm。
1.6.3预制内剪力墙和预制外剪力墙与后浇段的竖向接缝构造均采用预留U形钢筋与附加封闭连接钢筋的形式,节点见图十~图十二。
1.7叠合板底板要求
1.7.1单向叠合楼板的底板仅受力方向出筋,双向板叠合楼板四边出筋,楼板均采用60mm(预制)+70mm(现浇)的形式;
1.7.2单向板设置下倒角,倒角尺寸详见图六;
1.7.3桁架钢筋规格代号为A80,桁架钢筋的设置应满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的要求,需考虑到其设置能使预制底板的纵筋总含量最低;
1.7.4吊装方式为吊桁架钢筋的形式,吊点加强筋为2C8,长度280mm,设两组共四个吊点,吊点位置设置在距板L/5±100波峰处;
1.7.5双向叠合板底板左右板边分别设置1C6的不外伸构造钢筋,钢筋中心距板边缘距离为25mm;
1.7.6预制底板上线盒定位及规格、洞口定位及规格均详见图四(五层预留预埋平面布置图);
1.7.7预制底板外围接触面需满足规范的要求,并在深化图纸中示意出构件的外围接触面符号以及安装符号等;
1.7.8预制底板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给定的施工图纸及现行规范、标准和图集的要求。
18预制剪力墙要求
1.8.1预制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
1.8.2预制剪力墙的吊装预埋件选用吊钉,吊钉需满足吊装承载力的要求;
1.8.3预制剪力墙的竖向分布钢筋采用梅花形部分钢筋连接方式,即连接的同侧竖向分布钢筋间距为600mm,直径为14mm;不连接的竖向分布钢筋直径为6mm,该钢筋不外伸;钢筋采用半灌浆套筒机械连接方式,详见图十三;
1.8.4预制剪力墙相关部位应按要求设置粗糙面和键槽(非贯通键槽),并在深化图纸中示意出构件的外围接触面符号以及安装符号等;
1.8.5预制剪力墙墙端切口、预制墙上预留预埋的线盒及配管详见图十四,预制剪力墙在安装面设置4个临时支撑预埋螺母,位置应符合相关要求。
2设计内容及结果输出
根据以上任务书要求,创建该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模型并对预制构件出具构件加工详图。
根据以上任务书要求,完善五、六层的BIM模型,并对如下要求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深化设计输出图纸。要求如下:
2.1模型创建要求
根据给出的图纸,将9.650~15.250标高段的竖向构件及12.450和15.250标高的所有水平构件布置在模型中相应位置,使该两层模型完整准确,并需考虑实际装配施工的可行性。
注意:需要建立的模型部分,见下图的粗线示意范围。
2.1.1现浇混凝土构件建模要求
根据图纸将现浇梁、现浇墙、现浇板布置在模型文件中,其中现浇构件的实体钢筋不需建立。
2.1.2预制构件建模要求
根据图纸将各类预制构件(后浇叠合层不需建模)布置在模型中的相应位置,使模型完整准确。
2.3结果输出要求
2.3.1深化设计图纸,均采用A2图幅绘制,并分别以为“5F-YWQ1”“5F-YNQ2”“5F-PCB1”“5F-PCB2”为详图名称保存在模型中。(构件名称需与图二匹配)
2.3.2将最终的模型文件以“赛位号+任务一”命名提交。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六:叠合板吊装技能实操任务书(C01)
1、赛项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2、赛项内容:根据图纸信息,通过构件吊装实操平台完成预制叠合板DHB1吊装。
3、赛项项目:施工准备、模板支撑、构件吊运、安装调整、质量检查、工完料清、团队配合、时间进度及安全操作等。
4、技能考核内容:
(1)施工准备:按照规范要求完成施工准备,领取合适工具材料,检查机具安全。
(2)模板支撑:根据规范要求,正确搭建支撑模板,并进行调整。
(2)构件吊运:确保构件连接可靠,试吊检验合格后,完成构件吊运。
(3)安装调整:根据图纸信息,完成构件安装,利用工具进行调整使其满足规范要求。
(4)质量检查:构件质量复合标准要求。
(5)工完料清:按照拆装原则,复位工具原料,清理施工场地。
(6)安全操作与团队合作: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全过程工艺规范和要求,操作娴熟、有序,质量把控准确,团队配合良好,分工有序。
5、特殊说明:考虑到时间问题,会根据赛项内容提前准备场景以保障参赛组完成竞赛。
6、实操图纸:
平面布局图
DHB1构件图
叠合板吊装质量检验表
项次 工作环节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设计值(mm) 实测值(mm) 判定
1 构件质量检查 预制构件外观质量 / 全部检查 / / ¨合格 ¨不合格
2 规格尺寸 长度 ±4 用钢尺测量两端及中部, 取其中偏差绝对值较大值 ¨合格 ¨不合格
3 宽度 ±4 ¨合格 ¨不合格
4 厚度 ±2 ¨合格 ¨不合格
5 对角线 ±5 用钢尺测量两对角线的长度, 取其绝对值的差值 ¨合格 ¨不合格
6 连接钢筋外露长度 10,0 用钢尺测量 ¨合格 ¨不合格
7 预埋线盒数量 / ¨合格 ¨不合格
8 表面平整度(内表面) 4 2m 靠尺和塞尺 / ¨合格 ¨不合格
9 构件安装质量检查 安装连接牢固程度 / 牢固 / / ¨合格 ¨不合格
10 叠合板安装位置 ±5 搁置在墙梁距离 ¨合格 ¨不合格
11 构件轴线位置 ±5 搁置在墙梁距离 ¨合格 ¨不合格
12 标高 ±5 板、梁底面高度 ¨合格 ¨不合格
记录员: 年 月 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一:构件深化设计任务书(A09)
1深化设计
1.1任务概述
我国南方某城市的一栋高层住宅项目,地上18层、地下2层,结构体系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上人平屋面,精装交付。标高11.760(含)以下及屋顶层均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六层14.660(含)~十八层49.460(含)为标准层,标准层层高均为2.9m,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见图纸层高表。
根据给定的部分施工图纸创建该装配整体式结构模型并对指定的预制构件出具深化加工设计详图。
1.2装配式建筑专项说明
该建筑物的装配率为50%,其中主体结构部分的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预制墙。
1.3设计依据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楼盖和楼梯)》15G310-1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剪力墙)》15G310-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15G366-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
详图》22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8G901-1
1.4材料及部分构造
钢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用符号C表示。
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见施工图中层高表。
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预制楼梯、预制内墙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分别为15mm、20mm、20mm、15mm。
1.5结构施工图内容
本题目包含以下相关的施工图:
附图01: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局部);
附图02:标准层板平法施工图(局部);
附图03:标准层X向梁平法施工图(局部);
附图04:标准层Y向梁平法施工图(局部);
附图05:标准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局部);
附图06:标准层预留预埋平面布置图(局部);
附图07:楼梯大样图;
附图08:连接大样图;
附图09:楼梯配筋构造参考图。
1.6连接节点
连接节点均见附图08,其中:
1.6.1本项目预制叠合楼板均为预制叠合双向板,所有的预制叠合楼板的底板均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预制叠合双向板采用后浇带的整体式接缝连接形式,其连接节点见图一;叠合板与边梁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二;叠合板与中间梁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三;叠合板与剪力墙边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四;叠合板与剪力墙中间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五。
1.6.2预制主梁与现浇次梁连接节点见图六,主梁纵筋端部采用直锚的形式。
1.6.3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均搁进支座10mm。
1.6.4预制内剪力墙与后浇段的竖向接缝构造采用预留135°弯钩形式钢筋与附加封闭连接钢筋的形式,节点见图七~图九。
1.6.5预制楼梯高低端处支座做法详见楼梯详图中对应的节点。
1.7叠合板及预制底板的要求
1.7.1桁架钢筋的设置应满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的要求,需考虑到其设置能使预制底板的纵筋总含量最低;桁架高度按板厚-50mm取值;当板长大于3600mm时桁架规格代号选用B型。
1.7.2吊装方式为吊桁架钢筋的形式,吊点位置位于板长L/5±100波峰处;
1.7.3预制底板上线盒定位及规格、洞口定位及规格均详见图五(标准层预留预埋平面布置图);
1.7.4预制底板外围接触面需满足规范的要求,并在深化图纸中示意出构件的外围接触面符号以及安装符号等;
1.7.5预制底板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给定的施工图纸及现行规范、标准和图集的要求。
1.8叠合梁要求
1.8.1叠合梁的吊装预埋件选用吊钉,吊钉需满足吊装承载力的要求;
1.8.2叠合梁两端设置非贯通键槽,构件制作时的预制梁面构造纵筋不伸出梁端面;
1.8.3叠合梁箍筋采用组合封闭箍的形式;
1.8.4叠合梁的外围接触面需满足规范的要求,并在深化图纸
中示意出构件的外围接触面符号以及安装符号等;
1.8.5叠合梁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给定的施工图纸及现行规范、标准和图集的要求。
1.9预制剪力墙要求
1.9.1预制剪力墙底部接缝高度为20mm;
1.9.2预制剪力墙的吊装预埋件选用吊钉,吊钉需满足吊装承载力的要求;
1.9.3预制剪力墙的竖向分布钢筋采用梅花形部分钢筋连接方式,钢筋采用半灌浆套筒机械连接方式;
1.9.4预制剪力墙的竖向分布钢筋采用梅花形部分钢筋连接方式,即连接的同侧竖向分布钢筋间距为600mm,直径为14mm;不连接的竖向分布钢筋直径为6mm,该钢筋不外伸;钢筋采用半灌浆套筒机械连接方式;
1.9.5预制剪力墙在安装面设置4个临时支撑预埋螺母,位置应符合相关要求;
1.9.6预制剪力墙相关部位应按要求设置粗糙面和键槽(非贯通键槽),并在深化图纸中示意出构件的外围接触面符号以及安装符号等。
2.0预制楼梯要求
2.0.1预制楼梯高低端均不设置挑耳,尺寸详楼梯详图;
2.0.2预制楼梯的吊装及脱模预埋件均选用内埋式螺母;
2.0.3预制楼梯的滴水线设置在梯井一侧,设置有防滑槽;
2.0.4预制楼梯其它未说明的构造配筋参考15G367-1中的ST-29-25配筋图,详见附图09。
2设计内容及结果输出
根据以上任务书要求,创建该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模型并对预制
构件出具构件加工详图。
2.1模型创建要求
根据给定的图纸,创建该建筑物11.760~17.560标高段的结构整体模型。
2.1.1现浇混凝土构件建模要求
根据图纸将现浇梁、现浇柱、现浇板(现浇楼梯除外)布置在模型文件中,其中现浇构件的实体钢筋不需建立。
2.1.2预制构件建模要求
根据图纸将各类预制构件(后浇叠合层不需建模)布置在模型中的相应位置,使模型完整准确。
2.2构件详图要求
对14.660标高的PCB2、PCB3叠合板、PCL1叠合梁、PCQ3预制剪力墙(11.760~14.660)、PCLT1预制楼梯(11.760~14.660)构件出具深化设计构件详图。
每个构件深化设计图纸中应包含的内容:模板图、配筋图、构件信息表(至少包含混凝土体积、构件重量、混凝土强度)、埋件信息表(至少包含埋件编号、名称、规格、数量)、配筋表(至少包含编号、直径、级别、钢筋加工尺寸、钢筋重量)。
深化设计图纸要求图面整洁、文字和标注不得有重叠现象。
2.3结果输出要求
2.3.1PCB2、PCB3叠合板、PCL1叠合梁、PCQ3预制剪力墙(11.760~14.660)、PCLT1预制楼梯深化设计图纸,均采用A2图幅绘制,并分别以“6-18FPCB2”、“6-18FPCB3”“6-18FPCL1”“6-18FPCQ3”“6-18FPCLT1”为详图名称保存在模型中。
2.3.2将最终的模型文件以“赛位号+模块名称”命名提交。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二:吊装专项方案编制题库
赛题库使用说明:
本题库结合高职“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的技能与知识要求制定,为信息化建模与施工方案编制模块中任务二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方案编制任务包含预制楼梯安装工程专项施工方案、预制剪力墙安装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叠合板安装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三个内容,由裁判抽选其中任意一个内容作为考核试题,结合当次竞赛选用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案例图纸的技术数据及组卷标准对各部分的权重要求,在赛题库所列入的技能领域范围内组合赛卷。
每套试卷中包含20个单选题,每题5分,共100分。试卷题量与分值分布见下表。
试卷题量与分值分布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题目数量 分值区间
项目一 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 1~2 5~10分
项目二 施工准备 6~8 30~40分
项目三 安装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8~11 40~55分
共20题,每题5分,满分100
赛题库赛题数量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题目数量 备注
项目一 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 11 命题人员根据确定专项施工方案类别从题库中选取相应的赛题
项目二 施工准备 154
项目三 安装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111
总计 276
项目一: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共11题)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11题)
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
工程规模(占地建筑面积);
工程类别;
工程抗震设防烈度;
工程结构类型;
工程结构安全等级;
工程基础形式;
工程基础种类;
工程项目建筑层数;
工程±0.000m标高与绝对高程关系;
编制依据为现行规范、规程。
项目二:施工准备(共154题)
一、技术、机具准备(20题)
根据预制剪力墙外墙板图纸,找到构件信息;
根据预制剪力墙内墙板图纸,找到构件信息;
根据叠合楼板图纸,找到构件信息;
根据预制楼梯图纸,找到构件信息;
本工程预制剪力墙内墙板最大单构件方量;
本工程预制剪力墙内墙板最大单构件重量;
本工程预制剪力墙外墙板最大单构件方量;
本工程预制剪力墙外墙板最大单构件重量;
本工程叠合楼板最大单构件方量;
本工程叠合楼板最大单构件重量;
本工程预制楼梯最大单构件方量;
本工程预制楼梯最大单构件重量;
本工程预制构件采用专用吊装工具;
本工程预制构件采用吊装索具;
吊索安全系数要求;
本工程预制构件吊装钢丝绳可选用型号;
本工程预制构件采用吊装索具配件;
本工程活动卡环绑扎时的要求;
预制构件靠放架的要求;
预制构件叠层堆放时注意事项;
二、材料准备(20题)
本工程预制剪力墙内墙类型;
本工程预制剪力墙外墙类型;
本工程预制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
本工程预制剪力墙每种类型数量;
本工程预制剪力墙每种类型总方量;
本工程预制剪力墙每种类型总重量;
本工程某层预制剪力墙外墙板合计方量;
本工程某层预制剪力墙外墙板合计重量;
本工程某层预制剪力墙内墙板合计方量;
本工程某层预制剪力墙内墙板合计重量;
本工程叠合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本工程某层叠合楼板合计方量;
本工程某层叠合楼板合计重量;
本工程预制楼梯混凝土强度等级;
本工程某层预制楼梯类型;
本工程某层预制楼梯合计方量;
本工程某层预制楼梯合计重量;
本工程叠合楼板进场时需要提交的材料;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时需要提交的材料;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时需要提交的材料;
三、其他准备(114题)
本工程预制墙板堆放对场地要求;
本工程预制叠合板堆放对场地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梯堆放对场地要求;
本工程预制叠合板堆放层数要求;
本工程预制墙板采用靠架直立存放倾斜角;
本工程预制楼梯放置形式;
本工程预制楼梯堆垛层数要求;
预制构件分类堆放的依据;
预埋吊件堆放的朝向;
灌浆套筒成品的保护措施;
预埋螺栓孔的保护措施;
预制构件转运次数的限制;
预制叠合板堆放时间限制;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长度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长度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宽度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厚度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对角线差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宽度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厚度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对角线差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长度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宽度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长度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宽度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厚度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对角线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厚度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对角线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楼板侧向弯曲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楼梯侧向弯曲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扭翘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扭翘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表面平整度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表面平整度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楼板侧向弯曲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扭翘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预埋钢板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预埋线盒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预埋螺栓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预埋钢板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预埋线盒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预埋螺栓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预留孔尺寸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预留孔尺寸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预留插筋中心线位置偏移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预留插筋外露长度尺寸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预留插筋中心线位置偏移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预留插筋外露长度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预留吊环中心线位置偏移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预留吊环流出高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板进场验收时,预留吊环中心线位置偏移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楼梯侧向弯曲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扭翘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预埋钢板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预埋线盒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预埋螺栓允许偏差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预埋钢板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预埋线盒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预埋螺栓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预留孔尺寸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预留孔尺寸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预留插筋中心线位置偏移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预留插筋外露长度尺寸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预留插筋中心线位置偏移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预留插筋外露长度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预留吊环中心线位置偏移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预留吊环流出高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梯进场验收时,预留吊环中心线位置偏移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高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宽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厚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高度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宽度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厚度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对角线差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对角线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侧向弯曲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扭翘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表面平整度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侧向弯曲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扭翘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偏移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偏移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埋钢板平面高差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埋钢板平面高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偏移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偏移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埋螺栓外露长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埋螺栓外露长度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埋套筒中心线位置偏移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埋套筒中心线位置偏移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埋套筒平面高差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埋套筒平面高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留孔尺寸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留孔尺寸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留插筋中心线位置偏移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留插筋中心线位置偏移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留插筋外露长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预留插筋外露长度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键槽长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键槽深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灌浆套筒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灌浆套筒连接钢筋外露长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进场验收时,灌浆套筒中心线位置偏差检验方法;
项目三:安装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共111题)
一、预制墙板临时支撑(7题)
本工程预制墙板临时支撑时,每个构件布置数量要求;
本工程预制墙板上部斜支撑,支撑点距离底部的距离不宜小于高度的多少;
本工程预制墙板上部斜支撑,支撑点距离底部的距离不应小于高度的多少;
本工程预制墙板构件安装就位后,临时支撑对构件安装进行微调目的;
本工程临时支撑上支撑杆倾角;
本工程临时支撑下支撑杆倾角;
本工程预制墙板临时支撑拆除要求;
二、预制构件吊装与检验(34题)
本工程预制构件起吊过程中,吊索与构件的平面夹角要求;
本工程预制构件起吊过程中,安全员要求;
本工程预制构件起吊前,试吊要求;
本工程预制构件起吊前,吊装作业人员要求;
本工程预制构件起吊前,对风力要求;
本工程预制内墙板安装工艺流程步骤先后顺序;
完善本工程预制内墙板安装施工工艺流程步骤;
本工程预制外墙板安装施工工艺流程步骤先后顺序;
完善本工程预制外墙板安装施工工艺流程步骤;
本工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流程步骤先后顺序;
完善本工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流程步骤;
本工程预制楼梯安装施工工艺流程步骤先后顺序;
完善本工程预制楼梯安装施工工艺流程步骤;
本工程预制楼梯吊装时,吊索与吊梁水平夹角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梯吊装时,安装方向要求;
本工程叠合板吊装时,吊索与吊梁水平夹角要求;
本工程叠合板吊装时,叠合板起落要求;
本工程预制墙板安装时,中心线对轴线位置的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安装时,构件底面或顶面标高允许偏差;
本工程叠合板安装时,构件底面或顶面标高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安装时,构件垂直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安装时,接缝宽度的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安装时,支座中心位置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安装时,中心线对轴线位置的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安装时,构件垂直度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安装时,接缝宽度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安装时,支座中心位置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叠合板安装时,板端面相邻构件平整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叠合板安装时,板底面外露时相邻构件平整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叠合板安装时,板底面不外露时相邻构件平整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叠合板安装时,板搁置长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叠合板安装时,板支座中心位置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梯安装时,楼梯搁置长度的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梯安装时,楼梯底面或顶面标高的允许偏差;
三、预制构件施工要求要点(17题)
本工程预制墙板施工准备内容;
本工程预制墙板吊装安装工具;
本工程预制墙板吊装安装临时支撑后,检查墙板内容;
本工程预制墙板灌浆施工工艺流程步骤先后顺序;
完善本工程预制墙板灌浆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后浇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流程步骤先后顺序;
完善本工程后浇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不宜灌浆施工的温度要求;
不得灌浆施工的温度要求;
灌浆料拌合物制备后使用时间限制;
灌浆料拌合物制备剩余后可否二次使用;
灌浆施工采用的方式;
本工程预制叠合板施工前准备工作内容;
本工程预制叠合板后浇混凝土后,拆除模板支撑要求;
本工程预制楼梯施工准备工作内容;
本工程预制楼梯施工时,在梯梁支撑部位处理方式;
本工程预制楼梯施工完成后验收时机要求;
四、质量验收(53题)
本工程预制墙板质量验收时,长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质量验收时,宽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质量验收时,高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质量验收时,厚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板质量验收时,长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板质量验收时,宽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板质量验收时,高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板质量验收时,厚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板质量验收时,内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质量验收时,外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板质量验收时,内表面平整度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质量验收时,外表面平整度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板质量验收时,侧向弯曲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质量验收时,侧向弯曲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板质量验收时,侧向弯曲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质量验收时,侧向弯曲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板质量验收时,翘曲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质量验收时,翘曲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板质量验收时,翘曲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质量验收时,翘曲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楼板质量验收时,对角线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墙板质量验收时,对角线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楼板质量验收时,对角线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墙板质量验收时,对角线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叠合楼板验收时,板下垂挠度变形允许偏差;
本工程叠合楼板验收时,板设计起拱挠度变形允许偏差;
本工程叠合楼板验收时,板下垂挠度变形检验方法;
本工程叠合梁验收时,梁下垂挠度变形允许偏差;
本工程叠合梁验收时,梁下垂挠度变形检验方法;
本工程叠合梁验收时,梁设计起拱挠度变形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预留孔质量验收时,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预留孔质量验收时,孔尺寸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预留洞质量验收时,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预留洞质量验收时,洞口尺寸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预留洞质量验收时,洞口深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门窗口质量验收时,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门窗口质量验收时,宽度尺寸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门窗口质量验收时,高度尺寸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预埋件质量验收时,预埋板中心位置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预埋件质量验收时,预埋螺栓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预埋件质量验收时,预埋螺栓外露长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预埋件质量验收时,预埋套筒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预埋件质量验收时,螺母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预埋件质量验收时,螺母与混凝土平面高差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预埋件质量验收时,吊环在构件平面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预埋件质量验收时,吊环与构件表面混凝土高差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预留插筋质量验收时,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预留插筋质量验收时,中心线位置偏差检验方法;
本工程预制构件预留插筋质量验收时,外露长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键槽质量验收时,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键槽质量验收时,长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键槽质量验收时,宽度允许偏差;
本工程预制构件键槽质量验收时,深度允许偏差;
PAGE
5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15G365-2
-99E59L I3HSNNHZOVIanHZNVIVIrON5
国家筑标设
国家建筑标准设
国家建筑标准设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板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国家建筑标准设订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5G365-2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培板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组织编制:巾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中國计刻出版社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批准《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等
9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通知
建质函[2015]47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总后
基建营房部工程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
经审查,批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1个单位编制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
板》等9项标准设计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
附件: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名称及编号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一五年二月十五日
“建质函[2015]47号”文批雅的9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号
序号
图集号
序号
图集号
序号
阁集号
序号
图集号
序号
图集号
1
15G365-1
3
15G366-1
5
15G368-1
7
15G107-1
9
15G310-2
2
15G365-2
4
15G367-1
6
15J939-1
8
15G310-1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板
主编单位负责人
2弟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乙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函[2015]47号
技术审定人: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统一编号:
李啡
GJBT-1323
实行日期:二0一五年三月一日
图集号:15C365-2
设计负责人:太
目录
目录……1
Q-3328模板图…20
Q-3629摸板图
36
总汽明
0-3328配:图
2
NQ-3629配筠图
37
NQ、NOM1素引图
……8
NQ-3628模板图
22
NQ-1830挨板图
38
NQ2、0N3来引图
4…t…9
0-3628配禁图

N0-1830筋图
西
N0-1829模板图
……i+4…24
NQ-2130袋板图
044
0
无洞口内墙板(NQ)
Q-1829配籍国
25
NQ-2130至筋图

NQ-1828模板图
b
N0-2129棋板图
…26
NQ-2430摸板国

NQ-1828配筋图
0
0-2129配箔图…27
NQ-2430配筋图
0
N0-2128模板阁……12
N0-2429模板阁……28
Q-2730模板阁
g
N0-2128配筋图
13
NQ-2429配图
29
N0-2730配筋图
45
NQ-2428模板图
14
NQ-2729模板图
30
NQ-3030模板图
46
NQ-2428配然图
15
N0-2729配然图
…31
Q-3030死筋图

N0-2728模板图
…16
Q-3029模板图
…32
Q-3330根板图
48
NQ-2728配筋国
17
NQ-3029配国
53
0-3330配筠国
49
N0-3028核板图
18
N0-3329模板图
Q-3630装板图
50
N0-3028配筋图…19
N0-3329配躺 ……35
0-3630死筋图……51


图集号
15G365-2
审悯马声财校列斋忘强-海议计许文杰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ssembled buildings
with concrete structure
GB/T 51231 - 2016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 2 0 1 7 年 6 月 1 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 1419 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T 51231- 2016 ,自 2017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7 年 1 月 10 日
3
前言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
筑技术规范等 3 项标准规范编制工作的函)) (建办标函 [2016J
909 号)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
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
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基
本规定; 4. 建筑集成设计; 5. 结构系统设计; 6. 外围护系统设
计; 7. 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 8. 内装系统设计; 9. 生产运输;
10. 施工安装; 11.质量验收。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
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
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
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 9 号主i吾国际 2 号楼,邮政编码: 100048 ,
邮箱: pccode2016@) 。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燕通建筑构件有限公司
重庆市设计院
4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徽海龙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
湖南大学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
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
公司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和能人居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5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建筑大学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河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
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兆弟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北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榆构有限公司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
云南省建设技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刘东卫郁银泉
(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序)
卡凡杰马洪马涛马荣全
王岩王蕴王赞王开飞
王宏业王晓锋邓炬邓小华
卢旦叶浩文田炜田春雨
白树杨冯健冯海悦师前进
朱茜朱兆睛伍止超伍孝波
任或任禄刘吴刘晗
刘霄刘西宝刘治国刘建飞
刘树茂刘晓星刘海成江富
许清风孙海龙杜志杰李宁
6
李浩李凤武李文峰李立晓
李战赠李晓明李晓峰李晨光
杨勇杨思忠肖明吴江
吴 j吉何晓微谷军谷倩
沈小瑛张剑张瑶张瀑
张宗军张建斌张贵祥陈长林
苗启松易伟建周冲周兆弟
周祥茵单玉川孟凡林赵勇
赵锢赵中宇赵晓龙郝伟
胡翔姚涛贾璐钱承浩
钱稼茹徐其功高志强郭宁
郭正兴郭海山黄小坤黄凌洁
崔士起崔晓强康敏梁琳
彭玉斌蒋航军蒋勤俭焦安亮
鲁兆红曾繁娜楼跃清樊骋
樊则森薛伟辰魏素巍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赵冠谦薛峰委宇杨健康
周静敏朱显泽王冠军孙成群
徐玲献王智超徐有邻吕西林
金伟良傅剑平周建龙左江
郑文忠韩林海陈红华建民
葛兴杰周文连杨仕超李爱群
卢求费毕刚
7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和符号…………………………………………………… 2
2.1 术语...................................…..................………. 2
2.2 符号..............................................................…. 5
3 基本规定……………………………………………………… 7
4 建筑集成设计……………………………………………….. 8
4. 1 一般规定…................................…..................…. 8
4.2 模数协调..............…..................……................... 8
4.3 标准化设计.....................................................…. 9
4.4 集成设计..............…........................................... 10
5 结构系统设计……..............….........…...................... 12
5.1 一般规定…........….................................….......... 12
5.2 结构材料...................................……·…........……. 15
5.3 结构分析和变形验算 ................................….......... 16
5.4 构件与连接设计….......................……................... 17
5.5 楼盖设计............................................................ 19
5.6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 23
5. 7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 29
5.8 多层装配式墙板结构 .. ..... .. .... ..... ........ .. .. ..... . 39
5.9 外挂墙板设计........….........…........................……. 43
6 外围护系统设计..............…..................................... 46
6.1 一般规定........…..........................................……. 46
6. 2 预制外墙........…................................................. 47
6.3 现场组装骨架外墙........…........................….......... 49
6.4 建筑幕墙...........................…........…................... 49
8
6. 5 外门窗 ……………….................................... ..…. ............……. 50
6. 6 屋面.......... ..………………............... ..….......... 50
7 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 52
7.1 一般规定............ ............ .......... .................................….................................. ..…. 52
7.2 给水排水.............. ..….. .............................. ............................……................ ..…. 53
7. 3 供暖、通风、空调及燃气…….............. ..…………................ ..……. 53
7.4 电气和智能化.............................. ..................................………….... 54
8 内装系统设计.................................................................. ....…................... 56
8. 1 →般规定…...................................................... ............ ......................….......... 56
8.2 内装部品设计选型................................ ..…................ ..…................ ..…·… 56
8. 3 接口与连接…………….......................................... 57
9 生产运输...... ............ ...... ...... ............ .................. ........................ ...... ..….............. 59
9. 1 一般规定……………….............. ..….........…….. ................……. 59
9. 2 原材料及配件............................................ ..…. 60
9. 3 模具……….................. ................…….........….. ............................…. 64
9.4 钢筋及预埋件.................. .............................. ....……........ ............................…. 68
9. 5 预应力构件…........….................................................... ..…................ ..…. 70
9. 6 成型、养护及脱模.............................................. ..……...... 72
9. 7 预制构件检验…………........…................ ..…….. ..........……. 76
9. 8 存放、吊运及防护…... ...............…... . 85
9. 9 资料及交付…...... . ...........…. 87
9. 10 部品生产…………………………....... .….... 88
10 施工安装……...............…........…............. .........… 90
10. 1 →般规定………....... .……….......................... .…. 90
10.2 施工准备…..............……….......................... .…. 90
10. 3 预制构件安装 …................................................ 92
10.4 预制构件连接 …..........................……·…....... .…. 95
10. 5 部品安装…........…. .......................….........……. 97
10. 6 设备与管线安装……....... .….........….......... 100
10. 7 成品保护........……………………. 100
9
10.8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 .…………. 101
11 质量验收….................. ... ..........…................. .….. 103
11. 1 一般规定.................……..................…........ .…. 103
11. 2 预制构件....... .………………….........…·……......... 104
11. 3 预制构件安装与连接 …....... .…............................ 107
11. 4 部品安装…....... .………………. .................………. 109
11. 5 设备与管线安装……....... .……........ .…........ .……. 111
附录 A 双面叠合剪力墙设计 ...... ..……....... .……........ 113
本标准用词说明….........….............……....................... 118
引用标准名录…................................. ....... .... ... ..……. 119
附:条文说明...............….......….................…... ......… 123
10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2 Terms a口d Symbols ........…………….........…….......... 2
2.1 Terms ……………………………………………………… 2
2.2 Symbols …………………………………………………… 5
3 Basic Requirements ……………....... .…. .................…. 7
4 Architecture Integrated Design ........……................... 8
4.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8
4. 2 Module Coordi日atlOn ………………………………………… 8
4. 3 Standardized Design ……..…………………………………. 9
4. 4 Integrated Design ………………………………………… 10
5 Structural Design ..........................…. .................…. 12
5.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2
5. 2 Structural Materials ………………………………………… 15
5. 3 Structural Analysis ………………………………………… 16
5. 4 Component Design and Connection ………………………… 17
5. 5 Slab Design ………………………………………………… 19
5.6 Frame Structure D创出口 …………………………………… 23
5.7 Shear Wall Structure Design ……·……………………….. 29
5.8 Multi-Story Shear Wall Structure Design …………………… 39
5. 9 Fa ade Panel Design ……………………………………… 43
6 Envelope System Design ..............…………. ........……. 46
6.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46
6. 2 Precast Concrete Fa ade Panel ……………………………… 47
6.3 On-Site Assembly Cladding Wall …………………………… 49
6.4 Curtain Walls ……………………………………………… 49
11
6. 5 Windows and Doors System ………………………………… 50
6. 6 Roofing System …………………………………………… 50
7 Facility and Pipeline System Design ………........………. 52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 52
7.2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 53
7.3 Heating , Ventilation , Air Conditioning and Gas …………… 53
7. 4 Electric and Intell珞巴口t ……………………………………… 54
8 Interior Decoration System Design ……………………… 56
8. 1 General Requirem巳nts ……………………………………… 56
8. 2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Interior Decoration Parts …………… 56
8. 3 Interface and Connection ..…………………………………. 57
9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 ........………. 59
9.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59
9.2 Raw Materials and Fitiing ………………………………… 60
9.3 Moulds …………………………………………………… 64
9. 4 Reinforcement and Embeded Parts ………………………… 68
9.5 Prestressed Component …………………………………… 70
9. 6 Concrete molding 、 curing and demoulding ………………… 72
9.7 Precast Component Testing ………………………………… 76
9. 8 Stacking 、 lifting and protection …………………………… 85
9. 9 Data management and delivery ……………………………… 87
9. 10 Production of Parts ………·…………………………….. 88
10 Construction and Erection ……….................………. 90
10.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90
10.2 Constrction Preparation …………………………………… 90
10.3 Erection of Precast Component …………………………… 92
10.4 Connection of Precast Component ………………………… 95
10.5 Erection of Parts ………………………………………… 97
10. 6 Erection of Facility and Pipeline ………………………… 100
10.7 Product Protection ……………………………………… 100
12
10. 8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101
11 Quality Acceptance …........………..................…·… 103
11.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03
11. 2 Precast Component ……………………………………… 104
11. 3 Erection and Connection of Precast Component …………… 107
11. 4 Erection of Parts ………………………………………… 109
11. 5 Erection of Facility and Pipeline …………..……………. 111
Appendix A Double Faced Superposed Shear
Wall Design …………………………………… 113
Explanation of 认Tording in This Standard ………........…. 118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119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123
13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 1. 1 装配式建筑 assembled building
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
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
2.1.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assembled building with concrete struc
ture
建筑的结构系统由混凝土部件(预制构件)构成的装配式
建筑。
2. 1. 3 建筑系统集成 integration of buildi吨 systems
以装配化建造方式为基础,统筹策划、设计、生产和施工
等,实现建筑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
统一体化的过程。
2. 1. 4 集成设计 integrated design
建筑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一
体化的设计。
2. 1. 5 协同设计 collaborative design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通过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业相互
配合,并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满足建筑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
装等要求的→体化设计。
2. 1. 6 结构系统 structure system
由结构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以承受或传递荷
载作用的整体。
2. 1. 7 外围护系统 envelope system
由建筑外墙、屋面、外门窗及其他部品部件等组合而成,用
于分隔建筑室内外环境的部品部件的整体。
2
2.1.8 设备与管线系统 facility and pipeline system
由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电气和智能化、燃气等设备与
管线组合而成,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整体。
2.1.9 内装系统 interior decoration system
由楼地面、墙面、轻质隔墙、吊顶、内门窗、厨房和卫生间
等组合而成,满足建筑空间使用要求的整体。
2. 1. 10 部件 component
在工厂或现场预先生产制作完成,构成建筑结构系统的结构
构件及其他构件的统称。
2. 1. 11 部品 part
由工厂生产,构成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
的建筑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组装而成的功能单元的统称。
2. 1. 12 全装修 decorated
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全部安装完成,达到
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性能的状态。
2. 1. 13 装配式装修 assembled decoration
采用干式工法,将工厂生产的内装部品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
的装修方式。
2. 1. 14 干式工法 non-wet construction
采用干作业施工的建造方法。
2. 1. 15 模块 module
建筑中相对独立,具有特定功能,能够通用互换的单元。
2. 1. 16 标准化接口 standardized interface
具有统一的尺寸规格与参数,并满足公差配合及模数协调的
接口。
2. 1. 17 集成式厨房 integrated kitchen
由工厂生产的楼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和厨房设备及管线
等集成并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
2. 1. 18 集成式卫生间 integrated bathroom
由工厂生产的楼地面、墙面(板)、吊顶和洁具设备及管线
3
等集成并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
2. 1. 19 整体收纳 system cabinet
由工厂生产、现场装配、满足储藏需求的模块化部品。
2. 1. 20 装配式隔墙、吊顶和楼地面 assembled partition wall.
ceiling and floor
由工厂生产的,具有隔声、防火、防潮等性能,且满足空间
功能和美学要求的部品集成,并主要采用于式工法装配而成的隔
墙、吊顶和楼地面。
2. 1. 21 管线分离 pipe&wire detached from structure system
将设备与管线设置在结构系统之外的方式。
2. 1. 22 同层排水 same-floor drainage
在建筑排水系统中,器具排水管及排水支管不穿越本层结构
楼板到下层空间、与卫生器具同层敷设并接人排水立管的排水
方式。
2. 1. 23 预制混凝土构件 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
在工厂或现场预先生产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
2. 1. 2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棍凝土
结构。
2. 1. 25 装配整体式由凝土结构 monolithic precast concrete struc
ture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
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简称装
配整体式结构。
2. 1. 26 多层装配式墙板结构 multi-story precast concrete wall
panel structure
全部或部分墙体采用预制墙板构建成的多层装配式混凝土
结构。
2. 1. 27 1昆凝土叠合受弯构件 concrete composite flexural compo
nent
4
预制混凝土梁、板顶部在现场后浇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受弯
构件,简称叠合梁、叠合板。
2. 1. 28 预制外挂墙板 precast concrete facade panel
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
外墙板,简称外挂墙板。
2.1.29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 grout sleeve splicing of rebars
在金属套筒中插入单根带肋钢筋并注人灌浆料拌合物,通过
拌合物硬化形成整体并实现传力的钢筋对接连接方式。
2.1.30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 rebar lapping in grout-filled hole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在孔道中插人需搭接的钢
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搭接连接方式。
2. 1. 31 水平锚环灌浆连接 connection between precast panel
by post-cast area and horizontal anchor loop
同一楼层预制墙板拼接处设置后浇段,预制墙板侧边甩出钢
筋锚环并在后浇段内相互交叠而实现的预制墙板竖缝连接方式。
2.2 符 号
2.2.1 材料性能
f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P
f, ←一一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y 、 J'y 一--普通钢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fyv 横向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2.2.2 作用和作用效应
N一一轴向力设计值;
V一一剪力设计值;
Vjd 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接缝剪力设计值;
VjdE一一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剪力设计值;
V mua 被连接构件端部按实配钢筋面积计算的斜截面受剪
承载力设计值p
Vu 一一持久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5
VuE -→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qa 垂直于外挂墙板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G 外挂墙板的重力荷载标准值。
2.2.3 计算系数及其他
α阳一一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Y阻←→一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Yo 结构重要性系数;
市 接缝受剪承载力增大系数;
< w-风荷载组合系数;
卢E 一一动力放大系数;
D.Ue ←→一弹'性层间位移;
[8e ] 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D.U p - 弹塑性层间位移;
[8p] 一二一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户一一表示钢筋直径的符号 , c 20 表示直径为 20mm 的
钢筋。
6
3 基本规定
3.0.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统筹设计、生
产运输、施工安装,实现全过程的协同。
3.0.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应按照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
的要求,以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实现建筑及部品部件的系列
化和多样化。
3.0.3 部品部件的工厂化生产应建立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设置产品标识,提高生产精度,保障产品质量。
3.0.4 装配式 昆凝土建筑应综合协调建筑、结构、设备和内装
等专业,制定相互协同的施工组织方案,并应采用装配式施工,
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劳动效率。
3.0.5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实现全装修,内装系统应与结构系
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一体化设计建造。
3.0.6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 CBIM) 技术,
实现全专业、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3.0.7 装配式泪凝土建筑宜采用智能化技术,提升建筑使用的
安全、便利、舒适和环保等性能。
3. O. 8 装配式 昆凝土建筑应进行技术策划,对技术选型、技术
经济可行性和可建造性进行评估,并应科学合理地确定建造目标
与技术实施方案。
3. O. 9 装配式提凝土建筑应满足适用性能、环境性能、经济性
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等要求,并应采用绿色建材和性能优良
的部品部件。
7
4 建筑集成设计
4.1 一般规定
4. 1. 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模数协调,采用模块组合的标准化
设计,将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和内装系统进
行集成。
4. 1.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按照集成设计原则,将建筑、结构、
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智能化和燃气等专业之间进行协同
设计。
4. 1. 3 装配式 昆凝土建筑设计宜建立信息化协同平台,采用标
准化的功能模块、部品部件等信息库,统一编码、统一规则,全
专业共享数据信息,实现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4. 1. 4 装配式也凝土建筑应满足建筑全寿命期的使用维护要求,
宜采用管线分离的方式。
4. 1. 5 装配式1昆凝土建筑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有关防火、防水、
保温、隔热及隔声等要求。
4.2 模数协调
4.2.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
协调标准)) GB/T 50002 的有关规定。
4.2.2 装配式提凝土建筑的开间与柱距、进深与跨度、门窗洞
口宽度等宜采用水平扩大模数数列 211M、 3nM (11 为自然数)。
4.2.3 装配式提凝土建筑的层高和门窗洞口高度等宜采用竖向
扩大模数数列 ηM。
4.2.4 梁、柱、墙等部件的截面尺寸宜采用竖向扩大模数数
列 ηM。
4.2.5 构造节点和部件的接口尺寸宜采用分模数数列 11M/2 、
8
nM/5 、 η岛1/10 。
4.2.6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开间、进深、层高、洞口等优先尺
寸应根据建筑类型、使用功能、部品部件生产与装配要求等
确定。
4.2.7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定位宜采用中心定位法与界面定位
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部件的水平定位宜采用中心定位法,部件
的竖向定位和部品的定位宜采用界面定位法。
4.2.8 部品部件尺寸及安装位置的公差协调应根据生产装配要
求、主体结构层间变形、密封材料变形能力、材料干缩、温差变
形、施工误差等确定。
4.3 标准化设计
4.3.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采用模块及模块组合的设计方法,
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
4.3.2 公共建筑应采用楼电梯、公共卫生间、公共管井、基本
单元等模块进行组合设计。
4.3.3 住宅建筑应采用楼电梯、公共管井、集成式厨房、集成
式卫生间等模块进行组合设计。
4.3.4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部品部件应采用标准化接口。
4.3.5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大开间大进深、空间灵活可变的布置方式 P
2 平面布置应规则,承重构件布置应上下对齐贯通,外墙
洞口宜规整有序;
3 设备与管线宜集中设置,并应进行管线综合设计。
4.3.6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立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墙、阳台板、空调板、外窗、遮阳设施及装饰等部品
部件宜进行标准化设计;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宜通过建筑体量、材质肌理、色彩等
变化,形成丰富多样的立面效果;
3 预制混凝土外墙的装饰面层宜采用清水混凝土、装饰混
9
凝土、免抹灰涂料和反打面砖等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
4.3.7 装配式提凝土建筑应根据建筑功能、主体结构、设备管
线及装修等要求,确定合理的层高及净高尺寸。
4.4 集成设计
4.4.1 装配式泪凝土建筑的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
线系统和内装系统均应进行集成设计,提高集成度、施工精度和
效率。
4.4.2 各系统设计应统筹考虑材料性能、加工工艺、运输限制、
吊装能力等要求。
4.4.3 结构系统的集成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采用功能复合度高的部件进行集成设计,优化部件
规格;
2 应满足部件加工、运输、堆放、安装的尺寸和重量要求。
4.4.4 外围护系统的集成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对外墙板、幕墙、外门窗、阳台板、空调板及遮阳部
件等进行集成设计;
2 应采用提高建筑'性能的构造连接措施;
3 宜采用单元式装配外墙系统。
4.4.5 设备与管线系统的集成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智能化、燃气等设备与管线
应综合设计;
2 宜选用模块化产品,接口应标准化,并应预留扩展条件。
4.4.6 内装系统的集成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内装设计应与建筑设计、设备与管线设计同步进行;
2 宜采用装配式楼地面、墙面、吊顶等部品系统;
3 住宅建筑宜采用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及整体收纳
等部品系统。
4.4.7 接口及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系统部件、内装部品部件和设备管线之间的连接方
10
式应满足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
2 结构系统与外围护系统宜采用干式工法连接,其接缝宽
度应满足结构变形和温度变形的要求;
3 部品部件的构造连接应安全可靠,接口及构造设计应满
足施工安装与使用维护的要求;
4 应确定适宜的制作公差和安装公差设计值;
5 设备管线接口应避开预制构件受力较大部位和节点连接
区域。
11
5 结构系统设计
5. 1 一般规定
5. 1. 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本章未作规定的,应按现行行
业标准《装配式棍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 的有关规定执行。
5. 1. 2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
体式框架一现浇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核心筒结构、
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应满足表
5. 1. 2 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结构中竖向构件全部为现浇且楼盖采用叠合梁板时,
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可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
术规程)) JGJ 3 中的规定采用。
2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和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
构,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当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
力大于该层总剪力的 50%时,其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当
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该层总剪力的 80% 时,
最大适用高度应取表 5. 1. 2 中括号内的数值。
3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和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
构,当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采用浆锚搭接连接时,房屋最大
适用高度应比表中数值降低 10m o
4 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
效的加强措施。
表 5. 1. 2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 (m)
结构类型
8 度 (0.30g)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30
12
续表 5. 1. 2
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类型
6 度 7 度 8 度 (0.20g) 8 度 (0.30g)
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
130 120 100 80
剪力墙结构
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
150 130 100 90
核,心筒结构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130 (1 20) 110 (00) 90 (80) 70 (60)
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
110 (100) 90 (80) 70 (60)
力墙结构
注 1 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1屋顶的部分;
2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指地面以上有部分框支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不包括
仅个别框支墙的情况。
5. 1. 3 高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表 5. 1. 3
的数值。
表 5. 1. 3 高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类型
6 度、 7 度 8 度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4 3
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 6 5
装自己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6 5
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核d心筒结构 7 6
5. 1. 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根据设防类
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
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装配整体式1昆凝土结构的抗震
等级应按表 5. 1. 4 确定。其他抗震设防类别和特殊场地类别下的
建筑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 、《装
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程)) JGJ 3 中对抗震措施进行调整的规定。
13
表 5. 1. 4 丙类建筑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类型
6 度 7 度 8 度
高度 (m) 王三24 >24 三二24 >24 三三24 >24
装配整体
式框架 框架 四
结构
大跨度框架
>24 且
装配整体 >24 旦高度 (m) 三三60 >60 三三24 >60 4二24 >60
三三60 主ζ60
式框架-现
浇剪力墙 框架 四 四
结构
剪力墙
装配整体 框架
式框架-现
浇核JL"筒
核心筒
结构
装配整体 >24 且 >24 且高度 (m) 三二70 >70 主二24 >70 三三24 >70
式剪力墙 ~70 三三 70
结构 剪力墙 四 囚
>24 且 >24 且
高度 王三70 >70 三三24 >70 三ζ24
三三70 三三70
现浇框
装配整体
支框架
式部分框
底部加强
支剪力墙
部位剪
结构
力墙
其他区域
四 四
剪力墙
注: 1 大跨度框架指跨度不小于 18m 的框架;
2 高度不超过 60m 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核心筒结构按装配整体式框架-现
浇剪力墙的要求设计时,应按表中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的规定
确定其抗震等级。
5. 1. 5 高层装配整体式混凝士结构,当其房屋高度、规则性等
不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或者抗震设防标准有特殊要求时,可按国家
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 和《高层建筑混凝土
14
结构技术规程)) JGJ 3 的有关规定进行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当
采用本标准未规定的结构类型时,可采用试验方法对结构整体或
者局部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复核,
并应进行专项论证。
5.1.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采取措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安全
等级为一级的高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尚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
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 的有关规定进行抗连续倒塌概
念设计。
5. 1. 7 高层建筑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设置地下室时,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2 剪力墙结构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宜采用
现浇混凝土;
3 框架结构的首层柱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4 当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框架结构的首层柱采用预制
混凝土时,应采取可靠技术措施。
5.2 结构材料
5.2.1 混凝土、钢筋、钢材和连接材料的性能要求应符合国家现
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 和《装配式棍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 等的有关规定。
5.2.2 用于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的镀挥金属波纹管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 JG 225 的有关规定。镀
挥金属波纹管的钢带厚度不宜小于 0.3mm,波纹高度不应小
于 2.5mmo
5.2.3 用于钢筋机械连接的挤压套筒,其原材料及实测力学性
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 JG/T 163 的有
关规定。
5.2.4 用于水平钢筋锚环灌浆连接的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T 50448 的有
关规定。
15
5.3 结构分析和变彤验算
5.3.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弹性分析时,节点和接缝的模拟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当预制构件之间采用后浇带连接且接缝构造及承载力满
足本标准中的相应要求时,可按现浇混凝土结构进行模拟;
2 对于本标准中未包含的连接节点及接缝形式,应按照实
际情况模拟。
5.3.2 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时,结构在设防烈度地震及罕遇地
震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分析,可根据结构受力状态采用弹性分析
方法或弹塑性分析方法。弹塑性分析时,宜根据节点和接缝在受
力全过程中的特性进行节点和接缝的模拟。材料的非线性行为可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确定,节
点和接缝的非线性行为可根据试验研究确定。
5.3.3 内力和变形计算时,应计人填充墙对结构刚度的影响。
当采用轻质墙板填充墙时,可采用周期折减的方法考虑其对结构
刚度的影响;对于框架结构,周期折减系数可取 o. 7~0. 9; 对
于剪力墙结构,周期折减系数可取 o. 8~ 1. 0 。
5.3.4 在风荷载或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
间位移应符合下式规定:
6.ue ~ [民Jh (5. 3. 4)
式中: 6.ue -_一楼层内最大弹性层间位移;
[8e J 二一一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应按表 5.3.4 采用;
h 层高。
表 5.3.4 弹性层闰位移角限值
结构类型 [8eJ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1/550
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核心筒结构 1/800
装配式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1/1000
16
5.3.5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薄弱层(部位)弹塑性层间位
移应符合下式规定:
!:::"Up ζ [8p ]h (5.3.5)
式中 : !:::"up 弹塑性层间位移;
[8p ] 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应按表 5.3.5 采用;
h 一一层高。
表 5.3.5 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结构类别 [8p ]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1/50
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核心筒结构 1/100
装配式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1/120
5.4 构件与连接设计
5.4.1 预制构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构件的设计应满足标准化的要求,宜采用建筑信息
化模型 (BIM) 技术进行一体化设计,确保预制构件的钢筋与预
留洞口、预埋件等相协调,简化预制构件连接节点施工;
2 预制构件的形状、尺寸、重量等应满足制作、运输、安
装各环节的要求;
3 预制构件的配筋设计应便于工厂化生产和现场连接。
5.4.2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中,接缝的正截面承载力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的规定。接缝
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
γ'oVjd ~Vu (5.4.2-1)
2 地震设计状况:
VjdE 运 VuE/y阻 (5. 4. 2-2)
在梁、柱端部箍筋加密区及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尚应符合
下式要求:
17
Tjj V mua :'S二 VuE (5.4.2-3)
式中 :γ。-一结构重要性系数,安全等级为-级时不应小于
1. 1 ,安全等级为二级时不应小于1. 0;
Vjd ←→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接缝剪力设计值
(N) ;
V jdE 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剪力设计值 (N) ;
Vu 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梁端、柱端、剪力
墙底部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CN) ;
VuE一一地震设计状况下梁端、柱端、剪力墙底部接缝受剪
承载力设计值 (N) ;
Vmua 被连接构件端部按实配钢筋面积计算的斜截面受剪
承载力设计值 CN) ;
YRE 接缝受剪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 0.85;
市一-接缝受剪承载力增大系数,抗震等级为一、二级取
1. 2 ,抗震等级为兰、四级取1. 10
5.4.3 预制构件的拼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构件拼接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预制构件
的 昆凝土强度等级;
2 预制构件的拼接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部位;
3 预制构件的拼接应考虑温度作用和混凝土收缩徐变的不
利影响,宜适当增加构造配筋。
5.4.4 装配式 昆凝土结构中,节点及接缝处的纵向钢筋连接宜
根据接头受力、施工工艺等要求选用套筒灌浆连接、机械连接、
浆锚搭接连接、焊接连接、绑扎搭接连接等连接方式。直径大于
20mm 的钢筋不宜采用浆锚搭接连接,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
纵向钢筋不应采用浆锚搭接连接。当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应符
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JGJ 355 的
规定;当采用机械连接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
技术规程>> JGJ 107 的规定;当采用焊接连接时,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18 的规定。
18
5.4.5 纵向钢筋采用挤压套筒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接框架柱、框架梁、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挤压
套筒接头应满足 I 级接头的要求,连接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楼
板分布钢筋的挤压套筒接头应满足 I 级接头抗拉强度的要求;
2 被连接的预制构件之间应预留后浇段,后浇段的高度或
长度应根据挤压套筒接头安装工艺确定,应采取措施保证后浇段
的混凝土浇筑密实;
3 预制柱底、预制剪力墙底宜设置支艇,支腿应能承受不
小于 2 倍被支承预制构件的自重。
5.5 楼盖设计
5.5.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楼盖宜采用叠合楼盖,叠合板
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的
有关规定。
5.5.2 高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中,楼盖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转换层和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楼层宜采用现浇
楼盖;
2 屋面层和平面受力复杂的楼层宜采用现浇楼盖,当采用
叠合楼盖时,楼板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 100mm ,
且后浇层内应采用双向通长配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8mm , 间
距不宜大于 200mm。
5.5.3 当柿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后浇泪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小
于 100mm 且不小于预制板厚度的1. 5 倍时,支承端预制板内纵
向受力钢筋可采用间接搭接方式锚人支承梁或墙的后浇捏凝土中
(图 5.5.3)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附加钢筋的面积应通过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受力方向
跨中板底钢筋面积的 1/3;
2 附加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8mm , 间距不宜大于 250mm;
3 当附加钢筋为构造钢筋时,伸入楼板的长度不应小于与
19
板底钢筋的受压搭接长度,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应小于 15d Cd 为
附加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当附加钢筋承受拉力时,
伸入楼板的长度不应小于与板底钢筋的受拉搭接长度,伸入支座
的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4 垂直于附加钢筋的方向应布置横向分布钢筋,在搭接范
围内不宜少于 3 根,且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6mm,间距不宜大
于 250mm。
6
图 5.5.3 椅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板端构造示意
1 支承梁或墙; 2一预制板; 3 板底钢筋;
4 衍架钢筋; 5 附加钢筋; 6-横向分布钢筋
5.5.4 双向叠合板板侧的整体式接缝宜设置在叠合板的次要受
力方向且宜避开最大弯矩截面。接缝可采用后浇带形式(图
5.5. 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后浇带宽度不宜小于 200mm。
2 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可在后浇带中焊接、搭接、
弯折锚固、机械连接。
3 当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在后浇带中搭接连接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板板底外伸钢筋为直线形(图 5. 5. 4a) 时,钢筋
搭接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的有关规定;
20
2) 预制板板底外伸钢筋端部为 900 或 135。弯钩(图
5.5. 化、 c) 时,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有关钢筋锚固长度
的规定, 900和 135 0弯钩钢筋弯后直段长度分别为 12d
和 5d Cd 为钢筋直径)。
|厂厂|
τ一一一一一→ … 一 -,.
〈、~
| 叶兰/1 IIh02 II I
(a) 板底纵筋直线搭接
.... 4
|厂~ 11
飞~------~I~ Ir-----~飞3
10 I.l_!/;;./, ttt 11 1
(b) 板底纵筋末端带90。弯钩搭接
4
|卢,.;!:-.;. .'{,.-厂|飞、,、j/l气 ~ 二
()重 平z
!

