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铁的单质 铁的氧化物 铁的氢氧化物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铁的单质 铁的氧化物 铁的氢氧化物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铁的单质 铁的氧化物 铁的氢氧化物
【学习目标】
1.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实验现象。
2.了解Fe(OH)2 、Fe(OH)3的制备方法。
【素养目标】
1.了解铁的存在、应用、认识应用铁的化学史,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与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
2.能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认识铁的化学性质,同时根据实验事实探究Fe与H2O(g)的反应,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与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
3.根据物质的分类和实验事实,了解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
知识点一:铁单质的结构和性质
1.铁的结构
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Ⅷ族。
2.铁的冶炼
①铁是目前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春秋初年,我国已掌握冶铁技术。
②工业炼铁的原理是用还原的方法把铁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高炉炼铁是用CO还原铁矿石(如Fe2O3),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3.人体中的铁元素
人体内的含铁化合物主要分为两类,即功能性铁和储存铁。人体缺铁,就会发生贫血。我国已实施在某些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的措施。
4.铁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特性 地壳含量
银白色固体 良好 被磁铁吸引 占第4位
5.化学性质
(1)铁的主要化学性质
(2)铁化学性质的具体表现
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举例
①Fe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②Fe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
③Fe与盐溶液反应 Fe+2FeCl3===3FeCl2(化合反应)
④Fe与氧化性酸反应 Fe与足量硝酸溶液反应生成Fe3+
⑤Fe与H2O(g)的高温反应 3Fe+4H2O(g)Fe3O4+4H2(置换反应)
【注意】(1)Fe与冷水、热水不反应,Fe与H2O(g)高温下反应的产物是Fe3O4,而不是Fe2O3。
(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而铁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Fe3O4。
(3)铁分别与氯气和盐酸反应所得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不同,Fe与Cl2反应不论用量多少都生成FeCl3,而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
(4)Fe与Br2反应生成FeBr3,但与I2反应时生成FeI2,通过这一事实可以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
典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与纯氧气和水蒸气反应都能生成四氧化三铁
B.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
D.铁与盐酸或水蒸气反应,都作还原剂
【答案】C
【解析】据3Fe+2O2Fe3O4、3Fe+4H2O(g)Fe3O4+4H2、Fe+2HCl===FeCl2+H2↑可知A、B、D正确,C项错误。
典例2.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在高温下用CO还原含Fe2O3的铁矿石炼铁
B.铁在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Fe3O4
C.工业上可用铁制容器储存、运输浓硝酸、浓硫酸
D.氯化铁溶液有较强氧化性,故可用作净水剂
【答案】D
【解析】常温下铁在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阻止反应进行,工业上可用铁制容器储存、运输浓硝酸、浓硫酸,故C正确;氯化铁有氧化性,但不是用作净水剂的原因,净水是利用铁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的杂质净水,故D错误。
典例3.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实验时,是先加热湿棉花还是先加热还原铁粉 。
(2)点燃肥皂液时有什么现象 。
(3)该实验中湿棉花的作用是 。
(4)为了加速反应,往往把还原铁粉分散于石棉绒上,其原因是 。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情况 。
【答案】 (1)先加热湿棉花,让水蒸气充满装置 (2)有爆鸣声,也可能燃烧
(3)提供水蒸气 (4)增大了水蒸气与铁粉的接触面积。
典例4.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Fe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A.装置A的作用是为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
B.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3H2O(g)Fe2O3+3H2
C.装置C中加入的固体干燥剂可能是碱石灰
D.点燃装置D处的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答案】B
【解析】装置A是将液态H2O转化为气态,与装置B中的铁粉在高温下发生反应,A项正确;铁粉与H2O(g)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Fe3O4和H2,B项错误;因生成的H2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故需要用碱石灰等不与H2反应的干燥剂进行干燥,C项正确;不纯的H2在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故在点燃H2前必须检验其纯度,D项正确。
知识点二:铁的氧化物
化学式 FeO Fe2O3 Fe3O4
俗称 — 铁红 磁性氧化铁
色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溶解性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铁的价态 +2价 +3价 +2价,+3价
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 Fe3O4+8H+===Fe2++2Fe3++4H2O
共性 高温时,都能被C、CO、H2、Al等还原剂还原,生成单质铁
典例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Fe2O3为碱性氧化物,可与水反应生成Fe(OH)3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nH2O
D.Fe3O4中铁元素有+2价和+3价,Fe3O4是混合物