1二7-二耳h-一 二E =3


1
川- L一 2钩按3〕 d
川 一注端」 」-
喇 一一底纵 带oC 筋末板 i甘 弯 搭刀
图 5.5.4 双向叠合板整体式接缝构造示意
1 通长钢筋多 2一纵向受力钢筋; 3一预制板;
4 后浇混凝土叠合层; 5 后浇层内钢筋
4 当有可靠依据时,后语带内的钢筋也可采用其他连接
方式。
5.5.5 次梁与主梁宜采用钱接连接,也可采用刚接连接。当采
用刚接连接并采用后浇段连接的形式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 的有关规定。当采用钱接
连接时,可采用企口连接或钢企口连接形式;采用企口连接时,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当次梁不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且
21
跨度不大于 9m 时,可采用钢企口连接(图 5.5.5-1) ,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3
B
AI
曾耳: ;
A-A B-B
图 5. 5. 5-1 钢企口接头示意
1一预制次梁; 2一预制主梁; 3一次梁端部加密箍筋;
4一钢板; 5 栓钉; 6 预埋件; 7 灌浆料
1 钢企口两侧应对称布置抗剪栓钉,钢板厚度不应小于栓
钉直径的 O. 6 倍;预制主梁与钢企口连接处应设置预埋件;次梁
端部1. 5 倍梁高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100mm。
2 钢企口接头的承载力验算(图 5.5.5-2) ,除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 《钢结构设计规
范)) GB 50017 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企口接头应能够承受施工及 1~ ,-- 3
使用阶段的荷载;
2) 应验算钢企口截面 A 处在施工
及使用阶段的抗弯、抗剪强度; 4-f @ @ I "-2
3) 应验算钢企口截面 B 处在施工
钢企口示意
及使用阶段的抗弯强度;
1一栓钉; 2一预埋件3
4) 凹槽内灌浆料未达到设计强度 3一截面 A; 4 截面 B
22
前,应验算钢企口外挑部分的稳定性;
5) 应验算栓钉的抗剪强度;
6) 应验算钢企口搁置处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3 抗剪栓钉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栓钉杆直径不宜大于 19mm,单侧抗剪栓钉排数及列
数均不应小于 2;
2) 栓钉间距不应小于杆径的 6 倍且不宜大于 300mm;
3) 栓钉至钢板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 50mm,至混凝土构
件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 200mm;
4) 栓钉钉头内表面至连接钢板的净距不宜小于 30mm;
5) 栓钉顶面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25mm。
4 主梁与钢企口连接处应设置附加横向钢筋,相关计算及
构造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的有关规定。
5.6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5.6.1 装配整体式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抗震受剪承载力验算和
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和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 中的有关规定;混凝土叠合梁端
竖向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和预制柱底水平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
值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 中
的有关规定。
5.6.2 叠合梁的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叠合框架梁的梁端箍筋加密区宜
采用整体封闭箍筋;当叠合梁受扭时宜采用整体封闭箍筋,且整
体封闭箍筋的搭接部分宜设置在预制部分(图 5.6.2a) 。
2 当采用组合封闭箍筋(图 5.6.2b) 时,开口箍筋上方两
端应做成 135。弯钩,对框架梁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 10d (d
为箍筋直径) ,次梁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 5d o 现场应采用箍
筋帽封闭开口箍,箍筋帽宜两端做成 135。弯钩,也可做成一端
23
5
预制部分 叠合梁
hJ
2
两端135 0钩箍筋帽
ι万
一端135 0另一端90。弯钩箍筋帽
(b) 采用组合封闭箍筋的叠合梁
图 5.6.2 叠合梁箍筋构造示意
1 预制梁; 2 开口箍筋; 3一上部纵向钢筋; 4 箍筋帽; 5 封闭箍筋
135 0另一端 900弯钩,但 135 0弯钩和 90。弯钩应沿纵向受力钢筋方
向交错设置,框架梁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 10d (d 为箍筋直
径) ,次梁 135 0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 5d , 90 0弯钩平直段长
度不应小于 10d o
3 框架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
24
不宜大于 200mm 和 20 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且不应大于
300mm; 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 250mm 和 20 倍箍筋直
径的较大值,且不应大于 350mm; 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
300mm,且不应大于 400mm o
5.6.3 预制柱的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士结构设计规
范 ìì GB 50010 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矩形柱截面边长不宜小于 400mm,圆形截面柱直径不宜
小于 450mm,且不宜小于同方向梁宽的1. 5 倍。
2 柱纵向受力钢筋在柱底连接时,柱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应
小于纵向受力钢筋连接区域长度与 500mm 之和;当采用套筒灌
浆连接或浆锚搭接连接等方式时,套筒或搭接段上端第一道箍筋
距离套筒或搭接段顶部不应大于 50mm (图 5. 6. 3-1)。
3 柱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20mm,纵向受力钢筋
的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且不应大于 400mm。柱的纵向受力
钢筋可集中于四角配置且宜对称布置。柱中可设置纵向辅助
钢筋且直径不宜小于 12mm 和箍筋直径;当正截面承载力计
算不i十人纵向辅助钢筋时,纵向辅助钢筋可不伸入框架节点
(图 5.6.3-2) 。
3
3
4
4
2
2
图 5.6. 3-1 柱底箍筋加密区域构造示意 图 5. 6. 3-2 柱集中
I 预制柱; 2一连接接头(或钢筋 配筋构造平面示意
l二预制柱; 2 箍筋;
连接区域); 3 加密区箍筋; 4 箍
3 纵向受力钢筋;
筋加密区(阴影区域) 4 纵向辅助钢筋
25
4 预制柱箍筋可采用连续复合箍筋。
5.6.4 上、下层相邻预制柱纵向受力钢筋
采用挤压套筒连接时(图 5.6. 的,柱底后
浇段的箍筋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套筒土端第一道箍筋距离套筒顶部
不应大于 20mm,柱底部第一道箍筋距柱
底面不应大于 50mm,箍筋间距不宜大
于 75mm;
2 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箍筋直径
不应小于 lOmm,抗震等级为丁、四级时,图川 4 柱底后浇段
一 砸筋配置示意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o 1 预制柱; 2 支腿;
5.6.5 采用预制柱及叠合梁的装配整体式 3 柱底后浇段;
4一挤压套筒; 5一箍筋
框架节点,梁纵向受力钢筋应伸人后浇节
点区内锚固或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框架梁预制部分的腰筋不承受扭矩时,可不伸入梁柱节
点核心区。
2 对框架中间层中节点,节点两侧的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
宜锚固在后浇节点核心区内(图 5. 6. 5-1a) ,也可采用机械连接
(a) 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锚固 (b) 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连接
图 5. 6. 5-1 预制柱及叠合梁框架中间层中节点构造示意
1一后浇区; 2一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连接;
3 预制梁; 4 预制柱; 5 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锚回
26
或焊接的方式连接(图 5.6.5-1b); 梁的上部纵向受力钢筋应贯
穿后浇节点核心区。
3 对框架中间层端节点,
当柱截面尺寸不满足梁纵向受
力钢筋的直线锚固要求时,宜
采用锚固板锚固(图 5.6.5-2) ,
也可采用 90。弯折锚固。
4 对框架顶层中节点,梁
纵向受力钢筋的构造应符合本
2
条第 2 款规定。柱纵向受力钢
筋宜采用直线锚固;当梁截面
尺寸不满足直线锚固要求时,
宜采用锚固板锚固(图 5.6.5-
图 5. 6. 5-2 预制柱及叠合梁
3) 。
框架中间层端节点构造示意
5 对框架顶层端节点,柱 I 后浇区; 2 梁纵向钢筋锚固;
宜伸出屋面并将柱纵向受力钢筋 3 预制梁; 4 预制柱
锚固在伸出段内(图 5.6.5-4) ,
柱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锚固板的锚固方式,此时锚固长度不应小
于 o. 6labE。伸出段内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d/4 (d 为柱纵向受力钢筋
(a) 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锚固 (b) 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
图 5. 6. 5-3 预制柱及叠合梁框架顶层中节点构造示意
1一后浇区; 2 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连接; 3一预制梁; 4一梁
下部纵向受力钢筋锚固; 5 柱纵向受力钢筋; 6 锚固板
27
的最大直径),伸出段内箍筋
间距不应大于 5d (d 为柱纵向
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且不应
大于 100mr时梁纵向受力钢筋
应锚固在后浇节点区内,且宜
采用锚固板的锚固方式,此时
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O. 6labE 。
5.6.6 采用预制柱及叠合梁 2
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节点,
两侧叠合梁底部水平钢筋挤压
套筒连接时,可在核心区外一
图 5. 6. 5-4 预制柱及叠合
侧梁端后浇段内连接(图
梁框架顶层端节点构造示意
5. 6. 6-1),也可在核心区外两
l 后浇区; 2 梁下部纵向
侧梁端后浇段内连接(图 受力钢筋锚固; 3 预制梁;
5.6.6-2) ,连接接头距柱边不 4 柱延伸段; 5 柱纵向
小于 O.5hb (hb为叠合梁截面高 受力钢筋
度)且不小于 300mm,叠合梁后浇叠合层顶部的水平钢筋应贯穿后
浇核心区。梁端后浇段的箍筋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75mm;
(a) 中间层 (b) 顶层
图 5.6.6-1 框架节点叠合梁底部水平钢筋在一侧
梁端后浇段内采用挤压套筒连接示意
28
2 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10mm,抗
震等级为三、四级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
(a) 中间层 (b) 顶层
图 5.6.6-2 框架节点叠合梁底部水平钢筋在两侧
梁端后浇段内采用挤压套筒连接示意
1一预制柱; 2一叠合梁预制部分; 3→挤压套筒; 4一后浇区;
5 梁端后浇段; 6 柱底后浇段; 7 锚固板
5.6.7 装配整体式框架采用后张预应力叠合梁时,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预应力 昆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JGJ 369、《预应力混凝
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 JGJ 140 及《元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
术规程>> JGJ 92 的有关规定。
5.7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 1 )一般规定
5.7.1 除本标准另有规定外,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应符合国
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 GB 5001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 和《高
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 的有关规定。双面叠合剪力
墙的设计尚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A 的规定。
5.7.2 对同一层内既有现浇墙肢也有预制墙肢的装配整体式剪
力墙结构,现浇墙肢水平地震作用弯矩、剪力宜乘以不小于1. 1
29
的增大系数。
5.7.3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应沿两个方向布置剪力墙;
2 剪力墙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自下而上宜连续布置,
避免层间侧向刚度突变;
3 剪力墙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
肢和连梁;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不应
采用错洞墙,结构全高均不应采用叠合错洞墙。
( 1D 预制剪力墙设计
5.7.4 预制剪力墙竖向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自套筒底部
至套筒顶部并向上延伸 300mm 范围内,预制剪力墙的水平分布
钢筋应加密(图 5.7. 的,加密区水平分布钢筋的最大间距及最
小直径应符合表 5.7.4 的规定,套筒上端第二道水平分布钢筋距
离套筒顶部不应大于 50mm。
4
3

图 5.7.4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部位水平分布钢筋加密构造示意
1 灌浆套筒; 2 水平分布钢筋加密区域(阴影区域) ;
3 竖向钢筋; 4 水平分布钢筋
表 5.7.4 加密区水平分布钢筋的要求
抗震等级 最大问距 (mm) 最小直径 (mm)
一、二级 100 8
三、四级 150 8
5.7.5 预制剪力墙竖向钢筋采用浆锚搭接连接时,应符合下列
规定:
30
1 墙体底部预留灌浆孔道直线段长度应大于下层预制剪力
墙连接钢筋伸人孔道内的长度 30mm,孔道上部应根据灌浆要求
设置合理弧度。孔道直径不宜小于 40mm 和 2.5d (d 为伸入孔
道的连接钢筋直径)的较大值,孔道之间的水平净间距不宜小于
50mm; 孔道外壁至剪力墙外表面的净间距不宜小于 30mm。当
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孔时,金属波纹管的钢带厚度及波纹高度
应符合本标准第 5. 2. 2 条的规定;当采用其他成孔方式时,应对
不同预留成孔工艺、孔道形状、孔道内壁的粗糙度或花纹深度及
间距等形成的连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以及适用性的试验验证。
2 竖向钢筋连接长度范围内的水平分布钢筋应加密,加密
范围自剪力墙底部至预留灌浆孔道顶部(图 5.7.5一1),且不应
小于 300mmo 加密区水平分布钢筋的最大问距及最小直径应符
合本标准表 5.7.4 的规定,最下层水平分布钢筋距离墙身底部不
应大于 50mm。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连接长度范围内未采取有效
横向约束措施时,水平分布钢筋加密范围内的拉筋应加密;拉筋
沿竖向的间距不宜大于 300mm 且不少于 2 排;拉筋沿水平方向
的间距不宜大于竖向分布钢筋间距,直径不应小于 6mm; 拉筋
应紧靠被连接钢筋,并钩住最外层分布钢筋。
4
3
o
工mv
图 5.7.5-1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部位水平分布钢筋加密构造示意
1 预留灌浆孔道; z 水平分布钢筋加密区域(阴影区域);
3 竖向钢筋; 4 水平分布钢筋
3 边缘构件竖向钢筋连接长度范围内应采取加密水平封闭
31
箍筋的横向约束措施或其他可靠措施。当采用加密水平封闭箍筋
约束时,应沿预留孔道直线段全高加密。箍筋沿竖向的间距,一
级不应大于 75mm,二、三级不应大于 100mm,四级不应大于
150mm; 箍筋沿水平方向的肢距不应大于竖向钢筋间距,且不
宜大于 200mm; 箍筋直径一、二级不应小于 10mm,三、四级
不应小于 8mm,宜采用焊接封闭箍筋(图 5.7.5-2) 。
冉 5 5 1
| l' 土」
(a) 暗柱 (b) 转角墙
图 5.7.5-2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长度范围
内加密水平封闭箍筋约束构造示意
1 上层预制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 2 下层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
3 封闭箍筋; 4 预留灌浆孔道; 5 水平分布钢筋
(皿)连接设计
5.7.6 楼层内相邻预制剪力墙之间应采用整体式接缝连接,且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接缝位于纵横墙交接处的约束边缘构件区域时,约束
边缘构件的阴影区域(图 5.7.6-1)宜全部采用后浇混凝土,并
应在后浇段内设置封闭箍筋。
2 当接缝位于纵横墙交接处的构造边缘构件区域时,构造
边缘构件宜全部采用后浇混凝土(图 5.7.6-2) ,当仅在一面墙
上设置后浇段时,后浇段的长度不宜小于 300mm (图 5.7.6-3) 。
3 边缘构件内的配筋及构造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 的有关规定;预制剪力墙的水平分
32
2
l b f I b、 l
l b 1 b 1 l 且1300lf w
|且700|
(份有翼墙 (b) 转角墙
图 5.7.6-1 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域全部后浇构造示意
(阴影区域为斜线填充m:围)
l 后浇段; 2 预制剪力墙
2
2
33
j
H吧:00 I
(功转角墙 (b) 有翼墙
图 5.7.6-3 构造边缘构件部分后浇构造示意
(阴影区域为构造边缘构件范围)
1一后浇段; 2←预制剪力墙
布钢筋在后浇段内的锚固、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的有关规定。
4 非边缘构件位置,相邻预制剪力墙之间应设置后浇段,
后浇段的宽度不应小于墙厚且不宜小于 200mm; 后浇段内应设
置不少于 4 根竖向钢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墙体坚向分布钢筋直
径且不应小于 8mm; 两侧墙体的水平分布钢筋在后浇段内的连
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沮)) GB 50010 的有
关规定。
5.7.7 当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或浆锚搭接连接时,预制剪力墙底
部接缝宜设置在楼面标高处。接缝高度不宜小于 20mm,宜采用
灌浆料填实,接缝处后浇混凝土上表面应设置粗糙面。
5.7.8 在地震设计状况下,剪力墙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
值应按下式计算:
V uE = O. 6fyA咀十 O. 8~ (5.7.8)
式中 : VuE一一剪力墙水平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N) ;
fy一一垂直穿过结合面的竖向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CN/
nnn2 ) ;
34
Asd→-垂直穿过结合面的竖向钢筋面积 Cmm2 ) ;
N二一与剪力设计值V相应的垂直于结合面的轴向力设
计值 CN) ,压力时取正值,拉力时取负值;当大
于 0.6fcbho时,取为 O. 6fcbho ; 此处 fc为1昆凝土
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 b 为剪力墙厚度 , h。为剪
力墙截面有效高度。
5.7.9 上下层预制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边缘构件的竖向钢筋应逐根连接。
2 预制剪力墙的竖向分布钢筋宜采用双排连接,当采用
"梅花形"部分连接时,应符合本标准第 5.7. 10 条~第 5. 7. 12
条的规定。
3 除下列情况外,墙体厚度不大于 200mm 的丙类建筑预
制剪力墙的竖向分布钢筋可采用单排连接,采用单排连接时,应
符合本标准第 5. 7. 10 条、第 5.7.12 条的规定,且在计算分析时
不应考虑剪力墙平面外刚度及承载力。
1)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
2) 轴压比大于 0.3 的抗震等级为二、三、四级的剪力墙;
3) 一侧元楼板的剪力墙;
4) 一字形剪力墙、→端有翼墙连接但剪力墙非边缘构件
区长度大于 3m 的剪力墙以及两端有翼墙连接但剪力
墙非边缘构件区长度大于 6m 的剪力墙。
4 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以及二、三级底部加强部位的
剪力墙,剪力墙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宜采用套筒灌浆连接。
5.7.10 当上下层预制剪力墙竖向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竖向分布钢筋采用"梅花形"部分连接时(图 5. 7. 10一
1),连接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 GB 50011 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要求,连接
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 12mm,同侧间距不应大于 600mm,且在剪
力墙构件承载力设计和分布钢筋配筋率计算中不得计入未连接的
35
分布钢筋;未连接的竖向分布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6nn丑。
厂厂产 I
Z 十; ;了十
'j,_二皿J
A-A
图 5.7.10-1 坚向分布钢筋"梅花形"套筒灌浆连接构造示意
l 未连接的竖向分布钢筋; 2 连接的竖向分布钢筋; 3 灌浆套筒
2 当竖向分布钢筋采用单排连接时(图 5.7.10-2) ,应符
合本标准第 5.4.2 条的规定;剪力墙两侧竖向分布钢筋与配置于
墙体厚度中部的连接钢筋搭接连接,连接钢筋位于内、外侧被连
接钢筋的中间;连接钢筋受拉承载力不应小于上下层被连接钢筋
受拉承载力较大值的1. 1 倍,间距不宜大于 300mm。下层剪力
墙连接钢筋自下层预制墙顶算起的埋置长度不应小于1. 2liE 十
bw /2 Cbw 为墙体厚度) ,上层剪力墙连接钢筋自套筒顶面算起的
埋置长度不应小于缸,上层连接钢筋顶部至套筒底部的长度尚
IB 冷
\<'1… ....一 句「 一
lβ 卜、ξ汀
王叭L
- " , f也 l, _1 升卢凡
.,,; J A
^\斗~户 A 牛 E E ~ Eqt
.<'
~ ,1, ~ e
一目 3l U K M'
"十" l叫" l
...".. ,I
<'1 1 A-A
~ ,
^\奄一
B-B
图 5. 7. 10亿 竖向分布钢筋单排套筒灌浆连接构造示意
1一上层预制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 2 灌浆套筒; 3 下层剪力墙连接钢筋;
4 上层剪力墙连接钢筋; 5←拉筋
36
不应小于 1. 2laE十bw /2 , laE按连接钢筋直径计算。钢筋连接长度
范围内应配置拉筋,同一连接接头内的拉筋配筋面积不应小于连
接钢筋的面积;拉筋沿竖向的间距不应大于水平分布钢筋间距,
且不宜大于 150mm; 拉筋沿水平方向的间距不应大于竖向分布
钢筋间距,直径不应小于 6mm; 拉筋应紧靠连接钢筋,并钩住
最外层分布钢筋。
5.7.11 当上下层预制剪力墙竖向钢筋采用挤压套筒连接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剪力墙底后浇段内的水平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10rnr丑和
预制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直径的较大值,间距不宜大于 100mm;
楼板顶面以上第一道水平钢筋距楼板顶面不宜大于 50mm,套筒上
端第一道水平钢筋距套筒顶部不宜大于 20mm (图 5.7. 11-1)。






图 5.7.11-1 预制剪力墙底后浇段水平钢筋川配置示意
l→预制剪力墙; z→墙底后浇段; 3一挤压套筒; 4 水平钢筋
2 当竖向分布钢筋采用"梅花形"部分连接时(图
5.7.11-2) ,应符合本标准第 5.7.10 条第 1 款的规定。
A-A
图 5.7.11-2 竖向分布钢筋"梅花形"挤压套筒连接构造示意
1一连接的竖向分布钢筋; z-未连接的竖向分布钢筋; 3 挤压套筒
37
5.7.12 当上下层预制剪力墙竖向钢筋采用浆锚搭接连接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竖向钢筋非单排连接时,下层预制剪力墙连接钢筋伸
人预留灌浆孔道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 2laE (图 5.7.12-1) 。
IB
B-B
图 5.7.12-1 竖向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构造示意
I 上层预制剪力墙竖向钢筋; 2 下层剪力墙竖向钢筋;
3-预留灌浆孔道
2 当竖向分布钢筋采用"梅花形"部分连接时(图
5.7.12-2) ,应符合本标准第 5.7.10 条第 1 款的规定。
A-A
图 5.7.12-2 竖向分布钢筋"梅花形"浆锚搭接连接构造示意
I 连接的竖向分布钢筋; 2 未连接的竖向分布钢筋; 3一预留灌浆孔道
3 当竖向分布钢筋采用单排连接时(图 5.7.12-3) ,竖向
分布钢筋应符合本标准第 5. 4. 2 条的规定;剪力墙两侧竖向分布
38
钢筋与配置于墙体厚度中部的连接钢筋搭接连接,连接钢筋位于
内、外侧被连接钢筋的中间;连接钢筋受拉承载力不应小于上下
层被连接钢筋受拉承载力较大值的1. 1 倍,间距不宜大于
300mm。连接钢筋自下层剪力墙顶算起的埋置长度不应小于
1. 2laE十bw /2 Cbw 为墙体厚度 ) ,自上层预制墙体底部伸人预留
灌浆孔道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 2laE 斗 bw /2 , laE按连接钢筋直径计
算。钢筋连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拉筋,同一连接接头内的拉筋配
筋面积不应小于连接钢筋的面积;拉筋沿竖向的间距不应大于水
平分布钢筋间距,且不宜大于 150mm; 拉筋沿水平方向的肢距
不应大于竖向分布钢筋间距,直径不应小于 6mm; 拉筋应紧靠
连接钢筋,并钩住最外层分布钢筋。
IB μT
俨斗

"',
、 ←>,,
十 I
w" ,,
/
~ N
N 飞,....,... IVl-
-… J
4,
A 一
^\斗一 - 寸E 斗
;[ A q斗ví d
^\ 一A
伊叫 IB B-B
图 5. 7. 12-3 坚向分布钢筋单排浆锚搭接连接构造示意
1 上层预制剪力墙竖向钢筋; 2 下层剪力墙连接钢筋;
3 预留灌浆孔道; 4 拉筋
5.8 多层装配式墙板结构
5.8.1 本节适用于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多层装配式墙板住宅
结构设计,本章未作规定的,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
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 中多层剪力墙结构设计章节的有关
规定。
5.8.2 多层装配式墙板结构的最大适用层数和最大适用高度应
39
符合表 5. 8. 2 的规定。
表 5.8.2 多层装配式墙板结构的最大适用层数和最大适用高度
设防烈度 6 度 7 度 8 度 CO.2g)
最大适用层数 9 8 7
最大适用高度 Cm) 28 24 21
5.8.3 多层装配式墙板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表 5.8.3 的数值。
表 5.8.3 多层装配式墙板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设防烈度 6 度 7 度 8 度 CO.2g)
最大高宽比 3. 5 3.0 2. 5
5.8.4 多层装配式墙板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抗震等级在设防烈度为 8 度时取兰级,设防烈度 6 、
7 度时取四级;
2 预制墙板厚度不宜小于 14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
1/25;
3 预制墙板的轴压比,兰级时不应大于 0.15 ,四级时不应
大于 0.2; 轴压比计算时,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超过 C40 ,按
C40 计算。
5.8.5 多层装配式墙板结构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可采用弹性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并应接结构实际情况建
立分析模型;在计算中应考虑接缝连接方式的影响。
2 采用水平锚环灌浆连接墙体可作为整体构件考虑,结构
刚度宜乘以 O. 85~0. 95 的折减系数。
3 墙肢底部的水平接缝可按照整体式接缝进行设计,并取
墙肢底部的剪力进行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验算。
4 在风荷载或多遇地震作用下,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
间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 !:::"ue/h 不宜大于 1/1200 。
5.8.6 多层装配式墙板结构纵横墙板交接处及楼层内相邻承重
40
墙板之间可采用水平钢筋锚环灌浆连接(图 5.8.6) ,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a) L形节点构造示意 (b) T形节点构造示意
(c)一字形节点构造示意
图 5. 8. 6 水平钢筋锚环灌浆连接构造示意
1 纵向预制墙体; 2 横向预制墙体; 3 后浇段; 4 密封条;
5 边缘构件纵向受力钢筋; 6-一边缘构件箍筋; 7←预留水平
钢筋锚环; 8 节点后插纵筋
1 应在交接处的预制墙板边缘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2 竖向接缝处应设置后浇段,后浇段横截面面积不宜小
于 0.01m2 ,且截面边长不宜小于 80mm; 后浇段应采用水泥
基灌浆料灌实,水泥基灌浆料强度不应低于预制墙板混凝土
强度等级。
3 预制墙板侧边应预留水平钢筋锚环,锚环钢筋直径不应
小于预制墙板水平分布筋直径,锚环间距不应大于预制墙板水平
分布筋间距;同→竖向接缝左右两侧预制墙板预留水平钢筋锚环
的竖向间距不宜大于 4d , 且不应大于 50mm Cd 为水平钢筋锚环
的直径) ;水平钢筋锚环在墙板内的锚固长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
准《泪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的有关规定;竖向接缝内
应配置截面面积不小于 200mm2 的节点后插纵筋,且应插入墙板
侧边的钢筋锚环内;上下层节点后插筋可不连接。
41
5.8.7 预制墙板应在水平或竖向尺寸大于 800mm 的洞边、一
宇墙墙体端部、纵横墙交接处设置构造边缘构件,并应满足下列
要求:
1 采用配置钢筋的构造边缘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构造边缘构件截面高度不宜小于墙厚,且不宜小于
200mm,截面宽度同墙厚。
2) 构造边缘构件内应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箍筋、箍筋架
立筋,构造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除应满足设计要求外,
尚应满足表 5.8.7 的要求。
如上下层构造边缘构件纵向受力钢筋应直接连接,
可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浆锚搭接连接、焊接连接
或型钢连接件连接;箍筋架立筋可不伸出预制墙
板表面。
2 采用配置型钢的构造边缘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可由计算和构造要求得到钢筋面积并按等强度计算相
应的型钢截面。
2) 型钢应在水平缝位置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可靠
连接。
3) 型钢为一字形或开口截面时,应设置箍筋和箍筋架立
筋,配筋量应满足表 5. 8. 7 的要求。
4) 当型钢为钢管时,钢管内应设置坚向钢筋并采用灌浆
料填实。
表 5.8.7 构造边缘构件的构造配筋要求
底层 其他层
箍筋架 箍筋 (mm) 箍筋架 箍筋 (mm)
亢震等级 纵筋 纵筋
立筋最 最小 最大 立筋最 最小 最大
最小量 最小量
小量 直径 间距 小量 直径 「司Ji!E
三级 19125 4f10 6 150 1件22 4f8 6 200
四级 1 f22 4f8 6 200 19120 4f8 6 250
42
5.9 外挂墙根设计
5.9.1 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外挂墙板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外挂墙板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应能正常使用;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
下经修理后应仍可使用;在预估的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应整体
脱落。
5.9.2 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
适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力。外挂墙板和连接节点的结构分析、承
载力计算和构造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泪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 GB 50010 和《装配式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 的有关规
定。
5.9.3 抗震设计时,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在墙板平
面内应具有不小于主体结构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
角 3 倍的变形能力。
5.9.4 主体结构计算时,应按下列规定计入外挂墙板的影响:
1 应计人支承于主体结构的外挂墙板的自重;
2 当外挂墙板相对于其支承构件有偏心时,应计人外挂墙
板重力荷载偏心产生的不利影响;
3 采用点支承与主体结构相连的外挂墙板,连接节点具有
适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力时,可不计入其刚度影响;
4 采用线支承与主体结构相连的外挂墙板,应根据刚度等
代原则计入其刚度影响,但不得考虑外挂墙板的有利影响。
5.9.5 计算外挂墙板的地震作用标准值时,可采用等效侧力法,
并应按下式计算:
qEk = 卢Eα=x~/A (5.9.5)
式中: qEk 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kN/m勺,当验算连接
节点承载力时,连接节点地震作用效应标准值应
乘以 2.0 的增大系数;
卢E 动力放大系数,不应小于 5.0;
αmax 一一水平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符合现行国家
43
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 的有关
规定;
~←-一外挂墙板的重力荷载标准值 (kN) ;
A 外挂墙板的平面面积 (m2 ) 。
5.9.6 外挂墙板的形式和尺寸应根据建筑立面造型、主体结构
层间位移限值、楼层高度、节点连接形式、温度变化、接缝构
造、运输限制条件和现场起吊能力等因素确定;板间接缝宽度应
根据计算确定且不宜小于 10mm; 当计算缝宽大于 30mm 时,宜
调整外挂墙板的形式或连接方式。
5.9.7 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采用点支承连接时,节点构造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连接点数量和位置应根据外挂墙板形状、尺寸确定,连
接点不应少于 4 个,承重连接点不应多于 2 个 P
2 在外力作用下,外挂墙板相对主体结构在墙板平面内应
能水平滑动或转动;
3 连接件的滑动孔尺寸应根据
穿孔螺栓直径、变形能力需求和施
工允许偏差等因素确定。
5.9.8 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采用线
支承连接时(图 5.9.8) ,节点构造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挂墙板顶部与梁连接,且
固定连接区段应避开梁端1. 5 倍梁
高长度范围;
2 外挂墙板与梁的结合面应采 图 5.9.8 外挂墙板线
用粗糙面并设置键槽;接缝处应设 支承连接示意
置连接钢筋,连接钢筋数量应经过 1→预制驰 2二预制和
3一预制外挂墙板; 4 后
计算确定且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浇混凝土; 5→连接钢筋 3
10mm,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连 6 剪力键槽; 7 面外
接钢筋在外挂墙板和楼面梁后浇混 限位连接件
44
凝土中的锚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的有关规定;
3 外挂墙板的底端应设置不少于 2 个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
束的连接节点;
4 外挂墙板的侧边不应与主体结构连接。
5.9.9 外挂墙板不应跨越主体结构的变形缝。主体结构变形缝
两侧的外挂墙板的构造缝应能适应主体结构的变形要求,宜采用
柔性连接设计或滑动型连接设计,并采取易于修复的构造措施。
45
6 外围护系统设计
6.1 一般规定
6. 1. 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合理确定外围护系统的设计使用年
限,住宅建筑的外围护系统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主体结构相
协调。
6. 1. 2 外围护系统的立面设计应综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构成
条件、装饰颜色与材料质感等设计要求。
6. 1. 3 外围护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模数化、标准化的要求,并满
足建筑立面效果、制作工艺、运输及施工安装的条件。
6. 1. 4 外围护系统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外围护系统的性能要求;
2 外墙板及屋面板的模数协调要求;
3 屋面结构支承构造节点;
4 外墙板连接、接缝及外门窗洞口等构造节点;
5 阳台、空调板、装饰件等连接构造节点。
6. 1. 5 外围护系统应根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条
件、使用功能等综合确定抗风性能、抗震性能、耐撞击性能、防
火性能、水密性能、气密性能、隔声性能、热工性能和耐久性能
要求,屋面系统尚应满足结构性能要求。
6.1.6 外墙系统应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及结构形式选择适宜的
系统类型;外墙系统中外墙板可采用内嵌式、外挂式、嵌挂结合
等形式,并宜分层悬挂或承托。外墙系统可选用预制外墙、现场
组装骨架外墙、建筑幕墙等类型。
6.1.7 外墙系统中外挂墙板应符合本标准第 5. 9 节的规定,其
他类型的外墙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主体结构承受 50 年重现期风荷载或多遇地震作用时,
46
外墙板不得因层间位移而发生塑性变形、板面开裂、零件脱落等
损坏;
2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外墙板不得掉落。
6. 1. 8 外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接节点在保证主体结构整体受力的前提下,应牢固可
靠、受力明确、传力简捷、构造合理。
2 连接节点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
连接节点不应发生破坏;当单个连接节点失效时,外墙板不应
掉落。
3 连接部位应采用柔性连接方式,连接节点应具有适应主
体结构变形的能力。
4 节点设计应便于工厂加工、现场安装就位和调整。
5 连接件的耐久性应满足使用年限要求。
6. 1. 9 外墙板接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接缝处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选用构造防水、材料防
水相结合的防排水设计;
2 接缝宽度及接缝材料应根据外墙板材料、立面分格、结
构层间位移、温度变形等因素综合确定;所选用的接缝材料及构
造应满足防水、防渗、抗裂、耐久等要求;接缝材料应与外墙板
具有相容性;外墙板在正常使用下,接缝处的弹性密封材料不应
破坏;
3 接缝处以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处应设置防止形成热桥的
构造措施。
6.2 预制外墙
6.2.1 预制外墙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用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 1 的规定;
2 拼装大板用材料包括龙骨、基板、面板、保温材料、密
封材料、连接固定材料等,各类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
47
规定;
3 整体预制条板和复合夹芯条板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
的规定。
6.2.2 露明的金属支撑件及外墙板内侧与主体结构的调整间隙,
应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 A 级的材料进行封堵,封堵构造的耐火
极限不得低于墙体的耐火极限,封堵材料在耐火极限内不得开
裂、脱落。
6.2.3 防火性能应按非承重外墙的要求执行,当夹芯保温材料
的燃烧性能等级为自或 Bz 级时,内、外叶墙板应采用不燃材料
且厚度均不应小于 50mm o
6.2.4 块材饰面应采用耐久性好、不易污染的材料;当采用面
砖时,应采用反打工艺在工厂内完成,面砖应选择背面设有粘结
后防止脱落措施的材料。
6.2.5 预制外墙接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接缝位置宜与建筑立面分格相对应;
2 竖缝宜采用平口或槽口构造,水平缝宜采用企口构造;
3 当板缝空腔需设置导水管排水时,板缝内侧应增设密封
构造;
4 宜避免接缝跨越防火分区;当接缝跨越防火分区时,接
缝室内侧应采用耐火材料封堵。
6.2.6 蒸压加气提凝土外墙板的性能、连接构造、板缝构造、
内外面层做法等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蒸压加气:昆凝土建筑
应用技术规程)) JGJ/T 17 的相关规定,并符合下列规定:
1 可采用拼装大板、横条板、竖条板的构造形式;
2 当外围护系统需同时满足保温、隔热要求时,板厚应满
足保温或隔热要求的较大值;
3 可根据技术条件选择钩头螺栓法、滑动螺栓法、内置锚
法、摇摆型工法等安装方式;
4 外墙室外侧板面及有防潮要求的外墙室内侧板面应用专
用防水界面剂进行封闭处理。
48
6.3 现场组装骨架外墙
6.3.1 骨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并应与主
体结构有可靠连接;骨架应进行整体及连接节点验算。
6.3.2 墙内敷设电气线路时,应对其进行穿管保护。
6.3.3 现场组装骨架外墙宜根据基层墙板特点及形式进行墙面
整体防水。
6.3.4 金属骨架组合外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金属骨架应设置有效的防腐蚀措施;
2 骨架外部、中部和内部可分别设置防护层、隔离层、保
温隔汽层和内饰层,并根据使用条件设置防水透气材料、空气间
层、反射材料、结构蒙皮材料和隔汽材料等。
6.3.5 木骨架组合外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材料种类、连接构造、板缝构造、内外面层做法等要求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规范 ìì GB/T 50361
的相关规定;
2 木骨架组合外墙与主体结构之间应采用金属连接件进行
连接;
3 内侧墙面材料宜采用普通型、耐火型或防潮型纸面石膏
板,外侧墙面材料宜采用防潮型纸面石膏板或水泥纤维板材等
材料;
4 保温隔热材料宜采用岩棉或玻璃棉等;
5 隔声吸声材料宜采用岩棉、玻璃棉或石膏板材等;
6 填充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 A 级。
6.4 建筑幕墙
6.4.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建筑造型,
合理选择幕墙形式,宜采用单元式幕墙系统。
6.4.2 幕墙应根据面板材料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幕墙结构、配
套材料和构造方式等。
49
6.4.3 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z
1 应具有适应主体结构层间变形的能力;
2 主体结构中连接幕墙的预埋件、锚固件应能承受幕墙传
递的荷载和作用,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设计值应大于
连接件本身的承载力设计值。
6.4.4 玻璃幕墙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
术规范>> JGJ 102 的相关规定。
6.4.5 金属与石材幕墙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金属与石
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33 的相关规定。
6.4.6 人造板材幕墙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人造板材幕
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336 的相关规定。
6.5 外门窗
6.5.1 外门窗应采用在工厂生产的标准化系列部品,并应采用
带有批水板等的外门窗配套系列部品。
6.5.2 外门窗应可靠连接,门窗洞口与外门窗框接缝处的气密
性能、水密性能和保温性能不应低于外门窗的有关性能。
6.5.3 预制外墙中外门窗宜采用企口或预埋件等方法固定,外
门窗可采用预装法或后装法设计,并满足下列要求:
1 采用预装法时,外门窗框应在工厂与预制外墙整体
成型;
2 采用后装法时,预制外墙的门窗洞口应设置预埋件。
6.5.4 铝合金门窗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铝合金门窗工
程技术规范>> JGJ 214 的相关规定。
6.5.5 塑料门窗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塑料门窗工程技
术规程>> JGJ 103 的相关规定。
6.6 屋面
6.6.1 屋面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 中规定的屋面防水等级进行防水设防,并应具有良好的排
50
水功能,宜设置有组织排水系统。
6.6.2 太阳能系统应与屋面进行一体化设计,电气性能应满足
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GB
50364、《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JGJ 203 的相
关规定。
6.6.3 采光顶与金属屋面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采光顶
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 JGJ 255 的相关规定。
51
7 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
7.1 一般规定
7. 1. 1 装配式氓凝土建筑的设备与管线宜与主体结构相分离,
应方便维修更换,且不应影响主体结构安全。
7. 1.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备与管线宜采用集成化技术,标
准化设计,当采用集成化新技术、新产品时应有可靠依据。
7. 1. 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备与管线应合理选型,准确定位。
7. 1. 4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备和管线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同步
进行,预留预埋应满足结构专业相关要求,不得在安装完成后的
预制构件上剔凿沟槽、打孔开洞等。穿越楼板管线较多且集中的
区域可采用现浇楼板。
7. 1. 5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备与管线设计宜采用建筑信息模
型 CBIM) 技术,当进行碰撞检查时,应明确被检测模型的精细
度、碰撞检测范围及规则。
7. 1. 6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部品与配管连接、配管与主管道连
接及部品间连接应采用标准化接口,且应方便安装使用维护。
7. 1. 7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备与管线宜在架空层或吊顶内
设置。
7. 1. 8 公共管线、间门、检修口、计量仪表、电表箱、配电箱、
智能化配线箱等,应统一集中设置在公共区域。
7. 1. 9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备与管线穿越楼板和墙体时,应
采取防水、防火、隔声、密封等措施,防火封堵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的有关规定。
7. 1. 10 装配式提凝土建筑的设备与管线的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 50981 的有关规定。
52
7.2 给7.1<排水
7.2.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冲厕宜采用非传统水源,水质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
18920 的有关规定。
7.2.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给水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给水系统配水管道与部品的接口形式及位置应便于检修
更换,并应采取措施避免结构或温度变形对给水管道接口产生
影响;
2 给水分水器与用水器具的管道接口应一对一连接,在架
空层或吊顶内敷设时,中间不得有连接配件,分水器设置位置应
便于检修,并宜有排水措施;
3 宜采用装配式的管线及其配件连接;
4 敷设在吊顶或楼地面架空层的给水管道应采取防腐蚀、
隔声减噪和防结露等措施c
7.2.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同层排水技术,同
层排水管道敷设在架空层时,宜设积水排出措施。
7.2.4 装配式提凝土建筑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应与建筑一体化
设计。
7.2.5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选用耐腐蚀、使用寿命长、降噪性
能好、便于安装及维修的管材、管件,以及连接可靠、密封性能
好的管道阀门设备。
7.3 供暖、通风、空调及燃气
7.3.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室内通风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 和《建筑通
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 JGJ/T 309 的有关规定。
7.3.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采用适宜的节能技术,维持良好的
热舒适性,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并充分利用自然
通风。
53
7.3.3 装配式泪凝士建筑的通风、供暖和空调等设备均应选用
能效比高的节能型产品,以降低能耗。
7.3.4 供暖系统宜采用适宜于干式工法施工的低温地板辐射供
暖产品。
7.3.5 当墙板或楼板上安装供暖与空调设备时,其连接处应采
取加强措施。
7.3.6 采用集成式卫生间或采用同层排水架空地板时,不宜采
用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7.3.7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暖通空调、防排烟设备及管线系统
应协同设计,并应可靠连接。
7.3.8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燃气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28 的有关规定。
7.4 电气和智能化
7.4.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电气和智能化设备与管线的设计,
应满足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施工安装及使用维护的要求。
7.4.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电气和智能化设备与管线设置及安
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气和智能化系统的竖向主干线应在公共区域的电气竖
井内设置;
2 配电箱、智能化配线箱不宜安装在预制构件上;
3 当大型灯具、桥架、母线、配电设备等安装在预制构件
上时,应采用预留预埋件固定;
4 设置在预制构件上的接线盒、连接管等应做预留,出线
口和接线盒应准确定位;
5 不应在预制构件受力部位和节点连接区域设置孔洞及接
线盒,隔墙两侧的电气和智能化设备不应直接连通设置。
7.4.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防雷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利用预制剪力墙、预制柱内的部分钢筋作为防雷引下
线时,预制构件内作为防雷引下线的钢筋,应在构件接缝处作可
54
靠的电气连接,并在构件接缝处预留施工空间及条件,连接部位
应有永久性明显标记;
2 建筑外墙上的金属管道、栏杆、门窗等金属物需要与防
雷装置连接时,应与相关预制构件内部的金属件连接成电气
通路;
3 设置等电位连接的场所,各构件内的钢筋应作可靠的电
气连接,并与等电位连接箱连通。
55
8 内装系统设计
8. 1 一般规定
8. 1. 1 装配式提凝土建筑的内装设计应遵循标准化设计和模数
协调的原则,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 CBIM) 技术与结构系统、外
围护系统、设备管线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
8. 1.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内装设计应满足内装部品的连接、
检修更换和设备及管线使用年限的要求,宜0 1 )0 www.zzguifan.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0 8 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00(16 ^01 0|11&1117 ^006^1^1106 0【00110161:6
81:11101111*6 001181:111011011
2014 - 12-31 发布 2015 - 09-01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00(16 01 11&111; 3006 131106 0 001101*616
8111101111*6 0011511*11011011
0 8 50204-2015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5 年 9 月 1 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北 京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0(16 ^ 113111; &006 )1:31106 0【001101-61:6 81:1*1101; 1116 001181:1~001:1011
01 50204- 2015

中 国 建 筑 工 业 出 版 社 出 版 、发 行 (北京西郊百万庄)
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北京市密东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850X1168毫米 1/32 印张: 字数:118千字
2015年 8 月第一版 2015年 8 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22 .00元
统 一 书 号 : 1 5 1 1 2參26410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
(邮 政编 码 100037〕
本 社 网 址 : 口 :/ / 界 界 化 口 . 0001. 00
网 上 书 店 :卜11:口:丨/ 撕界呢 . 0 0 1 1 1 . 011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中 华 人 陡 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部
公 告
第 7 0 5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公告
现 批 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
编 号 为 50204 - 2015,自 2015年 9 月 1 日起实施。其中,第
4. 1. 2、5. 2. 1、5. 2. 3、5. 5. 1、6. 2. 1、6. 3. 1、6. 4. 2、7. 2. 1、
7 .1 1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04- 2002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4年 12月 3 1 日
3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 于 印 发 〈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 标 〔2011〕 17号文)的要
求 ,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
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
订 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013 50204- 2002。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
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
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以及有关的附录。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 .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
2^ 增加了认证产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扩大
规定;
3,删除了模板拆除的验收规定;
4丨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
5,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
6 ^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
完善了预制构件的进场验收规定;
8 ^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规定;
1 增加了回弹-取芯法检验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
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
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本规
范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 3 0号;邮政编码:100013;电子邮
箱: 502040163.⑶爪)。
本 规 范 主 编 单 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 规 范 参 编 单 位 :届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设监理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与环境质量监
督局
中电投工程研究检测评定中心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建筑安装工程
公司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同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舟山市金土木混凝土技术开发有限
公司
北京榆构有限公司
海南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廊坊凯博建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华 夏 建 宇 (北京〉混凝土技术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李 东 彬 张 仁 瑜 张 元 勃 龚 剑
王 晓 锋 张 显 来 吴 兆 军 翟 传 明
王 玉 岭 高 俊 岳 路 来 军 周 岳 年
5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蒋勤俭 代伟明 李小阳 赵 伟
邹超英 周建民 赵 勇 刘绍明
张同波 吴亚春 耿树江 杨申武
陈跃熙 王振丰 吴 杰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 叶可明 杨嗣信 胡德均 徐有邻
白生翔 艾永祥 韩素芳 汪道金
吴月华 甘永辉 李宏伟 冯 健
刘曹威 陈廷华 杨秀云
6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测 ^ 1
糊 ^ 2
基本 规 定 ^ 4
模板分项工程 ^ 6
1 1 一般规定 ^ 6
4 . 2 模板安装^ 6
钢筋分项工程 ^ 11
5.1 —般规定 ^ 11
5.2 材 料 ^ 11
5.3 钢筋加丁. ^ 13
5 . 4 钢筋连接 ^ 15
5 . 5 钢筋安装 ^ 18
预应力分项工程 ^ 20
6.1 —般规定 ^ 20
6.2 材 料 ^ 20
6 . 3 制作与安装^ 23
6.4 张拉和放张^ 24
6 . 5 灌浆及封锚^ 26
混凝土分项工程 ^ 28
1. 1 一 般规定 ^ 28
7 . 2 原 材 料 ^ 29
7 . 3 混凝土拌合物^ 30
7 . 4 混凝土施工^ 32
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 33
8 1 一 般规定 ^ 33
www.zzguifan.com 7
www.zzguifan.com
8.2 外观质量 ^ 34
8. 3 位置和尺寸偏差^ 35
9 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 38
9.1 一般规定 ^ 38
9 . 2 预制构件 ^ 38
9. 3 安装与连接^ 42
1 0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 45
1 0 .1 结构实体检验^ 45
1 0 .2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 46
附 录 八 质 量 验 收 记 录 ^ 48
附录匕受弯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 ^ 51
附录 0 结构实体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 ^ 59
附录 0 结构实体混凝土回弹-取芯法强度检验 ^ 60
附录 5: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 62
附录? 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 ^ 64
本规范用词说明 ^ 66
引用标准名录 ^ 67
附:条 文 说 明 ^ 69
8 www.zzguifan.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如 1
.2
7:
0
0
0 !10 .2 ^
1 ^
15 ^ ^
|6 2 工0 3 :
; 03 1 ^ 力
!~ 1| ㈡ 0
| ; 扣 ^
7: 0 5-
11 3 0 如 0
3 汀
1 3 1
月 1 1 么 3 .2 33, 力 1
1 3 1 召 ;
1(1 冗 !

3 3 目
多 .1 進 乂
。.
一^ 選一 1 2 ^ 力
11 0
0 一 3 ^^
10 ⑷ 一
^
1 3 0 寸 00
0 0 寸
一 1.0 0^ 寸

^

^ ^ ‘
广 卜
^ --1

0
扣|
^
1~ ^
1—
1
^
0 06
1.0
|~
|
^^
0
^
1

3
^
1|

0
9
0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110311131 ^ 5 3 ^ 113.131130
3;3匕1!3
001103.11x1103 313.101103

I
111131113.13 1 2 3 0 3 0
3;3 1 ^ 1!〇3
133:10』 1)1113301130.109
0|仁〇| 1131~9^| 11|0〇|^03】|11〇 ^ ‘9
71!1? (
111131X13.1 1〕3 ^ ^ 1 3 0 3 0 | ‘9
3』;831
3 1 1 ^ ^
11 103X1003 ‘9
』 1031!3:|』0』1 1 1 3 ^ 0
3 ^
110工6||61 0【
8 1 0 9 1 X 1 ^ ).11 113 ; I
2.10 111.1
乂;1!31!1 3 ^ |彐5 3 ^
83|8〇|〇1!1 1 03^
1^.131190
www.zzguifan.com
8 2 8111- 306 01131-&01:6 1?; 1:108 ^ 34
8 3 丁0161*311063《01~ 1.00&1:10115 01111611310118 ^ 35
9 ? 1*60&51; 001101-01:6 ^ 38
9 1 061161-&1 1^6^ 1111-6016111; 8 ^ 38
9 2 ? 1*60&81: IV!6 1 1 1 1 ^ 38
9 3 & 601:100 ^ 42
10 5 II 13-5601:1011 ?^ 6 0 1 : 0^ 00110^61;6 ^ 45
10. 1 111; 11&1:1 6 11181)601:1011 0^ 00110161:6 ^ !:!-101; 111*6 ^ 45
10. 2 ^\006 1:3!106 51113-5601:100 ?1*0 601: 0『^0110^61:6 81: 1*00III 16 ^ 46
^ ^ ^ 6 1 1 八 尺6 ( ^ 0 1 ^118111:7 ^ 0 0 6 ^ 1 :&1106 ^ 48
^ ^3611 6 1113|3601:1011 0 ^ 1101:II 1* 1 ?6 1*^01*1113I I 06 〇1~ 1^16X081
?160&51 ^ 61111361- ^ 51
0 ^111:11:81:1^6 1113^601:1011 0王 001101~61:6 00111131:6551^6
31:1-611 1:11 0111~601 1111丑61~ 1116 8^11116 ^011(^11:1011 ^ 59
^^13611 0 2 111:11:81:1^6 111813601:1011 0^ 001101^616 0001 ^^6881 ^6
11 1^7 尺 001^6 1^61; 110^ ^ 60
1)611 2 ^111:11;81:1^6 1x15^6011011 0^ 001101*61:6 0 0 ^ 6 1 0^
1^6111^01*06016111 ^ 62
八口]3611011乂 I 7 ^111:11:211:1^6 1113|3601:1011 0 ^ 1 ^0 16 ^11 06 8 0 ^
1.0031:10118 & 11 01111611810118 ^ 64
2x^131131:1011 0王 111 丁 00(^6 ^ 66
1」81 0^ ^ 11016^ 81:3110131^3 ^ 67
八3( 11:1011: 5x )1^11211:1011 0^ ?1*0^1510118 ^ 69
10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1 . 0 . 1 为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
量的验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 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验收。
1 . 0 . 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
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2 术 语
1. 0,1 混凝土结构⑶加代化
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
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按施工方法可分为现浇混凝土结构和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0 2 现饶混凝土结构⑶ 8!-丨 11-8丨III 001101~61:6 81: 1*1101:II 16
在现场原位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简称现浇
结构。
1. 0 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狀 1; 001101~61;6 5I I1101; 111*6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简
称装配式结构。
1 .0,4 缺 陷 如 ^ 。!: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项或检验点,按
其程度可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2 0 5 严重缺陷 3化 0113 ^6 601;
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耐久性能或安装、使用功能有决定
性影响的缺陷。
2, 6 一般缺陷 00111111011 ^601:
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耐久性能或安装、使用功能无决定
性影响的缺陷。
1. 0 7 检 验 丨 115口6(^011
对被检验项目的特征、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
结果与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项目每项性能是否合格
的活动。
1. 8 检 验 批 丨 113口6(21:1011 1〇1:
按相同的生产条件或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抽样检验用的、
2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1. 0,9 进场验收 士6 &006 )1&1106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等,按有关
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并对其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的过
程。主要包括外观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抽样检验等。
1. 0,10 结构性能检验丨 II叩沈1:丨011 0! 6 (01-111&1106
针对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挠度、裂缝控制性能等各项指标所
进行的检验。
2.0.11 结构实体检验 丨匕1:丨\丨旧口丨011 0 !:! 。!:! !
在结构实体上抽取试样,在现场进行检验或送至有相应检测
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的检验。
1 . 0 1 2 质 量 证 明 文 件 (仙丨丨” 061-1:1(10& 16 0100111116111:
随同进场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等一同提供用于证明
其质量状况的有效文件。
www.zzguifan.com 3
www.zzguifan.com
3 基 本 规 定
3.0 . 1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模板、钢筋、预应力、
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分项工程。各分项工程可根据
与生产和施工方式相一致且便于控制施工质量的原则,按进场批
次、工作班、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为若干检验批。
3.0 . 2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钢筋、预应力、
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相关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
上,进行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观感质量验收及本规范第 10 .1节
规定的结构实体检验。
3,0,3 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所含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
进行质量验收记录检查。
3.0 . 4 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应包括实物检查和资料检查,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均应合格。
2 —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应合格;一般项目当采用计
数抽样检验时,除本规范各章有专门规定外,其合格点率应达到
8 0 ^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
3 应具有完整的质量检验记录,重要工序应具有完整的施
丁操作记录。
3.0 . 5 检验批抽样样本应随机抽取,并应满足分布均匀、具有
代表性的要求。
1 化6 不合格检验批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检验批不合格时不得使用;
2 混凝土浇筑前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检验批,应返工、返修,
并应重新验收;
3 混凝土浇筑后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检验批,应按本规范有
4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关规定进行处理。
3 0 7 获得认证的产品或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
的产品,进场验收时检验批的容量可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扩大一
倍 ,且检验批容量仅可扩大一倍。扩大检验批后的检验中,出现
不合格情况时,应按扩大前的检验批容量重新验收,且该产品不
得再次扩大检验批容量。
3 . 0 . 8 混凝土结构工程采用的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应
按进场批次进行检验。属于同一工程项目且同期施工的多个单位
工程,对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批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可
统一划分检验批进行验收。
3 . 0 . 9 检验批、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
可按本规范附录八记录。
5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4 模板分项工程
4.1 一 般 规 定
4 . 1 . 1 模板工程应编制施工方案。爬升式模板工程、工具式模
板工程及高大模板支架工程的施工方案,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技术
论证。
4 . 1 . 2 模板及支架应根据安装、使用和拆除工况进行设计,并
应满足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固性要求。
4 . 1 . 3 模板及支架的拆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
程施工规范》0 8 50666的规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
4 . 2 模 板 安 装
主 控 项 目
1 1 1 模板及支架用材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进场时应抽样检验模板和支架材料的外观、规格和尺寸。
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观察,尺量。
4 . 2 . 2 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支架的安装质量,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4 . 2 . 3 后浇带处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 . 2 . 4 支架竖杆或竖向模板安装在土层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土层应坚实、平整,其承载力或密实度应符合施工方案
6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的要求;
2 应有防水、排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应有预防冻融措施;
3 支架竖杆下应有底座或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土层密实度检测报告、土层承载力验
算或现场检测报告。
一 般 项 目
4.2 . 5 模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模板的接缝应严密;
2 模板内不应有杂物、积水或冰雪等;
3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平整、清洁;
4 用作模板的地坪、胎膜等应平整、清洁,不应有影响构
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5 对清水混凝土及装饰混凝土构件,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
果的模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1 1. 6 隔离剂的品种和涂刷方法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隔离
剂不得影响结构性能及装饰施工;不得沾污钢筋、预应力筋、预
埋件和混凝土接槎处;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观察。
4.2 . 7 模板的起拱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规范》 50666的规定,并应符合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要求。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跨 度大 于 18111时应全
数检查,跨度不大于 18111时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 ,且不应少
于 3 件 ;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柚查1 0 ^,且不应少于3
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査面,抽 查 10^ ,
且不应少于3 面。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尺量。
4.2 . 8 现浇混凝土结构多层连续支模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规定。
上下层模板支架的竖杆宜对准。竖杆下垫板的设置应符合施工方
案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 . 9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遗漏,且应安装
牢固。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埋件,应按设计及施工方
案的要求采取防渗措施。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位置应满足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当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其位置偏差应符合表4,1. 9 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冋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
构件数量的 1 0 ^ ,且不应少于 3 件 ;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
的自然间抽查1 0 ^,且不应少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
相邻轴线间高度5111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
查面,抽 查 1 0 ^,且均不应少于3 面。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表 4.2.9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安装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 差(⑴⑴)
预埋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中心线位置 5
插筋
外露长度 + 10,0
中心线位置 2
预埋螺栓
外露长度 十 10,0
中心线位置 10
预留洞
尺寸 + 10,0
注 :检查中心线位置时,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的较大值。
1 1. 1 0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 10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 . 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
构件数量的 1 0 ^ ,且不应少于 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
的自然间抽查1 0 ^ ,且不应少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
相邻轴线间高度5爪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
查面,抽 查 1 0 ^,且均不应少于3 面。
表 1 1. 1 0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0 允 许 偏 差 (爪爪)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乂丨丨1:
基础 ±10 尺丨丨丨:
模板内部
柱 、墙 、梁 ±5
尺寸
楼梯相邻踏步高差 5
柱、墙 层高 8 经纬仪或吊线、尺1』:
垂直度 层高〉 6111 10 经纬仪或吊线、
相邻模板表面高差 2
表面平整度 5 201靠 V 科丨來尺旧测
注 :检查轴线位置,当有纵横两个方向时,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 .并取讥中偏
差的较大值。
4.2 . 1 1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 2 . 11
的规定。
检查数量:首次使用及大修后的模板应全数检查;使用中的
模板应抽查1 0 ^,且不应少于5 件 ,不 足 5 件时应全数检查。
表 4.2.1 1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
项 鬥 检验方法
梁、扳 ±4
薄腹梁、桁架 ±8 尺量两侧边.
长度
0,一10 取其中较大饥柱
墙板 0 ―5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续表4. 2,11
允许偏差
项 目 检验方法
板、墙板 0,―5 尺量两端及中部,
宽度
梁 、薄腹梁、桁架 十2,一5 取其中较大值
十2,―3
高 板
尺量两端及中部,
(厚) 墙板 0,一5
取其中较大值
度 梁 、薄腹梁、桁架、柱 十2,一5
梁、板 、柱 771000 且6 1 5 拉线、尺量
侧向弯曲
墙板、薄腹梁、桁架 771500 且 幻 5 最大弯曲处
板的表面平整度 3 2爪靠尺和塞尺量测
相邻模板表面高差 1 尺量
板 7
对角线差 尺量两对角线
墙板 5
翘曲 板、墙板 771500 水平尺在两端量测
设计起拱 薄腹梁、桁架、梁 ±3 拉线、尺量跨中
注 :1 为 构 件 长 度 (爪扣)。
10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5 钢筋分项工程
5丨1 一 般 规 定
5 . 1 . 1 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
验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纵向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
2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
率、搭接长度、锚固方式及锚固长度;
3 箍筋、横向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间距、位置,箍
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
4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和位置。
5 . 1 . 2 钢筋、成型钢筋进场检验,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其
检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
1 获得认证的钢筋、成型钢筋;
2 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连续三批均一
次检验合格;
3 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连续
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
5 . 2 材 料
主 控 项 目
5 . 2 . 1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
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www.zzguifan.com 11
www.zzguifan.com
5.2 . 2 成型钢筋进场吋 . 应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伸长率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
对由热轧钢筋制成的成型钢筋,当有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的
代表驻厂监督生产过程,并提供原材钢筋力学性能第三方检验报
告时,可仅进行重量偏差检验。
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
筋,不超过 301为一批,每批中每种钢筋牌号、规格均应至少抽
取 1个钢筋试件,总数不应少于3 个。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5.2 . 3 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
梯 段 )中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只狄 8335足、出1134006:、
11 1350(4:、111 13356、1 说 1 40011:或只只81500[ 钢 筋 ,其强
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抗 拉 强 度 实 测 值 与 屈 服 强 度 实 测 值 的 比 值 不 应 小
于 1.25;
2 屈 服 强 度 实 测 值 与 屈 服 强 度 标 准 值 的 比 值 不 应 大
于 1.30;
3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
一 般 项 目
5.2 . 4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
或片状老锈。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5 5 成型钢筋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
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类型的成型钢筋,不超过 301为
12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一批,每批随机抽取3 个成型钢筋。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5.2 . 6 钢筋机械连接套筒、钢筋锚固板以及预埋件等的外观质
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尺量。
5.3 钢 筋 加 工
主 控 项 目
5.3,1 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光圆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 .5倍 ;
2 3351 1?3 级、 级带肋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4 倍 ;
3 5001^?3 级带肋钢筋,当直径为 28111111以下时不应小于
钢筋直径的6 倍 ,当 直 径 为 及 以 上 时 不 应 小 于 钢 筋 直 径 的
7倍 ;
4 箍筋弯折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
检查数量:同一设备加工的同一类型钢筋,每工作班抽查不
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尺量。
5.3 . 2 纵向受力钢筋的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光
圆钢筋末端做180。弯钩时,弯钩的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
径 的 3 倍。
检查数量:同一设备加工的同一类型钢筋,每工作班抽查不
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尺量。
5.3 . 3 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做弯钩,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对一般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 90。,
13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 倍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
或设计有专门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
135、 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
2 圆形箍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受拉锚固长度,且两末
端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 135。,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对一般结
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 倍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
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
3 梁、柱复合箍筋中的单肢箍筋两端弯钩的弯折角度均不应
小于 13:,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应符合本条第1款对箍筋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设备加工的同一类型钢筋,每工作班抽查不
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尺量。
5.3 . 4 盘卷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其强
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断后伸长率、重量偏差应
符 合表 5 .3 .4 的规定。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应 对 3 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 2 个试件
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2 重量偏差应按下式计算:
^ ^ X 100 4〉
式中 :4 --- 重量偏差
一 -3 个调直钢筋试件的实际重量之和
--- 钢筋理论重量 ( ^ ),取每米理论重量 ( ^ /爪)与
3 个调直钢筋试件长度之和(仍)的乘积。
3 检验重量偏差时,试件切口应平滑并与长度方向垂直,
其长度不应小于 50001111;长度和重量的量测精度分别不应低于
1111111 和 18。
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
的检验。
14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检查数量:同一设备加工的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调直钢
筋,重量不大于301为一批,每批见证抽取3 个试件。
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 ‘
表 5.3.4 盘卷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偏差要求
断后伸长率 重 量 偏 差 ( )
钢筋牌号
八 (^) 直 径 6111111 12爪111 ^ ^ 5 14111111 161X101
幵?8300 2 2 1 2 — 10 ―
㈠尺8335、只尺已?335 ^ 1 6
141^400、幵尺册'400 ^ 1 5
^ 8 5 — 6
尺尺8400 ^ 1 3
幵尺8500、只尺册'500 ^ 1 4
注 :断后伸长率 /\的量测标距为 5 倍钢筋直径。
一 般 项 目
5.3 . 5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
表 5 .3 .5 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设备加工的同一类型钢筋,每工作班抽查不
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尺量。
表 5 .1 5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爪!!!)
受力钢筋沿长度方向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外廓尺寸 士 5
5.4 钢 筋 连 接
主 控 项 目
5,1 1 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www.zzguifan.com 15
www.zzguifan.co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5.4 . 2 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钢筋机械连接接头、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弯曲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定。接头试件应从工程实体中截取。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仏丨
107和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18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5.4 . 3 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螺纹接头应检验拧紧扭矩值,挤
压接头应量测压痕直径,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
械连接技术规程》 107的相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107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采用专用扭力扳手或专用量规检查。
一 般 项 目
5.4 . 4 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有抗震设
防要求的结构中,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不应进行钢筋搭
接。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5.4 . 5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应符合现行行
业 标 准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107和 《钢筋焊接及验收
规程》瓜 』18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107和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18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5.4 . 6 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同一
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6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1 受拉接头,不宜大于5 0 5 ;受压接头,可不受限制;
2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当采
用机械连接时,不应超过 50^ 。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
构件数量的1 0 ^ ,且不应少于 3 件 ;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
的自然间抽查1 0 ^,且不应少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
相邻轴线间高度5111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
面,抽 查 1 0 ^,且均不应少于3 面。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注:1 接头连接区段是指长度为 35々且不小于 500111111的区段,V 为
相互连接两根钢筋的直径较小值。
2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接头中点位于
该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
面面积的比值。
5.4 . 7 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接头的设置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接 头 的 横 向 净 间 距 不 应 小 于 钢 筋 直 径 ,且不应小
于 25111111;
2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
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V 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超过 2 5 ^;基础筏板,
不宜超过50^ 。
2〉柱类构件,不宜超过50^ 。
3 ^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
件,不应大于5 0 5。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
构件数量的1 0 ^,且不应少于 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
的自然间抽查1 0 ^,且不应少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
相邻轴线间高度5爪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
面,抽 查 10” ,且均不应少于3 面。
17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注:1 接头连接区段是指长度为1. 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搭接长度取
相互连接两根钢筋中较小直径计算。
2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接头中点位于
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
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5.4 . 8 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的设
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1 /4 ;
2 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5 倍 ,且不应大于 100111111;
3 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1 0倍 ,且不应大于 200111111;
4 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 25111111时,应在搭接接头
两个端面外 100111111范围内各设置二道箍筋,其间距宜为 50111111。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 ,且
不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5.5 钢 筋 安 装
主 控 项 目
5.5. 1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
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5.5 . 2 钢筋应安装牢固。受力钢筋的安装位置、锚固方式应符
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18 ^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一 般 项 目
5.5 . 3 钢筋安装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丨5,3 的规定,受力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 0 ^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
表中数值 1 .5 倍的尺寸偏差。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
构件数量的 1 0 ^,且不应少于 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
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应少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
相邻轴线间高度5爪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
查面,抽 查 1 0 ^,且均不应少于3 面。
表 5,5,3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
项 目 检 验 方 法
长 、宽 ±10 尺量
绑扎钢筋网 尺量连续三档,
网眼尺寸 ±20
取最大偏差值
长 ±10 尺量
绑扎钢筋骨架
宽、高 ±5 尺量
锚固长度 ―20 尺量
纵向受力钢筋 间距 ±10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排距 ±5 取最大偏差值
基础 ±10 尺量
纵向受力钢筋、箍筋的
柱 、梁 ±5 尺量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板、墙 、壳 ±3 尺量
尺量连续三档,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取最大偏差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尺量
中心线位置 5 尺量
预埋件
水平高差 牛3,0 塞尺量测
注 :检查中心线位置时. 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的较大值。
19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6 预应力分项工程
6.1 一 般 规 定
6 . 1 . 1 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预应力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
程验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预应力筋的品种、规格、级别、数量和位置;
2 成孔管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形状、连接以及灌浆孔、
排气兼泌水孔;
3 局部加强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和位置;
4 预应力筋锚具和连接器及锚垫板的品种、规格、数量和
位置。
6 . 1 . 2 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成孔管道的进场检验,
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其检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
1 获得认证的产品;
2 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产品,连续三批均一
次检验合格。
6 . 1 . 3 预应力筋张拉机具及压力表应定期维护。张拉设备和压
力表应配套标定和使用,标定期限不应超过半年。
6 2 材 料
主 控 项 目
6 . 2 . 1 预应力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
件作抗拉强度、伸长率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
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6 . 2 . 2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进场时,应进行防腐润滑脂量和护
套厚度的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钢
绞线》 161的规定。
经观察认为涂包质量有保证时,无粘结预应力筋可不作油脂
量和护套厚度的抽样检验。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161
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6.2 . 3 预应力筋用锚具应和锚垫板、局部加强钢筋配套使用,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
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8 5的相关规定对其性能
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该标准的规定。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用量不足检验批规定数量的50^ ,且
供货方提供有效的检验报告时,可不作静载锚固性能检验。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
器应用技术规程》 85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锚固区传力性能试验报告和
抽样检验报告。
6.2 . 4 处于三 3、三丨〕类环境条件下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用锚具
系统,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103 92的相关规定检验其防水性能,检验结果应符合该标准的
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锚具系统为一批,每批抽
取 3 套。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6 2,5 孔道灌浆用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外加剂的质量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7丨 1 条、第 1 1 . 2 条
的规定;成品灌浆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基灌浆
材料应用技术规范》0 3 /丁 50448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www.zzguifan.com 21
www.zzguifan.com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一 般 项 目
6 . 2 . 6 预应力筋进场时,应进行外观检查,其外观质量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有粘结预应力筋的表面不应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
氧化铁皮和油污等,展开后应平顺、不应有弯折;
2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护套应光滑、无裂缝,无明显褶
皱 ;轻微破损处应外包防水塑料胶带修补,严重破损者不得
使用。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2 . 7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应进行外观检
查 ,其表面应无污物、锈蚀、机械损伤和裂纹。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 . 2 . 8 预应力成孔管道进场时,应进行管道外观质量检查、径
向刚度和抗渗漏性能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金属管道外观应清洁,内外表面应无锈蚀、油污、附着
物、孔洞;金属波纹管不应有不规则褶皱,咬口应无开裂、脱
扣 ;钢管焊缝应连续;
2 塑料波纹管的外观应光滑、色泽均勻,内外壁不应有气
泡、裂口、硬块、油污、附着物、孔洞及影响使用的划伤;
3 径向刚度和抗渗漏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混
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 了 529或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
纹管》 225的规定。
检查数量:外观应全数检查;径向刚度和抗渗漏性能的检查
数量应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22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6.3 制作与安装
主 控 项 目
6.3.1 预应力筋安装时,其品种、规格、级别和数量必须符合
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6.3 . 2 预应力筋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一 般 项 目
6.3 . 3 预应力筋端部锚具的制作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绞线挤压锚具挤压完成后,预应力筋外端露出挤压套
筒的长度不应小于
2 钢绞线压花锚具的梨形头尺寸和直线锚固段长度不应小
于设计值;
3 钢丝镦头不应出现横向裂纹,镦头的强度不得低于钢丝
强度标准值的98X 。
检查数量:对挤压锚,每工作班 抽查 5 ^ ,且 不 应 少 于 5
件;对压花锚,每工作班抽查3 件;对钢丝镦头强度,每批钢丝
检查 6 个镦头试件。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镦头强度试验报告。
6 3 4 预应力筋或成孔管道的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成孔管道的连接应密封;
2 预应力筋或成孔管道应平顺,并应与定位支撑钢筋绑扎
牢同;
3 当后张有粘结预应力筋曲线孔道波峰和波谷的高差大于
3000101, 且采用普通灌浆工艺时 . 应在孔道波峰设置排气孔;
www.zzguifan.com 23
www.zzguifan.com
4 锚垫板的承压面应与预应力筋或孔道曲线末端垂直,预
应力筋或孔道曲线末端直线段长度应符合表6丨3 4 规定。
检查数量:第 1 3 款应全数检查;第 4 款应抽查预应力束
总数的 1 0 ^ ,且不少于 5 束。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表 6 .1 4 预应力筋曲线起始点与张拉锚固点之间直线段最小长度
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力 ~ ( ^ ) ^ 1 5 0 0 1 5 0 0 ^ ^ 6 0 0 0 \ 〉6000
直线段最小长度 (爪爪) 400 500 600
6.3 . 5 预应力筋或成孔管道定位控制点的竖向位置偏差应符合
表 6 .3 .5 的规定,其合格点率应达到 9 0 ^及以上,且不得有超
过表中数值 1. 5 倍的尺寸偏差。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应抽查各类型构件总数的
1 0 ^ ,且不少于 3 个构件,每个构件不应少于5 处。
检验方法:尺量。
表 6,3 5 预应力筋或成孔管道定位控制点的竖向位置允许偏差
构 件 截 面 高 (厚 )度 (⑴爪) ^ 0 0 0 300〈 11 幻 500 八〉1500
允 许偏 差 (爪爪) ±5 ±10 ±15
6.4 张拉和放张
主 控 项 目
6 4 . 1 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前,应对构件混凝土强度进行检验。
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
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达到配套锚固产品技术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强度且不应
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5X ;
2 对采用消除应力钢丝或钢绞线作为预应力筋的先张法构
24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件,不应低于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6.4.2 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钢绞线出现断裂或滑脱的数
量不应超过同一截面钢绞线总根数的3^ ,且每根断裂的钢绞线
断丝不得超过一丝;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
计算。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张拉记录。
6.4 . 3 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值与工
程设计规定检验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 5^ 。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 I X ,且不应少于
3 根。
检验方法:检查预应力筋应力检测记录。
一 般 项 目
6.4 . 4 预应力筋张拉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张拉力下预应力筋的实测伸
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士6、;
2 最大张拉应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
工规范》 50666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张拉记录。
6 1 5 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应检查预应力筋张拉后的位置偏差,
张拉后预应力筋的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应大于5111111,且不
应大于构件截面短边边长的4^ 。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3^ ,且不应少于
3 束。
检验方法:尺量。
6.4 . 6 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
www.zzguifan.com 25
www.zzguifan.com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表 6 .1 6 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 3^ ,且不少于
3 束。
检验方法:尺量。
表 6丨1 6 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限值
锚具类别 内 缩 量 限 值 (爪⑴)
支承式锚具 螺帽缝隙 1
(镦头锚具等〉 每块后加垫板的缝隙 1
锥塞式锚具 5
有顶压 5
夹片式锚具
无顶压 6 8
6.5 灌浆及封锚
主 控 项 目
6.5 . 1 预留孔道灌浆后,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灌浆记录。
6.5 . 2 灌浆用水泥浆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3 6 自由泌水率宜为0,且 不应大于 I X ,泌 水应在 24卜
内全部被水泥浆吸收; ~
2 水泥浆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0.06^ ;
3 当采用普通灌浆工艺时,2 4 4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6^ ;
当采用真空灌浆工艺时,246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3^ 。
检查数量:同一配合比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泥浆性能试验报告。
6.5.3 现 场 留 置 的 灌 浆 用 水 泥 浆 试 件 的 抗 压 强 度 不 应 低
于 30^1?3。
试件抗压强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26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1 每组应留取 6 个边长为 70.7111111的立方体试件,并应标
准养护 28山
2 试件抗压强度应取 6 个试件的平均值;当一组试件中抗
压强度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相差超过 2 0 ^ 时,应取中间 4
个试件强度的平均值。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留置一组。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6.5 . 4 锚具的封闭保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
求时,外露锚具和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一类
环境时 20111111,二 ?I、二丨) 类环境时 50111111,三 3、三丨)类环境时
80111111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 5 ^ 、且
不应少于 5 处。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一 般 项 目
6.5 . 5 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后,锚具外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
应小于其直径的 1. 5 倍 ,且不应小于 30111111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 3 ^ ,且
不应少于 5 束。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27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7 混凝土分项工程
7.1 一 般 规 定
7. 1 . 1 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
准》 丁 50107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划入同一检验批的混凝
土,其施工持续时间不宜超过3 个月。
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应采用 284或设计规定龄期的标准
养护试件。
试件成型方法及标准养护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
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0 3 /丁 50081的规定。采用蒸汽养
护的构件,其试件应先随构件同条件养护,然后再置人标准养护
条件下继续养护至283或设计规定龄期。
7. 1 . 2 当采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应将其抗压强度乘以尺寸折
算系数,折算成边长为 150111111的标准尺寸试件抗压强度。尺寸
折算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613/丁
50107采用。
7. 1 . 3 当混凝土试件强度评定不合格时,应委托具有资质的检
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
行检测推定,并应按本规范第10. 1. 2 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7. 1 . 4 混凝土有耐久性指标要求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
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丁 193的规定检验评定。
7. 1 . 5 大批量、连续生产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混凝土生产单
位应提供基本性能试验报告。
7. 1 . 6 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制备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预拌混凝土》0 3 /丁 14902的规定。
7. 1 . 7 水泥、外加剂进场检验,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其检
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
28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1 获得认证的产品;
2 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产品,连续三次进场
检验均~'次检验合格。
7 . 2 原 材 料
主 控 项 目
7 . 2 . 1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代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
装编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和凝
结时间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
泥》08 175等的相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代号、同一强度等
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 2001为一批,散
装不超过5001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7 . 2 . 2 混凝土外加剂进场时,应对其品种、性能、出厂日期等
进行检查,并应对外加剂的相关性能指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 8076和 《混凝土外加剂
应用技术规范》0 8 50119等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性能、同一批号且
连续进场的混凝土外加剂,不超过 501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
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一 般 项 目
7 . 2 . 3 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进场时,应对其品种、技术指标、
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矿物掺合料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检
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技术指标、同一批
号且连续进场的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石灰石粉、磷渣粉和钢铁
www.zzguifan.com 29
www.zzguifan.com
渣粉不超过 2001为一批,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矿物掺合料不
超 过 5001为一批,沸石粉不超过 1201为一批,硅灰不超过 30力
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7.2 . 4 混凝土原材料中的粗骨料、细骨料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
标 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5 2的规
定,使用经过净化处理的海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海砂混凝土
应用技术规范》 206的规定,再生混凝土骨料应符合现行国
家 标 准 《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0 8 /丁 25177和 《混凝土和砂浆
用再生细骨料》。匕/丁 25176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
验方法标准》 52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
7.2 . 5 混凝土拌制及养护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
水标准》]0 63的规定。采用饮用水时,可不检验;采用中水、
搅拌站清洗水、施工现场循环水等其他水源时,应对其成分进行
检验。
检查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质检验报告。
7 . 3 混凝土拌合物
主 控 项 目
7.3 . 1 预拌混凝土进场时,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
混凝土》013/丁 14902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
7.3 . 2 混凝土拌合物不应离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30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7.3 . 3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和碱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50010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和氯离子、碱的总含量计
算书。
7.3 . 4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原材料、
强度、凝结时间、稠度等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
检查数量: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开盘鉴定资料和强度试验报告。
一 般 项 目
7.3 . 5 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应满足施工方案的要求。
检查数量: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拌制 100盘且不超过1001113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 连续浇筑超过1000爪3时,每 200爪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 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稠度抽样检验记录。
7.3 . 6 混凝土有耐久性指标要求时,应在施工现场随机抽取试
件进行耐久性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
试件数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试验方法标准》0 3 /丁 50082和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灿 /丁 193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耐久性试验报告。
7.3 . 7 混凝土有抗冻要求时,应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含气量
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取样
数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
www.zzguifan.com 31
www.zzguifan.com
准》(匕/丁 50080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含气量试验报告。
7.4 混凝土施工
主 控 项 目
7.4. 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验混凝土
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检查数量: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每拌制 100盘且不超过1001113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 连续浇筑超过1000!!3时,每 20010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 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一 般 项 目
7.4 . 2 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和施工缝的
留设及处理方法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7.4 . 3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以及养护
方法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混凝土养护记录。
32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8 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8.1 一 般 规 定
8 1. 1 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在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未作修整和
装饰前进行,并应作出记录;
2 已经隐蔽的不可直接观察和量测的内容,可检查隐蔽工
程验收记录;
3 修整或返工的结构构件或部位应有实施前后的文字及图
像记录。
8 . 1 . 2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
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表 8丨1.2
确定。
表 8.1.2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名称 现 象 严重缺陷 一般缺陷
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
露筋 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 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
土包裹而外露
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
蜂窝 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
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 蜂窝
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
孔洞 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
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孔洞
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
夹渣 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
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夹渣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
疏松 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 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
疏松
33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续表8 1.2
名称 现 象 严重缺陷 一般缺陷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 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
裂缝从混凝土表面延
裂缝 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 结 构 性 能 或 使 用 功 能 的
伸至混凝土内部
能的裂缝 裂缝
连接 构件连接处混凝土有
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 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
部位 缺陷或连接钢筋、连接
传力性能的缺陷 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缺陷 件松动
缺 棱 掉 角 、棱角 不 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
外形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
直 、翘曲不平、飞边凸 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
缺陷 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
肋等 的外形缺陷
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
外表 构 件 表 面 麻 面 、掉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
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外表
缺陷 皮 、起砂、沾污等 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
缺陷
8 . 1 . 3 装配式结构现浇部分的外观质量、位置偏差、尺寸偏差
验收应符合本章要求。
8.2 外 观 质 量
主 控 项 目
8 1. 1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
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裂缝或连接部位的严重缺陷及
其他影响结构安全的严重缺陷,技术处理方案尚应经设计单位认
可。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34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处理记录。
一 般 项 目
8 . 2 . 2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
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处理记录。
8.3 位置和尺寸偏差
主 控 项 目
8.3 . 1 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尺寸偏
差 ;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或设备安装的尺寸
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或安装、使用功能的部
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设计单位认可
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量测,检查处理记录。
一 般 项 目
8^ 3^ 2 现浇结构的位置和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丨3 2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
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 ,且不
应少于 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 ,且
不应少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111左右
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 查 10^ ,且均
不应少于3 面;对电梯井,应全数检查。
35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表 8.3.2 现浇结构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爪!!:!) 检验方法
整体基础 15 经纬仪及尺量
轴线
独立基础 10 经纬仪及尺量
位置
柱 、墙 、梁 8 尺量
^6111 10 经纬仪或吊线、尺量
层高
〉6171 12 经纬仪或吊线、尺量
垂直度
全 高 (只)000111 只/30000+20 经纬仪、尺量
全 高 (只)〉300111 厂//10000 且5^80 经纬仪、尺量
层高 ±10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标高
全高 ±30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基础 + 15,-10 尺量
截面
柱 、梁 、板 、墙 + 10,一5 尺量
尺寸
楼梯相邻踏步高差 6 尺量
电梯 中心位置 10 尺量
井 长 、宽尺寸 十25,0 尺量
表面平整度 8 2爪靠尺和塞尺量测
预埋板 10 尺量
预埋件
预埋螺栓 5 尺量
中心
预埋管 5 尺量
位置
其他 10 尺量
预留洞、孔中心线位置 15 尺量
注 :1 检查柱轴线、中心线位置时,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并取其中偏差的较
大值。
2 " 为全高,单位为爪爪。
8 . 3 . 3 现浇设备基础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和设备安装的
要求。其 位 置 和 尺 寸 偏 差 及 检 验 方 法 应 符 合 表 8 丨3 丨3 的
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36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表 8,3.3 现浇设备基础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爪!!'!) 检验方法
坐标位置 20 经纬仪及尺量
不同平面标高 0 ,一 20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平面外形尺寸 ± 20 尺量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0 一 20 尺量
凹槽尺寸 十20, 0 尺量
平面 每米 5 水平尺、塞尺量测
水平度 全长 10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每米 5 经纬仪或吊线、尺量
垂直度
全高 10 经纬仪或吊线、尺量
中心位置 2 尺量
预埋地脚 顶标高 十20鲁0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螺栓 中心距 ± 2 尺量
垂 餓 5 吊线、尺量
中心线位置 10 尺量
预埋地脚 截面尺寸 十201 0 尺量
螺栓孔 深度 4 20 0 尺量
垂直度 人/ 1 0 0且 幻 0 吊线、尺量
中心线位置 5 尺量
预埋活动
标尚 卞20,0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地脚螺栓
带槽锚板平整度 5 直尺、塞尺量测
锚板
带螺纹孔锚板平整度 2 直尺、塞尺量测
注 :1 检查坐标、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并取其中偏差的较
大值。
2 々为预埋地脚螺栓孔孔深,单位为 111爪。
www.zzguifan.com 37
www.zzguifan.com
9 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
9.1 一 般 规 定
9 . 1 . 1 装配式结构连接部位及叠合构件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
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混凝土粗糙面的质量,键槽的尺寸、数量、位置;
2 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间距,箍筋弯钩的弯
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
3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
率、搭接长度、锚固方式及锚固长度;
4 预埋件、预留管线的规格、数量、位置。
久1. 2 装配式结构的接缝施工质量及防水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9 . 2 预 制 构 件
主 控 项 目
9 . 2 . 1 预制构件的质量应符合本规范、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定和设计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或质量验收记录。
9 . 2 . 2 专业企业生产的预制构件进场时,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
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梁板类简支受弯预制构件进场时应进行结构性能检验,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V 结构性能检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有关规定及
设计的要求,检验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38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8 的规定。
2^ 钢筋混凝土构件和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
进行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检验;不允许出现裂缝的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进行承载力、挠度和抗裂检验。
1 对大型构件及有可靠应用经验的构件,可只进行裂缝
宽度、抗裂和挠度检验。
对使用数量较少的构件,当能提供可靠依据时,可不
进行结构性能检验。 ‘
2 对其他预制构件,除设计有专门要求外,进场时可不做
结构性能检验。
3 对进场时不做结构性能检验的预制构件,应采取下列
措施:
V 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代表应驻厂监督生产过程。
2〉当无驻厂监督时,预制构件进场时应对其主要受力钢
筋数量、规格、间距、保护层厚度及混凝土强度等进
行实体检验。
检验数量:同一类型预制构件不超过1000个为一批,每批
随机抽取 1 个构件进行结构性能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结构性能检验报告或实体检验报告。
注 :“ 同类型 ” 是指同一钢种、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同一生产工艺和
同一结构形式。抽取预制构件时,宜从设计荷载最大、受力最不利或生产
数量最多的预制构件中抽取。
9 . 2 . 3 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影响结
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处理记录。
9 . 2 . 4 预制构件上的预埋件、预留插筋、预埋管线等的规格和
数量以及预留孔、预留洞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39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一 般 项 目
9 . 2 . 5 预制构件应有标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9 . 2 . 6 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处理记录。
9 . 2 . 7 预制构件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9 .2 .7 的规定 ;
设计有专门规定时,尚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临时使用的
预埋件,其中心线 位置 允许 偏差 可取 表 9 .2 .7 中规定数值的
2 倍。
检查数量:同一类型的构件,不超过 100个为一批,每批应
抽查构件数量的5 ^ ,且不应少于3 个。
表 9 .2,7 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
项 目 检验方法
1X101
〈 1201
楼板、 ±5
梁、柱 、 212111 且〈 18111 ± 10
长度 尺量
桁架 ^18111 ± 20
墙板 ±4
宽度、 楼板、梁、柱 、桁架 ±5 尺量一端及中部,
高 (厚 ) 取其中偏差绝对值
度 墙板 ±4 较大处
表面 楼板、梁、柱 、墙板内表面
5
2111靠尺和
平整度 墙板外表面 3 塞尺量测
楼板、梁 、柱 7 7 7 5 0 且《 20 拉线、直尺量测
侧向弯曲
墙板、桁架 厂7 1 0 0 0且《 20 最大侧向弯曲处
40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续 表 1 2.7
允许偏差
项 目 检验方法
1X1111
楼板 1./750 调平尺在
翘曲
墙板 厂/1000 两端量测
楼板 10 尺量两个
对角线
墙板 5 对角线
中心线位置 5
预留孔 尺量
孔尺寸 ± 5
中心线位置 10
预留洞 尺量
洞口尺寸、深度 土 10
预埋板中心线位置 5
预埋板与混凝土面平面高差 0,一5
预埋螺栓 2
预埋件 预埋螺栓外露长度 + 10,一5 尺量
预埋套筒、螺母中心线位置 2
预埋套筒、螺母与混凝土
± 5
面平面高差
中心线位置 5
预留插筋 尺量
外露长度 + 10,一5
中心线位置 5
键槽 长度、宽度 ± 5 尺量
深度 ± 10
注 : 1 1 为构件长度,单位为爪⑴;
2 检查中心线、螺栓和孔道位置偏差时,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
偏差较大值。
41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9 1. 8 预制构件的粗糙面的质量及键槽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9 . 3 安装与连接
主 控 项 目
久3,1 预制构件临时固定措施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9 . 3 . 2 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灌浆应饱满、密实,其材料
及连接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
术规程》 355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
术规程》 355的规定确定。
检 验 方 法 :检 查 质 量 证 明 文 件 、灌 浆 记 录 及 相 关 检 验
报告。
9 . 3 . 3 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时,其接头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18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18
的有关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 查 质 量 证 明 文 件 及 平 行 加 工 试 件 的 检 验
报告。
9 . 3 . 4 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其接头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10』107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107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施工记录及平行加工试件的
检验报告。
9 . 3 . 5 预制构件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连接方式时,其材料
42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性能及施工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0 8 50205和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1 8的相关
规定。
检查数量:按 国 家 现 行 标 准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0 8 50205和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1 8的规定确
定 0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平行加工试件的检验报告。
9 . 3 . 6 装配式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连接构件时,构件连接处后
浇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7丨1 1 条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9 . 3 . 7 装配式结构施工后,其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
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量测;检查处理记录。
一 般 项 目
9 . 3 . 8 装配式结构施工后,其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处理记录。
9 . 3 . 9 装配式结构施工后,预制构件位置、尺寸偏差及检验方
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表 9 .3 .9 的规
定。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连接部位的表面平整度应符合表1 3 9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
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 ,且不
应少于 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 ,且
不应少于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爪左右
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 查 10^ ,且均
不应少于3 面。
www.zzguifan.com 43
www.zzguifan.com
表久3,9 装配式结构构件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
项 目 检验方法
(而!!)
构件轴线 竖 向 构 件 (柱 、墙板、桁架) 8 经纬仪
位置 水平构件 (梁、楼板) 5 及尺量
梁、柱 、墙板 水准仪或
标尚 ±5
楼板底面或顶面 拉线、尺量
构件垂 柱 、墙板安装 ^6111 5 经纬仪或
直度 后的高度 〉 601 10 吊线、尺量
经纬仪或
构件倾斜度 梁 、桁架 5
吊线、尺量
梁、楼板 外露 3
相邻构件 底面 不外露 5 2111靠尺和
平整度 外露 5 塞尺量测
柱 、墙板
不外露 8
构件搁置长度 梁、板 ±10 尺量
支座、支垫
板 、梁、柱、墙板、桁架 10 尺量
中心位置
墙板接缝宽度 ±5 尺量
44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1 0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10. 1 结构实体检验
10. 1. 1 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有代表性的部位应进行结构实
体检验。结构实体检验应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结
构位置与尺寸偏差以及合同约定的项目;必要时可检验其他
项目。
结构实体检验应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实施,并见证实施
过程。施工单位应制定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并经监理单位审
核批准后实施。除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外的结构实体检验项目,
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完成。
1 0 . 1 . 2 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应按不同强度等级分别检验,检验
方法宜采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方法;当未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
或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不符合要求时 . 可采用回弹-取芯法进行
检验。
结构实体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0 的规定;结构实体混凝土回弹-取芯法强度检验应符合本规范
附录 0 的规定。
混凝土强度检验时的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
达到 6001 3 时所对应的龄期,且不应小于 14丄日平均温度
为 0 1 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
冬期施工时,等效养护龄期计算时温度可取结构构件实际养
护温度,也可根据结构构件的实际养护条件,按照同条件养护试
件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4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由监
理、施工等各方共同确定。
10. 1. 3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2 的规定。
10. 1. 4 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7 的规定。
www.zzguifan.com 45
www.zzguifan.com
1 0 . 1 . 5 结构实体检验中,当混凝土强度或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结果不满足要求时,应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
1 0 . 2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
10.1. 1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所含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合格;
2 应有完整的质量控制资料;
3 观感质量验收应合格;
4 结构实体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范第10.1节的要求。
1 0 . 2 . 2 当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
行处理:
1 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部件的,应重新进行验收;
2 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检测鉴定达到
设计要求的,应予以验收;
3 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检测鉴定达不
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
用功能的,可予以验收;
4 经返修或加固处理能够满足结构可靠性要求的,可根据
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1 0 . 2 . 3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
件和记录:
1 设计变更文件;
2 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3 预拌混凝土的质量证明文件;
4 混凝土、灌浆料的性能检验报告;
5 钢筋接头的试验报告;
6 预制构件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安装验收记录;
7 预应力筋用锚具、连接器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
46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报告;
8 预应力筋安装、张拉的检验记录;
9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及预应力孔道灌浆记录;
1 0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 1 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1 2 混凝土试件的试验报告;
1 3 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1 4 结构实体检验记录;
1 5 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1 6 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记录。
1 0 . 2 . 4 混凝土结构工程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应按
有关规定将验收文件存档备案。
47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附录八质量验收记录
八. 0 1 检验批质量验收可按表八 . 0 1记录。
表八 1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
单 位 (子单位) 分 部 (子分部) 分项工程
丁程名称 丁.程名称 名称
施工单位 项 0 负责人
检验批容量
分包单位项目
分包单位
负责人 检验批部位
施丁依据 验收依据
设计要求及 最小 7实际 检查
验收项目 样本总数 检查记录
规范规定 抽样数量 结果
1
2
3