【答案】C
【解析】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A项错误;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nH2O,C项正确;Fe2O3为碱性氧化物,但不与水反应,B项错误;Fe3O4为化合物,不是混合物,D项错误。
典例6.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e3O4的颜色为红棕色
B.铁丝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Fe3O4
C.FeCl2可通过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制得
D.铁的氧化物均为黑色,不溶于水
【答案】C
【解析】Fe3O4的颜色为黑色;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生成FeCl2的反应有:Fe+2HCl===FeCl2+H2↑,FeO+2HCl===FeCl2+H2O等;Fe2O3是红棕色粉末。
(三)铁的氢氧化物
知识点三:铁的氢氧化物
化学式 Fe(OH)2 Fe(OH)3
色态 白色固体 红褐色固体
溶解性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与盐酸反应 Fe(OH)2+2H+=== Fe2++2H2O Fe(OH)3+3H+=== Fe3++3H2O
受热分解 — 2Fe(OH)3Fe2O3+3H2O
制法 可溶性亚铁盐与碱反应:Fe2++2OH-===Fe(OH)2↓ 可溶性铁盐与碱反应: Fe3++3OH-=== Fe(OH)3↓
二者的关系 空气中,Fe(OH)2能够非常迅速地被氧气氧化成Fe(OH)3,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点拨】①FeO和Fe3O4与HNO3反应时,除考虑与H+的反应外,还考虑Fe2+被HNO3氧化成Fe3+。
②Fe2O3、Fe3O4、Fe(OH)3与HI反应时,除考虑与H+的反应外,还考虑Fe3+被I-还原为Fe2+。
典例7.向下列物质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是( )
A.FeSO4 B.Na2SO4 C.FeCl3 D.KCl
【答案】A
典例8.铁屑溶于过量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在空气中加热沉淀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得到红棕色残渣,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是(  )
A.Fe(OH)3 Fe2O3    B.Fe(OH)2 Fe2O3
C.Fe(OH)2 Fe(OH)3 D.Fe(OH)2 FeO
【答案】B
【解析】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再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Fe(OH)2,在空气中加热Fe(OH)2,铁元素被氧化为+3价,最后所得红棕色残渣为Fe2O3。
知识点四: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方法规律】 Fe(OH)2制备的三种思维方法
(1)有机覆盖层法
将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插到液面以下,并在液面上覆盖一层苯或煤油(不能用CCl4),以防止空气与Fe(OH)2接触发生反应,如图1所示。
(2)还原性气体保护法
用H2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后,再将亚铁盐与NaOH溶液混合,这样可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如图2所示。
(3)电解法
用铁作阳极,电解NaCl(或NaOH)溶液,并在液面上覆盖一层苯(或煤油),如图3所示。
典例9.下列各图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Fe(OH)2 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 ,发生4Fe(OH)2 +O2+2H2O = 4Fe(OH)3 。要较长时间看到Fe(OH)2 白色沉淀,就要排除装置中的氧气或空气。①、②原理一样,都是先用氢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并使生成的Fe(OH)2 处在氢气的保护中;③无法避免氧气与氢氧化亚铁的反应;④中液面加苯阻止了空气进入,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选B。
典例10.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的颜色变化,实验时提供的试剂有铁屑及6.00 mol·L-1的硫酸,NaOH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中盛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铁屑
B.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E关闭
C.生成Fe(OH)2的操作为关闭活塞E,使A中溶液压入B中
D.取下装置B中的橡胶塞,使空气进入,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答案】B
【解析】制取硫酸亚铁需要铁屑,所以在烧瓶中应该先加入铁屑,所以A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铁屑,故A正确;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实验开始时应打开活塞E,用氢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B错误;铁和稀硫酸反应有氢气生成,关闭活塞E,导致A中压强逐渐增大,将FeSO4溶液压入B中进行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C正确;氢氧化亚铁不稳定,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D正确。
核心价值与学科素养
【知识结构化】
典例11.“秦砖汉瓦”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缩影。同是由黏土烧制的砖瓦,有的是黑色的,有的却是红色的,你猜测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
A.土壤中含有铁粉、二氧化锰等
B.黑砖瓦是煅烧过程中附着了炭黑,红砖瓦则是添加了红色耐高温染料
C.土壤中含有的铜元素经过不同工艺煅烧,分别生成了黑色CuO和红色Cu
D.土壤中含有的铁元素经过不同工艺煅烧,分别生成了黑色Fe3O4或FeO和红色Fe2O3
【答案】D
【解析】土壤中含有铁元素,经过不同工艺煅烧时,分别生成了黑色Fe3O4或FeO和红色Fe2O3,故D项正确。
【跟踪练习】 基础过关
1. 铁有+2价和+3价两种价态。下列有关反应中不涉及铁元素价态变化的是( )
A.铁粉溶于稀硫酸
B.铁在氧气中燃烧,其产物溶于盐酸中可得到两种盐
C.氢氧化亚铁是白色固体,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D.氢氧化铁受热分解
【答案】D
【解析】A项,Fe+H2SO4===FeSO4+H2↑,铁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B项,3Fe+2O2Fe3O4,铁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3价;C项,4Fe(OH)2+O2+2H2O===4Fe(OH)3,铁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D项,2Fe(OH)3Fe2O3+3H2O,铁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