控 4
项 5
0
6
7
8
1
2
般 3

0 4
5
施 I:单位 专业工长:
检查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査员:
年 月 口
监理单位
专业监理工程师:
验收结论
年 月 日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八.0 2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可按表八. 0 2 记录。
表八,0,2 一^^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 :
单 位 (子单位) 分 部 (子分部)
工程名称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数量 检验批数量
项目技术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负责人
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 分包内容
项目负责人
检验批 检验批 施 I:单位 监理单位
序号 部位7区段
名称 容量 检查结果 验收结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说明: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www.zzguifan.com 49
www.zzguifan.com
八.0 3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可按表八. 0丨3 记录。
表 尤 0 . 3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 :
单 位 (子单位) 分项工程
工程名称 数量
技术(质呈〉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负责人
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 分包内容
负责人
监理单位
序号 分项工程名称 检验批数量 施丁.单位检査结果
验收结论
1 钢筋分项丁程
2 预应力分项工程
3 混凝土分项工程
4 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5 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
质量控制资料
结构实体检验报告
观感质量检验结果






施丁.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总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50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附录 1 3 受弯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
6 . 1 检 验 要 求
队 1. 1 预制构件的承载力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50010的
规定进行检验时,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71: 70[^] (技 1.1-1〉
式中:7:; — -构件的承载力检验系数实测值,即试件的荷载实测
值与荷载设计值(均包括自重〉的比值;
70一一结构重要性系数,按设计要求的结构等级确定,当
无专门要求时取1.0;
[ ^ ] 一一构件的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按 表 8 .1 .1 取用。
2 当按构件实配钢筋进行承载力检验时,应满足下式的
要求:
0 7。办 ] (込 1. 1-2〉
式 中 ^ 构件承载力检验修正系数,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013 50010按实配钢筋的承载力
计算确定。
表 8 . 1 . 1 构件的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
受力情况 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检验标志 [ ^ ]
受拉主筋处的最 有屈服点热轧钢筋 1. 20
大 裂 缝 宽 度 达 到
1. 51711X1;或挠度达 无 屈 服 点 钢 筋 〈钢丝、钢 绞线 、 1. 35
到跨度的 1/50 冷加丁钢筋、无屈服占执轧钢筋)
受弯
有屈服点热轧钢筋 1. 30
受 压 区 混 凝 土
破坏 无 屈 服 点 钢 筋 〔钢丝 、钢 绞线 、 1. 50
冷加工钢筋、无屈服点热轧钢筋)
受拉主筋拉断 1. 50
www.zzguifan.com 51
www.zzguifan.com
续 表 匕 1. 1
受力情况 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检验标志 [^]
腹部斜裂缝达到 1. 50101,或斜裂缝末端受压混凝土剪
1. 40
压破坏
受弯构件
沿斜截面混凝土斜压、斜拉破坏;受拉主筋在端部滑
的受剪 1. 55
脱或其他锚固破坏
叠合构件叠合面、接槎处 1. 45
队 1. 2 预制构件的挠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013 50010规
定的挠度允许值进行检验时,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 : ( . 1. 2-1^
式中:乂 ^在检验用荷载标准组合值或荷载准永久组合值作用
下的构件挠度实测值;
[ ^ ] ^ 挠度检验允许值,按本规范第凡 1- 3 条的有关规定
计算。
2 当按构件实配钢筋进行挠度检验或仅检验构件的挠度、
抗裂或裂缝宽度时,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4 ^ 1. (民 1. 2-2^
4 应同时满足公式(込丨^ - 丨)的要求。
式中:4 ―在检验用荷载标准组合值或荷载准永久组合值作用
下,按实配钢筋确定的构件短期挠度计算值,按现
行 国 家 标 准 《混 凝 土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0 8 50010
确定。
8 . 1 . 3 挠度检验允许值 [ & ] 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值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 ] ― [“」/沒 (匕. 1. 3-1
按荷载标准组合值计算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式中:队 ― 按荷载标准组合值计算的弯矩值;
^ 一一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值计算的弯矩值;
6-— 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
按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混 凝 土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 02
50010确定;
[⑷] ― 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 50010确定。
8 . 1 . 4 预制构件的抗裂检验应满足公式(氏 的 要 求 :
7:; ^ [ ^ ]
[ ^ ] 二 95 ^ 7 ~ (払 1. 4-2^
式中:7 ^ —一构件的抗裂检验系数实测值,即试件的开裂荷载
实测值与检验用荷载标准组合值(均包括自重
的比值;
[ ^ ] 一构件的抗裂检验系数允许值;
… -由预加力产生的构件抗拉边缘混凝土法向应力值,
按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混 凝 土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 03
50010确定;
7一一混凝土构件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按现行国
家 标 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50010确定;
一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 一 -按荷载标准组合值计算的构件抗拉边缘混凝土法
向应力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013 50010确定。
6 . 1 . 5 预制构件的裂缝宽度检验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认’1 腿 ^ [议、X〕 1. 5^
式中: -一一在检验用荷载标准组合值或荷载准永久组合值
作用下,受拉主筋处的最大裂缝宽度实测值;
^ 构件检验的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按 表 凡 1. 5
取用。
53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表 8 . 1.5 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 )
设计要求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0 1 0 2 0 3 0‘ 4
[议’贿] 0 07 0 15 0 20 0 25
13. 1. 6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的合格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预制构件结构性能的全部检验结果均满足本规范第
13. 1. 1 条 第民 1. 5 条的检验要求时,该批构件可判为合格;
2 当预制构件的检验结果不满足第1 款的要求,但又能满
足第二次检验指标要求时,可再抽两个预制构件进行二次检验。
第二次检验指标,对承载力及抗裂检验系数的允许值应取本规范
第 I I 1. 1 条和第 13. 1. 4 条规定的允许值减 0丨05;对挠度的允许
值应取本规范第队1. 3 条规定允许值的1. 10倍 ;
3 当进行二次检验时,如第一个检验的预制构件的全部检
验结果均满足本规范第队 1. 1 条 第 技 1. 5 条的要求,该批构
件可判为合格;如两个预制构件的全部检验结果均满足第二次检
验指标的要求,该批构件也可判为合格。
6 . 2 检 验 方 法
1 3 . 1 进行结构性能检验时的试验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验场地的温度应在0 1 以上;
2 蒸汽养护后的构件应在冷却至常温后进行试验;
3 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 0 0 ^以上;
4 构件在试验前应量测其实际尺寸,并检查构件表面,所
有的缺陷和裂缝应在构件上标出;
5 试验用的加荷设备及量测仪表应预先进行标定或校准。
8 . 2 . 2 试验预制构件的支承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板、梁和桁架等简支构件,试验时应一端采用铰支承,
另一端采用滚动支承。铰支承可采用角钢、半圆型钢或焊于钢板
上的圆钢,滚动支承可采用圆钢;
2 对四边简支或四角简支的双向板,其支承方式应保证支
54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承处构件能自由转动,支承面可相对水平移动;
3 当试验的构件承受较大集中力或支座反力时,应对支承
部分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4 构件与支承面应紧密接触;钢垫板与构件、钢垫板与支
墩间,宜铺砂浆垫平;
5 构件支承的中心线位置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8 . 2 . 3 试验荷载布置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当荷载布置不能完全
与设计的要求相符时,应按荷载效应等效的原则换算,并应计入
荷载布置改变后对构件其他部位的不利影响。
8 . 2 . 4 加载方式应根据设计加载要求、构件类型及设备等条件
选择。当按不同形式荷载组合进行加载试验时,各种荷载应按比
例增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荷重块加载可用于均布加载试验。荷重块应按区格成垛
堆放,垛与垛之间的间隙不宜小于 1001^111,荷重块的最大边长
不宜大于 500111111。
2 千斤顶加载可用于集中加载试验。集中加载可采用分配
梁系统实现多点加载。千斤顶的加载值宜采用荷载传感器量测,
也可采用油压表量测。
3 梁或桁架可采用水平对顶加荷方法,此时构件应垫平且
不应妨碍构件在水平方向的位移。梁也可采用竖直对顶的加荷
方法。
4 当屋架仅作挠度、抗裂或裂缝宽度检验时,可将两榀屋
架并列,安放屋面板后进行加载试验。
8 . 2 . 5 加载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构件应分级加载。当荷载小于标准荷载时,每级荷
载不应大于标准荷载值的 2 0 ^ ;当荷载大于标准荷载时,每级
荷载不应大于标准荷载值的 10^ ;当荷载接近抗裂检验荷载值
时,每级荷载不应大于标准荷载值的5 ^ ;当荷载接近承载力检
验荷载值时,每级荷载不应大于荷载设计值的5 ^ ;
2 试验设备重量及预制构件自重应作为第一次加载的一
55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部分;
3 试验前宜对预制构件进行预压,以检查试验装置的工作
是否正常,但应防止构件因预压而开裂;
4 对仅作挠度、抗裂或裂缝宽度检验的构件应分级卸载。
8 . 2 . 6 每级加载完成后,应 持 续 10“ 11 15111丨I I;在标准荷载
作用下,应持续 301X1丨I I。在持续时间内,应观察裂缝的出现和开
展 ,以及钢筋有无滑移等;在持续时间结束时,应观察并记录各
项读数。
6 . 2 . 7 进行承载力检验时,应加载至预制构件出现本规范表
匕 1. 1 所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检验标志之一后结束试验。当在
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出现上述检验标志之一时,应取本级荷载
值与前一级荷载值的平均值作为其承载力检验荷载实测值;当在
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结束后出现上述检验标志之一时,应取本级
荷载值作为其承载力检验荷载实测值。
队 2,8 挠度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挠度可采用百分表、位移传感器、水平仪等进行观测。
接近破坏阶段的挠度,可采用水平仪或拉线、直尺等测量。
2 试验时,应量测构件跨中位移和支座沉陷。对宽度较大
的构件,应在每一量测截面的两边或两肋布置测点,并取其量测
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处的位移。
3 当试验荷载竖直向下作用时,对水平放置的试件,在各
级荷载下的跨中挠度实测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二 乂 + “: ⑴ . 1. 8-1〉
丨 二 4 — 4 屮 4 〉 ( ^ . 1. 8-2〉
式中:乂^ 全部荷载作用下构件跨中的挠度实测值,爪!!!;
4 ― 外加试验荷载作用下构件跨中的挠度实测值,咖叫
4 ^ 构件自重及加荷设备重产生的跨中挠度值,巾0 ;
56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VI^ 外加试验荷载作用下构件跨中的位移实测值,111111;
4 , ^ 一一外加试验荷载作用下构件左、右端支座沉陷的实测
吣一一构件自重和加荷设备重产生的跨中弯矩值,
織 ^从外加试验荷载开始至构件出现裂缝的前一级荷载
为止的外加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值,
乂 ~从外加试验荷载开始至构件出现裂缝的前一级荷载
为止的外加荷载产生的跨中挠度实测值,爪爪。
4 当采用等效集中力加载模拟均布荷载进行试验时,挠度
实测值应乘以修正系数0。当采用三分点加载时0 可取 0.98;当
采用其他形式集中力加载时,0 应经计算确定。
队 9 裂缝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观察裂缝出现可采用放大镜。试验中未能及时观察到正
截面裂缝的出现时,可取荷载-挠度曲线上第一弯转段两端点切
线的交点的荷载值作为构件的开裂荷载实测值;
2 在对构件进行抗裂检验时,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
出现裂缝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与前一级荷载值的平均值作为其开
裂荷载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结束后出现裂缝时,应
取本级荷载值作为其开裂荷载实测值;
3 裂 缝 宽 度 宜 采 用 精 度 为 05111111的刻度放大镜等仪器进
行观测,也可采用满足精度要求的裂缝检验卡进行观测;
4 对正截面裂缝,应量测受拉主筋处的最大裂缝宽度;对
斜截面裂缝,应量测腹部斜裂缝的最大裂缝宽度。当确定受弯构
件受拉主筋处的裂缝宽度时,应在构件侧面量测。
8 . 2 . 1 0 试验时应采用安全防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验的加荷设备、支架、支墩等,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安
全储备;
2 试验屋架等大型构件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侧向支承 ;
侧向支承应不妨碍构件在其平面内的位移;
3 试验过程中应采取安全措施保护试验人员和试验设备
57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安全。
^ 2 . 1 1 试验报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验报告内容应包括试验背景、试验方案、试验记录、
检验结论等,不得有漏项缺检;
2 试验报告中的原始数据和观察记录应真实、准确,不得
任意涂抹篡改;
3 试验报告宜在试验现场完成,并应及时审核、签字、盖
章、登记归档。
58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附录 0 结构实体混凝土同条件
养护试件强度检验
0 0 1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取样和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施
工、监理等各方共同选定,且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取样宜均匀分布
于工程施工周期内;
2 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处见证取样;
3 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留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的适当位置,
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4 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不宜少于1 0组,且不应
少于 3 组。每连续两层楼取样不应少于1 组;每 20001113取样不
得少于一 '组。
0 0 2 每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值应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按现
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匕/丁 50081
的规定确定。
^ 0 . 3 对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强度值应除以
0 .88后 按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013/丁
50107的有关规定进行评定,评定结果符合要求时可判结构实体
混凝土强度合格。
59
www.zzguifan.com
www.zzguifan.com
附录 0 结构实体混凝土回弹-取芯法强度检验
IX 0 1 回弹构件的抽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柱、梁、墙、板,抽取构件最小
数量应符合表0 ,0 1 的规定,并应均匀分布;
2 不宜抽取截面高度小于30001111的梁和边长小于 300111111
的柱。
表 IX 0 1 回弹构件抽取最小数量
构件总数量 最小抽样数量
2 0以下 全数
20 150 20
151 280 26
281 500 40
501 1200 64
1201 3200 100
IX化2 每个构件应选取不少于5 个测区进行回弹检测及回弹值
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四 装配式构件生产模拟任务书(满分100分)(B07)
装配式构件生产仿真需包括:模具摆放、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混凝土浇筑、构件预处理与养护、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等岗位工艺部分,生产任务包括: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板(NQ-2428)的仿真生产。考核图纸如下。
NQ-2428模板图
NQ-2428配筋图
(一)模具摆放
根据提供的图纸进行划线机操作、模具选择、模具组装、模具矫正固定、模具脱模剂涂刷等操作实训。
(二)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
根据提供的图纸资料进行钢筋下料、钢筋制作(折弯、拉直、截断等)、钢筋绑扎、埋件固定等操作实训。
(三)混凝土浇筑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浇筑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混凝土请求下料、构件浇筑振捣、保温板铺设固定等操作。
(四)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拉毛、构件赶平、预养库预养、抹光机抹光、构件蒸养库存取操作、构件蒸养等操作。
(五)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脱模、清洗糙面、起板入库、构件码放入库等操作。
任务五 装配式构件安装样卷(满分100分)(B07)
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仿真包括:WQ-2728构件吊装、NQM1-2128-0921构件灌浆、一字型现浇连接等岗位工艺部分。考核图纸如下。
WQ-2728构件施工图
WQ2728构件模板示意图
NQM1-2128-0921构件灌浆示意图
一字型现浇连接示意图
(一)构件吊装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构件确认检查、定位放线、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标高超平、保温条铺设、起板移位、吊装就位、临时固定矫正、工完料清等操作。
(二)构件灌浆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封缝料制备、分仓、封仓、灌浆料制备、流动度检测、试块制作、灌浆施工、工完料清等操作。
(三)节点连接
根据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保温条粘贴、安装螺纹套筒、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工完料清等操作。
现浇段/现浇楼面钢筋绑扎、管线预埋、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等工艺训练。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六 预制外墙板吊装实操样卷任务书(满分100分)
1.赛项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2.赛项内容:根据图纸信息,完成预制剪力墙外墙YWQ1吊装及L型后浇节点连接。
3.赛项项目:施工准备、构件吊装、节点连接、钢筋安装、质量检查、工完料清、团队配合、时间进度及安全操作等。
4.技能考核内容:
(1)施工准备:按照规范要求完成施工准备,领取合适工具材料,检查机具安全。
(2)构件吊装:根据图纸信息,完成构件吊运及安装,操作规范。
(3)节点连接:选择正确模板,对施工节点表面进行处理,完成钢筋绑扎及质量检验。
(4)钢筋安装:钢筋选择准确、上下保护层厚度符合标准要求,按规范完成钢筋绑扎。
(5)质量检查:构件质量复合标准要求。
(6)工完料清:按照拆装原则,复位工具原料,清理施工场地。
(7)安全操作与团队合作: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全过程工艺规范和要求,操作娴熟、有序,质量把控准确,团队配合良好,分工有序。
5.特殊说明:以L型节点为例,考虑到时间问题,会根据赛项内容提前准备场景以保障参赛组完成竞赛。
6.实操图纸:
预制外墙板吊装质量检验表
项次 工作 环节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设计值(mm) 实测值(mm) 判定
1 构件质量检查 预制构件外观质量 / 全部检查 / / ¨合格 ¨不合格
2 规格尺寸 高度 ±4 用钢尺测量两端及中部, 取其中偏差绝对值较大值 ¨合格 ¨不合格
3 宽度 ±4 ¨合格 ¨不合格
4 厚度 ±2 ¨合格 ¨不合格
5 对角线(内叶板) ±5 用钢尺测量两对角线的长度,取其绝对值的差值 ¨合格 ¨不合格
6 连接钢筋外露长度 10,0 用钢尺测量 ¨合格 ¨不合格
7 灌浆套筒数量 / ¨合格 ¨不合格
8 表面平整度(内表面) 4 2m靠尺和塞尺 / ¨合格 ¨不合格
9 构件安装质量检查 安装质量 临时支撑安装连接牢固程度 / 牢固 / / ¨合格 ¨不合格
10 剪力墙安装位置 8 竖向构件(墙板) 200 ¨合格 ¨不合格
11 剪力墙垂直度 5 使用工具(有刻度靠尺), 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 ¨合格 ¨不合格
12 钢筋连接
质量 纵筋钢筋间距 10mm,0 钢直尺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合格 ¨不合格
13 钢筋绑扎是否牢固 / 牢固 / / ¨合格 ¨不合格
14 垫块布置 10mm,0 间距500mm/个 / ¨合格 ¨不合格
15 模板质量 牢固程度 / 牢固 / / ¨合格 ¨不合格
16 保温条铺设位置 / 查保温条是否铺设正确, 底部和缝隙处 / / ¨合格 ¨不合格
记录员:
年 月 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15G367-1
L-L9859L I3HSNNHZOVI8nHZNVIVIrON5
国家筑标准设
国家建筑标准设
国家健筑标准设词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完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15G367-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中圆计刻出版社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批准《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等
9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通知
建质函[2015]47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总后
基建营房部工程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
经审查,批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1个单位编制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
板》等9项标准设计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
附件: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名称及编号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O一五年二月十五日
“建质函[2015]47号”文批准的9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号
序号
图集号
序号
图集号
序号
图集号
序号
图集号
序号
图集号
1
15G365-1
3
15G366-1
5
15G368-1
7
15G107-1
9
15G310-2
2
15G365-2
4
15G367-1
6
15J939-1
8
15G310-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主编单位负贵人秘2采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文号
建质函[2015]47号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
黄术京定人家
d不魏大平
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单位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统一编号
GJBT-1325
吃补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负责人秘老构解
实行日期
二O一五年三月一日
图集号
15G367-1


月录…………………………………………
1
ST-29-2摸板图.…
18
总说明……………
ST-29-25配能图,
19
楼梯选月表……
ST-30-24……………。……。,,…
20
1双跑楼梯………………………
5T-30-24安装图.……
20
ST-28-24………………
8
S7-30-24摸板图.…

ST-28-24安装图…
8
ST-30-24配筋将.,
22
ST-28-24模派图........
9
ST-30-25……………………
…………23
ST-28-24配能图.........
10
$T-30-25安装图..
23
ST-28-25…
ST-30-25模板图.……
…………24
ST-28-25安装 .…
11
ST-30-25配筋.
25
ST-28-2摸派图......
12
双跑楼梯节点详图……………………
26
ST-28-25配筋图...
13
戎楼操节点详图(一)………………………26
ST-29-24..
14
双跑楼梯节点详图(二)………………………………27
S-29-24安装图.
14
2剪刀楼梯……………28
ST-29-24模发图....…
15
jT-28-25…………………28
ST-29-24究筋图.
16
JT-28-25安装图
28
ST-29-25…………
2
JT-28-25模板图.
29
S7-2-25安装图.......
17
JT-28-25配筒图………
30
目录
图东号
150367-1
审发于劲<径。依到幸化设计夷慧是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一:构件深化设计任务书(A08)
1深化设计
1.1任务概述
我国南方某城市商业综合用房,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其中二~五层为标准层,结构体系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上人平屋面,层高均为3.9m,首层柱采用现浇混凝土,标高3.850m处楼板、梁及该标高以上的结构构件中一部分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按等同现浇形式设计。根据给定的部分施工图纸创建该装配整体式结构模型并对指定的预制构件出具深化加工设计详图。
1.2装配式建筑专项说明
该建筑物的装配率为60%,其中主体结构部分的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柱、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
1.3设计依据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楼盖和楼梯)》15G310-1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剪力墙)》15G310-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15G366-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22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8G901-1
1.4材料及部分构造
钢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用符号C表示。
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见施工图中层高表。
预制叠合板、预制柱、预制楼梯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分别为15mm、20mm、20mm。
1.5结构施工图内容
本题目包含以下相关的施工图:
附图01:标准层梁板平法施工图;
附图02:标准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
附图03:标准层预埋件平面布置图;
附图04:连接大样图;
附图05:楼梯配筋构造参考图。
1.6连接节点
连接节点均见附图04,其中:
1.6.1预制叠合楼板采用后浇带的整体式接缝连接形式,其连接节点见图一,叠合板与中间梁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二,叠合板与边梁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三,预制柱底接缝及箍筋加密区域构造示意图见图四,预制柱斜撑埋件示意图见图五,预制楼梯高低端的支座节点见图六、七。
1.6.2预制叠合板搁进支座10mm,预制底板平面实际尺寸详见附图2标准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
1.6.3预制梯段侧边与梁间留有20mm缝,预制梯段间留有20mm缝,详见附图2标准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
1.7预制柱要求
1.7.1预制柱纵筋连接方式采用全灌浆套筒的形式;
1.7.2预制柱的吊装预埋件选用内埋式螺母,吊装工况调整系
数取1.2,吊件沿柱截面横向或竖向布置;
1.7.3预制柱的脱模及斜撑埋件选用内埋式螺母;
1.7.4预制柱相关部位应设置粗糙面符号、键槽符号及构件安装符号;
1.7.5预制柱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图纸及现行标准、图集、规范的要求。
1.8叠合板底板要求
1.8.1桁架钢筋规格代号为A80,桁架钢筋的设置应满足规程要求;
1.8.2吊装方式为吊桁架筋的形式,吊点加强筋为2C8,长度280mm,设2组共四个吊点,吊点应布置在合理的位置;
1.8.3根据图面信息布置墙下加强筋,长度与同方向板底筋相同;
1.8.4板端合适的位置各设置1C6的不外伸构造钢筋,钢筋中心距板边缘距离为25mm;
1.8.5柱切角处板钢筋构造应满足《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8G901-1中的要求;
1.8.6预制底板上预留预埋信息详附图3标准层预埋件平面布置图;
1.8.7预制底板相应位置应设置粗糙面及构件安装符号;
1.8.8预制底板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图纸及现行标准、图集、规范的要求。
1.9预制楼梯要求
1.9.1预制楼梯的挑耳统一设置在梯段的高端处,尺寸详附图2标准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高低端支座做法详节点大样;
1.9.2预制楼梯的吊装及脱模预埋件均选用内埋式螺母;
1.9.3预制楼梯的滴水线设置在梯井一侧;
1.9.4预制楼梯踏步均设置防滑槽;
1.9.5预制楼梯其它未说明的构造配筋参考15G367-1中的ST-30-25配筋图,详见附图05。
2设计内容及结果输出
根据以上任务书要求,创建该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模型并对预制构件出具构件加工详图。
2.1模型创建要求
根据给定的图纸,创建该建筑物-0.050~7.750标高段的结构整体模型。
2.1.1现浇混凝土构件建模要求
根据图纸将现浇梁、现浇柱、现浇板(现浇楼梯除外)布置在模型文件中,其中现浇构件的实体钢筋不需建立。
2.1.2预制构件建模要求
根据图纸将各类预制构件(后浇叠合层不需建模)布置在模型中的相应位置,使模型完整准确。
2.2构件详图要求
对H=3.850处的PCB1预制板底板、PCZ1(3.850~7.750)预制柱、PCLT1(3.850~7.750)预制楼梯构件出具深化设计构件详图。
每个构件深化设计图纸中应包含的内容:模板图、配筋图、构件信息表(至少包含混凝土体积、构件重量、混凝土强度)、埋件信息表(至少包含埋件编号、名称、规格、数量)、配筋表(至少包含编号、直径、级别、钢筋加工尺寸、钢筋重量)。
深化设计图纸要求图面整洁、文字和标注不得有重叠现象。
2.3结果输出要求
2.3.1预制板和预制柱均采用A2图幅绘制,并分别以“2-5F-PCB1”“3F-PCZ1”为详图名称保存在模型中;预制楼梯采用A2+1/4图幅绘制,以“3-5F-PCLT1”为详图名称保存在模型中。
2.3.2将最终的模型文件以“赛位号+任务一”命名提交。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四 装配式构件生产模拟任务书(满分100分)(B03)
装配式构件生产仿真需包括:模具摆放、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混凝土浇筑、构件预处理与养护、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等岗位工艺部分,生产任务包括:剪力墙外墙(WQ-2627)的仿真生产。考核图纸如下。
WQ-2627 模板图
WQ-2627外页配筋图
WQ-2627内页配筋图
(一)模具摆放
根据提供的图纸进行划线机操作、模具选择、模具组装、模具矫正固定、模具脱模剂涂刷等操作实训。
(二)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
根据提供的图纸资料进行钢筋下料、钢筋制作(折弯、拉直、截断等)、钢筋绑扎、埋件固定等操作实训。
(三)混凝土浇筑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浇筑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混凝土请求下料、构件浇筑振捣、保温板铺设固定等操作。
(四)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拉毛、构件赶平、预养库预养、抹光机抹光、构件蒸养库存取操作、构件蒸养等操作。
(五)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脱模、清洗糙面、起板入库、构件码放入库等操作。
任务五 装配式构件安装样卷(满分100分)(B03)
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仿真包括:PCZ构件吊装、NQM1-2128-0921构件灌浆、T型现浇连接等岗位工艺部分。考核图纸如下。
PCZ构件吊装装示意图
NQM1-2128-0921构件灌浆示意图
T型现浇连接构件灌浆示意图
(一)构件吊装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构件确认检查、定位放线、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标高超平、保温条铺设、起板移位、吊装就位、临时固定矫正、工完料清等操作。
(二)构件灌浆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封缝料制备、分仓、封仓、灌浆料制备、流动度检测、试块制作、灌浆施工、工完料清等操作。
(三)节点连接
根据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保温条粘贴、安装螺纹套筒、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工完料清等操作。
现浇段/现浇楼面钢筋绑扎、管线预埋、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等工艺训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一:构件深化设计任务书(A07)
1深化设计
1.1任务概述
我国南方某城市商业综合用房,地下一层、地上五层,结构体系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上人平屋面,层高均为3.9m,首层柱采用现浇混凝土,标高3.850处楼板、梁及该标高以上的结构构件中一部分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按等同现浇形式设计。根据给定的部分施工图纸创建该装配整体式结构模型并对指定的预制构件出具深化加工设计详图。
1.2装配式建筑专项说明
该建筑物的装配率为60%,其中主体结构部分的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
1.3设计依据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楼盖和楼梯)》15G310-1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剪力墙)》15G310-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15G366-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22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8G901-1
1.4材料及部分构造
钢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用符号C表示。
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见施工图中层高表。
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预制楼梯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分别为15mm、20mm、20mm。
1.5结构施工图内容
本题目包含以下相关的施工图:
附图01:标准层梁、板平法施工图;
附图02:标准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
附图03:标准层预埋件平面布置图;
附图04:连接大样图;
附图05:楼梯配筋构造参考。
1.6连接节点
连接节点均见附图04,其中
1.6.1预制连续梁连接节点形式见图一,预制叠合楼板采用后浇带的整体式接缝连接形式,其连接节点见图二,叠合板与中间梁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三,叠合板与边梁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四,预制楼梯高低端的支座节点见图五、六。
1.6.2预制叠合板搁进支座10mm,预制底板平面实际尺寸详见图二:三~五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
1.6.3预制梯段侧边与梁间留有20mm缝,预制梯段间留有20mm缝,详见附图二标准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
1.7叠合板及预制底板的要求
1.7.1楼板采用60mm(预制)+70/90mm(现浇)的形式;
1.7.2桁架钢筋规格代号为A80/A100,桁架钢筋的设置应满足规程要求;
1.7.3吊装方式为吊桁架筋的形式,吊点加强筋为2C8,长度
280mm,设2组共四个吊点,吊点应布置在合理的位置;
1.7.4预制板底板板端合适的位置各设置1C6的不外伸构造钢筋,钢筋中心距板边缘距离为25mm;
1.7.5预制底板上XH1字符标示的配件为PVC86线盒,高度100,接φ20锁母;
1.7.6柱切角处板钢筋构造应满足《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8G901-1中的要求;
1.7.7矩形洞口JD1为后封洞口,即洞内钢筋不断;
1.7.7预制底板相应位置应设置粗糙面及构件安装符号;
1.7.8预制底板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图纸及现行标准、图集、规范的要求。
1.8叠合梁要求
1.8.1预制叠合梁两端搁置进支座均为10mm;
1.8.2拉筋为C6,拉筋布置满足相关要求;
1.8.3箍筋采用组合封闭箍;
1.8.4在预制叠合梁的预制底梁部分的梁面设置2C12的构造腰筋(根数计入平法表达中),所有构造腰筋均不伸出梁端面;
1.8.5叠合梁的吊装预埋件选用吊钉(型号为KK1.3×120),吊装工况调整系数取1.2;
1.8.6叠合梁两端设置非贯通键槽;
1.8.7叠合梁相关部位应设置粗糙面符号、键槽符号及构件安装符号;
1.8.8叠合梁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图纸及现行标准、图集、规范的要求。
1.9预制楼梯要求
1.9.1预制楼梯的挑耳统一设置在梯段的高端处,尺寸详标准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高低端支座做法详节点大样;
1.9.2预制楼梯的吊装及脱模预埋件均选用内埋式螺母;
1.9.3预制楼梯的滴水线设置在梯井一侧。
1.9.4预制楼梯踏步均设置防滑槽;
1.9.5预制楼梯其它未说明的构造配筋参考15G367-1中的ST-30-25配筋图,详见附图05。
2设计内容及结果输出
根据以上任务书要求,创建该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模型并对预制构件出具构件加工详图。
2.1模型创建要求
根据给定的图纸,创建该建筑物-0.050~7.750标高段的结构整体模型。
2.1.1现浇混凝土构件建模要求
根据图纸将现浇梁、现浇柱、现浇板(现浇楼梯除外)布置在模型文件中,其中现浇构件的实体钢筋不需建立。
2.1.2预制构件建模要求
根据图纸将各类预制构件(后浇叠合层不需建模)布置在模型中的相应位置,使模型完整准确。
2.2构件详图要求
对3.850标高的PCB6预制板底板、PCL1预制梁、PCLT1(3.850~7.750)预制楼梯构件出具深化设计构件详图。
每个构件深化设计图纸中应包含的内容:模板图、配筋图、构件信息表(至少包含混凝土体积、构件重量、混凝土强度)、埋件信息表(至少包含埋件编号、名称、规格、数量)、配筋表(至少包含编号、直径、级别、钢筋加工尺寸、钢筋重量)。
深化设计图纸要求图面整洁、文字和标注不得有重叠现象。
2.3结果输出要求
2.3.1深化设计图纸,预制板和预制梁均采用A2图幅绘制,并分别以“2-5FPCB6”、“2F-PCL1”为详图名称保存在模型中;预制楼梯采用A2+1/4图幅绘制,以“2-5FPCLT1”为详图名称保存在模型中。
2.3.2将最终的模型文件以“赛位号+任务一”命名提交。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16G906
90659L Ir3HSNNHZOVI8nHZNVIVIrON5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住宅施工工艺图解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使用正版图集
国家建筑标谁设计
注册积分
年终回报
免费网终课程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12887524
NATB MA
刮开此处上网积分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结构专业图集简明目录
图集号
图集名称
图集号
图集名称
图集号
图集名称
12G10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15G3661析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版】
11SG619-4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四)(砌体结构住宅抗震加固)
枸造详图(剪力墙边缘构件)
15G367-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13SG619-5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五)(公共建筑抗震加固)
13G101-11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
15G368-1预制钢筋混凝土阳台板、空涮板及女儿培
12SG620砌体结构设计与构造
15G10们-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袁示方法及示例(剪力培结构)10G409预应力况凝土管桩
11SG814爽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
13108-1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示〔地基基础)】
13G440大跨度预应力空心板(跨度4.2m-18.0m
12C901-1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
12心112-1建筑笃构设计常月数据(钢筋混凝土结枸、砌体11G521-1~2钢檩条钢墙梁(2011年合订本)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培、粱、板)
结构、地基基础)
11SG534带水平段钢斜梯(45°)
最新出版图集
12$G121-1施工图结构设计总说明(混凝土结构)
1201-2混景土蜡被苑工朗筋排材规与构造滨图(现浇混炭土拔式接福)
160101-1混凝上结枸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3SG121-2施工图结构设计总说明(多层谢体房屋和底部祖12G901-3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培、梁、板)修编替代11G101-1)
架砌体房屋)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承台)
16101-2混凝土结枸施工图平面整体哀示方法制恩规则和构造详图
14G308混凝土后锚固连接
11G902-1G101系列图集常用构造三维节点详图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修编替代11G101-2)
C310-1~2装配式混凝二结枸连接节点狗造
(框架结构、剪力将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16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3G311-1混凝土结构加因构造
13SG903-1混凝上结构常用施工详图(现浇混凝土版
(独立迷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确、在基础)(修鹅替代11G11-3)
14G312幼儿园、中小学校家具家电设备抗震连接构造
非框架梁配筋构造)
16G108-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图示(新编】
14SG313老虎窗、采光井、地下车库(坡道式)出入口14SG903-2混凝土结构常用施工详图(现浇混凝土柜
16G116-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仁远用目录(一)(新觞)
G322-1~4钢筋混凝土过梁(2013年合订本)
架柱、梁、剪力墙配筋构造)
15G307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核(修编替代04SG307)
11G329-1这筑吻抗废衿造详图〔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12SG904-1型钢混凝土结枸施工钢筋排布就则与构造详图G323-1~2钢筋混凝土吊车梁(修编替代2004年合订本)
11G29-2是筑物抗震前造详图〔多层物体房屋和底部框架脚依房屋)
13S095-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艺E解模板工程卫持式全钢大模报施工体)14G443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新编】
11G329-3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单层工业厂房)
13SC9S-: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唇等模旅工程-顶旅支撑早拆施1你系)
16G519多,高层民用是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修编替代,01SC519、01(04S6519)
14G330-1概凝土结拘剪力垮边缘构件和框架柱胸逍钢筋选月
14G910高强钢筋应用技术图示
15G611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修编替代03SG611)
(剪力垮边缘构件、框支柱)
110G131房屋建筑工程苑工工法图示(一)(外外保溫系毓施工工)
15J101、156612砖墙建筑、结构构造(修蝙替代04J101,04G612)
14330-2混凝土结枸剪力培边装构件和拒架柱构造钢选用
12SG535实腹钢梁混凝土柱
16J107、16G61 夹心保温墙避筑与结构枸造(修编替代0?J10 、0 SG617)
(框架柱〕
12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16G906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培结构住宅施工工艺图解(新编)
11G336-2柱间支撑(粒距7.5m)
10SG614-2砌体填充墙构造详图(仁)(与主体结构柔性连接)15G907-1建筑施工常用数据(一)(新编)
13SG364预制清水混凝土看台板
心9S619-1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一)(中小学校含抗震加固)
15G909-1钢结构连接施工图示(深接连接)(新编)
15G365-1预制混凝上剪力培外培板
12G619-2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二)(医疗建筑抗震加国)
15CG25轻质芯模混凝土叠合密肋楼板(新鳊)
15G365-2预制混凝二剪力培内格板
12SG619-3房屋建筑杭度加周(三)(单层工业厂房、烟专,水)15CI63、15CG26KST板(新编)
详细内容请参见2016年国标图集目录或查询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网(www..cn)
国标图热线电话:010-68799100
发行电话:010-68318822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四 装配式构件生产模拟任务书(满分100分)(B10)
装配式构件生产仿真需包括:模具摆放、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混凝土浇筑、构件预处理与养护、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等岗位工艺部分,生产任务包括:剪力墙外墙(WQ-2628)的仿真生产。考核图纸如下。
WQ-2628模板图
WQ-2628外页板配筋图
WQ-2628内页板配筋图
(一)模具摆放
根据提供的图纸进行划线机操作、模具选择、模具组装、模具矫正固定、模具脱模剂涂刷等操作实训。
(二)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
根据提供的图纸资料进行钢筋下料、钢筋制作(折弯、拉直、截断等)、钢筋绑扎、埋件固定等操作实训。
(三)混凝土浇筑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浇筑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混凝土请求下料、构件浇筑振捣、保温板铺设固定等操作。
(四)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拉毛、构件赶平、预养库预养、抹光机抹光、构件蒸养库存取操作、构件蒸养等操作。
(五)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脱模、清洗糙面、起板入库、构件码放入库等操作。
任务五 装配式构件安装样卷(满分100分)(B10)
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仿真包括:WQ-2728构件吊装、WQ-2728构件灌浆、十字型现浇连接等岗位工艺部分。考核图纸如下。
WQ2728构件施工图
WQ2728构件模板示意图
WQ-2728构件灌浆示意图
十字型现浇连接示意图
(一)构件吊装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构件确认检查、定位放线、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标高超平、保温条铺设、起板移位、吊装就位、临时固定矫正、工完料清等操作。
(二)构件灌浆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封缝料制备、分仓、封仓、灌浆料制备、流动度检测、试块制作、灌浆施工、工完料清等操作。
(三)节点连接
根据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保温条粘贴、安装螺纹套筒、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工完料清等操作。
现浇段/现浇楼面钢筋绑扎、管线预埋、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等工艺训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四 装配式构件生产模拟任务书(满分100分)(B06)
装配式构件生产仿真需包括:模具摆放、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混凝土浇筑、构件预处理与养护、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等岗位工艺部分,生产任务包括:预制混凝土桁架叠合板(DBS4)的仿真生产。考核图纸如下。
DBS4 模板图
DBS4配筋图
(一)模具摆放
根据提供的图纸进行划线机操作、模具选择、模具组装、模具矫正固定、模具脱模剂涂刷等操作实训。
(二)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
根据提供的图纸资料进行钢筋下料、钢筋制作(折弯、拉直、截断等)、钢筋绑扎、埋件固定等操作实训。
(三)混凝土浇筑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浇筑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混凝土请求下料、构件浇筑振捣、保温板铺设固定等操作。
(四)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拉毛、构件赶平、预养库预养、抹光机抹光、构件蒸养库存取操作、构件蒸养等操作。
(五)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脱模、清洗糙面、起板入库、构件码放入库等操作。
任务五 装配式构件安装样卷(满分100分)(B06)
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仿真包括:预制混凝土桁架叠合板DBS2-67-2917-21的仿真安装、PCZ构件灌浆、T型现浇连接等岗位工艺部分。考核图纸如下。
DBS2-67-2917-21构件吊装示意图
DBS2-67-2917-21搭接示意图
DBS2-67-2917-21构件示意图
PCZ构件灌浆示意图
T型现浇连接
(一)构件吊装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构件确认检查、定位放线、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标高超平、保温条铺设、起板移位、吊装就位、临时固定矫正、工完料清等操作。
(二)构件灌浆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封缝料制备、分仓、封仓、灌浆料制备、流动度检测、试块制作、灌浆施工、工完料清等操作。
(三)节点连接
根据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保温条粘贴、安装螺纹套筒、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工完料清等操作。
现浇段/现浇楼面钢筋绑扎、管线预埋、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等工艺训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一:构件深化设计任务书(A01)
1深化设计
1.1任务概述
我国南方某城市学生宿舍楼一栋,地上六层,其中二~六层为标准层,结构体系为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抗震等级为三级,上人平屋面,层高均为3.6m,首层柱采用现浇混凝土,标高3.600m处楼板、梁及该标高以上的结构构件中一部分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按等同现浇形式设计。根据给定的部分施工图纸创建该装配整体式结构模型并对指定的预制构件出具深化加工设计详图。
1.2装配式建筑专项说明
该建筑物的装配率为50%,其中主体结构部分的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
1.3设计依据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楼盖和楼梯)》15G310-1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剪力墙)》15G310-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15G366-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
详图》22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8G901-1
1.4材料及部分构造
钢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用符号C表示。
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见施工图中层高表。
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预制楼梯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分别为15mm、20mm、20mm。
1.5结构施工图内容
本题目包含以下相关的施工图:
附图01:-0.030~7.170柱结构平面图;
附图02:标准层梁模板图;
附图03:标准层楼板结构平面图;
附图04:标准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
附图05:连接节点图;
附图06:楼梯配筋构造参考图。
1.6连接节点
连接节点均见附图05,其中:
1.6.1现浇主梁与预制次梁连接节点见图一。
1.6.2预制叠合楼板采用后浇带的整体式接缝连接形式,其连接节点见图二,叠合板与边梁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三,叠合板与中间梁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四,预制楼梯上下端的支座节点见图五。
1.6.3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均搁进支座10mm。
1.6.4预制梯段间留有15mm缝,详见标准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
1.7叠合板及预制底板的要求
1.7.1楼板采用60mm(预制)+70mm(现浇)的形式;
1.7.2桁架钢筋规格代号为A80,桁架钢筋的设置应满足规程要求,需考虑到其设置能使底板的纵筋总量最低;
1.7.3吊装方式为吊桁架筋的形式,吊点加强筋为2C8,长度280mm,设两组共4个吊点,吊点位置设置在距板边L/5±100波峰处;
1.7.4预制板底板左右板边分别设置1C6的不外伸构造钢筋,钢筋中心距板边缘距离为25mm;
1.7.5预制底板上XH3字符标示的配件为金属材质的加高型86线盒,高度100,接φ20锁母;
1.7.6柱切角处板钢筋构造应满足《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8G901-1中的要求,矩形洞口JD1尺寸400×400,为永久性洞口。洞每边放置2C12的加强筋,伸到板内锚固时,从洞口边起算长度按400mm;伸入梁内锚固时,钢筋伸到梁中线;
1.7.7预制底板相应位置应设置粗糙面及构件安装符号;
1.7.8预制底板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图纸及现行标准、图集、规范的要求。
1.8叠合梁要求
1.8.1预制叠合梁两端搁进支座均为10mm;
1.8.2拉筋为C6;
1.8.3箍筋采用组合封闭箍;
1.8.4叠合梁的吊装预埋件选用吊钉,吊装工况调整系数
取1.2;
1.8.5叠合梁两端设置非贯通键槽,构造腰筋不伸出;
1.8.6叠合梁中TG1为预埋DN100的镀锌钢套管,套管中心标高为楼层结构标高H-0.280m,平面定位详图纸所示;
1.8.7叠合梁相关部位应设置粗糙面、键槽及构件安装符号;
1.8.8叠合梁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图纸及现行标准、图集、规范的要求。
1.9预制楼梯要求
1.9.1预制楼梯的挑耳统一设置在梯段的高端处,尺寸详标准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高低端支座做法详节点大样;
1.9.2预制楼梯的吊装及脱模预埋件均选用内埋式螺母;
1.9.3预制楼梯的滴水线设置在梯井一侧;
1.9.4预制楼梯踏步均设置防滑槽;
1.9.5预制楼梯其它未说明的构造配筋参考15G367-1中的ST-30-25配筋图,详见附图06。
2设计内容及结果输出
根据以上任务书要求,创建该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模型并对预制构件出具构件加工详图。
2.1模型创建要求
根据给定的图纸,创建该建筑物-0.030~7.170标高段的结构整体模型。
2.1.1现浇混凝土构件建模要求
根据图纸将现浇梁、现浇柱、现浇板(现浇楼梯除外)布置在模型文件中,其中现浇构件的实体钢筋不需建立。
2.1.2预制构件建模要求(15分)
根据图纸将各类预制构件(后浇叠合层不需建模)布置在模型中的相应位置,使模型完整准确。
2.2构件详图要求
对3.570标高的PCB3、PCB6、PCL1叠合梁、PCLT1构件出具深化设计构件详图。
每个构件深化设计图纸中应包含的内容:模板图、配筋图、构件信息表(至少包含混凝土体积、构件重量、混凝土强度)、埋件信息表(至少包含埋件编号、名称、规格、数量)、配筋表(至少包含编号、直径、级别、钢筋加工尺寸、钢筋重量)。
深化设计图纸要求图面整洁、文字和标注不得有重叠现象。
2.3结果输出要求
2.3.1深化设计图纸,均采用A2图幅绘制,并分别以“2F-PCB3”“2F-PCB6”“2F-PCL1”“2F-PCLT1”为详图名称保存在模型中。
2.3.2将最终的模型文件以“赛位号+任务一”命名提交。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注释 / Notes
T T
S S
R R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
结构楼层信息表 版本号 日期 备注Rev. Date Remark
1 2021.04 有效
Q Q
索引平面 / Key Plan
P P
N N
M M
L L
K K
J J 项目业主 / Client
XX置业有限公司
H H
G G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F F 预制剪力墙与现浇墙/柱水平连接节点一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E E 01-CQ-2021-001B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3-2、3-3、3-4、3-10、3-11
号楼装配式设计
D D 项目负责人
Proj. Manager
C C 执行项目负责人
Ex. Proj. Manager
预制剪力墙与现浇墙/柱水平连接节点二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B B 专业负责人
Chief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A A 审定
Approved
审核
Examined
校对
Checked
设计
Designed
制图
Drawn
图纸比例 出图日期 2021.05
Scale Date
图纸类别 结构-施工图当前版本
Category (装配) 1Current Re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三~十三层预制剪力墙插
筋预留平面布置图
三~十三层预制剪力墙插筋预留平面布置图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预制剪力墙预留插筋大样 S02 ZP 202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注释 / Notes
T T
S S
R R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
结构楼层信息表 版本号 日期 备注Rev. Date Remark
1 2021.04 有效
Q Q
索引平面 / Key Plan
P P
N N
M M
L L
K K
J J 项目业主 / Client
XX置业有限公司
H H
G G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F F 预制剪力墙与现浇墙/柱水平连接节点一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E E 01-CQ-2021-001B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3-2、3-3、3-4、3-10、3-11
号楼装配式设计
D D 项目负责人
Proj. Manager
C C 执行项目负责人
Ex. Proj. Manager
预制剪力墙与现浇墙/柱水平连接节点二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B B 专业负责人
Chief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A A 审定
Approved
审核
Examined
校对
Checked
设计
Designed
制图
Drawn
图纸比例 出图日期 2021.05
Scale Date
图纸类别 结构-施工图当前版本
Category (装配) 1Current Re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三~十三层预制剪力
墙平面布置图
三~十三层预制剪力墙平面布置图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预制剪力墙预留插筋大样 S02 ZP 201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赛项规程
赛项名称: 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
英文名称: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for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赛项组别: 高等职业教育
赛项编号: GZ008
一、赛项信息
赛项类别
每年赛 隔年赛(单数年/双数年)
赛项组别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学生赛(□个人/团体) □教师赛(试点) □师生同赛(试点)
涉及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及核心课程
专业大类 专业类 专业名称 核心课程
44土木建筑大类 4403土建施工类 440301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组织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
440302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 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生产与管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
440303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440304智能建造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
智能建造施工技术
440305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 建筑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对接产业行业、对应岗位(群)及核心能力
产业行业 岗位(群) 核心能力
新职业 建筑施工与管理等岗位(群) 具有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绘制土建工程竣工图的能力
具有建筑材料进场验收、保管、检测及应用的能力
具有施工测量放线和技术复核的能力
具有一般建筑工程施工计算,判断和分析施工中的一般结构问题,处理施工中的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具有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文件,并组织指导施工的能力
具有一般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技术资料、施工成本管理的能力
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构件生产、装配式建筑施工等岗位(群) 具有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的能力
具有建筑材料及部品部件进场验收、构件生产和验收、堆放与管理的能力及建筑机械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专业管理能力
具有装配式建筑施工测量放线、技术复核的能力
具有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施工计算、判断和分析,处理装配式构件连接、防水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具有编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文件、组织指导施工的能力
具有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及资料管理的能力
钢结构详图设计、钢结构加工制作、钢结构施工及管理等岗位(群) 具有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绘制建筑工程竣工图的能力
具有常用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储存与应用的能力
具有施工测量放线和变形观测的能力
建筑智能化施工等岗位(群) 具有运用智能测量技术知识,完成智能化施工放线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具有运用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多专业协同设计、施工方法与工艺模拟、工程进度控制与优化、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质量检测等的能力,具有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能力
具有运用测绘、机械、电气、自动控制、土木工程等知识,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并组织指导施工的能力
具有按照有关进度、质量、安全、造价、环保和职业健康的要求,科学组织、指导智能化施工,并处理施工中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地下与隧道工程勘察、施工等岗位(群) 具有施工测量的能力
具有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施工现场建筑材料和构件进场验收、性能检测的能力
具有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检查与监控的能力
二、竞赛目标
赛项是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精神,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发展智能建造,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建设低碳城市”的要求,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赛项设计以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以服务数字建造强国为核心,全面对接建筑产业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发展新趋势,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适应装配式建筑施工与管理等岗位群的新要求,助力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搭建专业、课程、教材、培养机制改革平台。
赛项结合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相关岗位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素养要求,通过检验教学效果,推动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增强学生的新技术学习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瞄准世界高水平,营造崇尚技能氛围。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对专业建设的促进和引领作用,以竞赛为抓手,全面推进“岗、课、赛、证”深度融合,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实现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的培养。
三、竞赛内容
参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独立与合作完成以下三个竞赛模块的任务:信息化建模与方案编制、施工图识读与施工模拟、技能实操。
(一)信息化建模与方案编制
该模块包含任务一、任务二2个任务,参赛选手应独立完成竞赛任务,最终取平均成绩作为团队得分。任务一为选手根据给定的工程图纸,运用装配式混凝土深化设计软件,完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模型的建立,并根据竞赛要求进行深化设计,生成三维模型和构件深化图。对标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环节,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装配式建筑识图及智能设计能力;任务二为选手根据给定案例文件,完成吊装专项施工方案相关问题作答,检验学生是否具备施工方案编制能力。
(二)施工图识读与施工模拟
该模块共包含任务三、任务四、任务五3个任务,参赛选手应独立完成各竞赛任务,最终取平均分作为团队得分。任务三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图识读,选手根据竞赛题目要求,通过单选题、多选题的形式完成识图考核;任务四为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通过虚拟场景完成构件生产任务;任务五为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通过虚拟场景完成构件安装任务。对标装配式建筑中构件生产、构件安装环节,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装配式建筑施工图识读、构件生产与施工技术应用及管理能力。
(三)技能实操
该模块包含任务六1个任务,参赛选手应合作完成竞赛任务,该项成绩直接计入团队得分。选手通过施工图识读,在构件吊装实操平台中,使用轻质构件,团队协作完成构件吊装及后浇节点连接,考察团队合作、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等基本素养,检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赛项以工程化、实践性、创新型、项目式模式进行设计。工程化指基于真实的工作任务、场景、情境设计赛题具体内容;实践性为在技能实操部分,选手完成常规性的实践操作;创新型是通过设置虚拟情境,运用新的技术条件或新的技术要求;项目式指选手间互相讨论、交流,协作完成常规性和创造性的技能操作。关注参赛选手的专业技术技能、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等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竞赛模块、任务、比赛时长及权重
竞赛模块 竞赛任务 任务分值 任务权重 模块权重 比赛时长
模块一信息化建模与方案编制 (一)构件深化设计 100分 30% 40% 180分钟
(二)吊装专项方案编制 100分 10%
模块二施工图识读与施工模拟 (三)施工图识读 100分 20% 40% 180分钟
(四)装配式构件生产 100分 10%
(五)装配式构件安装 100分 10%
模块三技能实操 (六)构件吊装技能实操 100分 20% 20% 70分钟
总分 600分 100% 100% 430分钟
四、竞赛方式
(一)竞赛形式
线下比赛。
(二)组队方式
(1)报名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单位组队,具体以正式比赛报名通知为准。
(2)组队方式为团体赛,每组参赛学生3名,不得跨校组队,同一学校报名参赛队不超过1组。
(3)每队限报2名指导教师。
(4)参赛选手须为2023年度高等职业学校专科、高等职业学校本科全日制在籍学生(以报名时的学籍信息为准)。五年制高职四、五年级学生参加高职组比赛。原则上参赛选手经过各级选拔产生。
(5)各地区的省内选拔、名额分配和参赛师生资格审查工作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大赛执委会办公室行使对参赛人员资格进行抽查的权利。
五、竞赛流程
(一)竞赛时间
时 间 内 容 负责部门
竞赛前一天 08:00-14:00 参赛选手报道 承办单位
15:00-15:30 赛前领队会议 大赛组委会
15:30-16:00 第一次抽签(参赛号) 加密裁判
16:00-17:30 熟悉赛场 大赛组委会
竞赛第一天 07:30-08:00 检录入场,第二次抽签(机位号) 加密裁判
08:00-08:30 检查竞赛设备 现场裁判
08:30-11:30 模块一正式比赛 现场裁判
11:30-12:00 模块一竞赛结束,数据传输与备份,选手离场,赛场清理与封闭 现场裁判
13:30-14:00 检录入场,第三次抽签(机位号) 加密裁判
14:00-17:00 模块二正式比赛 现场裁判
17:00-17:30 模块二竞赛结束,数据传输与备份,选手离场,赛场清理与封闭 现场裁判
竞赛第二天 07:30-08:00 检录入场,第四次抽签(场次) 加密裁判
08:00-18:00 模块三正式比赛(根据场次进场) 现场裁判
18:00-18:30 模块三竞赛结束,选手离场,赛场清理与封闭 现场裁判
竞赛结束后一天 9:00-10:00 大赛闭幕式 具体安排见《竞赛手册》
(二)竞赛流程
六、竞赛规则
(一)选手报名
参赛选手须为2023年度高等职业学校专科、高等职业学校本科全日制在籍学生(以报名时的学籍信息为准)。五年制高职四、五年级学生参加高职组比赛。
(二)熟悉场地
大赛报到当日,将由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参赛团队,在规定时间地点,有序熟悉竞赛场地。必须严格遵守大赛相关制度,听从大赛组委会安排,不得拥挤打闹。
(三)入场规则
参赛选手需在指定位置检录入场,检录时提供参赛证、学生证和身份证(三证齐全)。模块一和模块二检录时,抽取竞赛机位号;模块三检录时,抽取竞赛场次及竞赛工位;参赛选手在抽签记录表上签字确认,赛前30分钟统一进场,比赛开始15分钟后不得入场。
(四)赛场规则
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禁止不安全操作和野蛮操作,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选手若需饮水或去洗手间,一律计算在比赛时间内,食品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若因选手个人因素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和设备故障,不予延时,情节特别严重者,由赛项裁判组视具体情况做出处理决定(最高至终止比赛),并由裁判长上报赛项执委会;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由赛项裁判组视具体情况做出延时处理。
(五)离场规则
如果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应报裁判员批准,比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在案,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比赛相关工作。
裁判长在比赛结束前15分钟对选手做出提示。裁判长宣布比赛结束后,选手应立即停止各项工作。
(六)成绩评定与结果公布
根据大赛内容,设裁判长1名,模块一和模块二设裁判员36名,需人工评分的内容,每3名裁判组成一个裁判小组,分12个评分组评分,其余内容由竞赛系统自动评分。模块三设裁判员36名,每3名裁判组成一个裁判小组,对应12个竞赛工位,现场根据评分标准对参赛选手实操进行过程评分。其余设助理裁判10名,根据比赛需要负责检录、加密、数据统计、监督等工作。比赛结束后,成绩由组委会统一公布。
七、技术规范
主要依据相关国家技能规范和标准,注重考核基本技能,体现标准程序,结合岗位实际,考核职业综合能力,并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根据竞赛文件制定标准,主要采用以下标准、规范及参考资料: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2)《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15G310-1-2
(3)《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15G365-1
(4)《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板》15G365-2
(5)《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
(6)《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
(7)《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公共建筑)》20G367-2
(8)《预制钢筋混凝土阳台板、空调板及女儿墙》15G368-1
(9)《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示例(剪力墙结构)》15J939-1
(1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表示方法及示例(剪力墙结构)》15G107-1
(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22G101-1
(12)《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8G901-1
(1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14)《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施工工艺图解》16G906
(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16)《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276-2012
(17)《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2015
(18)与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相关的其他规范、标准、教材、参考书及有关教学资源。
八、技术环境
(一)信息化建模与方案编制、施工图识读与施工模拟竞赛环境要求
竞赛场地为标准计算机机房或同等环境下,比赛面积不小于600m2,电脑数量≥200台,竞赛场地为室内场馆,保证各参赛队在竞赛过程中不受外界干扰;竞赛现场设专门的工作室、总操控台,指导老师有观战区,评委有专门席位,嘉宾观摩区等,各区不相互干扰;竞赛时计算机USB接口全部封闭,安装有监控设备,比赛环境安全、安静无干扰。
竞赛时每位参赛选手配置1台计算机,配置2台显示器(也可为宽屏显示器双显),其中1台显示器用于选手答题操作,另1台显示器用于展示电子版图纸。配置2台显示器时,均为19寸或更大;也可以配置1台27寸或更大、可以实现双屏显示的显示器。所有计算机设备应为相同(或相近)配置,赛场应按10%的比例配置备用机,备用机配置应与竞赛用计算机配置完全相同。
任务一信息化建模平台可按照题目要求完成预制叠合板、预制剪力墙、预制柱、预制楼梯深化设计出图,并按题目要求可保存成三维模型文件。
任务四构件生产模拟、任务五构件安装模拟竞赛平台为公开免费的仿真平台,其中需包含剪力墙外墙板、剪力墙内墙板、叠合板的生产;预制剪力墙外墙板吊装施工、预制剪力墙内墙板吊装施工、叠合板吊装施工、预制剪力墙灌浆、节点连接施工考核,可满足“附件1:GZ008样卷”作答需求。
计算机配置要求
序号 名称 参数要求
1 CPU Intel 酷睿 i5 处理器及以上
2 显卡 独立显卡
3 内存 8G以上
4 硬盘 系统盘剩余可用存储空间 50G 以上
5 网卡 100M/1000M 自适应卡
6 操作系统 Windows7/10
7 网络 局域网
(二)技能实操竞赛环境要求
比赛面积≥600m2,每个工位≥50m2,能提供至少12支参赛队伍同时比赛。场地内配有公共道路,场地安装有监控设备,提供220V电源插座,比赛环境安全、安静无干扰。考核装置需提供剪力墙外墙板、剪力墙内墙板、叠合板等构件,满足“L型”、“一型”、“T型”连接节点实训、满足剪力墙内墙板吊装、剪力墙外墙板吊装、叠合板吊装竞赛考核要求。
(三)技术平台
(1)信息化建模竞赛平台,满足以上要求均可。
(2)构件生产与构件安装模拟考核平台,满足以上要求均可。
(3)预制构件吊装技能实操考核装置,满足以上要求均可。
九、竞赛样题
竞赛样题详见“附件1:GZ008样卷”。
十、赛项安全
为确保竞赛的顺利进行,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大赛期间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赛项执委会成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本赛项筹备和比赛期间的各项安全工作,赛项执委会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具体的措施是:
(1)承办院校应按照国赛有关规章制度,在赛区组委会及赛项执委会的指导下制定有关安全工作预案。
(2)赛项执委会在赛前组织专门班子按照要求对比赛现场、住宿场所和交通保障进行安全考察,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3)竞赛期间,承办学校应在赛场管理的关键岗位增加力量,建立安全管理日志。
(4)应在赛场周围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避免发生意外事件。竞赛期间所有车辆、人员均应凭证进入赛地,并在指定区域停放。
(5)赛项执委会与承办学校共同制定赛场、交流区及体验区的人员疏导方案。《入场须知》和应急疏散图应作为《竞赛手册》的必备内容,并在赛区及赛场张贴,要求参赛师生认真阅读。
(6)竞赛涉及的计算机设备需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
(7)赛区应能提供稳定的水、电等竞赛与生活必备的资源,并有供电应急设备。保安、公安、医护、消防、设备维修和电力抢险人员待命,以防突发事件。
(8)赛项执委会应制定专项方案保证比赛命题、赛题保管、发放、回收和评判过程的安全。
(9)赛场严禁无关人员携带通讯、照相摄录设备进入。赛场配置安检设备,对进入赛场重要区域的人员进行安检,在赛场相关区域安放无线屏蔽设备。
(10)竞赛期间,承办学校统一安排参赛选手和教师食宿、驻地与赛地交通。承办学校应制定相关措施保证参赛人员的住宿、交通、饮食、饮水和设备应用安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参赛人员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习俗,根据国家相关的民族、宗教政策,安排好少数民族参赛师生和有关人员的饮食起居。
十一、成绩评定
任务一 构件深化设计评分标准
评分项 评分内容 分值
模型完整性评分 现浇构件建模情况 轴网 轴网均按给出图纸建模 30
标高 标高按给出图纸建模
完整性 所有现浇构件均建模
准确性 截面尺寸、定位、标高的正确性
模型整洁度 是否有多余现浇构件、模型整洁度
预制构件建模情况 预制构件标高 标高放置位置正确
预制构件配筋 预制构件钢筋正确
完整性 所有预制构件均建模
准确性 截面尺寸、定位的正确性
模型整洁度 是否有多余预制构件、模型整洁度
构件深化详图评分 构件尺寸及物理特性 构件尺寸 所有预制构件的尺寸是否正确 70
若有留孔留洞时,其尺寸、标高与定位是否正确
若有倒角、企口等是否正确表达
预制构件周边的做法如粗糙面、键槽等是否表达
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强度是否按题目的给定做了正确的设置
混凝土保护层 各种预制构件是否按题目的给定正确的设置了保护层厚度
构件配筋布置 主筋 主筋(包括桁架钢筋)是否设置正确、锚固长度是否满足要求
构造钢筋 构造钢筋是否按题目或规范设置
其他 钢筋强度等是否满足题目要求
附属构件 电气或设备专业预留点位 电气或设备的预留的线盒、线管等是否按题目要求设置正确,如定位、材质、管径等
起吊埋件 构件的起吊埋件是否正确的做了设置,如个数、物理特性及定位等
斜撑埋件 对于墙体、柱等竖向构件是否正确的设置了斜撑埋件、或模板拉结件等
其他埋件 对图纸给出的其他涉及施工要求的埋件是否正确的做了设置
图纸清单 构件信息表 构件编号、数量、混凝土体积、构件重量、钢筋保护层、混凝土强度等是否正确
埋件信息表 埋件编号、名称、规格、数量等是否正确
配筋表 编号、直径、级别、钢筋加工尺寸、单块板中钢筋重量、备注等是否正确
图纸要求 图纸整洁度 图纸的图名图号等是否正确、图纸是否整洁
总分 100
任务二 吊装专项方案编制评分标准
评分内容 评分依据 题型 题目数量 分值
1.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2.施工准备3.安装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工程案例施工方案及图纸等素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施工工艺图解》《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板》《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单选题 20题 100
总分 100
任务三 施工图识读评分标准
评分内容 评分依据 题型 题目数量 分值
1.工程概况2.结构信息3.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4.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板5.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预制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工程案例图纸《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表示方法及示例(剪力墙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板》《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预制钢筋混凝土阳台板、空调板及女儿墙》《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施工工艺图解》《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公共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示例(剪力墙结构)》 单选题 25题 50
多选题 10题 50
总分 100
任务四 装配式构件生产评分标准
剪力墙外墙板生产模拟
评分项 评分内容 分值
生产前准备 劳保用品准备 3
生产线卫生检查
生产线设备检查
模具组装 模台划线 依据图纸录入划线数据 19
操作划线机划线
模台喷涂脱模剂 模台喷涂脱模剂
模具选择、组装与校正 依据图纸进行模具选型
模具检查与清理
模具组装与初固定
模具校正与终固定
模具涂刷脱模剂及缓凝剂
钢筋绑扎与预埋件固定 钢筋下料 依据图纸进行钢筋选型与下料 19
钢筋摆放、绑扎 垫块设置
依据图纸进行钢筋绑扎与固定
预埋件摆放 预埋件选型
预埋件固定
预留孔洞封堵 临时封堵预留孔洞
构件浇筑 布料机布料 依据图纸进行混凝土算量 19
布料机备料
布料机布料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人工整平(如有需要)
操作模床进行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人工振捣(如有需要)
铺设保温板 铺设保温材料
设置拉结件间距与安装
二层模具及钢筋网架铺设铺设保温板 二层模具摆放
二层钢筋网架铺设
设备清理铺设 清理布料机
构件预处理与养护 构件表面预处理 构件收光处理 19
构件预养护 预养库温度、湿度控制
构件预养护
构件蒸养 蒸养库温度、湿度控制
构件养护
脱模存放 构件脱模 构件脱模 19
糙面处理 操作高压水枪进行构件糙面处理
构件起板 吊具选择与连接
操作设备进行构件起板
构件入库 构件入库与存放
设备清理 模台清理
工完料清 材料浪费 2
工具清点、清理、入库
设备检查、复位
生产场地清理
总分 100
剪力墙内墙板生产模拟
评分项 评分内容 分值
生产前准备 劳保用品准备 3
生产线卫生检查
生产线设备检查
模具组装 模台划线 依据图纸录入划线数据 19
操作划线机划线
模台喷涂脱模剂 模台喷涂脱模剂
模具选择、组装与校正 依据图纸进行模具选型
模具检查与清理
模具组装与初固定
模具校正与终固定
模具涂刷脱模剂及缓凝剂
钢筋绑扎与预埋件固定 钢筋下料 依据图纸进行钢筋选型与下料 19
钢筋摆放、绑扎 垫块设置
依据图纸进行钢筋绑扎与固定
预埋件摆放 预埋件选型
预埋件固定
预留孔洞封堵 临时封堵预留孔洞
构件浇筑 布料机布料 依据图纸进行混凝土算量 19
布料机备料
布料机布料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人工整平(如有需要)
操作模床进行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人工振捣(如有需要)
设备清理 清理布料机
构件预处理与养护 构件表面预处理 构件拉毛处理 19
构件预养护 预养库温度、湿度控制
构件预养护
构件蒸养 蒸养库温度、湿度控制
构件养护
起板入库 构件脱模 构件脱模 19
糙面处理 操作高压水枪进行构件糙面处理
构件起板 吊具选择与连接
操作设备进行构件起板
构件入库 构件入库与存放
设备清理 模台清理
工完料清 材料浪费 2
工具清点、清理、入库
设备检查、复位
生产场地清理
总分 100
叠合板生产模拟
评分项 评分内容 分值
生产前准备 劳保用品准备 3
生产线卫生检查
生产线设备检查
模具组装 模台划线 依据图纸录入划线数据 19
操作划线机划线
模台喷涂脱模剂 模台喷涂脱模剂
模具选择、组装与校正 依据图纸进行模具选型
模具检查与清理
模具组装与初固定
模具校正与终固定
模具涂刷脱模剂及缓凝剂
钢筋绑扎与预埋件固定 钢筋下料 依据图纸进行钢筋选型与下料 19
钢筋摆放、绑扎 垫块设置
依据图纸进行钢筋绑扎与固定
预埋件摆放 预埋件选型
预埋件固定
预留孔洞封堵 临时封堵预留孔洞
构件浇筑 布料机布料 依据图纸进行混凝土算量 19
布料机备料
布料机布料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人工整平(如有需要)
操作模床进行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人工振捣(如有需要)
设备清理 清理布料机
构件预处理与养护 构件表面预处理 构件拉毛处理 19
构件预养护 预养库温度、湿度控制
构件预养护
构件蒸养 蒸养库温度、湿度控制
构件养护
起板入库 构件脱模 构件脱模 19
糙面处理 操作高压水枪进行构件糙面处理
构件起板 吊具选择与连接
操作设备进行构件起板
构件入库 构件入库与存放
设备清理 模台清理
工完料清 材料浪费 2
工具清点、清理、入库
设备检查、复位
生产场地清理
总分 100
任务五 装配式构件安装评分标准
剪力墙外墙板安装模拟
评分项 评分内容 分值
施工人员准备 劳保用品准备 3
施工现场准备 构件质量检查 14
施工面凿毛与清理
施工面洒水湿润
插筋检查、除锈、校正
接缝处理
划线标高 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划线 19
根据测量仪器进行竖向构件底部垫块标高找平
构件吊装 吊具选型 17
吊具连接构件
塔机试吊
构件调运
构件安装对位
斜支撑支设 斜支撑支设 1
构件调整 操作临时支撑进行构件调整 4
检查与复核 检查构件安装质量并记录 3
复核并调整构件
摘钩操作 构件摘钩操作 1
工完料清 工具清点、清理、入库 2
设备检查、清理、保养
施工场地清理
总分 64
叠合板安装模拟
评分项 评分内容 分值
施工人员准备 劳保用品准备 3
施工现场准备 构件质量检查 2
划线标高 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划线 8
根据测量仪器进行水平构件标高找平
竖向支撑支设 竖向支撑支设 9
水平标高调整
构件吊装 吊具选型 22
吊具连接构件
塔机试吊
构件调运
构件安装对位
构件调整 操作临时支撑进行构件调整 13
检查与复核 检查构件安装质量并记录 2
复核并调整构件
摘钩操作 构件摘钩操作 1
封缝操作 墙板与楼板接缝抹灰操作 2
工完料清 工具清点、清理、入库 2
设备检查、清理、保养
施工场地清理
总分 64
剪力墙内墙板安装模拟
评分项 评分内容 分值
施工人员准备 劳保用品准备 3
施工现场准备 构件质量检查 14
施工面凿毛与清理
施工面洒水湿润
插筋检查、除锈、校正
接缝处理
划线标高 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划线 19
根据测量仪器进行竖向构件底部垫块标高找平
构件吊装 吊具选型 17
吊具连接构件
塔机试吊
构件调运
构件安装对位
斜支撑支设 斜支撑支设 1
构件调整 操作临时支撑进行构件调整 4
检查与复核 检查构件安装质量并记录 3
复核并调整构件
摘钩操作 构件摘钩操作 1
工完料清 工具清点、清理、入库 2
设备检查、清理、保养
施工场地清理
总分 64
预制柱安装模拟
评分项 评分内容 分值
施工人员准备 劳保用品准备 3
施工现场准备 构件质量检查 14
施工面凿毛与清理
施工面洒水湿润
插筋检查、除锈、校正
接缝处理
划线标高 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划线 19
根据测量仪器进行竖向构件底部垫块标高找平
构件吊装 吊具选型 17
吊具连接构件
塔机试吊
构件调运
构件安装对位
斜支撑支设 斜支撑支设 1
构件调整 操作临时支撑进行构件调整 4
检查与复核 检查构件安装质量并记录 3
复核并调整构件
摘钩操作 构件摘钩操作 1
工完料清 工具清点、清理、入库 2
设备检查、清理、保养
施工场地清理
合计 64
灌浆模拟
评分项 评分内容 分值
施工人员准备 劳保用品准备 1
施工现场准备 环境温度测量 1
湿润灌浆孔
灌浆料制作与检测 依照配比进行灌浆料制作 6
灌浆料流动度检测
封缝料制作 依照配比进行封缝浆料制作 4
封边与分仓 根据构件尺寸进行分仓操作 1
操作封边设备进行封边操作
灌浆操作 操作灌浆设备进行灌浆操作 3
出浆孔封堵
施工记录 填写施工记录表 1
工完料清 工具清点、清理、入库 1
设备检查、清理、保养
材料清点、清理、入库
施工场地清理
总分 18
现浇连接模拟
评分项 评分内容 分值
施工人员准备 劳保用品准备 1
底部结合面处理 后浇接触面处理 2
结合面洒水湿润
钢筋处理及钢筋连接 钢筋检查、除锈及校正 5
钢筋布置与绑扎
模板施工 模板安装位置测量放线 4
黏贴防侧漏和底漏胶条
模板选型及拼接组装
模板安装与调整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混凝土分层浇筑 5
混凝土分层振捣
后浇节点浇筑完毕抹面处理
后浇混凝土养护
工完料清 工具清点、清理、入库 1
总分 18
任务六 构件吊装技能实操评分标准
叠合板吊装实操
评分项 评分内容 扣分点 分值
劳保用品准备 1.佩戴安全帽(2分) (1)内衬圆周大小调节到头部稍有约束感为宜(2)系好下颚带应紧贴下颚,松紧以下颚有约束感,但不难受为宜。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得0分 4
2.穿戴劳保工装、防护手套(2分) (1)劳保工装做的“统一、整齐、整洁”,并做的“三紧”,即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严禁卷袖口、卷裤腿等现象(2)必须佩戴手套,方可进行实操考核。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得0分
施工准备 3.检查施工设备(如:吊装机具、吊具等)(3分) 操作开关检查吊装机具是否正常运转,吊具是否正常使用。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0分 11
4.根据安装工艺流程领取全部工具(3分) 根据安装工艺流程领取全部工具所选工具均满足实操要求可得满分。如后期操作发现缺少工具,可回到此项扣分,任漏选一项扣0.5分,最多扣3分。选择的工具多余实际使用工具≥3项时,扣除1分
5.根据安装工艺流程领取全部材料(3分) 根据安装工艺流程领取全部材料。所选材料均满足实操要求可得满分。如后期操作发现缺少材料,可回到此项扣分,任漏选一项扣0.5分,最多扣3分。选择的材料多余实际使用材料≥3项时,扣除1分
6.施工场地卫生检查及清扫(2分) 对施工场地卫生进行检查,并使用扫把规范清理场地。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0分
叠合板吊装工艺流程 7.构件质量检查(3分) 依据图纸使用工具(钢卷尺、靠尺、塞尺),检查叠合板尺寸、外观、平整度、埋件位置及数量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0分 50
8.测量放线-支撑位置线(2分) 使用工具(钢卷尺、墨盒、铅笔),根据已有轴线或定位线引出支撑位置线。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0分
9.测量放线-叠合板板底标高(2分) 使用工具(水准仪、水准尺、墨盒、铅笔),根据已有控制线引出叠合板板底标高线。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0分
10.测量放线-叠合板水平位置线(2分) 使用工具(钢卷尺、墨盒、铅笔),根据已有轴线或定位线在墙上引出叠合板水平位置线。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0分
11.安装底板支撑(10分) 按照以下流程完成底板支撑安装:将带有可调装置的独立钢支撑立杆放置在位置标记处→设置三角架稳定立杆→安装可调顶托→安装木楞→安装支撑构件间连接件等稳固措施。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0分
12.调整底板支撑高度(3分) 使用工具(水准仪、水准尺),根据板底标高线,微调节支撑的支设高度,使木楞顶面达到设计位置,并保持支撑顶部位置在平面内。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0分
13.水平构件(叠合板)吊装-吊具连接(3分) 满足吊链与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0分
14.水平构件(叠合板)吊装-试吊(3分) 操作吊装设备起构件至距离地面约300mm,停滞,观察吊具是否安全。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0分
15.水平构件(叠合板)吊装-吊运(5分) 操作吊装设备吊运,缓起、匀升、慢落。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0分
16.水平构件(叠合板)吊装-安装对位(5分) 使用工具(撬棍),边调整底板位置边下落。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0分
17.叠合板底板位置测量及调整(5分) 使用工具(钢卷尺、撬棍),先进行底板位置测量是否符合要求,如误差>5mm,则用撬棍进行调整。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0分
18.叠合板底板标高测量及调整(5分) 使用工具(水准仪、水准尺),检查底板标高是否符合要求,如误差>5mm则调整可调顶托进行校正。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0分
19.摘除吊钩(2分) 摘除吊钩。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0分
质量控制 20.底板支撑安装牢固程度(3分) (1)该质量控制在底板吊装完成以后执行。(2)完成该质量控制检验步骤,各步得3分,否则0分。(3)根据测量数据判断是否符合标准,在误差范围之内各得3分,否则0分 9
21.底板安装位置误差范围(5mm,0)(3分)
22.底板标高误差范围(5mm,0)(3分)
工完料清 23.拆除构件并放置存放架(3分) 使用吊装设备依据先装后拆的原则将构件放置原位。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0分 6
25.工具入库(1分) 清点工具,对需要保养工具(如工具污染、损坏)进行保养或交于工作人员处理。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0分
26.材料回收(1分) 回收可再利用材料,放置原位,分类明确,摆放整齐。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0分
27.场地清理(1分) 使用工具(扫把)清理模台和地面,不得有垃圾,清理完毕后归还清理工具。均满足以上要求可得满分,否则0分
施工过程时长 28.时间记录(8分) 起止时间:时长:总分8分,基本时间50分钟,每超过5分钟扣1分,总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 8
工完料清时长 29.时间记录(2分) 起止时间:时长:总分2分,基本时间8分钟,每超过1分钟扣0.5分,总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2
组织协调 30.指令明确(3分) 根据指令明确程度、口齿清晰洪亮程度,在0-5分区间灵活得分。任漏发指令一个扣0.5分,最多扣3分 3
31.分工合理(3分) 根据分工是否合理合理,有无人员窝工或分工不均情况等,在0-3分区间灵活得分 3
安全生产 32.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文明生产规定操作,无恶意损坏工具、原材料且无因操作失误造成实训干系人伤害等行为(4分) 在比赛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本次比赛直接得0分。未发生安全事故得4分安全生产指: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文明生产规定操作,无恶意损坏工具、原材料且无因操作失误造成考试干系人伤害等行为 4
总分 100
剪力墙内墙板吊装实操
评分项 评分内容 扣分点 分值
劳保用品准备 1.安全帽领取(1分) 领取安全帽,得1分;未领取安全帽,得0分 4
2.佩戴安全帽(1分) 正确佩戴安全帽,得1分;未正确佩戴安全帽,得0分。穿戴标准:(1)内衬圆周大小调节到头部稍有约束感为宜。(2)系好下颚带,下颚带莹紧贴下颚,松紧以下颚有约束感,但不难受为宜
3.劳保工装、防护手套领取(1分) 领取劳保工装、防护手套,得1分;未领取劳保工装、防护手套,得0分
4.穿戴劳保工装、防护手套(1分) 正确穿戴劳保工装、防护手套,得1分;未正确穿戴劳保工装、防护手套,得0分。穿戴标准:(1)劳保工装做到“统一、整齐、整洁,并做到“三”,即领口、袖口紧、下颚紧,严禁卷袖口、卷裤腿等现象(2)必须正确佩戴手套,方可进行实操考核
设备检查 5.检查施工设备(如:吊装机具、吊具等)(2分) 操作开关检查吊装机具是否正常运转,吊具是否正常使用,得2分;未进行检查,得0分 2
施工准备 6.领取工具(1分) 根据安装工艺流程领取全部工具 6
7.领取材料(1分) 根据安装工艺流程领取全部材料
8.领取钢筋(1分) 依据图纸进行节点钢筋选型(规格、加工尺寸、数量)及钢筋清理
9.领取模板(1分) 根据图纸进行模板选型及数量确定
10.领取辅材(1分) 根据图纸进行辅材选型(扎丝、垫块等)及数量确定
11.卫生检查及场地清理(1分) 施工场地卫生检查及清扫
剪力墙内墙吊装工艺流程 12.构件质量检查(1分) 依据图纸使用工具(钢卷尺、靠尺、塞尺)进行剪力墙质量检查(尺寸、外观、平整度、埋件位置及数量等) 23
13.连接钢筋处理-连接钢筋除锈(1分) 使用工具(钢丝刷),对生锈钢筋处理,若没有生锈钢筋,则说明钢筋无需除锈
14.连接钢筋处理-连接钢筋长度检查(1分) 使用工具(钢卷尺),对每个钢筋进行测量,对不符合要求钢筋指出
15.连接钢筋处理-连接钢筋垂直度检查(1分) 用钢筋定位模板对钢筋位置、垂直度进行测量,对不符合要求的钢筋指出
16.连接钢筋处理-连接钢筋校正(1分) 使用工具(钢套管),对钢筋长度、位置、垂直度等不符合要求进行校正
17.工作面处理-凿毛处理(1分) 使用工具(铁锤、錾子),对定位线内工作面进行粗糙面处理
18.工作面处理-工作面清理(1分) 使用工具(扫把),对工作面讲行清理
19.工作面处理-洒水湿润(1分) 使用工具(喷壶),对工作面进行洒水湿润处理
20.弹控制线(2分) 使用工具(钢卷尺、墨盒、铅笔),根据已有轴线或定位线引出200-500mm控制线
21.放置垫块(1分) 使用材料(垫块),在墙两端距离边缘4cm以上,远离钢筋位置处放置2cm高垫块
22.标高找平(2分) 使用工具(水准仪、水准尺),先后视假设标高控制点,在将水准尺分别放置垫块顶,若垫块标高符合要求则不需调整,若垫块不在误差范围内,则需换不同规格垫块
23.剪力墙吊装-吊具连接(1分) 选择吊孔,满足吊链与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
24.剪力墙吊装-剪力墙试吊(1分) 操作吊装设备起构件至距离地面约300mm,停滞,观察吊具是否安全
25.剪力墙吊装-剪力墙吊运(1分) 操作吊装设备吊运剪力墙,缓起、匀升、慢落
26.剪力墙吊装-剪力墙安装对位(2分) 使用工具(镜子),将镜子放置墙体两端钢筋相邻处,观察套筒与钢筋位置关系,边调整剪力墙位置边下落
27.剪力墙临时固定(1分) 使用工具(斜支撑、扳手、螺栓),临时固定墙板
28.剪力墙调整-剪力墙位置测量及调整(1分) 使用工具(钢卷尺、撬棍),先进行剪力墙位置测量是否符合要求,如误差>10mm,则用撬棍进行调整
29.剪力墙调整-剪力墙垂直度测量及调整(1分) 使用工具(有刻度靠尺),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如误差>10mm则调整斜支撑进行校正
30.剪力墙终固定(1分) 使用工具(扳手)进行终固定
31.摘除吊钩(1分) 摘除吊钩
后浇段连接施工 32.连接钢筋处理-连接钢筋除锈(1分) 使用工具(钢丝刷),对生锈钢筋处理,若没有生锈钢筋,则说明钢筋无需除锈 25
33.连接钢筋处理-连接钢筋长度检查(1分) 使用工具(钢卷尺),对每个钢筋进行测量,对不符合要求钢筋指出
34.连接钢筋处理-连接钢筋垂直度检查(1分) 用直角尺对钢筋位置、垂直度进行测量,对不符合要求的钢筋指出
35.连接钢筋处理-连接钢筋校正(1分) 使用工具(钢套管),对钢筋长度、垂直度等不符合要求进行校正
36.工作面处理-凿毛处理(1分) 使用工具(铁锤、錾子),对定位线内工作面进行粗糙面处理
37.工作面处理-工作面淸理(1分) 使用工具(扫把),对工作面进行清理
38.工作面处理-洒水湿润(1分) 使用工具(喷壶),对水平工作面和竖向工作面进行洒水湿润处理
39.工作面处理-接缝保温防水处理(1分) 使用材料(橡塑棉条),根据图纸沿板缝填充橡塑棉条
40.弹控制线(2分) 使用工具(钢卷尺、墨盒、铅笔),根据已有轴线或定位线引出200-500mm控制线
41.钢筋连接-摆放水平钢筋(2分) 根据图纸将水平钢筋摆放指定位置,并用工具(扎钩、镀锌铁丝)临时固定
42.钢筋连接-竖向钢筋与底部连接钢筋连接(2分) 根据图纸将竖向钢筋与节点连接钢筋用直螺纹套筒连接
43.钢筋连接-钢筋绑扎(2分) 使用工具(扎钩)和材料(扎丝)依次绑扎钢筋连接处。竞赛中不少于10处绑扎部位
44.钢筋连接-固定保护层垫块(1分) 使用工具(扎钩)和材料(扎丝、垫块)固定保护层垫块,一般垫块间距500mm 左右
45.钢筋连接质量(1分) 使用相关工具对钢筋绑扎进行质量检测(钢筋间距、钢筋绑扎处牢固、垫块)
46.模板安装-粘贴防侧漏、底漏胶条(1分) 使用材料(胶条)沿墙边竖直粘贴胶条
47.模板安装-模板选型(1分) 使用工具(钢卷尺)和肉眼观察选择合适模板
48.模板安装-粉刷脱模剂(1分) 使用工具(滚筒)和材料(脱模剂),均匀涂刷与混凝土接触面
49.模板安装-模板初固定(1分) 使用工具(扳手、螺栓),依次用扳手初固定
50.模板安装-模板位置检查与校正(1分) 使用工具(钢卷尺、橡胶锤),检查模板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要求,若超出误差>1cm,则用橡胶锤进行位置调整
51.模板安装-模板终固定(1分) 使用工具(扳手),对螺栓进行终拧
52.模板质量(1分) 使用相关工具对模板成果进行质量检测(牢固、位置偏差)
工完料清 53.拆解并复位模板(1分) 使用工具(扳手)依据先装后拆的原则拆除模板,并放置原位 6
54.拆解并复位钢筋(1分) 使用工具(钢丝钳)依据先装后拆的原则拆除钢筋,并放置原位
55.拆除构件并放置存放架(1分) 使用吊装设备依据先装后拆的原则将构件放置原位
56.工具入库(1分) 清点工具并放置原位
57.材料回收(1分) 回收可再利用材料,放置原位,分类明确,摆放整齐
58.场地清理(1分) 使用工具(扫把)清理模台和地面,不得有垃圾(扎丝),清理完毕后归还清理工具
质量检测 59.剪力墙安装连接牢固程度(2分) 手动检查剪力墙是否安装牢固 20
60.剪力墙安装位置(4分) 使用卷尺测量墙底部与控制先之间的距离(200mm),安装位置误差范围(8mm,0)
61.剪力墙垂直度(4分) 使用工具(有刻度靠尺),检查是否符合要求,误差范围(5mm,0)
62.纵向钢筋间距误差(10mm,0)(3分) 钢筋间距:130mm,钢筋间距误差范围(10mm,-10mm),检测方式:钢直尺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63.钢筋绑扎(4分) 相邻绑扎点的丝扣要成八字形,竞赛中不少于10处绑扎部位
64.垫块布置间距(3分) 按梅花状,每间隔500mm放置一个垫块,误差范围(10mm,0)
施工过程时长 65.时间记录(8分) 起止时间:时长:总分8分,基本时间50min,每超过5分钟扣1分,总时间不得超过60min 8
工完料清时长 66.时间记录(2分) 起止时间:时长:总分2分,基本时间8min,每超过1分钟扣0.5分,总时间不得超过10min 2
安全生产 67.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文明生产规定操作,无恶意损坏工具、原材料且无因操作失误造成考试干系人伤害等行为(4分) 在比赛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本次比赛直接得0分。未发生安全事故得4分。安全生产指: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文明生产规定操作,无恶意损坏工具、原材料且无因操作失误造成考试干系人伤害等行为 4
总分 100
剪力墙外墙板吊装
评分项 评分内容 扣分点 分值
劳保用品准备 1.安全帽领取(1分) 领取安全帽,得1分;未领取安全帽,得0分 4
2.佩戴安全帽(1分) 正确佩戴安全帽,得1分;未正确佩戴安全帽,得0分。穿戴标准:(1)内衬圆周大小调节到头部稍有约束感为宜。(2)系好下颚带,下颚带莹紧贴下颚,松紧以下颚有约束感,但不难受为宜
3.劳保工装、防护手套领取(1分) 领取劳保工装、防护手套,得1分;未领取劳保工装、防护手套,得0分
4.穿戴劳保工装、防护手套(1分) 正确穿戴劳保工装、防护手套,得1分;未正确穿戴劳保工装、防护手套,得0分。穿戴标准:(1)劳保工装做到“统一、整齐、整洁,并做到“三”,即领口、袖口紧、下颚紧,严禁卷袖口、卷裤腿等现象。(2)必须正确佩戴手套,方可进行实操考核
设备检查 5.检查施工设备(如:吊装机具、吊具等)(2分) 操作开关检查吊装机具是否正常运转,吊具是否正常使用,得2分;未进行检查,得0分 2
施工准备 6.领取工具(1分) 根据安装工艺流程领取全部工具 6
7.领取材料(1分) 根据安装工艺流程领取全部材料
8.领取钢筋(1分) 依据图纸进行节点钢筋选型(规格、加工尺寸、数量)及钢筋清理
9.领取模板(1分) 根据图纸进行模板选型及数量确定
10.领取辅材(1分) 根据图纸进行辅材选型(扎丝、垫块等)及数量确定
11.卫生检查及场地清理(1分) 施工场地卫生检查及清扫
剪力墙吊装工艺流程 12.构件质量检查(1分) 依据图纸使用工具(钢卷尺、靠尺、塞尺)进行剪力墙质量检查(尺寸、外观、平整度、埋件位置及数量等) 23
13.连接钢筋处理-连接钢筋除锈(1分) 使用工具(钢丝刷),对生锈钢筋处理,若没有生锈钢筋,则说明钢筋无需除锈
14.连接钢筋处理-连接钢筋长度检查(1分) 使用工具(钢卷尺),对每个钢筋进行测量,对不符合要求钢筋指出
15.连接钢筋处理-连接钢筋垂直度检查(1分) 用钢筋定位模板对钢筋位置、垂直度进行测量,对不符合要求的钢筋指出
16.连接钢筋处理-连接钢筋校正(1分) 使用工具(钢套管),对钢筋长度、位置、垂直度等不符合要求进行校正
17.工作面处理-凿毛处理(1分) 使用工具(铁锤、錾子),对定位线内工作面进行粗糙面处理
16.工作面处理-工作面清理(1分) 使用工具(扫把),对工作面讲行清理
17.工作面处理-洒水湿润(1分) 使用工具(喷壶),对工作面进行洒水湿润处理
18.弹控制线(2分) 使用工具(钢卷尺、墨盒、铅笔),根据已有轴线或定位线引出200-500mm控制线
19.放置橡塑棉条(1分) 使用材料(橡塑棉条),根据定位线或图纸放置橡塑棉条至保温板位置
20.放置垫块(1分) 使用材料(垫块),在墙两端距离边缘4cm以上,远离钢筋位置处放置2cm高垫块
21.标高找平(1分) 使用工具(水准仪、水准尺),先后视假设标高控制点,在将水准尺分别放置垫块顶,若垫块标高符合要求则不需调整,若垫块不在误差范围内,则需换不同规格垫块
22.剪力墙吊装-吊具连接(1分) 选择吊孔,满足吊链与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
23.剪力墙吊装-剪力墙试吊(1分) 操作吊装设备起构件至距离地面约300mm,停滞,观察吊具是否安全
24.剪力墙吊装-剪力墙吊运(1分) 操作吊装设备吊运剪力墙,缓起、匀升、慢落
25.剪力墙吊装-剪力墙安装对位(2分) 使用工具(镜子),将镜子放置墙体两端钢筋相邻处,观察套筒与钢筋位置关系,边调整剪力墙位置边下落
26.剪力墙临时固定(1分) 使用工具(斜支撑、扳手、螺栓),临时固定墙板
27.剪力墙调整-剪力墙位置测量及调整(1分) 使用工具(钢卷尺、撬棍),先进行剪力墙位置测量是否符合要求,如误差>10mm,则用撬棍进行调整
28.剪力墙调整-剪力墙垂直度测量及调整(1分) 使用工具(有刻度靠尺),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如误差>10mm则调整斜支撑进行校正。
29.剪力墙终固定(1分) 使用工具(扳手)进行终固定
30.摘除吊钩(1分) 摘除吊钩
后浇段连接施工 31.连接钢筋处理-连接钢筋除锈(1分) 使用工具(钢丝刷),对生锈钢筋处理,若没有生锈钢筋,则说明钢筋无需除锈 25
32.连接钢筋处理-连接钢筋长度检查(1分) 使用工具(钢卷尺),对每个钢筋进行测量,对不符合要求钢筋指出
33.连接钢筋处理-连接钢筋垂直度检查(1分) 用直角尺对钢筋位置、垂直度进行测量,对不符合要求的钢筋指出
34.连接钢筋处理-连接钢筋校正(1分) 使用工具(钢套管),对钢筋长度、垂直度等不符合要求进行校正
35.分仓判断(1分) 根据图纸提供信息计算,当最远套筒距离是≤1.5m则不需分仓,否则需要分仓
36.工作面处理-凿毛处理(1分) 使用工具(铁锤、錾子),对定位线内工作面进行粗糙面处理
37.工作面处理-工作面淸理(1分) 使用工具(扫把),对工作面进行清理
38.工作面处理-洒水湿润(1分) 使用工具(喷壶),对水平工作面和竖向工作面进行洒水湿润处理
39.工作面处理-接缝保温防水处理(1分) 使用材料(橡塑棉条),根据图纸沿板缝填充橡塑棉条
40.弹控制线(1分) 使用工具(钢卷尺、墨盒、铅笔),根据已有轴线或定位线引出200-500mm控制线
41.钢筋连接-摆放水平钢筋(2分) 根据图纸将水平钢筋摆放指定位置,并用工具(扎钩、镀锌铁丝)临时固定
42.钢筋连接-竖向钢筋与底部连接钢筋连接(2分) 根据图纸将竖向钢筋与节点连接钢筋用直螺纹套筒连接
43.钢筋连接-钢筋绑扎(2分) 使用工具(扎钩)和材料(扎丝)依次绑扎钢筋连接处。竞赛中不少于10处绑扎部位
43.钢筋连接-固定保护层垫块(1分) 使用工具(扎钩)和材料(扎丝、垫块)固定保护层垫块,一般垫块间距500mm 左右
44.钢筋连接质量(1分) 使用相关工具对钢筋绑扎进行质量检测(钢筋间距、钢筋绑扎处牢固、垫块)
45.模板安装-粘贴防侧漏、底漏胶条(1分) 使用材料(胶条)沿墙边竖直粘贴胶条
46.模板安装-模板选型(1分) 使用工具(钢卷尺)和肉眼观察选择合适模板
47.模板安装-粉刷脱模剂(1分) 使用工具(滚筒)和材料(脱模剂),均匀涂刷与混凝土接触面
48.模板安装-模板初固定(1分) 使用工具(扳手、螺栓),依次用扳手初固定
49.模板安装-模板位置检查与校正(1分) 使用工具(钢卷尺、橡胶锤),检查模板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要求,若超出误差>1cm,则用橡胶锤进行位置调整
50.模板安装-模板终固定(1分) 使用工具(扳手),对螺栓进行终拧
51.模板质量(1分) 使用相关工具对模板成果进行质量检测(牢固、位置偏差)
工完料清 52.拆解并复位模板(1分) 使用工具(扳手)依据先装后拆的原则拆除模板,并放置原位 6
53.拆解并复位钢筋(1分) 使用工具(钢丝钳)依据先装后拆的原则拆除钢筋,并放置原位
54.拆除构件并放置存放架(1分) 使用吊装设备依据先装后拆的原则将构件放置原位
55.工具入库(1分) 清点工具并放置原位
56.材料回收(1分) 回收可再利用材料,放置原位,分类明确,摆放整齐
57.场地清理(1分) 使用工具(扫把)清理模台和地面,不得有垃圾(扎丝),清理完毕后归还清理工具
质量检测 58.剪力墙安装连接牢固程度(2分) 手动检查剪力墙是否安装牢固 20
59.剪力墙安装位置(4分) 使用卷尺测量墙底部与控制先之间的距离(200mm),安装位置误差范围(8mm,0)
60.剪力墙垂直度(4分) 使用工具(有刻度靠尺),检查是否符合要求,误差范围(5mm,0)
61.纵向钢筋间距误差(10mm,0)(2分) 钢筋间距:130mm,钢筋间距误差范围(10mm,-10mm),检测方式:钢直尺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62.钢筋绑扎(4分) 相邻绑扎点的丝扣要成八字形,竞赛中不少于10处绑扎部位
63.垫块布置间距(2分) 按梅花状,每间隔500mm放置一个垫块,误差范围(10mm,0)
64.保温条铺设(2分) 检查保温条是否铺设正确,底部和缝隙处
施工过程时长 65.时间记录(8分) 起止时间:时长:总分8分,基本时间50min,每超过5分钟扣1分,总时间不得超过60min 8
工完料清时长 66.时间记录(2分) 起止时间:时长:总分2分,基本时间8min,每超过1分钟扣0.5分,总时间不得超过10min 2
安全生产 67.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文明生产规定操作,无恶意损坏工具、原材料且无因操作失误造成考试干系人伤害等行为(4分) 在比赛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本次比赛直接得0分。未发生安全事故得4分。安全生产指: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文明生产规定操作,无恶意损坏工具、原材料且无因操作失误造成考试干系人伤害等行为 4
总分 100
十二、奖项设置
竞赛设团体奖。一等奖占比 10%,二等奖占比 20%,三等奖占比30%(小数点后四舍五入)。
十三、赛项预案
(一)火灾安全事故紧急处理预案
消防及电力防护组人员要立即切断赛场内电源,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利用一切救火设备救火,根据事故程度及时报告 119、110 请求援助安保负责人组织指挥参赛师生紧急疏散到安全地带。对轻伤人员有医护人员进行处置,对重伤人员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二)电力供应事故紧急处理预案
若比赛过程中突发临时停电,安保负责人维持秩序的同时,积极调配专业电工,查明停电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现场配有动力电,以备停电时使用。
(三)设备事故紧急处理预案
正式开赛前,在监督仲裁人员的监视下,进行综合模拟演训,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预案可靠可行。赛前准备备用设备和备用赛场,若比赛过程中出现技术平台故障,技术人员立即汇报裁判长,由于设备维修和调换造成的时间延误,经裁判长确定后顺延该选手的竞赛时间。
十四、竞赛须知
(一)领队
(1)领队应由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推荐,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对领队进行相关制度培训。
(2)领队须按时参加赛前领队会议,不得无故缺席。
(3)领队负责组织本省市参赛队参加各项赛事活动。
(4)领队应积极做好本省市参赛队的服务工作,协调参赛队与赛项组织机构及承办院校的对接工作。