2. 已知下列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① ② ③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氯水 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铁钉只做还原剂
B.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
【答案】A
【解析】实验①中铁钉做还原剂,氧化性Cu2+ >Fe2+;实验②中Fe2+只表现还原性;实验③中反应为:Cu+2FeCl3===2FeCl2+CuCl2不是置换反应。分析可知:氧化性:Fe3+>Cu2+,综上可知氧化性Fe3+>Cu2+>Fe2+,故A正确,B、C、D错误。
3. 有一块铁的“氧化物”样品,用140 mL 5.0 mol·L-1盐酸恰好将之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0.025 mol Cl2,恰好使其中的Fe2+全部转变为Fe3+,则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为(  )
A.Fe2O3 B.Fe3O4
C.Fe4O5 D.Fe5O7
【答案】D
【解析】根据2Fe2++Cl2===2Fe3++2Cl-,可知铁的“氧化物”样品用盐酸溶解后所得溶液中n(Fe2+)=0.025 mol×2=0.05 mol,根据电荷守恒得2n(Fe2+)+3n(Fe3+)=n(Cl-),则n(Fe3+)=0.2 mol,故 n(Fe2+)∶n(Fe3+)=0.05∶0.2=1∶4,故该氧化物可表示为FeO·2Fe2O3,即Fe5O7。
4. 如图两圆相交部分A、B、C、D分别表示两物质间的反应。下列各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Fe+4H++NO===Fe3++NO↑+2H2O
B.Fe3O4+8H+===Fe2++2Fe3++4H2O
C.Fe(OH)3+3H+===Fe3++3H2O
D.3Fe(OH)2+10H++NO===3Fe3++NO↑+8H2O
【答案】B
【解析】Fe3O4与足量稀硝酸反应只生成Fe3+,没有Fe2+
5.金属单质A可发生以下反应,试判断:
(1)A、B、C、D、E分别是(写化学式,B写主要成分)。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反应③、④的离子方程式: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黑色固体C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e Fe2O3 Fe3O4 Cu H2
(2)Cu2++Fe===Fe2++Cu Fe+2H+===Fe2++H2↑
(3)Fe3O4+8HCl===2FeCl3+FeCl2+4H2O
【解析】单质A为Fe,其转化关系为
折 能力达成
6. 现有CuO、FeO、Fe2O3组成的混合物m g,向其中加入100 mL 1 mol·L-1硫酸,恰好完全溶解。若m g该混合物在过量氢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则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
A.(m-0.8)g B.(m-1.2)g
C.(m-1.6)g D.无法计算
【答案】C
【解析】由关系式CuO~CuSO4,FeO~FeSO4,Fe2O3~Fe2(SO4)3可知S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氧化物中O的物质的量,n(S)=0.1 L×1 mol·L-1=0.1 mol,所以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0.1 mol×16 g·mol-1=1.6 g。若将m g原混合物在过量氢气流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为金属单质,则金属质量为氧化物的质量减去氧元素的质量,故冷却后剩余金属质量为m g-1.6 g=(m-1.6)g。
7. 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制备Fe(OH)2白色沉淀。
请回答:
(1)仪器1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5的作用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2,关闭K1,发现3中溶液不能进入4中。请为装置作一处改进,使溶液能进入4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改进后,将3中反应后溶液压入4中,在4中析出了灰绿色沉淀。从实验操作过程分析没有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滴液漏斗(分液漏斗)  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4 
(2)在装置2、3之间添加控制开关  (3)装置4
【解析】(1)仪器1的名称为分液漏斗。由于Fe(OH)2易被氧气氧化,故装置5的作用是通过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4。(2)3中溶液不能进入4中的原因是生成的氢气沿着导管通过2逸出,三颈烧瓶中无法形成高压,故只需在2、3之间加一个控制开关。(3)生成灰绿色沉淀说明氢氧化亚铁被部分氧化,其原因应该是装置4中的空气未排尽。
8. 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下图所示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6 mol·L-1盐酸,其他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烧瓶B的作用是 ;烧瓶C的作用是 ;在试管D中收集到的是 。
(2)实验时,U形管G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分液漏斗H中应加入 。
(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 (填该仪器对应的字母)。
(4)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 ;E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 。
【答案】(1)普通铁粉(或铁粉) 作为水蒸气发生器 防止倒吸(或用作安全瓶);氢气。
(2)碱石灰(或固体NaOH、无水CaCl2等) 6 mol·L-1盐酸
(3) ABE
(4) Fe3O4+4H23Fe+4H2O。
(5)检验氢气的纯度 点燃氢气
【解析】(1)根据题干可推断出试管A应是铁和水蒸气反应的装置,在A中装的应是普通铁粉,反应过程中要生成氢气,所以D是用来收集氢气的,在烧瓶B中产生水蒸气,为了防止向试管中通入水蒸气使试管骤冷引起水的倒流,在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中间加上广口瓶以保证实验安全。(2)装置I用来制取氢气,故H用于添加盐酸,在产生氢气的同时可能会带出部分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故应在U形管中加入固体干燥剂吸收氯化氢和水蒸气。(3)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所以A和E装置需要加热,反应需要水蒸气,故B也需要加热。(4)依据装置和实验目的分析,试管E中发生反应是氢气还原四氧化三铁的反应,反应方程式是:Fe3O4+4H23Fe+4H2O。(5)氢气是可燃性气体,做氢气的性质实验时必须保证氢气是纯净的,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进行气体验纯;E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点燃H2,避免排放到空气中遇火爆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