(5)领队负责申诉工作。参赛队认为存在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工具、软件,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情况时,须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领队在该赛项竞赛结束后2小时内,向赛项监督仲裁工作组提交书面申诉材料。
(6)领队应积极做好本省市参赛队文明参赛的教育与培训,引导和教育本省市参赛指导教师和学生正确对待参赛工作,积极配合赛项组织机构的工作。明确要求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按制度规定的程序处理比赛过程中出现的争议问题,不得利用比赛相关的微信群、QQ 群发表虚假信息和不当言论。
(二)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应该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赛项规程合理制定训练方案,认真指导选手训练,培养选手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克服功利化思想。
(2)指导教师应该根据赛项规程要求做好参赛选手保险办理工作,并积极做好选手的安全教育。
(3)指导教师参加赛项观摩等活动,不得违反赛项规定进入赛场,干扰比赛正常进行。
(4)指导教师应自觉遵守大赛各项制度,尊重专家、裁判、监督仲裁及工作人员。要引导和教育参赛选手对于认为有影响个人比赛成绩的裁判行为或设备故障,按照赛项指南规定和大赛制度与裁判、工作人员进行充分沟通或赛后提出申诉,不得在网络、微信群等各种媒体发表、传播有待核实信息和过激言论。对比赛过程中的争议问题,要按大赛制度规定程序处理,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三)参赛选手
(1)参赛选手应当文明参赛,服从裁判统一指挥,尊重赛场工作人员,自觉维护赛场秩序。如参赛选手因对裁判不服从而停止比赛,则以弃权处理。
(2)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竞赛规程规定的安全操作流程,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参赛选手应该爱护赛场使用的设备、仪器等,不得人为损坏比赛所使用的仪器设备。
(4)参赛选手须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进入候考区和比赛场地,不允许携带任何竞赛规程禁止使用的电子产品及通讯工具,以及其它与竞赛有关的资料和书籍,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参赛院校、选手姓名等涉及竞赛场上应该保密的信息。
(5)参赛选手对于认为有影响个人比赛成绩的裁判行为或设备故障等,应向指导老师反映,由指导老师按大赛制度规定进行申诉。参赛选手不得利用比赛相关的微信群、QQ 群发表虚假信息和不当言论。
(四)参赛相关管理规定
(1)参赛队应该参加赛项执委会组织的闭赛式等各项赛事活动。
(2)在赛事期间,领队及参赛队其他成员不得私自接触裁判,凡发现有不当行为的,取消其参赛资格,成绩无效。
(3)所有参赛人员须按照赛项规程要求按时完成赛项赛后评价工作。
(4)对于有碍比赛公正和比赛正常进行的参赛队,视其情节轻重,按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惩办法》给予警告、取消比赛成绩、通报批评等处理。其中,对于比赛过程及有关活动造成恶劣影响的,以适当方式通告参赛院校或其所属地区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同时停止该院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1 年。涉及刑事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十五、申诉与仲裁
(1)各参赛队对不符合大赛和赛项规程规定的仪器、设备、工装、材料、物件、计算机软硬件、竞赛使用工具、用品,竞赛执裁、赛场管理,以及工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等持有异议时,由各参赛队领队向赛项监督仲裁工作组提出书面申诉。
(2)监督仲裁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地点应该在竞赛期间向参赛队和工作人员公示,确保信息畅通并同时接受大众监督。
(3)赛项监督仲裁工作组只接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领队签字、递交的仅限于本队的书面申诉报告。
(4)提出申诉的时间应在比赛结束后(选手赛场比赛内容全部完成)2小时内,超过时效不予受理。申诉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时间、涉及人员、申诉依据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
(5)赛项监督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报告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将复议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方。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领队或参赛队领队向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赛区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6)仲裁结果由申诉人签收,不能代收。如在约定时间和地点申诉人离开,视为自行放弃申诉。
(7)申诉方可随时提出放弃申诉。
十六、竞赛观摩
竞赛过程中,场外设定固定观摩区域,向媒体、企业代表、院校师生等社会公众开放,不允许有大声喧哗等影响参赛选手竞赛的行为发生。指导教师不得进入赛场内进行指导。为保证大赛顺利进行,在观摩期间应遵循以下规则:
(1)除与竞赛直接有关工作人员、裁判员、参赛选手外,其余人员均为观摩观众。
(2)请勿在选手准备或比赛中交谈或欢呼;请勿对选手打手势,包括哑语沟通等明示、暗示行为,禁止鼓掌喝彩等发出声音的行为。
(3)请勿在观摩赛场地内使用相机、摄影机等一切对比赛正常进行 造成干扰的带有闪光灯及快门音的设备。
(4)不得违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定的各项纪律。请站在规划的观摩席或者安全线以外观看比赛,并遵循赛场内工作人员和竞赛裁判人员的指挥。
(5)请务必保持赛场清洁,禁止吸烟,将饮料食品包装及其他杂物扔进垃圾箱。
(6)如果对裁判打分及观摩赛成绩产生质疑的,请通过各参赛队领队向组委会监督仲裁委员会提出,不得在比赛现场发言。
十七、竞赛直播
本赛项采用现场(网络)监控,竞赛期间在指定区域直播。
(1)本赛项将对竞赛过程全程录像。
(2)赛后及时制作优秀选手采访、优秀指导教师采访、裁判专家点评和企业人士采访视频。
(3)制作完成的视频资源上传至大赛指定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
十八、赛项成果
(一)实施主体
在大赛执委会的领导与监督下,赛后30日内向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提交资源转化方案,三个月内完成资源转化工作。
(二)基本要求
赛项资源转化成果应对接产业发展、符合行业标准,契合生产或工作过程,突出技能特色,展现竞赛优势,形成满足职业教育教学需求、体现先进教学模式、反映职业教育先进水平的共享性资源成果。
1.基本资源
基本资源按照风采展示、技能概要、教学资源三大模块设置。
(1)风采展示。赛后及时制作时长15分钟左右的赛项宣传片,以及时长10分钟左右的获奖代表队(选手)的风采展示片。供专业媒体进行宣传播放。
(2)技能概要。包括技能介绍、技能操作要点、评价指标等。
(3)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充分涵盖赛项内容。赛项内容资源单独列出,也可融入各教学单元。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方案、训练指导、作业/任务、实验/实训/实习资源等,其呈现形式可以是演示文稿、图片、操作流程演示视频、动画及相关微课程、微资源等。
2.拓展资源
拓展资源是指反映技能特色、可应用于各教学与训练环节、支持技能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较为成熟的多样性辅助资源。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优化现有教学或实训模式。例如:评点视频、访谈视频、赛题库、案例库、素材资源库等。
(三)技术标准
资源转化成果可包含文本文档、演示文稿、视频文件、图形/图像素材和网页型资源等:
1.文本文档
采用*.doc 或*.docx 格式。文件制作所使用的软件版本不低于 Microsoft Office 2003。
2.演示文稿
采用*.ppt 或*.pptx 格式。文件制作所使用的软件版本不低于 Microsoft Office 2003。播放时不出现宏脚本提示。
3.视频文件
采用 MP4 格式。录像环境光线充足、安静,衣着得体,语音清晰。
(1)视频压缩采用 H.264(MPEG-4 Part10:profile=main, level=3.0)编码方式,码流率 256 Kbps 以上,帧率不低于 25 fps,分辨率不低于 720×576(4:3)或 1024×576(16:9)。
(2)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无明显失真,保证优良的声音质量,解说声与现场声、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3)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文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字幕与画面、解说词、音乐配合适当。
4.图形/图像素材
采用常见存储格式,如*.gif、*.png、*.jpg 等。彩色图像颜色数不低于真彩(24 位色),灰度图像的灰度级不低于256 级,屏幕分辨率不低于 1024×768,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 72 dpi。
5.网页型资源
鼓励采用 HTML5 编码。兼容 Microsoft IE、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 浏览器。使用网页编辑工具编辑网页,不可直接将 Microsoft Word、WPS 等文件内容粘贴到网页文件中。
(四)提交方式
制作完成的资源经赛项执委会审核后,须上传至大赛指定的网络信息管理平台:www.chinaskills-jsw.org。
(五)版权归属
各赛项执委会组织的公开技能比赛,其赛项资源转化成果的版权由技能大赛执委会和赛项执委会共享。
(六)使用与管理
成熟的资源转化成果发布于全国大赛网络信息管理平台或借助高职高专教育网或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平台。根据大赛执委会统一要求,加大推广力度。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六:构件吊装技能实操物料清单
分类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构件吊装实操平台 1 剪力墙结构模型 套 1
2 墙板存放架 组 1
3 底板及插筋 对应预制构件的套筒预留插筋 组 1
劳保用品 4 安全帽 个 3
5 手套 双 3
6 安全马甲 套 3
材料 7 粉笔或 滑石笔 支 若干
8 钢丝绳、水平牵引绳、绳卡 套 1
9 方形垫块 60X60,厚15、5、3、1mm 个 若干
设备机具 10 吊装设备 吊具、行车、吊链/吊带、吊环 套 1
11 检测工具 水准仪、水准尺、墨斗、钢卷尺、靠尺、塞尺、吊锤 套 1
12 定位工具 撬棍 套 1
13 固定工具 电动扳手、工具式独立钢支撑 套 1
14 支撑及安装工具 与构件安装相匹配 套 1
15 清理工具 扫把、簸箕 套 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图例说明: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图 例 名 称
A
高精度铝模现浇承重墙体
高精度铝模现浇非承重墙体 注释 / Notes
B
ALC条板轻质隔墙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蒸压加气混凝土精确砌块
C 集成厨卫
图 例 图例名称 安装高度
1S 单联单控开关 1.30m/0.7m
2S 双联单控开关 1.30m/0.7m
3S 三联单控开关
T T 1.30m/0.7m
D 1S W 单联双控开关 1.30m/0.7m
S S 2S W 双联双控开关 1.30m/0.7m
R R 3S W 三联双控开关 1.30m/0.7m
YB 浴霸开关 1.30m
WP X X WP USB 五孔插座带USB 详见图纸
2PK 五孔带开关插座 详见图纸
E 1PK 三孔带开关插座 详见图纸
WP 五孔防溅插座 详见图纸
16A 16A1S 1S16A 16A
2P 2P
1S W
2P 2P W 1S SP
9 9 三孔防溅插座 详见图纸2P 2P
Q 1P 三孔插座 详见图纸16A 16A Q
21 2P 2P 21
W 1S 1S W FP 四孔插座 详见图纸
Ca Ca
2P 2P
2P 2P
FP FP 2P 五孔插座 详见图纸
FP FP
F T20 Ca Ca 20 T 16A 空调三孔插座 16A 详见图纸
Ca Ca
14 2P 2P 14
1S W W 1S
BJ T X9 T BJ 洗衣机插座 详见图纸8 B 2P 2P 82P 1S W W 1S 2P B Y 油烟机插座 详见图纸
2P 2P
4 12 12P A A 4
BX 冰箱插座 详见图纸
P
3S W W 3S
SP YD 15 16 YD SP YL 预留电源 详见图纸7 7
N N 86底盒白板 详见图纸
G M 3 2S19 12S9 3 M 弱电箱 壁龛信息箱 高300*宽400*深120 0.30m
YB YB
5 1PK 1PK5 WP WP1S 5 1S2 5 强电箱6 2P 2P 壁龛配电箱 高220*宽454*深90 1.80mYL VG VG YL 6
2 11
XF GY
2S W 17 18 GY XFW 2S 11 2 2 等电位端子箱 详见图纸
SP SP
WP 4 WP11 YD 小夜灯 0.30m
2P 10 10 2P K T Ca
1 1 电视、网络插座 详见图纸L 4 4 LK T 电话插座 详见图纸
H K
YL YL
2PK Y 2PK 2PK 1P
W 3S 2P 2P 3S W 1P 2PK 2PK Y 2PK D 网络插座 详见图纸
1 1
1 3 5 13 1 TV 电视插座 详见图纸3 2 2 3 VG 可视对讲机J J 1.35m(装饰面板1.30m)7 7
Y 1PK
BJ 报警按钮 0.70m
1 6 14 1
1 1 GY 壁装红外探测器 2m
2PK Y 2PK 2PK 1P 弱电箱 1 2P 3S W 1P 2PK 2PK Y 2PK 2PYL 强电箱 YL
H H 燃气探测器 详见图纸J E
2P
1 4 4 1G 1 2P 2P 1 GWP 16A 2P 2P
10 12 10
SP
YL
WP
SP 2 WPSP
1S
1P
2S GY
2 8 W 2S11 2S W GY XF XF VG2 2YL XF GY 10 VG YL 116 VG 2P 21S 1S5 WP WP1PK 5 5 2P1PK 6SPYB YB YB 5
2S 2S
K 3 9 19 2P 3 2S
F 19 F
7 SP YD A-1 8 A-2 YD SP 7
3S W W 3S WP 2P Ca
E YD E
4 12 12 4
B 2P2P 2P8 BBJ T T BJ 8
1S W W 1S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
2P 6 2PCa
T 版本号 日期 备注
L 20 20 Rev. Date RemarkFP
7 FP 1 2021.052P Ca 2P 有效2PT
Ca Ca
FP Ca
21 FP T 21
2P D K FPT2P 16A
FP
D FP D
2P
9 2P 2P1S W 1S2P 2P W 9
2P 2P 2P T BJ
16A 16A1S 1S 16A 16A K T 索引平面 / Key Plan
C C
2P
M
16A 2P
Ca
KS
WP X X WP
B E B
WP X
2P 2P
16A K T
项目业主 / Client
N XX置业有限公司
A A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01-CQ-2021-001B
2 1a 1a 2
7 4 4 7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O
3 3、3 4号楼装配式设计
项目负责人
Proj. Manager
执行项目负责人
Ex. Proj. Manage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专业负责人
Chief
P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审定
Approved
审核
Examined
校对
3-3号楼一层平面布置图 Checked1:50 设计
Designed
制图
Drawn
图纸比例 出图日期
Q 2021.05Scale 1:50 Date
图纸类别 建筑-施工图当前版本
Category (装配) 1Current Rev.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3-3号楼一层平面布置图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R
A01 ZP-102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
YL
弱电箱
强电箱
2P
弱电箱
强电箱
强电箱
弱电箱
E
强电箱
弱电箱
2PK 2PK
K T
Y 1PK
2P
2P
WP 16A 2P 2P
SP
YL
1P
GY
XF VG
2P
SP
YB
2P 2S
WP 2P Ca
YD
2P
Ca
T
K T D K FPT2P 16AFP
FP
2P
2P
T BJ
K T
2P
16A 2P
Ca
WP X
2P 2P
16A K T
YL
弱电箱
强电箱
E
2PK 2PK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图例说明: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图 例 名 称
A
高精度铝模现浇承重墙体
高精度铝模现浇非承重墙体 注释 / Notes
B
ALC条板轻质隔墙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蒸压加气混凝土精确砌块
C 集成厨卫
图 例 图例名称 安装高度
1S 单联单控开关 1.30m/0.7m
2S 双联单控开关 1.30m/0.7m
3S 三联单控开关
T T 1.30m/0.7m
D 1S W 单联双控开关 1.30m/0.7m
S S 2S W 双联双控开关 1.30m/0.7m
R R 3S W 三联双控开关 1.30m/0.7m
YB 浴霸开关 1.30m
WP X X WP USB 五孔插座带USB 详见图纸
2PK 五孔带开关插座 详见图纸
E 1PK 三孔带开关插座 详见图纸
WP 五孔防溅插座 详见图纸
16A 16A1S 1S16A 16A
2P 2P
1S W
2P 2P W 1S SP
9 9 三孔防溅插座 详见图纸2P 2P
Q 1P 三孔插座 详见图纸16A 16A Q
21 2P 2P 21
W 1S 1S W FP 四孔插座 详见图纸
Ca Ca
2P 2P
2P 2P
FP FP 2P 五孔插座 详见图纸
FP FP
F T20 Ca Ca 20 T 16A 空调三孔插座 16A 详见图纸
Ca Ca
2P 2P
1S W
14 14 W 1S
BJ T T BJ X7 洗衣机插座 详见图纸8 B' 2P 2P 82P 1S W W 1S 2P B' Y 油烟机插座 详见图纸2P 2P
4 12 12 BXA 冰箱插座
详见图纸
P
3S W ' A' 4 PW 3S
SP YD 15 16 YD SP YL7 7 预留电源
详见图纸
N N 86底盒白板 详见图纸
G M 3 2S19 12S9 3 M 弱电箱 壁龛信息箱 高300*宽400*深120 0.30m
YB YB
5 1PK 1PK5 WP WP1S 5 1S6 2 2P 2P 5
强电箱 壁龛配电箱 高220*宽454*深90 1.80m
YL VG VG YL
11 XF GY
6
2 2S W 17 18
GY XF
W 2S 11 2 2 等电位端子箱 详见图纸
SP SP
WP 4 WP11 YD 小夜灯 0.30m
2P 10 10 2P K T Ca
1 电视、网络插座 详见图纸L 4 4 1 LK T 电话插座 详见图纸
H K
YL YL
2PK Y 2PK 2PK 1P
W 3S 2P 2P 3S W 1P 2PK 2PK Y 2PK D 网络插座 详见图纸
1 1
1 3 5 C 13 1 TV 电视插座 详见图纸3 2 2 3 VG 可视对讲机J 1.35m(装饰面板1.30m)15 15 J
Y 1PK
BJ 报警按钮 0.70m
1 3 14 1
1 1 GY 壁装红外探测器 2m
2PK Y 2PK 2PK 1P W 3S 2P 6 1 2P 3S W 1P 2PK 2PK Y 2PK 2PYL YL
E
H H 燃气探测器 详见图纸J
2P
G 1 4 4 G2P 2P 1 WP 16A 2P 2P
10 SP7 YL
WP 12 10 WP
SP SP
1P
GY
2 2S W W 2S11 XF GY 8 10 GY XF 11 XF VG2 2YL VG VG YL6 2P 2P 21S 1S5 1PK 5 WP WP 5 2P1PK 6SPYB YB YB 5
2S 2S
K 3 9 19 2P 3 2S
F 19 F
7 SP YD A-2 A-2 YD SP 7
3S W W 3S WP 2P Ca
E YD E
4 12 12 4
B 2P 2P2P 2P8 BBJ T T BJ 8
1S W W 1S
6 6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2PCa Ca
T T 版本号 日期 备注
L 20 20 Rev. Date RemarkFP FP
FP FP 1 2021.05
2P 2P 有效
2P 2P
Ca Ca
Ca
21 T 21
D K FPT2P 16A
FP
D FP D
2P
9 2P 2P 2P1S W 1S2P 2P W 9
2P 2P T BJ
16A 16A 1S 1S 16A 16A K T 索引平面 / Key Plan
C C
2P
M
16A 2P
Ca
WP X X WP
B B
WP X
2P 2P
16A K T
项目业主 / Client
N XX置业有限公司
A A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01-CQ-2021-001B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O
3 3、3 4号楼装配式设计
项目负责人
Proj. Manager
执行项目负责人
Ex. Proj. Manage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专业负责人
Chief
P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审定
3-3 号楼二层平面布置图 1:50 Approved
审核
Examined
校对
Checked
设计
Designed
制图
Drawn
图纸比例 出图日期
Q 2021.05Scale 1:50 Date
图纸类别 建筑-施工图当前版本
Category (装配) 1Current Rev.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3-3号楼二层平面布置图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R
A01 ZP-103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
YL
弱电箱
强电箱
弱电箱 弱电箱
强电箱 强电箱
强电箱
弱电箱
E
强电箱
弱电箱
2PK 2PK
K T
Y 1PK
2P
2P
WP 16A 2P 2P
SP
YL
1P
GY
XF VG
2P
SP
YB
2P 2S
WP 2P Ca
YD
2P
Ca
T
K T D K FPT2P 16AFP
FP
2P
2P
T BJ
K T
2P
16A 2P
Ca
WP X
2P 2P
16A K T
YL
弱电箱
强电箱
E
2PK 2PK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图例说明: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图 例 名 称
A
高精度铝模现浇承重墙体
高精度铝模现浇非承重墙体 注释 / Notes
B
ALC条板轻质隔墙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蒸压加气混凝土精确砌块
C 集成厨卫
图 例 图例名称 安装高度
1S 单联单控开关 1.30m/0.7m
2S 双联单控开关 1.30m/0.7m
3S 三联单控开关
T T 1.30m/0.7m
D 1S W 单联双控开关 1.30m/0.7m
S S 2S W 双联双控开关 1.30m/0.7m
R R 3S W 三联双控开关 1.30m/0.7m
YB 浴霸开关 1.30m
WP X X WP USB 五孔插座带USB 详见图纸
2PK 五孔带开关插座 详见图纸
E 1PK 三孔带开关插座 详见图纸
WP 五孔防溅插座 详见图纸
16A 16A1S 1S16A 16A
2P 2P
W 2P 2P1S W 1S SP
9 9 三孔防溅插座 详见图纸2P 2P
Q 1P 三孔插座 详见图纸16A 16A Q
21 2P 2P 21
W 1S 1S W FP 四孔插座 详见图纸
Ca Ca
2P 2P
2P 2P
FP FP 2P 五孔插座 详见图纸
FP FP
F T20 Ca Ca 20 T 16A 空调三孔插座 16A 详见图纸
Ca Ca
14 2P 2P
1S W
14 W 1S
BJ T 6 T BJ
X 洗衣机插座 详见图纸
8 B' 2P 2P 82P 1S W W 1S 2P B' Y 油烟机插座 详见图纸2P 2P
4 12 12 4 BX 冰箱插座 详见图纸P P
3S W A' A' W 3S
SP YD YD SP YL
7 15 16 7 预留电源
详见图纸
N N 86底盒白板 详见图纸
G M 3 2S19 12S9 3 M 弱电箱 壁龛信息箱 高300*宽400*深120 0.30m
YB YB
5 1PK 1PK5 WP WP1S 1S2 强电箱6 2P 2P 5 5 壁龛配电箱 高220*宽454*深90 1.80mYL VG VG YL 6
2 11
XF GY GY XF
2S W 17 18 W 2S 11 2 2 等电位端子箱 详见图纸
SP SP
WP 4 WP11 YD 小夜灯 0.30m
2P 10 10 2P K T Ca
L 1 1 电视、网络插座 详见图纸4 4 LK T 电话插座 详见图纸
H K
YL YL
W W
2PK Y 2PK 2PK 1P 3S 2P 2P 3S 1P 2PK 2PK Y 2PK D 网络插座 详见图纸
1 1
1 3 5 C 13 1 TV 电视插座 详见图纸3
J 2 2
3 VG 可视对讲机
J 1.35m(装饰面板1.30m)15 15
Y 1PK
BJ 报警按钮 0.70m
1 3 14 1
1 1 GY 壁装红外探测器 2m
2PK Y 2PK 2PK 1P W 3S 2P 6 1 2P 3S W 1P 2PK 2PK Y 2PK 2PYL YL
E
H H 燃气探测器 详见图纸J
2P
G 1 4 4 G2P 2P 1 WP 16A 2P 2P
10 10 SP7 YL
WP 12 WP
SP SP
1P
GY
2 2S W 8 W 2S11 XF GY 10 GY XF 11 XF VG2 2YL VG VG YL6 2P 2P 21S 1S5 5 WP WP 2P1PK 5 1PK 6SPYB YB YB 5
2S 2S
K 3 19 9 19
2P 3 2S
F F
7 SP YD YD SP 7
3S W W 3S WP 2P Ca
E
4 A A
YD E
12 2P 2P 12 4
B 2P 1S W W 1S 2P2P 2P8 BBJ T
1S W 7 T BJ 8W 1S
Ca 13 2P 2P 13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2PCa
T Ca Ca T 版本号 日期 备注
L 20 20 Rev. Date RemarkFP FP
FP FP 1 2021.05
2P 2P 有效
2P 2P
Ca Ca
Ca
21 W 1S 1S W T2P 2P 21
D K FPT2P 16A
16A 16A FP
D FP D
2P
9 2P 2P 2P1S W 1S2P 2P W 9
2P 2P T BJ
16A 16A1S 1S16A 16A K T 索引平面 / Key Plan
C C
2P
M
16A 2P
Ca
WP X X WP
B B
WP X
2P 2P
16A K T
项目业主 / Client
N XX置业有限公司
A A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01-CQ-2021-001B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O
3 3、3 4号楼装配式设计
项目负责人
Proj. Manager
执行项目负责人
Ex. Proj. Manage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专业负责人
Chief
P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审定
Approved
3-3 号楼三层平面布置图 1:50 审核Examined
校对
Checked
设计
Designed
制图
Drawn
图纸比例 出图日期
Q Scale 1:50 2021.05Date
图纸类别 建筑-施工图当前版本
Category (装配) 1Current Rev.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3-3 号楼三层平面布置图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R
A01 ZP-104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
YL
弱电箱
强电箱
弱电箱 弱电箱
强电箱 强电箱
强电箱
弱电箱
E
强电箱
弱电箱
2PK 2PK
K T
Y 1PK
2P
2P
WP 16A 2P 2P
SP
YL
1P
GY
XF VG
2P
SP
YB
2P 2S
WP 2P Ca
YD
2P
Ca
T
K T D K FPT2P 16AFP
FP
2P
2P
T BJ
K T
2P
16A 2P
Ca
WP X
2P 2P
16A K T
YL
弱电箱
强电箱
K T
E
2PK 2PK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图例说明: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图 例 名 称
A
高精度铝模现浇承重墙体
高精度铝模现浇非承重墙体 注释 / Notes
B
ALC条板轻质隔墙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蒸压加气混凝土精确砌块
C 集成厨卫
图 例 图例名称 安装高度
1S 单联单控开关 1.30m/0.7m
2S 双联单控开关 1.30m/0.7m
3S 三联单控开关
T T 1.30m/0.7m
D 1S W 单联双控开关 1.30m/0.7m
S S 2S W 双联双控开关 1.30m/0.7m
R R 3S W 三联双控开关 1.30m/0.7m
YB 浴霸开关 1.30m
WP X X WP USB 五孔插座带USB 详见图纸
2PK 五孔带开关插座 详见图纸
E 1PK 三孔带开关插座 详见图纸
WP 五孔防溅插座 详见图纸
16A 16A1S 1S16A 16A
2P 2P
2P 2P
1S W W 1S SP
9 9 三孔防溅插座 详见图纸2P 2P
Q Q 1P 三孔插座 详见图纸16A 16A
21 2P 2P 21
W 1S 1S W FP 四孔插座 详见图纸
Ca Ca
2P 2P
2P 2P
FP FP 2P 五孔插座 详见图纸
FP FP
F T20 Ca Ca 20 T 16A 空调三孔插座 16A 详见图纸
Ca Ca
14 2P 2P 14
1S W W 1S
BJ T T BJ X6 洗衣机插座 详见图纸8 B' 2P 2P 82P 1S W W 1S 2P B' Y 油烟机插座 详见图纸2P 2P
4 12 12 4 BX 冰箱插座 详见图纸P
3S W A A PW 3S
SP YD ' 15 16 ' YD SP YL7 7 预留电源 详见图纸
N N 86底盒白板 详见图纸
G M 3 2S19 12S9 3 M 弱电箱 壁龛信息箱 高300*宽400*深120 0.30m
YB YB
5 1PK 1PK5 WP WP1S 1S 强电箱6 2 2P 2P 5 5 6 壁龛配电箱 高220*宽454*深90 1.80mYL VG VG YLXF GY
2 11 2S W 17 18
GY XF
W 2S 11 2 2 等电位端子箱 详见图纸
SP SP
WP 4 WP11 YD 小夜灯 0.30m
2P 10 10 2P K T Ca
1 1 电视、网络插座 详见图纸L 4 4 LK T 电话插座 详见图纸
H K
YL YL
2PK Y 2PK 2PK 1P
W 3S 2P 2P 3S W 1P 2PK 2PK Y 2PK D 网络插座 详见图纸
1 1
1 3 5 C 13 1 TV 电视插座 详见图纸3 2 2 3 VG 可视对讲机J J 1.35m(装饰面板1.30m)15 15
Y 1PK
BJ 报警按钮 0.70m
1 3 14 1
1 1 GY 壁装红外探测器 2m
2PK Y 2PK 2PK 1P W 3S 2P 6 1 2P 3S W 1P 2PK 2PK Y 2PK 2PYL YL
E
J H H 燃气探测器 详见图纸
2P
G 1 4 4 1 G2P 2P WP 16A 2P 2P
10 SP7 10 YL
WP 12 WP
SP SP
1P
GY
2 2S W 8 W 2S11 XF GY 10 GY XF XF VG2 2YL VG VG YL 116 2P 2P 21S 1S5 WP WP 2P1PK 5 5 1PK 6SPYB YB YB 5
2S 2S
K 3 19 9 19
2P 3 2S
F F
7 SP YD YD SP 7
3S W W 3S WP 2P Ca
E A A YD E4 12 2P 2P 12 4
B 2P 1S W W 1S 2P2P 2P8 BBJ T 7 T BJ 81S W W 1S
13 2P 2P 13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2PCa Ca
T Ca Ca T 版本号 日期 备注
L
FP 20 20 Rev. Date RemarkFP
FP FP 1 2021.05
2P 2P 有效
2P 2P
Ca Ca
Ca
21 W 1S 1S W T2P 2P 21
D K FPT2P 16A
16A 16A FP
D FP D
2P
9 2P 2P 2P1S W 1S2P 2P W 9
2P 2P T BJ
16A 16A1S 1S16A 16A K T 索引平面 / Key Plan
C C
2P
M
16A 2P
Ca
WP X X WP
B B
WP X
2P 2P
16A K T
项目业主 / Client
N XX置业有限公司
A A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01-CQ-2021-001B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O
3 3、3 4号楼装配式设计
项目负责人
Proj. Manager
执行项目负责人
Ex. Proj. Manage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专业负责人
Chief
P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审定
Approved
审核
Examined
3-3 号楼四至十三层平面布置图 1:50 校对
Checked
设计
Designed
制图
Drawn
图纸比例 出图日期
Q Scale 1:50 2021.05Date
图纸类别 建筑-施工图当前版本
Category (装配) 1Current Rev.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3-3号楼四至十三层平面布置图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R
A01 ZP-105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
YL
弱电箱
强电箱
弱电箱 弱电箱
强电箱 强电箱
强电箱
弱电箱
E
强电箱
弱电箱
2PK 2PK
K T
Y 1PK
2P
2P
WP 16A 2P 2P
SP
YL
1P
GY
XF VG
2P
SP
YB
2P 2S
WP 2P Ca
YD
2P
Ca
T
K T D K FPT2P 16AFP
FP
2P
2P
T BJ
K T
2P
16A 2P
Ca
WP X
2P 2P
16A K T
YL
弱电箱
强电箱
K T
E
2PK 2PK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图例说明: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图 例 名 称
A
高精度铝模现浇承重墙体
高精度铝模现浇非承重墙体 注释 / Notes
B
ALC条板轻质隔墙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蒸压加气混凝土精确砌块
C 集成厨卫
T T
D
S S
R R
E
Q Q
F
2
119
P P
2
N 119 N
G M M
-
L 29 L
K
H K
J J
-
29
1
510
J H H
5
G 70 G-
29 3
60
- -
29 29 -
29
K
F F
E E
2
119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
版本号 日期 备注
L Rev. Date Remark
1 2021.05 有效
D D
索引平面 / Key Plan
C C
M
B B
项目业主 / Client
N XX置业有限公司
A A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01-CQ-2021-001B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O
3 3、3 4号楼装配式设计
项目负责人
Proj. Manager
执行项目负责人
Ex. Proj. Manage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专业负责人
Chief
P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3-3 号楼屋顶层平面图 1:50 审定
Approved
审核
Examined
校对
Checked
设计
Designed
制图
Drawn
图纸比例 出图日期
Q 1:50 2021.05Scale Date
图纸类别 建筑-施工图当前版本
Category (装配) 1Current Rev.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3-3 号楼屋顶层平面图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R
A01 ZP-106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附件1:GZ008 样卷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一 构件深化设计任务书样卷(满分100分)
1 深化设计
1.1 任务概述
我国南方某城市学生宿舍楼一栋,地上六层,其中二~六层为标准层,结构体系为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抗震等级为三级,上人平屋面,层高均为3.6m,首层柱采用现浇混凝土,标高3.600m处楼板、梁及该标高以上的结构构件中一部分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按等同现浇形式设计。根据给定的部分施工图纸创建该装配整体式结构模型并对指定的预制构件出具深化加工设计详图。
1.2 装配式建筑专项说明
该建筑物的装配率为50%,其中主体结构部分的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
1.3 设计依据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楼盖和楼梯)》15G310-1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剪力墙)》15G310-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15G366-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22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8G901-1
1.4 材料及部分构造
钢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用符号C表示。
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见施工图中层高表。
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预制楼梯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分别为 15mm、20mm、20mm。
1.5 结构施工图内容
本题目包含以下相关的施工图:
附图01:-0.030-7.170柱结构平面图;
附图02:标准层梁模板图;
附图03:标准层楼板结构平面图;
附图04:标准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
附图05:详图
附图06:楼梯配筋构造参考图
1.6 连接节点
连接节点均见附图05,其中:
1.6.1 现浇主梁与预制次梁连接节点见图一。
1.6.2 预制叠合楼板采用后浇带的整体式接缝连接形式,其连接节点见图二,叠合板与边梁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三,叠合板与中间梁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四,预制楼梯上下端的支座节点见图五。
1.6.3 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均搁进支座10mm。
1.6.4 预制梯段间留有15mm缝,详见标准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
1.7 叠合板及预制底板的要求
1.7.1 楼板采用 60mm(预制)+70mm(现浇)的形式;
1.7.2 桁架钢筋规格代号为 A80,桁架钢筋的设置应满足规程要求,需考虑到其设置能使底板的纵筋总量最低;
1.7.3 吊装方式为吊桁架筋的形式,吊点加强筋为 2C8,长度 280mm,设两组共4个吊点,吊点位置设置在距板边 L/5±100 波峰处;
1.7.4 预制板底板左右板边分别设置 1C6 的不外伸构造钢筋,钢筋中心距板边缘距离为25mm;
1.7.5 预制底板上 XH3 字符标示的配件为金属材质的加高型 86 线盒,高度 100,接φ20锁母;
1.7.6 柱切角处板钢筋构造应满足《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8G901-1中的要求,矩形洞口 JD1 尺寸 400X400,为永久性洞口。洞每边放置 2C12 的加强筋,伸到板内锚固时,从洞口边起算长度按400mm;伸入梁内锚固时,钢筋伸到梁中线;
1.7.7 预制底板相应位置应设置粗糙面及构件安装符号;
1.7.8 预制底板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图纸及现行标准、图集、规范的要求。
1.8 叠合梁要求
1.8.1 预制叠合梁两端搁进支座均为 10mm;
1.8.2 拉筋为 C6;
1.8.3 箍筋采用组合封闭箍;
1.8.4 叠合梁的吊装预埋件选用吊钉,吊装工况调整系数取 1.2;
1.8.5 叠合梁两端设置非贯通键槽,构造腰筋不伸出;
1.8.6 叠合梁中 TG1 为预埋 DN100 的镀锌钢套管,套管中心标高为楼层结构标高H-0.280m,平面定位详图纸所示;
1.8.7 叠合梁相关部位应设置粗糙面、键槽及构件安装符号;
1.8.8 叠合梁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图纸及现行标准、图集、规范的要求。
1.9 预制楼梯要求
1.9.1 预制楼梯的挑耳统一设置在梯段的高端处,尺寸详标准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高低端支座做法详节点大样;
1.9.2 预制楼梯的吊装及脱模预埋件均选用内埋式螺母;
1.9.3 预制楼梯的滴水线设置在梯井一侧;
1.9.4 预制楼梯踏步均设置防滑槽;
1.9.5 预制楼梯其它未说明的构造配筋参考 15G367-1 中的 ST-30-25 配筋图,详见附图06。
2 设计内容及结果输出
根据以上任务书要求,创建该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模型并对预制构件出具构件加工详图。
2.1 模型创建要求(30分)
根据给定的图纸,创建该建筑物-0.030~7.170标高段的结构整体模型。
2.1.1 现浇混凝土构件建模要求(15分)
根据图纸将现浇梁、现浇柱、现浇板(现浇楼梯除外)布置在模型文件中,其中现浇构件的实体钢筋不需建立。
2.1.2 预制构件建模要求(15分)
根据图纸将各类预制构件(后浇叠合层不需建模)布置在模型中的相应位置,使模型完整准确。
2.2 构件详图要求(70分)
对3.570标高的 PCB3 、PCB6、PCL1 叠合梁、PCLT1构件出具深化设计构件详图。
每个构件深化设计图纸中应包含的内容:模板图、配筋图、构件信息表(至少包含混凝土体积、构件重量、混凝土强度)、埋件信息表(至少包含埋件编号、名称、规格、数量 )、配筋表(至少包含编号、直径、级别、钢筋加工尺寸、钢筋重量 )。
深化设计图纸要求图面整洁、文字和标注不得有重叠现象。
2.3 结果输出要求
2.3.1 深化设计图纸,均采用 A2 图幅绘制,并分别以“2F-PCB3”、“2F-PCB6”、“2F-PCL1”、“2F-PCLT1”为详图名称保存在模型中。
2.3.2 将最终的模型文件以“赛位号+模块名称”命名提交。
任务二 吊装专项方案编制样卷(满分100分)
答题说明:
请根据文件“附件二-吊装方案编制资料.zip”,提供的图纸和方案模板(非完整版),完善模板上相关内容,根据模板上标注的题号,从以下题目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完善吊装专项方案。完成以后,以“赛位号+模块任务名称”命名将试题提交至主机。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小题5分,共100分)
1.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 )度。
A.6
B. 7
C. 8
D. 9
2.本工程5、6、7、8、9号楼地上层数为( )层。
A.6
B. 7
C. 8
D. 9
3.本工程项目预制剪力墙内墙构件中,最大单构件方量为( )m3。
A.0.45
B. 0.55
C. 0.60
D. 0.65
4.本工程临时支撑上支撑杆倾角α1一般为( )。
A.15~30°
B. 30~45°
C. 45~60°
D. 60~75°
5.本工程预制剪力墙YQ的参考方量为( )m3。
A.21.68
B. 29.50
C. 32.72
D. 118.02
6.本工程预制剪力墙YWQD的参考方量为( )m3。
A.21.68
B. 29.50
C. 32.72
D. 118.02
7.本工程预制剪力墙构件进场验收高度的允许偏差为( )mm。
A.±3
B. ±4
C. ±5
D. ±10
8.本工程预制剪力墙构件进场验收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允许偏差为( )m3。
A.2
B. 3
C. 4
D. 5
9. 本工程预制剪力墙内墙板斜支撑不少于( )道。
A.2
B. 3
C. 4
D. 5
10. 本工程预制剪力墙内墙吊装工艺中剪力墙钢筋垂直度校核、灌浆孔清理检查后需进行的工作是( )。
A.灌浆区分仓
B. 底部垫片标高找平
C. 垂直度调整
D. 水平度调整
11. 本工程预制剪力墙内墙吊装工艺中塔吊吊钩松钩后需进行的工作是( )。
A.灌浆区分仓
B. 底部垫片标高找平
C. 垂直度调整
D. 水平度调整
12.本工程预制剪力墙构件安装时构件标高的允许偏差为( )mm。
A.±3
B. ±4
C. ±5
D. ±10
13.本工程预制剪力墙构件安装时构件搁置长度偏移允许偏差为( )m3。
A.±3
B. ±4
C. ±5
D. ±10
14.本工程预制剪力墙构件安装时,需要检查连接钢筋的( )。
A.长度
B. 型号
C. 材质
D. 抗拉强度
15.本工程预制剪力墙构件安装时灌浆施工时,首先需要进行( )。
A.灌浆孔清理
B. 灌浆料搅拌
C. 灌浆饱满、出浆确认并塞孔
D. 灌浆施工
16.本工程预制剪力墙构件安装时灌浆施工时,构件灌浆区域周边封堵后需要进行( )。
A.灌浆孔清理
B. 灌浆料搅拌
C. 灌浆饱满、出浆确认并塞孔
D. 灌浆施工
17.本工程预制剪力墙构件质量验收时长度的允许偏差为( )mm。
A.±3
B. ±4
C. ±5
D. ±10
18.本工程预制剪力墙构件质量验收时墙板对角线的偏移允许偏差为( )mm。
A.3
B. 5
C. 8
D. 10
19.本工程预制剪力墙构件质量验收时预埋螺栓的偏移允许偏差为( )mm。
A.2
B. 3
C. 5
D. 10
20.本工程预制剪力墙构件起吊及放下时,必须( )。
A.轻起快放
B. 轻起轻放
C. 快起快放
D. 快起轻放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一:构件深化设计任务书(A05)
1深化设计
1.1任务概述
我国南方某城市商业综合用房一栋,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其中二~六层为标准层,结构体系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不上人平屋面,层高均为4.95m,首层柱采用现浇混凝土,标高4.900处楼板、梁及该标高以上的结构构件中一部分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按等同现浇形式设计。根据给定的部分施工图纸创建该装配整体式结构模型并对指定的预制构件出具深化加工设计详图。
1.2装配式建筑专项说明
该建筑物的装配率为60%,其中主体结构部分的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柱、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
1.3设计依据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楼盖和楼梯)》15G310-1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剪力墙)》15G310-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15G366-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
详图》22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8G901-1
1.4材料及部分构造
钢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用符号C表示。
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见施工图中层高表。
预制叠合板、预制柱、预制楼梯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分别为15mm、20mm、20mm。
1.5结构施工图内容
本题目包含以下相关的施工图:
附图01:-0.050~19.750标高柱平面图;
附图02:标准层梁板平法施工图;
附图03:标准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
附图04:标准层预埋件平面布置图;
附图05:连接大样图;
附图06:楼梯配筋构造参考图。
1.6连接节点
连接节点均见附图05,其中:
1.6.1预制叠合楼板采用后浇带的整体式接缝连接形式,其连接节点见图一,叠合板与中间梁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二,叠合板与边梁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三,预制楼梯上下端的支座节点见图四。
1.6.2预制叠合板搁进支座10mm,预制底板平面实际尺寸详见附图三标准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
1.6.3预制梯段侧边与梁间留有20mm缝,预制梯段间留有20mm缝,详见附图三标准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
1.7叠合板及预制底板的要求
1.7.1楼板采用70mm(预制)+70mm(现浇)的形式;
1.7.2桁架钢筋规格代号为A90,桁架钢筋的设置应满足规程要求;
1.7.3吊装方式为吊桁架筋的形式,吊点加强筋为2C8,长度280mm,设2组共四个吊点,吊点应布置在合理的位置;
1.7.4预制板底板板端合适的位置各设置1C6的不外伸构造钢筋,该构造钢筋中心距板边缘距离为25mm;
1.7.5预制底板上XH1字符标示的配件为PVC86线盒,高度100,接φ20锁母;
1.7.6柱切角处板钢筋构造应满足《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8G901-1中的要求;
1.7.7矩形洞口JD1为永久性洞口,即洞内无钢筋,并应在合适的位置放置C12的加强筋,位置及数量详见附图四标准层预埋件平面布置图;
1.7.7预制底板相应位置应设置粗糙面及构件安装符号;
1.7.8预制底板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图纸及现行标准、图集、规范的要求。
1.8预制柱要求
1.8.1预制柱纵筋连接方式采用半灌浆套筒的形式;
1.8.2预制柱的吊装预埋件选用内埋式螺母(型号为WWC24×77),吊装工况调整系数取1.2;
1.8.3预制柱的脱模及斜撑埋件选用内埋式螺母(型号为WWE12×60);
1.8.4预制柱相关部位应设置粗糙面符号、键槽符号及构件安装符号;
1.8.5预制柱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图纸及现行标准、图集、
规范的要求。
1.9预制楼梯要求
1.9.1预制楼梯的挑耳统一设置在梯段的高端处,尺寸详标准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高低端支座做法详节点大样;
1.9.3预制楼梯的吊装及脱模预埋件均选用内埋式螺母,位置详见附图四标准层预埋件平面布置图;
1.9.4预制楼梯的滴水线设置在梯井一侧;
1.9.5预制楼梯踏步均设置防滑槽;
1.9.5预制楼梯其它未说明的构造配筋参考15G367-1中的ST-30-25配筋图,见附图06。
2设计内容及结果输出
根据以上任务书要求,创建该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模型并对预制构件出具构件加工详图。
2.1模型创建要求
根据给定的图纸,创建该建筑物-0.030~9.850标高段的结构整体模型。
2.1.1现浇混凝土构件建模要求
根据图纸将现浇梁、现浇柱、现浇板(现浇楼梯除外)布置在模型文件中,其中现浇构件的实体钢筋不需建立。
2.1.2预制构件建模要求
根据图纸将各类预制构件(后浇叠合层不需建模)布置在模型中的相应位置,使模型完整准确。
2.2构件详图要求
对4.9000标高PCB1预制板底板、PCZ1(4.900~9.850)预制
柱、PCLT1(4.900~9.850)预制楼梯构件出具深化设计构件详图。
每个构件深化设计图纸中应包含的内容:模板图、配筋图、构件信息表(至少包含混凝土体积、构件重量、混凝土强度)、埋件信息表(至少包含埋件编号、名称、规格、数量)、配筋表(至少包含编号、直径、级别、钢筋加工尺寸、钢筋重量)。
深化设计图纸要求图面整洁、文字和标注不得有重叠现象。
2.3结果输出要求
2.3.1预制板和预制柱均采用A2图幅绘制,并分别以“2F-4FPCB1”“2F-PCZ1”为详图名称保存在模型中;预制楼梯采用A2+1/4图幅绘制,以“2F-4FPCLT1”为详图名称保存在模型中。
2.3.2将最终的模型文件以“赛位号+任务一”命名提交。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装配式建筑设计说明专篇一
A
注释 / Notes
B
C
D
E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
F 版本号 日期 备注
Rev. Date Remark
1 2021.04 有效
G
项目业主 / Client
H XX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01-CQ-2021-001B
J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3-2、3-10、3-11号楼
装配式设计
项目负责人
Proj. Manager
执行项目负责人
Ex. Proj. Manager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专业负责人
Chief
K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审定
Approved
审核
Examined
校对
Checked
设计
PC墙板
PC梁 DesignedPC楼梯
制图
PC楼板 Drawn
L 图纸比例 出图日期 2021.05
Scale Date
图纸类别 结构-施工图当前版本
Category (装配) 1Current Rev.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装配式建筑设计说明专篇一
M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S02 ZP 001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
≥60
°
°
≥60
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装配式建筑设计说明专篇二
A
注释 / Notes
B
C
≥250mm
D ≥200mm
≥35MPa
≥60MPa
≥85MPa
≥0.02%
0.02%至0.50%
E 不大于0.03%
0.0
≥5摄氏度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
F 版本号 日期 备注
Rev. Date Remark
1 2021.04 有效
G 14、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说明:
项目业主 / Client
H XX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01-CQ-2021-001B
J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3-2、3-10、3-11号楼
装配式设计
项目负责人
Proj. Manager
执行项目负责人
Ex. Proj. Manager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专业负责人
Chief
K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审定
Approved
审核
Examined
校对
Checked
剪力内墙上下连接节点 剪力内墙上下连接节点
设计
Designed
制图
Drawn
L 图纸比例 出图日期 2021.05
Scale Date
图纸类别 结构-施工图当前版本
Category (装配) 1Current Rev.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装配式建筑设计说明专篇二
M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S02 ZP 002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
≥300
≤50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注释 / Notes
T T
S S
R R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
版本号 日期 备注
Rev. Date Remark
1 2021.04 有效
Q Q
P P
N N
M M
L L
K K
J J 项目业主 / Client
XX置业有限公司
H H
G G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F F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E E 01-CQ-2021-001B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3-2、3-10、3-11号楼
装配式设计
D D 项目负责人
Proj. Manager
C C 执行项目负责人
Ex. Proj. Manager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B B 专业负责人
Chief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A A 审定
Approved
审核
Examined
校对
Checked
设计
Designed
制图
Drawn
图纸比例 出图日期 2021.05
Scale Date
图纸类别 结构-施工图当前版本
Category (装配) 1Current Re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二层叠合楼板平面布置图
二层叠合楼板平面布置图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S02 ZP 101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注释 / Notes
T T
S S
R R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
结构楼层信息表 版本号 日期 备注Rev. Date Remark
1 2021.04 有效
Q Q
P P
N N
M M
L L
K K
J J 项目业主 / Client
XX置业有限公司
H H
G G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F F 预制剪力墙与现浇墙/柱水平连接节点一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E E 01-CQ-2021-001B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3-2、3-10、3-11号楼
装配式设计
D D 项目负责人
Proj. Manager
C C 执行项目负责人
Ex. Proj. Manager
预制剪力墙与现浇墙/柱水平连接节点二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B B 专业负责人
Chief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A A 审定
Approved
审核
Examined
校对
Checked
设计
Designed
制图
Drawn
图纸比例 出图日期 2021.05
Scale Date
图纸类别 结构-施工图当前版本
Category (装配) 1Current Re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三~十三层预制剪力
墙平面布置图
三~十三层预制剪力墙平面布置图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S02 ZP 201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注释 / Notes
T T
S S
R R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
版本号 日期 备注
Rev. Date Remark
1 2021.04 有效
Q Q
P P
N N
M M
L L
K K
J J 项目业主 / Client
XX置业有限公司
H H
G G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F F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E E 01-CQ-2021-001B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3-2、3-10、3-11号楼
装配式设计
D D 项目负责人
Proj. Manager
C C 执行项目负责人
Ex. Proj. Manager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B B 专业负责人
Chief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A A 审定
Approved
审核
Examined
校对
Checked
设计
Designed
制图
Drawn
图纸比例 出图日期 2021.05
Scale Date
图纸类别 结构-施工图当前版本
Category (装配) 1Current Re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三~十三层叠合楼板平面布
置图
三~十三层叠合楼板平面布置图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S02 ZP 102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
1 2 3 4 5 6 7 8 9 10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A
注释 / Notes
B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
版本号 日期 备注
Rev. Date Remark
1 2021.04 有效
C
D
项目业主 / Client
XX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01-CQ-2021-001B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3-2、3-10、3-11号楼
10 13
装配式设计
项目负责人
F Proj. Manager
执行项目负责人
3-2号、3-10号、3-11号楼1-1剖面图 1:50 Ex. Proj. Manager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专业负责人
Chief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审定
Approved
审核
Examined
G
校对
Checked
设计
Designed
制图
Drawn
图纸比例 出图日期 2021.05
Scale Date
图纸类别 结构-施工图当前版本
Category (装配) 1Current Rev.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H 楼梯详图一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S02 ZP 401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
1 2 3 4 5 6 7 8 9 10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A
注释 / Notes
B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
版本号 日期 备注
Rev. Date Remark
1 2021.04 有效
C
D
项目业主 / Client
XX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01-CQ-2021-001B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3-2、3-10、3-11号楼
装配式设计
项目负责人
F Proj. Manager
执行项目负责人
Ex. Proj. Manager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专业负责人
Chief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审定
Approved
审核
Examined
G
校对
Checked
设计
Designed
制图
Drawn
图纸比例 出图日期 2021.05
Scale Date
图纸类别 结构-施工图当前版本
Category (装配) 1Current Rev.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H 楼梯详图二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S02 ZP 402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
1 2 3 4 5 6 7 8 9 10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A
注释 / Notes
B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
版本号 日期 备注
Rev. Date Remark
1 2021.04 有效
C
M1
M1
D
项目业主 / Client
XX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01-CQ-2021-001B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3-2、3-10、3-11号楼
装配式设计
项目负责人
F Proj. Manager
执行项目负责人
Ex. Proj. Manager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专业负责人
Chief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审定
Approved
审核
Examined
G
校对
Checked
设计
Designed
制图
Drawn
图纸比例 出图日期 2021.05
Scale Date
图纸类别 结构-施工图当前版本
Category (装配) 1Current Rev.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H 楼梯详图三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S02 ZP 403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
1 2 3 4 5 6 7 8 9 10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A
注释 / Notes
B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
版本号 日期 备注
Rev. Date Remark
1 2021.04 有效
C
D
项目业主 / Client
XX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01-CQ-2021-001B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3-2、3-10、3-11号楼
装配式设计
项目负责人
F Proj. Manager
执行项目负责人
Ex. Proj. Manager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专业负责人
Chief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审定
Approved
审核
Examined
G
校对
Checked
设计
Designed
制图
Drawn
图纸比例 出图日期 2021.05
Scale Date
图纸类别 结构-施工图当前版本
Category (装配) 1Current Rev.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H 楼梯详图四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S02 ZP 404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
1 2 3 4 5 6 7 8 9 10
设计单位 / Design Corporation
A
注释 / Notes
B
出图记录 / Issue Notes
版本号 日期 备注
Rev. Date Remark
1 2021.04 有效
C
D
项目业主 / Client
XX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 Proj. Name
E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 / Proj. Number
01-CQ-2021-001B
子项名称 / Sub-Proj. Name
3-2、3-10、3-11号楼
装配式设计
项目负责人
F Proj. Manager
执行项目负责人
Ex. Proj. Manager
项目建筑师
Proj. Architect
专业负责人
Chief
执行专业负责人
Ex. Chief
审定
Approved
审核
Examined
G
校对
Checked
设计
Designed
制图
Drawn
图纸比例 出图日期 2021.05
Scale Date
图纸类别 结构-施工图当前版本
Category (装配) 1Current Rev.
图纸名称 / Drawing Title
H 楼梯详图五
4 M3大样图 图纸编号 / Drawing Number
S02 ZP 405
Copyright 2014 AAD. All Rights Reserved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专 业 SPECIALTY 签 名 SIGNATURE 日 期 DATE
建筑 ARCHITECTURE 给排水 PLUMBING 暖通 MECHANICAL
结构 STRUCTURE 电气 ELECTRICAL 总图 SITE PLAN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四 装配式构件生产模拟任务书(满分100分)(B09)
装配式构件生产仿真需包括:模具摆放、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混凝土浇筑、构件预处理与养护、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等岗位工艺部分,生产任务包括: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板(PCQ3)的仿真生产。考核图纸如下。
PCQ3模板图
PCQ3外页配筋图
PCQ3内页配筋图
(一)模具摆放
根据提供的图纸进行划线机操作、模具选择、模具组装、模具矫正固定、模具脱模剂涂刷等操作实训。
(二)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
根据提供的图纸资料进行钢筋下料、钢筋制作(折弯、拉直、截断等)、钢筋绑扎、埋件固定等操作实训。
(三)混凝土浇筑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浇筑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混凝土请求下料、构件浇筑振捣、保温板铺设固定等操作。
(四)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拉毛、构件赶平、预养库预养、抹光机抹光、构件蒸养库存取操作、构件蒸养等操作。
(五)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脱模、清洗糙面、起板入库、构件码放入库等操作。
任务五 装配式构件安装样卷(满分100分)(B09)
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仿真包括:NQM1-2128-0921构件吊装、NQM2-2128-0921构件灌浆、一字型现浇等岗位工艺部分。考核图纸如下。
NQM1-2128-0921构件吊装示意图
NQM2-2128-0921构件灌浆示意图
一字型现浇连接示意图
(一)构件吊装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构件确认检查、定位放线、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标高超平、保温条铺设、起板移位、吊装就位、临时固定矫正、工完料清等操作。
(二)构件灌浆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封缝料制备、分仓、封仓、灌浆料制备、流动度检测、试块制作、灌浆施工、工完料清等操作。
(三)节点连接
根据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保温条粘贴、安装螺纹套筒、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工完料清等操作。
现浇段/现浇楼面钢筋绑扎、管线预埋、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等工艺训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三:施工图识读题库
本题库结合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的技能与知识要求制定,结合当次竞赛选用的建筑工程案例图纸的技术数据及组卷标准,在赛题库所列入的技能领域范围内组合赛卷。
第一部分 建筑施工图(共280题)
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图等工程文件,了解图纸信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与施工图相关的技能考核任务。
一、工程概况(15题)
1.建筑功能
2.建筑面积
3.建筑高度
4.建筑层数
5.使用年限
6.装配率
7.层高
8.楼地面建筑标高
8.屋面标高
10.卫生间楼面标高
11.楼梯尺寸
12.门窗类型
13.建筑物朝向
14.开间尺寸
15.进深尺寸
二、结构信息(25题)
1.结构类型
2.基础类型
3.混凝土强度等级
4.保护层厚度
5.抗震等级
6.环境类别
7.楼面结构标注
8.建筑面层厚度
9.楼板厚度
10.框架柱截面尺寸
11.框架柱配筋信息
12.框架梁截面尺寸
13.框架梁配筋信息
14.约束边缘构件截面尺寸
15.约束边缘构件配筋信息
16.构造边缘构件截面尺寸
17.构造边缘构件配筋信息
17.连梁截面尺寸
18.连梁配筋信息
19.墙身截面尺寸
20.墙身配筋信息
21.楼梯尺寸信息
22.楼梯标高信息
23.楼梯配筋信息
24.挑耳截面尺寸
25.挑耳配筋信息
三、剪力墙外墙板(45题)
1.无洞口外墙编号
2.一个窗洞外墙(高窗台)编号
3.一个窗洞外墙(矮窗台)编号
4.两个窗洞外墙编号
5.一个门洞外墙编号
6.外墙板保温层图例
7.防腐木砖图例
8.外墙板预埋线盒图例
9.外墙板粗糙面符号
10.外墙板外表面符号
11.外墙板内表面符号
12.外墙板箍筋尺寸
13.外墙板箍筋类型
14.外墙板箍筋弯折的弯弧内半径
15.外墙板拉筋的加工要求
17.外墙板窗下墙钢筋的加工要求
18.外墙板起吊要求
19.外墙板临时支撑要求
20.外墙板临时加固要求
21.外墙板堆放要求
22.外墙板厚度
23.外墙板预制墙板高度
22.外墙板混凝土墙竖向筋信息
23.外墙板混凝土墙水平筋信息
24.外墙板混凝土墙拉筋信息
25.外墙板连梁纵筋信息
26.外墙板连梁箍筋信息
27.外墙板连梁拉筋信息
28.外墙板边缘构件纵筋信息
29.外墙板边缘构件箍筋信息
30.外墙板窗下墙水平筋信息
31.外墙板窗下墙竖向筋信息
32.外墙板窗下墙拉筋信息
33.外墙板建筑面层厚度
34.外墙板灌浆分区
35.外墙板对角线控制尺寸
36.外墙板灌浆孔标高
37.外墙板出浆孔标高
38.外墙板保温层厚度
39.外墙板套筒组件
40.外墙板套管组件
41.外墙板钢筋加工尺寸
42.外墙板钢筋车丝长度
43.外墙板预埋件定位尺寸
44.外墙板箍筋定位尺寸
45.外墙板装配方向
四、剪力墙内墙板(45题)
1.无洞口内墙编号
2.固定门垛内墙编号
3.中间门洞内墙编号
4.刀把内墙编号
5.预制内墙板标志宽度尺寸
6.预制内墙板层高
7.预制内墙板门宽尺寸
8.预制内墙板门高尺寸
9.建筑面层厚度
10.内墙板堆放要求
11.内墙板临时支撑要求
12.内墙板竖向筋外露长度
13.内墙板水平筋外露尺寸
14.内墙板钢筋弯折的弯弧内半径
15.内墙板拉筋的加工要求
16.内墙板预制墙板高度
17.洞口连梁高度
18.洞边门垛宽度
19.预埋件信息
20.内墙板对角线控制尺寸
21.灌浆孔标高
22.出浆孔标高
23.内墙板竖向筋配筋信息
24.内墙板竖向钢筋加工尺寸
25.内墙板竖向钢筋车丝长度
26.内墙板水平筋配筋信息
27.内墙板水平筋加工尺寸
28.内墙板拉筋配筋信息
29.内墙板拉筋弯钩长度
30.内墙板套筒组件
31.内墙板连梁纵筋信息
32.内墙板连梁箍筋信息
33.内墙板连梁拉筋信息
34.内墙板连梁箍筋要求
35.内墙板连梁梁端首个箍筋定位尺寸
36.内墙板边缘构件纵筋信息
37.内墙板边缘构件箍筋信息
38.内墙板墙身竖向钢筋信息
39.内墙板墙身水平筋信息
40.内墙板墙身拉筋信息
41.内墙板钢筋加工尺寸
42.内墙板钢筋车丝长度
43.内墙板预埋件定位尺寸
44.内墙板箍筋定位尺寸
45.内墙板装配方向
五、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70题)
1.双向叠合板底板编号
2.双向叠合板类别
3.双向叠合板预制底板厚度
4.双向叠合板后浇叠合层厚度
5.双向叠合板标注跨度
6.双向叠合板标注宽度
7.双向叠合板跨度方向钢筋
8.双向叠合板宽度方向钢筋
9.双向叠合板调整宽度
10.单向叠合板底板编号
11.单向叠合板预制底板厚
12.单向叠合板后浇叠合层厚度
13.单向叠合板标注跨度
14.单向叠合板标注宽度
15.单向叠合板跨度方向钢筋代号
16.叠合板桁架规格代号
17.叠合板桁架上弦钢筋
18.叠合板桁架下弦钢筋
19.叠合板桁架腹杆钢筋
20.叠合板桁架设计高度
21.叠合板桁架
22.叠合板底板开洞口
23.叠合板钢筋桁架摆放要求
24.叠合板桁架钢筋焊接要求
25.叠合板钢筋桁架设计长度偏差允许值
26.叠合板钢筋桁架设计高度偏差允许值
27.叠合板钢筋桁架设计宽度偏差允许值
28.叠合板钢筋桁架上悬焊点间距偏差允许值
29.叠合板钢筋桁架身处长度偏差允许值
30.叠合板底板人工粗糙面的要求
31.叠合板吊装要求
32.叠合板堆放要求
33.叠合板垫木尺寸要求
34.叠合板垫木间距
35.叠合板施工安装临时支撑要求
36.叠合板施工均布荷载限值
37.双向板底板长、宽、厚偏差允许值
38.双向板底板侧向弯曲偏差允许值
39.双向板底板表面平整度偏差允许值
40.双向板底板主筋保护层偏差允许值
41.双向板底板对角线偏差允许值
42.单向板底板翘曲偏差允许值
43.双向板底板外露钢筋中心位置偏差允许值
44.双向板底板外露钢筋长度偏差允许值
45.单向板底板长、宽、厚偏差允许值
46.单向板底板侧向弯曲偏差允许值
47.单向板底板表面平整度偏差允许值
48.单向板底板主筋保护层偏差允许值
49.单向板底板对角线偏差允许值
50.双向板底板外露钢筋中心位置偏差允许值
51.双向板底板外露钢筋长度偏差允许值
52.叠合板进场检验内容
53.粗糙面图例
54.模板面图例
55.叠合板底板钢筋根数
56.叠合板预制底板长度
57.叠合板预制底板宽度
58.叠合板混凝土体积
59.叠合板底板重量
60.叠合板底板内预埋金属线盒
61.叠合板底板内预埋PVC线盒
62.叠合板吊点要求
63.叠合板底板钢筋弯钩角度
64.叠合板底板钢筋弯弧内直径
65.双向板底板倒角要求
66.单向板底板倒角要求
67.叠合板间拼缝宽度
67.叠合板间钢筋搭接长度
68.叠合板现浇层厚度
69.接缝处顺缝底板纵筋信息
70.叠合板与梁连接要求
六、预制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35题)
1.楼梯形式
2.楼梯间平面尺寸
3.楼梯间建筑面层厚度
4.预制楼梯锚筋与锚板的焊接要求
5.预制楼梯吊环的要求
6.预制梯段板支座要求
7.梯梁挑耳尺寸
8.双跑楼梯编号
9.剪刀楼梯编号
10.预制梯段板厚度
11.预制梯段板踏步尺寸
12.预制梯段板活荷载取值
13.预制梯段板脱模要求
14.预制梯段板吊点要求
15.预制梯段板成品保护
16.预制梯段板施工验收要求
17.栏杆预留洞图例
18.预制梯段板吊装预埋件图例
19.栏杆预留埋件图例
20.预制梯段板水平投影长度
21.销键预留洞直径
22.销键预留加强筋
23.预制梯段板凹槽要求
24.预制梯段板下部纵筋信息
25.预制梯段板上部纵筋信息
26.预制梯段板分布筋信息
27.预制梯段板边缘纵筋信息
28.预制梯段板边缘箍筋信息
29.预制梯段板吊点加强筋信息
30.预制梯段板边缘加强筋信息
31.预制梯段板防滑措施
32.预制梯段板固定铰支座做法
33.预制梯段板滑动铰支座做法
34.预制梯段板自重
35.预制梯段板混凝土体积
七、预制钢筋混凝土柱(25题)
1.预制柱粗糙面图例
2.预制柱模板面图例
3.预制柱纵向手机钢筋偏差允许值
4.吊装预埋件连接要求
5.吊运预埋件连接要求
6.吊装预埋件直径
7.吊装预埋件个数
8.吊运预埋件规格型号
9.吊运预埋件个数
10.吊装预埋件图例
11.吊运预埋件图例
12.斜支撑预埋件图例
13.斜支撑预埋件规格型号
14.斜支撑预埋件个数
15.预制柱混凝土体积
16.预制柱重量
17.粗糙面数量
18.预制柱截面尺寸
19.预制柱纵筋信息
20.预制柱箍筋信息
21.预制柱首个箍筋定位尺寸
22.预制柱安装平面位置
23.预制柱纵筋外露长度
24.预制柱纵筋连接方式
25.预制柱标高
八、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梁(20题)
1.叠合梁截面尺寸
2.叠合梁预制部分截面高度
3.叠合梁后浇叠合层厚度
4.叠合梁键槽尺寸
5.叠合梁粗糙面图例
6.叠合梁模板面图例
7.叠合梁粗糙面数量
8.叠合梁套筒信息
9.叠合梁吊环信息
10.叠合梁构件重量
11.叠合梁预制部分纵筋信息
12.叠合梁箍筋配筋信息
13.叠合梁箍筋外露高度
14.叠合梁箍筋加密区范围
15.叠合梁箍筋非加密区范围
16.叠合梁底部纵筋外露长度
17.叠合梁底部纵筋弯折要求
18.叠合梁侧面纵筋信息
19.叠合梁拉筋信息
20.叠合梁安装位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一:构件深化设计任务书(A06)
1深化设计
1.1任务概述
我国南方某城市的一栋高层住宅项目,地上10层、地下1层,结构体系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上人平屋面。标高5.450(含)以下及屋顶层均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四层~十层(8.350~25.750)为标准层,标准层层高均为2.9m。根据给定的部分施工图纸创建该装配整体式结构模型并对指定的预制构件出具深化加工设计详图。
1.2装配式建筑专项说明
该建筑物的装配率为52%,其中主体结构部分的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预制内墙。
1.3设计依据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楼盖和楼梯)》15G310-1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剪力墙)》15G310-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15G366-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22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8G901-1
1.4材料及部分构造
钢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用符号C表示。
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见施工图中层高表。
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预制内墙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分别为15mm、20mm、15mm。
1.5结构施工图内容
本题目包含以下相关的施工图:
附图01:标准层板、剪力墙配筋图;
附图02:标准层梁配筋图;
附图03:标准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
附图04:标准层预留预埋平面布置图;
附图05:连接大样图。
1.6连接节点
连接节点均见附图05,其中:
1.6.1本项目预制叠合楼板均为预制叠合双向板,所有的预制叠合楼板的底板均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预制叠合双向板采用后浇带的整体式接缝连接形式,其连接节点见图一;叠合板与受力边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二;叠合板中间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三。
1.6.2预制次梁端部与现浇梁连接节点见图四,预制梁与现浇梁交接处采用预制梁上预留后浇槽口的形式,详见图五。
1.6.3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均搁进支座10mm。
1.6.4预制内剪力墙与后浇段的竖向接缝构造采用预留U形钢筋与附加封闭连接钢筋的形式,节点见图六~图七。
1.7叠合板及预制底板的要求
1.7.1双向板叠合楼板四边出筋,楼板均采用60mm(预制)+70mm(现浇)的形式;
1.7.2桁架钢筋规格代号为A80,桁架钢筋的设置应满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的要求,需考虑到其设置能使预制底板的纵筋总含量最低;
1.7.3吊装方式为吊桁架钢筋的形式,吊点加强筋为2C8,长度280mm,设两组共四个吊点,吊点位置设置在距板边L/5±100波峰处;
1.7.4双向叠合板底板左右板边分别设置1C6的不外伸构造钢筋,钢筋中心距板边缘距离为25mm;
1.7.5预制底板上线盒定位及规格、洞口定位及规格均详见附图四(标准层预留预埋平面布置图);
1.7.6预制底板外围接触面需满足规范的要求,并在深化图纸中示意出构件的外围接触面符号以及安装符号等;
1.7.7预制底板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给定的施工图纸及现行规范、标准和图集的要求。
1.8叠合梁要求
1.8.1预制叠合梁的预制底梁部分,在梁面设置2C12的构造纵筋;
1.8.2箍筋采用组合封闭箍;
1.8.3叠合梁的吊装预埋件选用吊钉,吊钉需满足吊装承载力的要求;
1.8.4叠合梁两端设置非贯通键槽,构件制作时的预制梁面构造纵筋不伸出梁端面;
1.8.5叠合梁的外围接触面需满足规范的要求,并在深化图纸中示意出构件的外围接触面符号以及安装符号等;
1.8.6叠合梁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给定的施工图纸及现行规
范、标准和图集的要求。
1.9预制楼梯要求
1.9.1预制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1.9.2预制剪力墙的吊装预埋件选用吊钉,吊钉需满足吊装承载力的要求;
1.9.3预制剪力墙的竖向分布钢筋采用梅花形部分钢筋连接方式,即连接的同侧竖向分布钢筋间距为600mm,直径为18mm;不连接的竖向分布钢筋直径为6mm,该钢筋不外伸;钢筋采用半灌浆套筒机械连接方式,详见图九;
1.9.4预制剪力墙相关部位应按要求设置粗糙面和键槽(非贯通键槽),并在深化图纸中示意出构件的外围接触面符号以及安装符号等;
1.9.5预制剪力墙墙端切口、预制墙上预留预埋的线盒及配管详见图八,预制剪力墙在安装面设置4个临时支撑预埋螺母,位置应符合相关要求。
2设计内容及结果输出
根据以上任务书要求,创建该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模型并对预制构件出具构件加工详图。
2.1模型创建要求
根据给定的图纸,创建该建筑物5.450~11.250标高段的结构整体模型。
2.1.1现浇混凝土构件建模要求
根据图纸将现浇梁、现浇柱、现浇板(现浇楼梯除外)布置在模型文件中,其中现浇构件的实体钢筋不需建立。
2.1.2预制构件建模要求
根据图纸将各类预制构件(后浇叠合层不需建模)布置在模型中的相应位置,使模型完整准确。
2.2构件详图要求
对8.350标高的PCB3叠合板、PCL1叠合梁、YNQ2预制墙构件出具深化设计构件详图。
每个构件深化设计图纸中应包含的内容:模板图、配筋图、构件信息表(至少包含混凝土体积、构件重量、混凝土强度)、埋件信息表(至少包含埋件编号、名称、规格、数量)、配筋表(至少包含编号、直径、级别、钢筋加工尺寸、钢筋重量)。
深化设计图纸要求图面整洁、文字和标注不得有重叠现象。
2.3结果输出要求
2.3.1深化设计图纸,均采用A2图幅绘制,并分别以“4-10FPCB3”“4-10FPCL1”“4-10FPCQ2”详图名称保存在模型中。
2.3.2将最终的模型文件以“赛位号+任务一”命名提交。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四 装配式构件生产任务书(满分100分)(B05)
装配式构件生产仿真需包括:模具摆放、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混凝土浇筑、构件预处理与养护、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等岗位工艺部分,生产任务包括:预制混凝土桁架叠合板(DHB1)的仿真生产。考核图纸如下。
DHB1构件图
(一)模具摆放
根据提供的图纸进行划线机操作、模具选择、模具组装、模具矫正固定、模具脱模剂涂刷等操作实训。
(二)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
根据提供的图纸资料进行钢筋下料、钢筋制作(折弯、拉直、截断等)、钢筋绑扎、埋件固定等操作实训。
(三)混凝土浇筑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浇筑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混凝土请求下料、构件浇筑振捣、保温板铺设固定等操作。
(四)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拉毛、构件赶平、预养库预养、抹光机抹光、构件蒸养库存取操作、构件蒸养等操作。
(五)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脱模、清洗糙面、起板入库、构件码放入库等操作。
任务五 装配式构件安装样卷(满分100分)(B05)
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仿真包括:预制混凝土桁架叠合板DHB1的仿真安装、PCZ构件灌浆、T型现浇连接等岗位工艺部分。考核图纸如下。
DHB1构件吊装示意图
DHB1搭接示意图
DHB1构件示意图
PCZ构件灌浆示意图
T型现浇连接
(一)构件吊装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构件确认检查、定位放线、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标高超平、保温条铺设、起板移位、吊装就位、临时固定矫正、工完料清等操作。
(二)构件灌浆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封缝料制备、分仓、封仓、灌浆料制备、流动度检测、试块制作、灌浆施工、工完料清等操作。
(三)节点连接
根据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保温条粘贴、安装螺纹套筒、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工完料清等操作。
现浇段/现浇楼面钢筋绑扎、管线预埋、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等工艺训练。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剪力墙内墙安装工程
专项施工方案
1
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
第一节、编制说明
为确保工程达到质量合格目标。加强组织与管理,做好新工艺施工过程控制,
缩短施工工期,依据有关规范和标准,特编制预制剪力墙内墙施工专项方案。
第二节、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某某商业住宅工程项目
地理位置 东临某大道,南侧、西侧、东面紧邻区块内规划道路
工程规模 总建筑面积 91784.03m2
建设单位 某某建设公司
勘察单位 某某勘察公司
设计单位 某某设计公司
监理单位 某某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 某某施工公司
生产单位 某某生产公司
工程类别 住宅+商业+车库
抗震强度 度设防 (题 1)
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
基础形式 桩基础
车库(-1F),商业楼(-1/1F),2、3、4、10、11 号楼(-1F/13F),
建筑层数
5、6、7、8、9号楼(-1F/ F)(题 2)
本工程计划全部楼栋采用高精度铝模施工,其中预制构件使用情况:主体竖向结
构部分采用预制剪力墙、楼板采用叠合板、楼梯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施
工。其中 4-4#~4-8#楼预制剪力墙应用范围 3层~13 层、叠合板为 2层~13 层、
预制楼梯为 2层~13 层;4-1#、4-2#、4-3#、4-9#、4-10#楼预制剪力墙应用范
1
围 3层~8 层、叠合板为 2层~8 层、预制楼梯为 2层~8 层。
第二章 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编号
1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板》 15G365-2
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施工工艺图解》 16G906
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GB/T 51231-2016
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15
第三章 施工准备
第一节、技术、机具准备
1.学习规范、图集,学习设计图纸及转化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并做好图纸
会审。
2.确定预制构件吊装顺序,并按照顺序将各编号构件进行排列。
3.编制构件进场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向施工单位提供分段供材计划。
4.确定吊装使用的机械、吊具、辅助吊装钢梁等。
统计吊运材料量确定,预制剪力墙内墙卸货与安装的工作,塔吊使用频繁,考虑
施工分段及流程,避免冲撞临近塔吊塔身、建筑物主体。预制剪力墙内墙堆场、
运输车卸货点,以及楼栋安装平面不同堆场对于吊运重量要求:按照就重原则,
考虑最大墙体重量及最远墙体重量在塔吊工作范围,并考虑塔身之间间距,避免
碰撞。
3
本项目预制剪力墙内墙构件中,最大单构件方量为 m(题 3)(保留
两位小数),合计方量为 198m 。
5.预制构件应采用平衡梁垂直起吊,吊装示意图见图 4。对于带门洞预制内
墙板 (NQM)脱模、吊装、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对门下开洞处采取临时加固措施(如
2
图 5、图 6所示)
6.内墙板施工过程中应设置临时支撑,临时支撑固定方法见图 10,上支
撑杆倾角α1一般为 (题 4),下支撑杆倾角α2一般为 30~45°。混凝
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施工单位方可安装支撑杆,支撑杆设计和验算应符合《混
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 的要求
7.对塔吊司机、信号指挥、钢筋工、木工、砼工、吊装人员等进行专项安全
技术交底
第二节、劳动力准备
吊装施工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前将特殊工种报项目部备份。
第三节、材料准备
预制剪力墙主要材料计划及材量要求如下表所示:
3
3
参考方量(m ,保留两位
构件名称 混凝土强度
小数)
YQ C30 (题 5)
YQD C30 29.50
YWQ-8F C30 21.68
YWQ C30 272.56
YWQD C30 (题 6)
3
合计总方量为:474.48 m
注:所有构件进场时供货单位必须提供相应材质证明报告,同条件养护的混凝
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 75%后,方可脱模。
第四节、其他准备
1.在深化设计时考虑线盒位置以及穿线管直径等因素。
2.设计时考虑装修图中开关插座点位。
3.预制构件进场时由现场质检人员对预制构件各项指标进行验收,预制构件
各项指标应满足规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 )》要求
如下表。
参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9.7.4-2
项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次 (mm )
1 规格尺寸 高度 用尺量两端及中间部取其中偏
(题 7)
差绝对值较大值
2 宽度 ±4 用尺量两端及中间部取其中偏
差绝对值较大值
3 厚度 ±3 用尺量板四角和四边中部位置
共 8 处,取其中偏差绝对值较
大值
4 5 在构件表面,用尺量测两对角
对角线 线的长度,取其绝对值的差值
4
5 内 4 用 2m 靠尺安放在构件表面上,

对表面平整度 面 用楔形塞尺量测靠尺与表面之
外形 外 3 间的最大缝隙


6 侧向弯曲 L/1000 且≤ 拉线,钢尺量最大弯曲处
20mm
7 扭翘 l 四对角拉两条线,量测两线交
7 L/1000 点之间的距离,其值的 2 倍为
扭翘值
8 预埋钢板 中 5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的中心
心 线位置,取其中较大值
线

预 埋 部 置
件 偏

平 0,-5 用尺紧靠在预埋件上,用楔形
面 塞尺量测预埋件平面与混凝土
高 面的最大缝隙

9 预埋螺栓 中 2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的中心
心 线位置,取其中较大值
线




外 +10,-5 用尺量
5



10 预埋套筒、 中 2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的中心
螺母 心 线位置,取其中较大值
线




平 0,-5 用尺紧靠在预埋件上,用楔形
面 塞尺量测预埋件平面与混凝土
高 面的最大缝隙

11 预留孔 中心线位置偏移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的中心
(题 8)
线位置,取其中较大值
孔尺寸 ±5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尺寸,
取其最大值
12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偏移 5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的中心
线位置·取其中较大值
洞口尺寸、深度 ±5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尺
寸·取其最大值
13 预留插筋 中心线位置偏移 3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的中心
线位置,取其中较大值
外露长度 ±5 用尺量
14 吊环、木砖 中心线位置偏移 10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的中心
线位置,取其中较大值
与构件表面混凝 0,-10 用尺量
土高差
6
15 键槽 中心线位置偏移 5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的中心
线位置,取其中较大值
长度、宽度 ±5 用尺量
深度 ±5 用尺量
16 灌浆套简及 灌浆套简中心线 2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的中心
连接钢筋 位置 线位置,取其中较大值
连接钢筋中心线 2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的中心
位置 线位置,取其中较大值
连接钢筋外露长 +10,0 用尺量

4.施工确定卸货堆放场地、构件堆放区应设置隔离围栏,并设置明显的警示
标识牌,按品种、规格、吊装顺序分别设置堆垛,其他建筑材料、设备不得混合
堆放,防止搬运时相互影响造成伤害。
5.堆场应设置管理人员,负责协调管理堆场预制构件的吊装、堆放及日常管
理,确保堆场运转使用安全有序。
6. 生产单位制定预制构件的运输与堆放方案,运输构件时应采取防止构件
损坏的措施,防止构件移动倾倒变形等。可采用背靠架堆放或运输(如图 7所示)、
插放架直立堆放(如图 8所示),也可采用联排插放架堆放(如图 9所示)。
7.预制剪力墙内墙安装工作由具备施工资质和吊装经验的人员进行专业施
工。
7
第四章 安装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第一节、临时支撑
1.预制剪力墙内墙临时支撑
用斜支撑将墙板固定(安装时斜支撑的水平投影应与墙板垂直且不能影响其
它墙板的安装),内墙板斜支撑不少于 道(题 9)。对墙板构件的上部斜
支撑,其支撑点距离板底的距离不宜小于构件高度的 2/3,且不应小于构件高度
的 1/2;斜支撑应与构件可靠连接;
固定斜支撑,旋转斜支撑根据垂直度靠尺调整墙板垂直度,调整时应将固定
在该墙板上的所有斜支撑同时旋转,严禁一根往外旋转一根往内旋。如遇墙板还
需要调整但支撑旋转不动时,严禁用蛮力旋转。旋转时应时刻观察撑杆的丝杆外
漏长度(丝杆长度为 500mm,旋出长度不超过 300mm),以防丝杆与旋转杆脱离。
第二节、吊装方法
1. 预制剪力墙内墙吊装准备
(1)人员准备
相关作业人员应全部到岗,要求持证上岗的工种应具备相应操作资格证,
且已接受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无论作业人员还是管理人员均宜有类似吊装经验,
如若没有可根据需要按合同约定邀请预制剪力墙内墙生产厂家派专业技术人员
对现场安装进行技术指导及相关作业人员技术培训。
主要应有以下操作人员:
①起重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操作起重设备完成预制剪力墙内墙整个吊装过程;
能熟练操作起重设备;熟悉预制剪力墙内墙吊装的操作要求。
②起重设备信号指挥人员:负责指挥起重设备操作人员准确、安全地进行预
制剪力墙内墙吊装;熟悉与起重设备操作人员的旗语手势、声响信号的交底约定;
熟悉预制剪力墙内墙吊装的相关要求。
③挂钩人员:负责按要求将吊钩准确无误的与预制剪力墙内墙吊点连接;熟
8
悉相应型号预制剪力墙内墙的堆放位置及其吊点位置;熟悉构件的吊装方法。
④吊装就位人员 3人:预制墙体按吊装顺序用专用吊梁挂钩起吊运行吊至操
作面,在起吊过程中,吊索与构件的平面夹角不宜小于 60°,不应小于 45°,
构件起吊时,先行试吊,试吊高度不得大于 1米,试吊过程中检测吊钩与构件、
吊钩与钢丝绳、钢丝绳与吊梁、吊架之间连接是否可靠,确认各项连接满足要求
后方可正式起吊,吊装人员要熟悉预制剪力墙内墙的就位要求。
⑤专职安全员:负责对整个吊装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及时纠正吊装作业人员
的不规范操作行为及吊装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⑥钢筋工:负责及时处理预制剪力墙内墙就位时其钢筋与可能会遇到的就位
障碍;熟悉预制剪力墙内墙钢筋的构造情况及其锚固要求。
(2)技术准备
①项目技术负责人提前做好专项施工安全及技术交底,并根据施工方案及图
纸认真地做好预制构件的现场安装计划。
②相关技术施工人员要详细阅读施工图纸及规范规程,熟练掌握图纸内容,
列出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图纸不明确的地方及时与建设单位工程部及设计院沟通。
③按照三级技术交底程序要求,逐级进行技术交底,特别是对不同技术工种
的针对性交底,要切实加强和落实。
④重视设计交底工作,每次设计交底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具体召集各相关
岗位人员汇总、讨论图纸问题,设计交底时,切实解决疑难和有效落实现场碰到
的图纸施工矛盾。
⑤切实加强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预制构件加工制作单位的联系,及时加
强沟通与信息联系。
(3)方案准备
预制剪力墙内墙的吊装作业应按规范要求编制专项吊装方案,做到未雨绸
缪,确保吊装过程各环节安全、正确地进行。
9
第三节 吊装安全技术措施
1.吊装配件质量紧密关系到吊装施工的安全,每次吊装前派专人检查葫芦、
钢丝绳等起重用品的性能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立即更换,此外,钢丝绳应限
期强制报废。
2.对所有作业人员的进场或转岗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
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应齐全,配备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满足相关规范和
现场施工需要。
3.正式吊装前必须进行试吊,构件在吊离地面不得大于 1m,应停留三分钟,
吊装人员对吊点、吊装附件进行检查,用水平尺检查预制剪力墙内墙水平度,水
平度不满足要求应进行吊绳长度调整。满足要求后进行吊装作业。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构件起重作业时,必须配备司索人员,由司
索人员指挥起重司机进行操作,吊装工进行安装。绝对禁止无证人员进行起重操
作。
5.对于安全负责人的指令,要自上而下贯彻到最末端,确保安全控制程序、
要点传达和指示到位。
6.在吊装区域、安装区域设置临时围栏、警示标志,并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管
理并佩戴安全管理人员袖套,禁止任何人员从吊装影响范围下方穿越。
7.作业面周边必须搭设安全防护实施、防护实施必须满足相关规范和保证作
业人员安全要求。
8.所有人员吊装期间进入操作层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
9.吊装作业完成后一定要清理现场、施工结束后要对工具进行清点,施工结
束后工具清理回库。
10.高空作业必须保持身体状况良好,没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的疾病。
11.PC 构件吊装过程路线下方不能立体交叉施工。
12.高空施工,当风速过大影响吊装施工时,吊装作业应停止。
13.预制剪力墙内墙吊装时吊点位置必须按照深化设计图纸中明确的预留吊
点进行加固起吊,不得利用板上其他预留孔洞进行起吊,吊装前应检查吊钩及吊
具牢固,起吊时应匀速平稳,避免预制剪力墙内墙高坠。
14.在场地外区域起吊时,安排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全程安全管理,对该道路
10
起吊区域拉设警示带封闭打围,非吊装的作业人员均不得进入作业区。场地内的
构件从车辆上卸车期间,对构件车辆范围 5米范围周边设置可移动的工具式栏杆
隔离,避免非吊装人员进入。则需要明确有关道路使用的许可证办理,卸车区打
围、警戒、监护、交通管理、环境文明施工的措施等。
15.PC 构件离开地面后,所有工人必须全部撤离 PC 板运行轨道及其附近区
域。
16.PC 构件上预留的起吊点(螺栓孔)必须全部利用到位并螺栓必须拧紧,严
禁吊装工人贪图快速减少螺栓。
17.PC 构件起重作业时,必须由起重工进行操作,吊装工进行安装。绝对禁
止无证人员进行起重操作。
18.施工中除执行本方案的安全规定外,其方案中未阐述的内容必须按相关
的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公司和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制
度执行。
第四节 预制剪力墙内墙吊装
1.吊装工艺流程:
①构件检查与编号确认
②剪力墙钢筋垂直度校核;灌浆孔清理检查
③ (题 10)
④墙板上支撑端支座安装;楼板上支撑端支座安装
⑤起吊与安装
⑥位置调整与斜撑固定
⑦塔吊吊钩松钩
⑧ (题 11)
⑨构件周边封仓
⑩灌浆套筒注浆
2. 预制墙体吊装指挥控制流程:转换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墙体测量放线,
用钢筋定位框复核连接钢筋,校正偏位钢筋,垫塑料垫片找平,黏贴橡塑胶条,
铺设坐浆料;首次及第二次预制墙体安装时,将外防护架组装在预制墙板上,预
制墙体按吊装顺序用专用吊梁挂钩起吊运行吊至操作面,在起吊过程中,吊索与
11
构件的平面夹角不宜小于 60°,不应小于 45°,构件起吊时,先行试吊,试吊
高度不得大于 1米,试吊过程中检测吊钩与构件、吊钩与钢丝绳、钢丝绳与吊梁、
吊架之间连接是否可靠,确认各项连接满足要求后方可正式起吊。
3. 构件吊装至施工操作层时,操作人员应站在楼层内,佩戴穿芯自锁保险
带(保险带应与楼面内预埋钢筋环扣牢),用专用钩子将构件上系扣的揽风绳勾至
楼层内,吊运构件时,下方严禁站人,必须待吊物降落离地 1m以内,方准靠近,
在距离楼面约 1m高时停止降落,操作人员手扶引导降落,用镜子观察连接钢筋
是否对孔,同时用撬棍调整预制墙体外皮与墙体控制线对齐,信号工指挥缓慢降
落到垫片,停止降落。
4. 安装斜向支撑及固定角码,卸钩,调节斜支撑,校正预制墙板,继续本
段其它墙体安装;塞缝,墙体下口与楼板之间的 2cm缝隙采用干硬性坐浆料塞缝,
内衬蛇皮管作为模板填实抹光;灌浆,塞缝完成 6小时后进行套筒灌浆,搅拌浆
料并测试其流动性合格后,将浆料倒入注浆泵,封堵下排注浆孔,插入注浆管嘴
启动注浆泵,待浆料成柱状流出浆孔时,封堵出浆孔,逐个完成出浆孔封堵后封
堵注浆孔,抽出注浆管嘴后封堵注浆孔;节点区钢筋绑扎,两块板之间 2cm空隙
使用挤塑板塞缝,将暗柱箍筋按照方案要求绑扎固定在预制墙板钢筋悬挑处的钢
筋上,从暗柱顶端插入竖向钢筋,再将箍筋与竖向钢筋绑扎固定;节点区模板支
设,现浇节点区内侧模采用定型钢模板或木模板,模板采用穿墙螺栓固定其它现
浇墙体模板采用大钢模或木模板,墙体混凝土依次浇筑。
根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规定,预制构件
安装尺寸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参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10.4.12
允许偏差
项目 检验方法
(mm)
构件中心线对 基础 15
竖向构件(柱、墙、桁架) 8 经纬仪及尺量
轴线位置 水平构件(梁、板) 5
构件标高 梁、柱、墙、板底面或顶面 水准仪或拉
(题 12) 线、尺量
构件垂直度 柱、墙 ≤6m 5 经纬仪或吊
>6m 10 线、尺量
构件倾斜度 梁、桁架 5 经纬仪或吊
线、尺量
12
板端面 5
梁、板 外露 3 2m靠尺和塞
相邻构件平度 底面 不外露 5
尺量测
柱墙侧面 外露 5
不外露 8
构件搁置长度 梁、板 尺量
(题 13)
支座、支垫中 板、梁、柱、墙、桁架 10 尺量
心位置
墙板接缝 宽度 ±5 尺量
第五节、预制剪力墙内墙构件调节及就位
构件安装初步就位后,工人迅速安装斜向支撑。斜向支撑一端通过连接件与
预制墙身连接,另一端与楼面板或现浇墙身连接。在斜向支撑与墙身及楼面连接
稳固后,对构件进行三向微调,确保预制构件调整后标高一致、进出一致、板缝
间隙一致,并确保垂直度根据相关工程经验并结合工程实际。
控制要点:
1.连接件上的两颗螺丝均需进行连接;
2.脱钩时,工人应使用专用梯子进行攀爬脱钩,并做戴好安全带,做好防护;
3.部分墙体用连接件与现浇楼面的连接,通过螺栓杆的方式连接,螺栓底端
牢固焊接 3mm厚钢板,在浇筑楼面砼前准确安放到位,并固定牢固防止浇筑砼
时滑移;
4.斜向支撑可在竖向现浇混凝土浇筑 1天后拆除,宜与竖向支撑同时拆除
第六节、预制墙板施工要求、要点
1.施工准备:清理施工层地面,检查连接钢筋位置、 (题 14)、
垂直度、表面清洁情况;检查墙板构件编号及外观质量;检查墙板支撑规格型号、
辅助材料。
2.定位放线:墙板安装控制定位放线,墙板支撑与地面预埋件安装,现浇
混凝土面凿毛处理。
3.墙板垫片及压条铺设: 沿预制外墙板保温层上部铺设压条,墙板安装底
13
部标高采用垫片找平控制。
4.墙板构件吊装安装:采用吊装梁垂直起吊,墙板构件吊装至操作面,由
底部定位装置及人工辅助引导至安装位置,并保证其底部稳定水平,使预留钢筋
插入至灌浆套筒内,安装墙板临时支撑,检查墙板安装位置、垂直度、水平度,
并调节支撑紧固。
5.底部接缝密闭封堵:采用快硬高强砂浆对预制墙板底部接缝进行周圈封
堵,确保密实可靠。
6.钢筋套简灌浆作业: 采用压浆法从灌浆分区下口灌注,当浆料从其它孔
流出后及时进行封堵,完成整段墙体的灌浆后,进行外流浆料清理。
7.灌浆施工工艺流程
① (题 15)
②构件灌浆区域周边封堵
③ (题 16)
④流动度检测
⑤灌浆施工
⑥灌浆饱满、出浆确认并塞孔
⑦场地清洁
第七节、后浇混凝土浇筑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后浇混凝土部位在浇筑前应根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内容包含:
①混凝土粗糙面的质量,键槽的尺寸、数量、位置;
②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间距,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
度;
③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锚
14
固方式及锚固长度;
④预埋件、预留管线的规格、数量、位置;
⑤预制混凝土构件接缝处防水、防火等构造做法;
⑥保温及其节点施工;
⑦其他隐蔽项目。
2.后浇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①施工准备
②测量、放线
③安装就位、临时固定
④墙体及节点区钢筋绑扎
⑤预埋件留设
⑥后浇节点区定型模板安装
⑦定型模板加固
⑧模板检查校验
⑨混凝土浇筑
3.后浇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预制构件结合面疏松部分的混凝土应剔除并清理干净;
②混凝土分层浇筑高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在底层混凝土初
凝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③浇筑时应采取保证混凝土或砂浆浇筑密实的措施;
④预制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预制梁柱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
合设计要求;
⑤混凝土浇筑应布料均衡,浇筑和振捣时,应对模板及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
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构件接缝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应采取措施防止模板、相
15
连接构件、钢筋、预埋件及其定位件移位。
4.构件连接部位后浇混凝土及灌浆料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临时
支撑系统。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 的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第八节、质量验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部分应按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验收,混凝土
结构子分部中其他分项工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 50204 的有关规定。
参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9.2.7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mm)
楼板、梁、柱、 <12m ±5
≥12m且<18m ±10
长度 桁架 ≥18m ±20 尺量
墙板
(题 17)
宽度、高 楼板、梁、柱、桁架 ±5 尺量一端及中
±4 部取其中偏差
(厚)度 墙板 绝对值较大处
表面平整度 楼板、梁、柱、墙板内表面 5 2m靠尺和塞
墙板外表面 3 尺量测
楼板、梁、柱 L/750 拉线、直尺量
侧向弯曲 且≤20 测最大侧向弯
墙板、桁架 L/1000 曲处
且≤20
楼板 L/750 调平尺在两端
翘曲
墙板 L/1000 量测
楼板 10 尺量两个对脚
对角线
线
墙板
(题 18)
中心线位置 5
预留孔 尺量
孔尺寸 ±5
中心线位置 10
预留洞 尺量
洞口尺寸、深度 ±10
16
预埋板中心线位置 5
预埋板与混凝土面平面高差 0,-5
预埋件 预埋螺栓
尺量
(题 19)
预埋螺栓外露长度 +10,-5
预埋套筒、螺母中心线位置 2
预埋套筒、螺母与混凝土面平面高差 ±5
预留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尺量
外露长度 +10,-5 尺量
中心线位置 5
键槽 长度、宽度 ±5 尺量
深度 ±10
第五章 质量保证措施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
标准》(GB/T 51231-2016)及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验收,达到合格标准,主
体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 100%。
1.每完成一道工序应有专人检查,特别是隐蔽工程要达合格,经验收合格后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设专职质检员,全面负责工程成品、半成品、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及控制。
3.所有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与设计要求,并经现场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4.工程质量过程控制中执行“三检制”。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自检、互检、交
接检和质量评定。
5.通过内部审核与管理者评审,找出质量管理体系中 存在的薄弱环节,并
制定改进的措施和跟踪检查落实等措施,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17
第六章 成品保护措施
第一节、构件装车卸车成品保护
1.构件起吊及放下,必须 (题 20),防止猛烈冲击导
致构件损坏、裂缝等。
2.运输预制剪力墙构件时应采取防止构件损坏的措施,防止构件的移动、倾
倒、变形等,可采用背靠架堆放或运输,如下图所示。
3.构件运输时应用绳索将构件绑扎牢固,防止运输过程中构件晃动导致损。
第二节、构件安装过程成品保护
1.构件安装就位,采用撬棍时应加设木块,防止撬坏构件、棱角损伤。
2.安装斜撑及垂直支撑时,不得过于用力敲打,防止造成构件损伤。
第三节、构件吊装完毕后现场成品保护
1.楼层内搬运料具时应注意,不得磕碰构件,避免构件棱角破坏。
2.现场不得在构件上乱写乱画。
18
第四节、交工验收前的成品保护
1.在装饰和安装工程分层完成后,应组织专职人员负责工程成品保护。
2.工程成品保护人员应按成品保护职责与方法,执行成品保护工作,直到竣
工验收,办理移交手续后终止。
3.在工程未办理竣工验收移交手续之前,任何人不得在工程成品内使用楼房
内的任何设施。
第七章 安全文明绿色施工
第一节、 安全文明施工
1.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喝酒、赌博,正确配戴安全帽。
2.对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做好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结合培训,对各个工
种进行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合格后方能上岗。
3.现场晚间照明设施完善。
4.严禁工人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施工现场。
5.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安全作业证上岗作业。
6.机械设备移位、电器检修时必须断电操作,并挂上警示牌。移位时专人指
挥,专人照看电缆,防止电缆压坏损坏。
7.所有配电箱采用标准统一的配电箱,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装置。主要
配电箱均作接地装置。
8.施工现场应配备专职机械员,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
9.施工现场应实行预制构件吊装作业班前检查制度,发现损坏或磨损超标的
吊索、吊具等,应及时更换。
10.预制构件吊装使用的非标吊架、吊索、卡具和撑杆等,应按国家现行标
准进行验算和试验检验,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临时固定措施应在预制
构件体系形成并达到后续施工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后方可拆除。
11.预制构件吊装作业区域应合理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严
禁非作业人员进入。
19
12.吊装重、大预制构件和采用新的吊装工艺时,应先进行低位试吊,试吊
合格后,方可正式起吊。
13.吊装过程中遇停电或电压下降等突发故障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将预制构
件降到安全位置,严禁预制构件长时间悬停空中。
14.大雪、大雨、雷电、大雾及六级以上大风天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预制构件
吊装作业,及时清理冰雪并应采取防滑和防漏电措施。
第二节 、环保绿色施工
1.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核实、确定环境敏感点、环境保护目标和对应的
环保法规定及其他要求。
(2)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施工阶段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预测,找出影响环
境的重大因素,制定可行的环保工作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若因工程内容、环境
要求发生变化,则要相应调整环保方案。
(3)根据环保工作方案和施工内容,制定本工程的环保培训计划,增强环
保意思。
(4)施工现场设环保负责人,负责日常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环保负责人
组织每周对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有
关部门整改,重大问题报告项目经理。积极开展文明施工、环保施工劳动竞赛,
建立奖惩制度,与经济手段推动施工期环境管理的深入开展。
(5)施工过程中若发生污染事故,应视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消除
污染影响。
(6)建立施工环保档案,将环保日常管理工作的自查记录和各主管部门的
检查、审核记录一并归档。
(7)积极配合业主环境审核组在现场进行审核,并提交相关资料和证明文
件。对审核中提出的不符合相及时作出整改计划,内容包括纠正措施、方案、负
责人、完成时间、要达到的环境标准等。对整改计划和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及
作好登记。
(8)工程完成后在合同规定的时限内清理好场地,恢复市政设施和绿化,
20
并对环保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资料整理。
2.环境保护措施
(1)工程围蔽
在路口设置简朴、规整、密闭的大门,门扇开启要灵活,门高与围墙高相适
应,非车辆进出时间应关闭,实行封闭施工。大门旁设置醒目、整洁的施工标牌,
标明工程项目名称、施工许可证批准号等。
(2)噪音控制
将施工作业安排在 8:00—12:00 和下午 2:00—6:00 之间,以免周围人员
产生过大影响。
(3)污水的处理和排放,场内设沉淀池,并做到:
1)所有的生活或其它污水必须分别处理后才能排入市政排水管道。杜绝运
输中泥浆、散体、流体物料撒漏。车辆处工地前,轮胎、车身必须冲洗干净,并
防止掉土污染路面。
2)如有施工产生的泥浆,未经沉淀不得排入市政管网或河流。废浆和淤泥
应使用封闭的专用车辆进行运输。
(4)粉尘控制
1)未经硬化的场地,要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从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应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和洒水
降尘制度。易飞扬细颗粒、散物应尽量安排简易库仓存放,堆土场、散装物料露
天堆放要压实、覆盖。
2)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弃物和产生有害有毒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
熔融有毒物质要使用封闭和带烟气处理装置的设备。
3)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洒水湿润和仓库内进行。
4)严禁向围栏外抛掷垃圾。
(5)路面卫生
1)积极配合土方运输单位作好路面卫生.
2)选择对外部环境影响小的出土口、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
3)车辆场前必须要冲洗车轮和车厢,严禁携土污染城市道路。
(6)工地卫生
21
施工产生的泥浆要及时外运。工地的施工设备和材料摆放要整齐。工地内的
地面要派专人每天打扫。施工及生活垃圾要及时清运。
第八章 施工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提高整个项目组对事故的整体应急能力,确保意外发生的时候能有
序的应急指挥,为有效、及时的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经济损失,保
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制定本预案。
第一节、危险源分析及对应安全措施
根据现场塔机布置及周围环境,分析装配式吊装、安装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
及可能导致危险的情形,针对危险情形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表,分别依据具体
情况采取相应安全安全措施。
危险源分析及对应安全措施表
可导致危险的情
序号 危险源 造成事故伤害 主要安全措施

1、吊装前认真检查吊装
架是否完好无损;
造 成 道 路 设
1、吊装剪力墙时吊 2、塔吊吊钩是否按要求
施、设备损坏
装架掉落 设置防滑扣;
及人员伤亡
3、设置专人进行现场检
查,监督。
1 1、吊装前对相关人员进
现场作
行作业技术交底;

2、吊装前检查构件预埋
造 成 道 路 设
2、吊装时剪力墙脱 吊环是否完好、根部是否
施、设备损坏
落、断裂 有开裂现象;
及人员伤亡
3、起吊前检查吊钩是否
按规范要求挂设,吊点是
否受力均匀。
22
1、吊装时制定交叉区域
3、吊装时两塔同时 作业规则;
造 成 道 路 设
进入交叉区域,起重 2、设置交叉区域回转报
施、设备损坏
臂与钢丝绳或吊物 警装置;
及人员伤亡
相撞导致高处坠落 3、加强指挥,向作业人
员安全交底
造 成 道 路 设 1、吊物不超越围墙,严
施工现 吊物在其上空运转 施、设备损坏、 禁墙外吊物
2
场道路 时,发生高空坠物 火灾及人员伤 2、设置小车幅度报警装
亡 置;
造 成 道 路 设 1、搭设双层硬质安全防
1、吊物在其上空运 施、设备损坏、 护棚;
转时,发生高空坠物 火灾及人员伤 2、吊运过程中,吊物避
亡 开临时设施;
临时设
3 1、吊物向临时设施方向
施 造 成 道 路 设
运动时,限用高速或提前
2、工作中突然停电, 施、设备损坏、
减速;
吊物撞击临建设施 火灾及人员伤
2、执行突然停电应急措

施;
1、吊装前对塔吊及指挥
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造 成 道 路 设
2、吊装时起吊、下吊时
在建建 1、吊装时与外架碰 施、设备损坏、
4 安排专业指挥人员定点
筑物 撞、发生高空坠物 火灾及人员伤
指挥;

3、下吊时进行人员疏
散,严禁吊物下站人
第二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1.应急准备组织机构
23
应急救援分工表
职责 工作内容
组 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启动。负责事故应急行动期间各单位的运作协调,按照应急预案
长 合理部署应急策略,保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
副 负责对事故现场的控制,协调应急队员的救援工作,识别危险物质及存在的潜在危险
组 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分析,执行有效的应急操作,保证应急行动队员的个人安全,并负
长 责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工作。保持与组长的联络。
应积极参与紧急救护工作,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与调度,有救护经验的人员要及时赶

到事故现场,参加对伤员的救护,其他人员应保持现场的秩序,配合救护人员工作,

并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事后配合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
第三节、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了对危险源和环境因
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
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
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
24
第四节、应急物质准备
1.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性质和后
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
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
第五节、应急反应预案
1.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作业人员、班组长、现场负责人、项目部安全主管领导应逐级
上报,并联络报警,组织抢救。
现在作业人员、班组长、劳务现场负责人发现险情后,立即向责任工长、安
全总监及项目经理进行报告,项目经理应立即组织责任工长、安全总监、生产经
理等相关人员进行救援。
2.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一般为现场事故知情人员、作业队、班组安全员、
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发生重大事故时,应立即向安全总监、生产经理及项目经
理报告,项目经理并在 1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3.就近医院及联系方式:
发生事故后,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拨打事故抢
救电话求救,向公司有关部门和医院打电话求救,同时通知项目经理组织应急
救援小组进行现场抢救。
第六节、应急救援电话及地址
项目部安全工程师负责主持、组织项目部人员按照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
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
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
报警救援其他联络电话
25
火警:119,公安:110,医疗:120,交通:122
26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四 装配式构件生产模拟任务书(满分100分)(B04)
装配式构件生产仿真需包括:模具摆放、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混凝土浇筑、构件预处理与养护、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等岗位工艺部分,生产任务包括:预制混凝土桁架叠合板(DBS2-67-2917-21)的仿真生产。考核图纸如下。
DBS2-67-2917-21 图纸
(一)模具摆放
根据提供的图纸进行划线机操作、模具选择、模具组装、模具矫正固定、模具脱模剂涂刷等操作实训。
(二)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
根据提供的图纸资料进行钢筋下料、钢筋制作(折弯、拉直、截断等)、钢筋绑扎、埋件固定等操作实训。
(三)混凝土浇筑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浇筑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混凝土请求下料、构件浇筑振捣、保温板铺设固定等操作。
(四)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拉毛、构件赶平、预养库预养、抹光机抹光、构件蒸养库存取操作、构件蒸养等操作。
(五)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脱模、清洗糙面、起板入库、构件码放入库等操作。
任务五 装配式构件安装样卷(满分100分)(B04)
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仿真包括:预制混凝土桁架叠合板DBS2-67-2917-21的仿真安装、PCZ构件灌浆、T型现浇连接等岗位工艺部分。考核图纸如下。
DBS2-67-2917-21构件吊装示意图
DBS2-67-2917-21搭接示意图
DBS2-67-2917-21构件示意图
PCZ构件灌浆示意图
T型现浇连接
(一)构件吊装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构件确认检查、定位放线、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标高超平、保温条铺设、起板移位、吊装就位、临时固定矫正、工完料清等操作。
(二)构件灌浆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封缝料制备、分仓、封仓、灌浆料制备、流动度检测、试块制作、灌浆施工、工完料清等操作。
(三)节点连接
根据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保温条粘贴、安装螺纹套筒、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工完料清等操作。
现浇段/现浇楼面钢筋绑扎、管线预埋、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等工艺训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六:剪力墙外墙板吊装技能实操物料清单(C02)
分类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构件吊装实操平台 1 剪力墙结构模型 套 1
2 墙板存放架 组 1
3 底板及插筋 对应预制构件的套筒预留插筋 组 1
劳保用品 4 安全帽 个 3
5 手套 双 3
6 安全马甲 套 3
材料 7 粉笔或 滑石笔 支 若干
8 扎丝 捆 若干
9 斜撑固定 螺栓 个 12
10 方形垫块 60X60,厚15、5、3、1mm 个 若干
11 钢筋塑料 垫块 钢筋保护层 个 若干
12 美纹纸 个 1
13 铝模固定 螺栓 个 10
14 保温板 块 1
15 脱模剂 可用水替代 桶 1
16 节点铝模 与节点尺寸匹配 组 1
设备机具 17 吊装设备 吊具、行车、吊链/吊带、吊环 套 1
18 检测工具 水准仪、水准尺、墨斗、钢卷尺、 靠尺、塞尺、吊锤 套 1
19 定位工具 撬棍、钢筋定位模板、镜子 套 1
20 固定工具 电动扳手、可调斜撑 套 1
21 斜撑及安装工具 与构件安装相匹配 套 1
22 钢筋绑扎 扎钩、套筒 套 1
23 连接钢筋、 工作面 处理工具 铁锤、钢丝刷、錾子、钢管 套 1
24 清理工具 喷壶、抹布、扫把、簸箕 套 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六:剪力墙外墙板吊装技能实操任务书(C02)
1、赛项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2、赛项内容:根据图纸信息,完成预制剪力墙外墙YWQ1吊装及L型后浇节点连接。
3、赛项项目:施工准备、构件吊装、节点连接、钢筋安装、质量检查、工完料清、团队配合、时间进度及安全操作等。
4、技能考核内容:
(1)施工准备:按照规范要求完成施工准备,领取合适工具材料,检查机具安全。
(2)构件吊装:根据图纸信息,完成构件吊运及安装,操作规范。
(3)节点连接:选择正确模板,对施工节点表面进行处理,完成钢筋绑扎及质量检验。
(4)钢筋安装:钢筋选择准确、上下保护层厚度符合标准要求,按规范完成钢筋绑扎。
(5)质量检查:构件质量复合标准要求。
(6)工完料清:按照拆装原则,复位工具原料,清理施工场地。
(7)安全操作与团队合作: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全过程工艺规范和要求,操作娴熟、有序,质量把控准确,团队配合良好,分工有序。
5、特殊说明:以L型节点为例,考虑到时间问题,会根据赛项内容提前准备场景以保障参赛组完成竞赛。
6、实操图纸:
平面布局图
YWQ1构件图
预制外墙板吊装质量检验表
项次 工作 环节 检查项目 允许 偏差(mm) 检验方法 设计值(mm) 实测值(mm) 判定
1 构件质量检查 预制构件外观质量 / 全部检查 / / ¨合格 ¨不合格
2 规格 尺寸 高度 ±4 用钢尺测量两端及中部, 取其中偏差绝对值较大值 ¨合格 ¨不合格
3 宽度 ±4 ¨合格 ¨不合格
4 厚度 ±2 ¨合格 ¨不合格
5 对角线(内叶板) ±5 用钢尺测量两对角线的长度,取其绝对值的差值 ¨合格 ¨不合格
6 连接钢筋外露长度 10,0 用钢尺测量 ¨合格 ¨不合格
7 灌浆套筒数量 / ¨合格 ¨不合格
8 表面平整度(内表面) 4 2m 靠尺和塞尺 / ¨合格 ¨不合格
9 构件安装质量检查 安装 质量 临时支撑安装连接牢固程度 / 牢固 / / ¨合格 ¨不合格
10 剪力墙安装位置 8 竖向构件(墙板) 200 ¨合格 ¨不合格
11 剪力墙垂直度 5 使用工具(有刻度靠尺), 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 ¨合格 ¨不合格
12 钢筋 连接
质量 纵筋钢筋间距 10mm,0 钢直尺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合格 ¨不合格
13 钢筋绑扎是否牢固 / 牢固 / / ¨合格 ¨不合格
14 垫块布置 10mm,0 间距 500mm/个 / ¨合格 ¨不合格
15 模板 质量 牢固程度 / 牢固 / / ¨合格 ¨不合格
16 保温条铺设位置 / 查保温条是否铺设正确, 底部和缝隙处 / / ¨合格 ¨不合格
记录员: 年 月 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一:构件深化设计任务书(A02)
1深化设计
1.1任务概述
我国南方某城市辅助车间一栋,地上二层,结构体系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上人平屋面,楼梯间局部出屋面,层高详见层高表,首层柱采用现浇混凝土,标高4.470处楼板、梁及该标高以上的结构构件中一部分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按等同现浇形式设计。根据给定的部分施工图纸创建该装配整体式结构模型并对指定的预制构件出具深化加工设计详图。
1.2装配式建筑专项说明
该建筑物的装配率为50%,其中主体结构部分的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预制柱。
1.3设计依据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楼盖和楼梯)》15G310-1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剪力墙)》15G310-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15G366-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
详图》22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8G901-1
1.4材料及部分构造
钢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用符号C表示。
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见施工图中层高表。
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预制柱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分别为15mm、20mm、20mm。
1.5结构施工图内容
本题目包含以下相关的施工图:
附图01:-0.030~8.070柱平法施工图;
附图02:4.470梁模板图;
附图03:4.470板结构平面图;
附图04:4.470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
附图05:连接节点图。
1.6连接节点
连接节点均见附图05,其中
1.6.1现浇主梁与预制次梁连接节点见图一。
1.6.2本项目预制叠合楼板有预制叠合单向板和预制叠合双向板两种,预制叠合双向楼板采用后浇带的整体式接缝连接形式,其连接节点见图二,预制叠合单向板采用密拼缝形式,其连接节点见图三,预制叠合单向板仅受力方向出筋,非受力方向边梁支座节点见图四;叠合板与边梁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五。
1.6.3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均搁进支座10mm。
1.7叠合板及预制底板的要求
1.7.1双向板叠合楼板采用60mm(预制)+70mm(现浇)的形式,桁架钢筋规格代号为A80;单向板叠合楼板仅受力方向出筋,楼板采用60mm(预制)+80mm(现浇)的形式,桁架钢筋规格代号为A90;
1.7.2桁架钢筋的设置应满足规程要求,需考虑到其设置能使底板的纵筋总量最低;
1.7.3吊装方式为吊桁架筋的形式,吊点加强筋为2C8,长度280mm,设两组吊点,吊点位置设置在距板边L/5±100波峰处;
1.7.4双向叠合板底板上下板边分别设置1C6的不外伸构造钢筋,钢筋中心距板边缘距离为25mm;
1.7.5预制底板上XH1字符标示的配件为PVC材质的加高型86线盒,高度100,接φ20锁母;预制底板上XH2字符标示的配件为金属材质的加高型86线盒,高度100,接φ25锁母;
1.7.6柱切角处板钢筋构造应满足《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8G901-1中的要求,矩形洞口JD1尺寸300×500,为永久性洞口,即洞内无钢筋,并应在合适的位置放置C12的加强筋;
1.7.7预制底板相应位置应设置粗糙面及构件安装符号;
1.7.8预制底板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图纸及现行标准、图集、规范的要求。
1.8叠合梁要求
1.8.1预制叠合梁两端搁进支座均为10mm;
1.8.2拉筋为C6;
1.8.3箍筋采用组合封闭箍;
1.8.4叠合梁的吊装预埋件选用吊钉(型号为KK2.5×170),吊装工况调整系数取1.2;
1.8.5叠合梁两端设置非贯通键槽,构造腰筋不伸出;叠合梁第二排底筋不伸出;
1.8.6叠合梁中TG1为预埋DN100的镀锌钢套管,套管中心标高为楼层结构标高H-0.400m,平面定位详图纸所示;
1.8.7叠合梁相关部位应设置粗糙面符号、键槽符号及构件安装符号;
1.8.8叠合梁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图纸及现行标准、图集、规范的要求。
1.9预制柱要求
1.9.1预制柱纵筋连接方式采用半灌浆套筒的形式;
1.9.2预制柱的吊装预埋件选用内埋式螺母(型号为WWC30×105),吊装工况调整系数取1.2;
1.9.3预制柱的脱模及斜撑埋件选用内埋式螺母(型号为WWC16×54);
1.9.4预制柱相关部位应设置粗糙面符号、键槽符号及构件安装符号;
1.9.5预制柱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图纸及现行标准、图集、规范的要求。
2设计内容及结果输出
根据以上任务书要求,创建该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模型并对预制构件出具构件加工详图。
2.1模型创建要求
根据给定的图纸,创建该建筑物-0.030~8.070标高段的结构整体模型。
2.1.1现浇混凝土构件建模要求
根据图纸将现浇梁、现浇柱、现浇板(现浇楼梯除外)布置在模型文件中,其中现浇构件的实体钢筋不需建立。
2.1.2预制构件建模要求
根据图纸将各类预制构件(后浇叠合层不需建模)布置在模型中的相应位置,使模型完整准确。
2.2构件详图要求
对4.470标高处的DBD68-3924-2叠合板、DBS67-3524-11叠合板、PCL1叠合梁、PCZ1(4.470~8.070)预制柱构件出具深化设计构件详图。
每个构件深化设计图纸中应包含的内容:模板图、配筋图、构件信息表(至少包含混凝土体积、构件重量、混凝土强度)、埋件信息表(至少包含埋件编号、名称、规格、数量)、配筋表(至少包含编号、直径、级别、钢筋加工尺寸、钢筋重量)。
深化设计图纸要求图面整洁、文字和标注不得有重叠现象。
2.3结果输出要求
2.3.1深化设计图纸,均采用A2图幅绘制,深化设计图纸,均采用A2图幅绘制,并分别以“2F-PCDB1”“2F-PCSB1”“2F-PCL1”
“2F-PCZ1”为详图名称保存在模型中。
2.3.2将最终的模型文件以“赛位号+任务一”命名提交。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15G366-1
L-99859L Ir3HSNNHZOVIanHZNVIVIrON5
国家筑标设
国家建筑标准设
国家建筑标准设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60mm厚底板)
小压
标谁设计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5G366-1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60n厚底板)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中國计刻虫版社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批准《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等
9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通知
建质函[2015]47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总后
基建营房部工程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
经审查,批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1个单位编制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
板》等9项标准设计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
附件: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名称及编号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O一五年二月十五日
“建质函[2015]47号”文批准的9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号
序号
图集号
序号
图集号
序号
图集号
序号
图集号
序号
阁集号
1
15G365-1
3
15G366-1
5
15G368-1
7
15G107-1
9
15G310-2
2
15G365-2
4
15G367-1
6
15J939-1
8
15G310-1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60mm厚底板)
主第单位负责人之一2柔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文号
建质函[2015]47号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特不魏大平L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统一编号GJBT-1324

主编单位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术审定人,漉刘洲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实行日期二0一五年三月一日
图集号15G366-1
谈计负责人守秋波男华宫本海


目永……
1
宽1800双向底板边板漠板及配筋图DBS1-6X-XX18-21/DBS1-6X-XX18-41)··24
总说明…
3
宽2000双向底板边板摸板及配筋图(DBS1-6X-XX20-21/DS1-6X-XX20-41)·25
宽1200双向底板边板模板攻配笳图DBS1-6X-XX12-11/DBS1-6X-XX12-31)·
7
宽2400双向底板边板摸板及配筋图(DBS1-6X-XX24-21/DS1-6X-XX24-41)·26
宽1500双向底板边板摸板及配能图(DBS1-6X-XX15-11/DBS1-6X-XX15-31)·
宽1200双向底板边板摸板及配筋图(DS1-6X-XX12-43)…27
宽1800双向底板边板模板及配能图DBS1-6X-XX18-11/D3S1-6X-XX18-31)·…
宽1500议向底板边板类板及配筋图(DBS1-6X-XX15-43)………28
宽2000双向底板边板模板及配筋图(DBS1-6X-XX20-11/DBS1-6X-XX20-31)…·10
宽1800双向底板边板奖板改配筋DBS1-6X-XX18-43)·29
宽2400双向底板边板模板及配筋图(DB51-6X-XX24-11/D3S1-6X-XX24-31)·11
宽2000双向底板边板漠板及配筋图(DBS1-6X-XX20-43)…·30
宽1200双向底板边板楼板及腕镀图DBS1-6X-XX12-22/D3S1-6X-XX12-42)·12
宽2400双向底板边板奖板及配筋图(DS1-6X-XX24-43)…3引
宽1500双向底板边板摸板及配筋图(DBS1-6X-XX15-22/DBS1-6X-XX15-42)·13
宽1200双向底板中板摸板及配筋图(DBS2-6X-XX12-11/DS2-6X-XX12-31)·32
宽1800双向底板边板模板及配筋图(DBS1-6X-x18-22/D3S1-6X-XX18-42)·14
宽1500双向底板中板类板及配筋图DBS2-6X-XX15-11/DBS2-6X-XX15-31)·33
宽2000双向底板边板模板及配能图(DS1-5X-XX20-22/D3S1-6X-XX20-42)·15
凳1800双向底板中板摸板及家筋图(DBS2-6X-XX18-11/DBS2-6X-XX18-31)·34
宽2400双向底板边板模板及配筋图(DBS1-6X-XX24-22/D3S1-6X-XX24-42).·16
宽2000双向底板中板蕊板及配筋图DBS2-6X-XX20-11/DBS2-6X-XX20-31)·35
宽1200双向底板边板模板及配筋图(DS1-5X-XX12-32)..…..·17
宽2400双向底板中板漠板改配筋图(DBS2-6X-XX24-11/DBS2-6X-XX24-31)·36
宽1500双向底板边板摸板及配筋阁(DBS1-6X-XX15-32)………18
宽1200双向底板中板摸板及配俯图(DS2-6X-XX12-22D那S2-6X-XX12-42)·37
宽1800双向底板边板摸板及配能图(DS1-6X-XX18-32)·19
宽1500双向底板中板模板及配筋图(DS2-6K-XX15-22/DRS2-6X-XX15-42)·38
宽2000双向底板边板模核及配能图(DBS1-6X-XX20-32)…·20
宽1800以向底板巾板模板及配筋图(DBS2-6X-XX18-22/DS2-6X-XX18-42)·39
宽2400双向底板边板模板及配能图(DBS1-6X-XX24-32)……21
宽2000双向底板中板板及配筋图(DS2-6X-Xx20-22/DS2-6X-Xx20-42)·40
宽1200双向底板边板模板及配图(DBS1-5X-XX12-21/DBS1-6X-XX12-41)·22
宽2400双向底板中板摸板及配筋图DBS2-6X-Xx24-22/D哪S2-6X-XX24-42)…
宽1500双向底板边板模板及配.摭图DBS1-5X-xX15-21/DS1-6X-Xx15-41)·23
宽1200双向底板中板漠板改配筋图(DBS2-6X-XX12-32)…
2
目录
图集号
156366-1
审接干秋波于秋浓校对冯辉袅收出渤丽承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四 装配式构件生产模拟任务书(满分100分)(B01)
装配式构件生产仿真需包括:模具摆放、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混凝土浇筑、构件预处理与养护、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等岗位工艺部分,生产任务包括:剪力墙外墙(WQ-2728)的仿真生产。考核图纸如下。
WQ-2728 模板图
WQ-2728 外页配筋图
WQ-2728 内页配筋图
(一)模具摆放
根据提供的图纸进行划线机操作、模具选择、模具组装、模具矫正固定、模具脱模剂涂刷等操作实训。
(二)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
根据提供的图纸资料进行钢筋下料、钢筋制作(折弯、拉直、截断等)、钢筋绑扎、埋件固定等操作实训。
(三)混凝土浇筑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浇筑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混凝土请求下料、构件浇筑振捣、保温板铺设固定等操作。
(四)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拉毛、构件赶平、预养库预养、抹光机抹光、构件蒸养库存取操作、构件蒸养等操作。
(五)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脱模、清洗糙面、起板入库、构件码放入库等操作。
任务五 装配式构件安装样卷(满分100分)(B01)
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仿真包括:WQ-2728构件吊装、WQ-2728构件灌浆、十字型现浇连接等岗位工艺部分。考核图纸如下。
WQ2728构件施工图
WQ2728构件模板示意图
WQ-2728构件灌浆示意图
十字型现浇连接示意图
(一)构件吊装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构件确认检查、定位放线、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标高超平、保温条铺设、起板移位、吊装就位、临时固定矫正、工完料清等操作。
(二)构件灌浆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封缝料制备、分仓、封仓、灌浆料制备、流动度检测、试块制作、灌浆施工、工完料清等操作。
(三)节点连接
根据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保温条粘贴、安装螺纹套筒、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工完料清等操作。
现浇段/现浇楼面钢筋绑扎、管线预埋、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等工艺训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四 装配式构件生产模拟任务书(满分100分)(B02)
装配式构件生产仿真需包括:模具摆放、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混凝土浇筑、构件预处理与养护、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等岗位工艺部分,生产任务包括:剪力墙外墙(WQ-C1-3929-2114)的仿真生产。考核图纸如下。
WQ-C1-3929-2114模板图
WQ-C1-3929-2114 配筋图
(一)模具摆放
根据提供的图纸进行划线机操作、模具选择、模具组装、模具矫正固定、模具脱模剂涂刷等操作实训。
(二)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
根据提供的图纸资料进行钢筋下料、钢筋制作(折弯、拉直、截断等)、钢筋绑扎、埋件固定等操作实训。
(三)混凝土浇筑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浇筑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混凝土请求下料、构件浇筑振捣、保温板铺设固定等操作。
(四)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拉毛、构件赶平、预养库预养、抹光机抹光、构件蒸养库存取操作、构件蒸养等操作。
(五)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脱模、清洗糙面、起板入库、构件码放入库等操作。
任务五 装配式构件安装样卷(满分100分)(B02)
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仿真包括:PCZ构件吊装、NQM1-2128-0921构件灌浆、T型现浇连接等岗位工艺部分。考核图纸如下。
PCZ构件吊装装示意图
NQM1-2128-0921构件灌浆示意图
T型现浇连接构件灌浆示意图
(一)构件吊装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构件确认检查、定位放线、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标高超平、保温条铺设、起板移位、吊装就位、临时固定矫正、工完料清等操作。
(二)构件灌浆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封缝料制备、分仓、封仓、灌浆料制备、流动度检测、试块制作、灌浆施工、工完料清等操作。
(三)节点连接
根据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保温条粘贴、安装螺纹套筒、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工完料清等操作。
现浇段/现浇楼面钢筋绑扎、管线预埋、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等工艺训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六:剪力墙内墙板吊装技能实操任务书(C03)
1、赛项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2、赛项内容:根据图纸信息,完成预制剪力墙内墙YNQ1吊装及T型后浇节点连接。
3、赛项项目:施工准备、构件吊装、节点连接、钢筋安装、质量检查、工完料清、团队配合、时间进度及安全操作等。
4、技能考核内容:
(1)施工准备:按照规范要求完成施工准备,领取合适工具材料,检查机具安全。
(2)构件吊装:根据图纸信息,完成构件吊运及安装,操作规范。
(3)节点连接:选择正确模板,对施工节点表面进行处理,完成钢筋绑扎及质量检验。
(4)钢筋安装:钢筋选择准确、上下保护层厚度符合标准要求,按规范完成钢筋绑扎。
(5)质量检查:构件质量复合标准要求。
(6)工完料清:按照拆装原则,复位工具原料,清理施工场地。
(7)安全操作与团队合作: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全过程工艺规范和要求,操作娴熟、有序,质量把控准确,团队配合良好,分工有序。
5、特殊说明:以T型节点为例,考虑到时间问题,会根据赛项内容提前准备场景以保障参赛组完成竞赛。
6、实操图纸:
平面布局图
YNQ1构件图
预制内墙板吊装质量检验表
项次 工作环节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设计值(mm) 实测值(mm) 判定
1 构件质量检查 预制构件外观质量 / 全部检查 / / ¨合格 ¨不合格
2 规格尺寸 高度 ±4 用钢尺测量两端及中部, 取其中偏差绝对值较大值 ¨合格 ¨不合格
3 宽度 ±4 ¨合格 ¨不合格
4 厚度 ±2 ¨合格 ¨不合格
5 对角线 ±5 用钢尺测量两对角线的长度,取其绝对值的差值 ¨合格 ¨不合格
6 连接钢筋外露长度 10,0 用钢尺测量 ¨合格 ¨不合格
7 灌浆套筒数量 / ¨合格 ¨不合格
8 表面平整度(内表面) 4 2m 靠尺和塞尺 / ¨合格 ¨不合格
9 构件安装质量检查 安装质量 临时支撑安装连接牢固程度 / 牢固 / / ¨合格 ¨不合格
10 剪力墙安装位置 8 竖向构件(墙板) 200 ¨合格 ¨不合格
11 剪力墙垂直度 5 使用工具(有刻度靠尺), 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 ¨合格 ¨不合格
12 钢筋连接
质量 纵筋钢筋间距 10mm,0 钢直尺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合格 ¨不合格
13 钢筋绑扎是否牢固 / 牢固 / / ¨合格 ¨不合格
14 垫块布置 10mm,0 间距 500mm /个 ¨合格 ¨不合格
15 模板质量 牢固程度 / 牢固 / / ¨合格 ¨不合格
记录员:
年 月 日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三 施工图识读样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本工程建筑面积为( )m2。
A.13200 B.8458 C.32531 D.643
2.本工程二层卫生间板面结构标高为( )m。
A.3.900 B.3.850 C.3.730 D.3.600
3.以下关于本工程说法不正确的有( )。
A.预制板、梁、柱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
B.粗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80%
C.预制板的粗糙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4mm
D.梁端、柱内粗糙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4mm
4.本工程WQC1-3929-2114配筋图中,连梁梁端首个箍筋距洞口边缘( )mm。
A.25 B.50 C.100 D.200
5.本工程WQC1-3929-2114配筋图中,连梁纵筋直径为( )mm。
A.16 B.18 C.20 D.22
6.本工程WQC1-3929-2114配筋图中,连梁底部纵筋的长度为( )mm。
A.3300 B.3500 C.3700 D.3800
7.本工程WQC1-3929-2114配筋图中,连梁箍筋外露高度为( )mm。
A.100 B.110 C.135 D.200
8.本工程WQC1-3929-2114配筋图中,边缘构件竖向纵筋的长度为( )mm。
A.2740 B.2725 C.2710 D.2700
9.本工程叠合板DBS-1中,预留洞口直径为( )mm。
A.86 B.100 C.60 D.160
10.本工程叠合板DBS-1中,共有( )处吊点。
A.2 B.4 C.6 D.8
11.本工程DBS-1预制底板厚度为( )mm。
A.50 B.60 C.70 D.80
12.本工程DBS-1桁架钢筋高度为( )mm。
A.60 B.70 C.80 D.100
13.以下关于桁架钢筋摆放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桁架钢筋放置于底板钢筋之上
B.桁架钢筋放置于底板钢筋之下
C.桁架钢筋放置于底板钢筋之上或之下均可
D.图纸未说明,无法确定
14.本工程预制柱PCZ1,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为( )mm。
A.15 B.20 C.25 D.30
15.本工程预制柱钢筋连接采用( )。
A.灌浆连接 B.挤压套筒连接 C.浆锚搭接 D.焊接
16.本工程预制叠合梁3YKL11,梁截面高度为( )mm 。
A.450 B.600 C.650 D.400
17.本工程预制叠合梁3YKL1底部纵筋为( )。
A.3C25 B. 2C20 C. 3C25+2C20 D. 2C12
18.本工程1#楼梯中ST-28-24梯段板下部纵筋直径为( )mm。
A.6 B.8 C.10 D.12
19.本工程1#楼梯中ST-28-24梯段板厚度为( )mm。
A.180 B.200 C.210 D.220
20.根据国家标准图集15G366-1要求,双向板底板主筋保护层偏差允许值为( )。
A.±5 B.±2 C.﹢5,-3 D.﹢3,-5
二、多项选择题(21-28题,每题5分,共40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一半分)
21.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由( )钢筋组成。
A.桁架钢筋
B.沿长度方向的受力筋
C.沿宽度方向的受力筋(或分布筋)
D.板端部加强钢筋
E.吊筋
22.本工程叠合板DBS-1桁架钢筋由( )组成。
A.1根上弦杆
B.2根下弦杆
C.2根腹杆
D.1根横杆
E.2根拉杆
23.钢筋灌浆套筒的组成分为( )。
A.被连接钢筋
B.套筒筒体
C.灌浆料
D.砂浆
E.焊条
24.本工程预制构件有( )。
A.预制框架柱、预制叠合梁
B.预制叠合楼板、预制楼梯
C.预制剪力墙、非砌筑内隔墙
D.预制空调板、预制阳台板
E.预制女儿墙、预制装饰墙
25.以下关于本工程剪力墙外墙板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温材料为聚苯板
B.厚度均为200厚
C.墙体类型为一个窗洞外墙或无洞口外墙
D.一个窗洞外墙含连梁、边缘构件、窗下墙
E.建筑面层厚度均为50mm
26.以下关于本工程预制柱YKZ-1说法正确的是( )。
A.M1为吊装预埋件
B.柱纵筋为12C22
C.柱纵筋外露长度为900mm
D.构件重量为1.04吨
E.吊装预埋件与钢筋骨架应焊接
27.以下关于本工程预制叠合梁YKL-1说法正确的是( )。
A.梁截面尺寸为300×650
B.梁底第一排纵筋为3C25
C.混凝土强度为C40
D.粗糙面表面应做成凹凸不小于6mm的人工粗糙面
E.箍筋非加密区范围为2800mm
28.以下关于本工程2#楼梯梯段板ST-29-24说法错误的是( )。
A.梯井宽度为100mm
B.踏步高度为161.1mm
C.梯段板吊点加强筋直径为10mm
D.梯段板纵筋在内侧,分布筋在外侧
E.图中标注8号钢筋为边缘加强筋
任务四 装配式构件生产模拟样卷(满分100分)
装配式构件生产仿真需包括:模具摆放、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混凝土浇筑、构件预处理与养护、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等岗位工艺部分,生产任务包括:剪力墙外墙(WQ-2728)的仿真生产。考核图纸如下。
WQ-2728 模板图
WQ-2728 外页配筋图
WQ-2728 内页配筋图
(一)模具摆放
根据提供的图纸进行划线机操作、模具选择、模具组装、模具矫正固定、模具脱模剂涂刷等操作实训。
(二)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
根据提供的图纸资料进行钢筋下料、钢筋制作(折弯、拉直、截断等)、钢筋绑扎、埋件固定等操作实训。
(三)混凝土浇筑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浇筑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混凝土请求下料、构件浇筑振捣、保温板铺设固定等操作。
(四)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拉毛、构件赶平、预养库预养、抹光机抹光、构件蒸养库存取操作、构件蒸养等操作。
(五)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脱模、清洗糙面、起板入库、构件码放入库等操作。
任务五 装配式构件安装模拟样卷(满分100分)
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仿真包括:WQ-2728构件吊装、WQ-2728构件灌浆、十字型现浇连接等岗位工艺部分。考核图纸如下。
WQ2728构件施工图
WQ2728构件模板示意图
WQ-2728构件灌浆示意图
十字型现浇连接示意图
(一)构件吊装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构件确认检查、定位放线、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标高超平、保温条铺设、起板移位、吊装就位、临时固定矫正、工完料清等操作。
(二)构件灌浆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封缝料制备、分仓、封仓、灌浆料制备、流动度检测、试块制作、灌浆施工、工完料清等操作。
(三)节点连接
根据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保温条粘贴、安装螺纹套筒、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工完料清等操作。
现浇段/现浇楼面钢筋绑扎、管线预埋、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等工艺训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六:剪力墙内墙板吊装技能实操物料清单(C03)
分类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构件吊装实操平台 1 剪力墙结构模型 套 1
2 墙板存放架 组 1
3 底板及插筋 对应预制构件的套筒预留插筋 组 1
劳保用品 4 安全帽 个 3
5 手套 双 3
6 安全马甲 套 3
材料 7 粉笔或 滑石笔 支 若干
8 扎丝 捆 若干
9 斜撑固定 螺栓 个 12
10 方形垫块 60X60,厚15、5、3、1mm 个 若干
11 钢筋塑料 垫块 钢筋保护层 个 若干
12 美纹纸 个 1
13 铝模固定 螺栓 个 10
14 脱模剂 可用水替代 桶 1
15 T字型节点 铝模 与节点尺寸匹配 组 1
设备机具 16 吊装设备 吊具、行车、吊链/吊带、吊环 套 1
17 检测工具 水准仪、水准尺、墨斗、钢卷尺、 靠尺、塞尺、吊锤 套 1
18 定位工具 撬棍、钢筋定位模板、镜子 套 1
19 固定工具 电动扳手、可调斜撑 套 1
20 斜撑及安装工具 与构件安装相匹配 套 1
21 钢筋绑扎 扎钩、套筒 套 1
22 连接钢筋、 工作 面处理工具 铁锤、钢丝刷、錾子、钢管 套 1
23 清理工具 喷壶、抹布、扫把、簸箕 套 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四 装配式构件生产模拟任务书(满分100分)(B08)
装配式构件生产仿真需包括:模具摆放、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混凝土浇筑、构件预处理与养护、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等岗位工艺部分,生产任务包括: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板(NQM2-2128-0921)的仿真生产。考核图纸如下。
NQM2-2128-0921模板图
NQM2-2128-0921配筋图
(一)模具摆放
根据提供的图纸进行划线机操作、模具选择、模具组装、模具矫正固定、模具脱模剂涂刷等操作实训。
(二)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
根据提供的图纸资料进行钢筋下料、钢筋制作(折弯、拉直、截断等)、钢筋绑扎、埋件固定等操作实训。
(三)混凝土浇筑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浇筑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混凝土请求下料、构件浇筑振捣、保温板铺设固定等操作。
(四)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预处理与养护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拉毛、构件赶平、预养库预养、抹光机抹光、构件蒸养库存取操作、构件蒸养等操作。
(五)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模块
虚拟仿真构件生产过程构件起板与质检入库岗位操作,训练考核学生根据目标生产构件进行构件脱模、清洗糙面、起板入库、构件码放入库等操作。
任务五 装配式构件安装样卷(满分100分)(B08)
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仿真包括:WQ-2728构件吊装、PCZ构件灌浆、十字型现浇等岗位工艺部分。考核图纸如下。
WQ-2728构件施工图
WQ-2728构件模板示意图
PCZ构件灌浆示意图
十字型现浇连接示意图
(一)构件吊装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构件确认检查、定位放线、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标高超平、保温条铺设、起板移位、吊装就位、临时固定矫正、工完料清等操作。
(二)构件灌浆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封缝料制备、分仓、封仓、灌浆料制备、流动度检测、试块制作、灌浆施工、工完料清等操作。
(三)节点连接
根据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连接钢筋检查矫正、结合面处理、保温条粘贴、安装螺纹套筒、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工完料清等操作。
现浇段/现浇楼面钢筋绑扎、管线预埋、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等工艺训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一:构件深化设计任务书(A10)
1深化设计
1.1任务概述
我国北方某城市的一栋高层住宅项目,地上21层、地下2层,结构体系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上人平屋面,精装交付。标高9.650(含)以下及屋顶层均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四层~二十层(9.650~57.250)为标准层,标准层层高均为2.8m,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见图纸层高表。
要求对9.650~15.250标高段进行BIM模型的建立并对指定的预制构件进行深化设计。
1.2预制构件类型
该建筑物9.650标高以上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类型包括: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预制内墙、预制楼梯。该建筑物的装配率为50%,预制率为25%。
1.3设计依据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楼盖和楼梯)》15G310-1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剪力墙)》15G310-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15G365-1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板》15G365-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22G101-1
1.4材料及部分构造
钢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用符号C表示。
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见施工图中层高表。
预制叠合板、预制内墙、预制楼梯、预制叠合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分别为15mm、15mm、15mm、20mm。
1.5项目的结构图纸说明
该建筑物图纸包含以下内容:附图01、附图02。
1.6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说明
1.6.1预制叠合梁与剪力墙连接节点见图五。
1.6.2本项目预制叠合楼板有预制叠合双向板(DBS)和预制叠合单向板(DBD)两种,所有的预制叠合楼板的底板均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预制叠合双向板采用后浇带的整体式接缝连接形式,其连接节点见图六;预制叠合单向板采用密拼缝的连接形式,其连接节点见图七;预制叠合单向板仅受力方向出筋,非受力边支座节点见图八;叠合板与受力边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九;叠合板中间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十。
1.6.3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均搁进支座10mm。
1.6.4预制内剪力墙与后浇段的竖向接缝构造采用预留U形钢筋与附加封闭连接钢筋的形式,节点见图十一~图十三。
1.7叠合板底板要求
1.7.1单向板叠合楼板的底板仅受力方向出筋,双向板叠合楼板四边出筋,楼板均采用60mm(预制)+70mm(现浇)的形式;
1.7.2单向板设置下倒角,倒角尺寸详见图七;
1.7.3桁架钢筋规格代号为A80,桁架钢筋的设置应满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的要求,需考虑到其设置能使预制底板的纵筋总含量最低;
1.7.4吊装方式为吊桁架钢筋的形式,吊点加强筋为2C8,长度280mm,设两组共四个吊点,吊点位置设置在距板边L/5±100波峰处;
1.7.5双向叠合板底板左右板边分别设置1C6的不外伸构造钢筋,钢筋中心距板边缘距离为25mm;
1.7.6预制底板上线盒定位及规格、洞口定位及规格均详见图四(五层预留预埋平面布置图);
1.7.7预制底板外围接触面需满足规范的要求,并在深化图纸中示意出构件的外围接触面符号以及安装符号等;
1.7.8预制底板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给定的施工图纸及现行规范、标准和图集的要求。
1.8叠合梁要求
1.8.1预制叠合梁的预制底梁部分,在梁面设置2C12的构造纵筋;
1.8.2箍筋采用组合封闭箍;
1.8.3叠合梁的吊装预埋件选用吊钉,吊钉需满足吊装承载力的要求;
1.8.4叠合梁两端设置非贯通键槽,构件制作时的预制梁面构造纵筋不伸出梁端面;
1.8.5叠合梁竖向设置一根预埋线管,其定位及规格详图四(五层预留预埋平面布置图);
1.8.6叠合梁的外围接触面需满足规范的要求,并在深化图纸中示意出构件的外围接触面符号以及安装符号等;
1.8.7叠合梁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给定的施工图纸及现行规
范、标准和图集的要求。
1.9预制剪力墙要求
1.9.1预制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
1.9.2预制剪力墙的吊装预埋件选用吊钉,吊钉需满足吊装承载力的要求;
1.9.3预制剪力墙的竖向分布钢筋采用梅花形部分钢筋连接方式,即连接的同侧竖向分布钢筋间距为600mm,直径为14mm;不连接的竖向分布钢筋直径为6mm,该钢筋不外伸;钢筋采用半灌浆套筒机械连接方式,详见图十四;
1.9.4预制剪力墙相关部位应按要求设置粗糙面和键槽(非贯通键槽),并在深化图纸中示意出构件的外围接触面符号以及安装符号等;
1.9.5预制剪力墙墙端切口、预制墙上预留预埋的线盒及配管详见图十五,预制剪力墙在安装面设置4个临时支撑预埋螺母,位置应符合相关要求。
2设计内容及结果输出
根据以上任务书要求,完善五层的BIM模型,并对如下要求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深化设计输出图纸。要求如下:
2.1模型创建要求
根据给出的图纸,将9.650~15.250标高段的竖向构件及12.450和15.250标高的所有水平构件布置在模型中相应位置,使该两层模型完整准确,并需考虑实际装配施工的可行性。
注意:需要建立的模型部分,见下图的粗线事宜范围。
2.1.1现浇混凝土构件建模要求
根据图纸将现浇梁、现浇墙、现浇板布置在模型文件中,其中现浇构件的实体钢筋不需建立。
2.1.2预制构件建模要求
根据图纸将各类预制构件(后浇叠合层不需建模)布置在模型中的相应位置,使模型完整准确。
2.2构件详图要求
对五层的部分预制构件予以深化设计并出图,每个构件深化设计图纸中应包含的内容:模板图、配筋图、构件信息表(至少包含混凝土体积、构件重量、混凝土强度)、埋件信息表(至少包含埋件编号、名称、规格、数量)、配筋表(至少包含编号、直径、级别、钢筋加工尺寸、钢筋重量)。深化设计图纸要求图面整洁、文字和标注不得有重叠现象。
具体深化设计构件及要求如下:
2.2.1单向叠合板预制底板出图
将桁架钢筋预制混凝土底板DBD1-67-3324的深化设计图纸以A2图幅绘制,并以“5F-PCB1”为详图名称保存在模型中。
2.2.2双向叠合板预制底板出图
将桁架钢筋预制混凝土底板DBS1-67-3324-22的深化设计图纸以A2图幅绘制,并以“5F-PCB2”为详图名称保存在模型中。
2.2.3叠合梁的预制底梁出图
将PCL1的深化设计图纸以A2图幅绘制,并以“5F-PCL1”为详图名称保存在模型中。
2.2.4预制剪力墙出图
将YNQ2的深化设计图纸以A1图幅绘制,并以“5F-PCQ2”为详图名称保存在模型中。
2.3结果提交要求
将最终的模型文件以“赛位号+任务一”命名提交。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
任务一:构件深化设计任务书(A03)
1深化设计
1.1任务概述
我国南方某城市学生宿舍楼一栋,地上四层,其中二~四层为标准层,结构体系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首层柱采用现浇混凝土,标高4.400m处楼板、梁及该标高以上的结构构件中一部分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按等同现浇形式设计。根据给定的部分施工图纸创建该装配整体式结构模型并对指定的预制构件出具深化加工设计详图。
1.2装配式建筑专项说明
该建筑物的装配率为50%,其中主体结构部分的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预制柱。
1.3设计依据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楼盖和楼梯)》15G310-1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剪力墙)》15G310-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15G366-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22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8G901-1
1.4材料及部分构造
钢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用符号C表示。
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见施工图中层高表。
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预制柱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分别为15mm、20mm、20mm。
1.5结构施工图内容
本题目包含以下相关的施工图:
附图01:二~四层梁板平法施工图(局部);
附图02:二~四层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
附图03:-0.050~14.300柱平面布置图(局部);
1.6连接节点
1.6.1现浇主梁与预制次梁连接节点见图四(附图02)。
1.6.2预制叠合楼板采用后浇带的整体式接缝连接形式,其连接节点见图五(附图02),叠合板与边梁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六(附图01),叠合板与中间梁支座的连接形式见图七(附图01)。
1.6.3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均搁进支座10mm。
1.7叠合板及预制底板的要求
1.7.1楼板采用60mm(预制)+80mm(现浇)的形式;
1.7.2桁架钢筋规格代号为A90,桁架钢筋的设置应满足规程要求,需考虑到其设置能使底板的纵筋总量最低,即考虑由桁架钢筋的下弦筋等代替换下弦筋范围内的板钢筋的方式;
1.7.3吊装方式为吊桁架筋的形式,吊点加强筋为2C8,长度280mm,设两组共四个吊点,吊点位置设置在距板边L/5±100处;
1.7.4预制板底板左右板边分别设置1C6的不外伸构造钢筋,钢筋中心距板边缘距离为25mm;
1.7.5预制底板上XH1字符标示的配件为PVC材质的86线盒1.7.6柱切角处板钢筋构造应满足《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8G901-1中的要求,矩形洞口JD1为立管后封预留洞,洞内钢筋均不断;
1.7.7预制底板相应位置应设置粗糙面及构件安装符号;
1.7.8预制底板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图纸及现行标准、图集、规范的要求。
1.8叠合梁要求
1.8.1预制叠合非框架梁两端搁进框架梁支座均为10mm;
1.8.2拉筋为C6;
1.8.3箍筋采用组合封闭箍;
1.8.4叠合梁的吊装预埋件选用吊钉(型号为Kk2.5×170),吊装工况调整系数取1.2;
1.8.5叠合梁两端设置非贯通键槽,构造腰筋不伸出;
1.8.6叠合梁相关部位应设置粗糙面符号、键槽符号及构件安装符号;
1.8.7叠合梁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图纸及现行标准、图集、规范的要求。
1.9预制柱要求
1.9.1预制柱纵筋连接方式采用全灌浆套筒的形式;
1.9.2预制柱的吊装预埋件选用内埋式螺母(型号为WWC30×105),吊装工况调整系数取1.2;
1.9.3预制柱的脱模及斜撑埋件选用内埋式螺母(型号为WWC18×65);
1.9.4预制柱相关部位应设置粗糙面符号、键槽符号及构件安装符号;
1.9.5预制柱的其它未说明处应满足图纸及现行标准、图集、规范的要求。
2设计内容及结果输出
根据以上任务书要求,创建该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模型并对预制构件出具构件加工详图。
2.1模型创建要求
根据给定的图纸,创建该建筑物-0.030~8.300标高段的结构整体模型。
2.1.1现浇混凝土构件建模要求
根据图纸将现浇梁、现浇柱、现浇板(现浇楼梯除外)布置在模型文件中,其中现浇构件的实体钢筋不需建立。
2.1.2预制构件建模要求
根据图纸将各类预制构件(后浇叠合层不需建模)布置在模型中的相应位置,使模型完整准确。
2.2构件详图要求
对2F~4F-PCB1叠合板、2F~4F-PCL1叠合梁、PCZ1(4.400~8.300)预制柱构件出具深化设计构件详图。
每个构件深化设计图纸中应包含的内容:模板图、配筋图、构件信息表(至少包含混凝土体积、构件重量、混凝土强度)、埋件信息表(至少包含埋件编号、名称、规格、数量)、配筋表(至少包含编号、直径、级别、钢筋加工尺寸、钢筋重量)。
深化设计图纸要求图面整洁、文字和标注不得有重叠现象。
2.3结果输出要求
2.3.1深化设计图纸,均采用A2图幅绘制,并分别以“2F~4F-PCB1”“2F~4F-PCL1”“2F-PCZ1”为详图名称保存在模型中。
2.3.2将最终的模型文件以“赛位号+任务一”命名提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