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九年级化学暑假衔接讲义第一讲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原卷)课程要求 1. 了解化学发展简史;2. 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3. 记住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一、什么是化学1. 化学的概念化学是在 层次上研究物质 与 的科学。2. 化学的作用①既研究自然界已经 的物质及其变化,又 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②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农业:利用化学生产 ,以增加粮食的产量;医疗:利用化学 ,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能源:利用化学 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环保: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 ,以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二、化学发展史(1)古代化学(对物质变化的探索阶段)时间 化学工艺商代 制造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宋代其他 陶瓷四大发明中的 、 与化学联系紧密。明代《本草纲目》---药化学(2)近代化学(物质研究的微观阶段)①英国科学家 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②意大利科学家 提出了分子学说。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研究基础,使化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③1869年,俄国化学家 发现了 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3)现代化学(利用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探索)①探索利用 制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近年来 (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 )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发现了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1.(2023·江苏盐城·校考模拟预测)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B.张青莲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C.拉瓦锡确定了空气由O2和N2组成D.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诺贝尔奖2.(2023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对历史上几项重要化学研究成果的介绍错误的是A.波义耳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D.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3.(2023·山东潍坊·统考二模)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B.拉瓦锡最早发现了酸碱指示剂C.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D.侯德榜为“制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4.(2023北京五十五中校考模拟)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B.“绿色化学”的提出5.(2023河南师大附中校考三模)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张青莲 B.屠呦呦 C.侯德榜 D.钱学森6.(2023江苏盐城校考模拟)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B.张青莲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C.拉瓦锡确定了空气由O2和N2组成D.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诺贝尔奖7.(2023江苏常州模拟预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西汉时期就会湿法炼铜B.波义耳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C.煤的综合利用称为分馏或炼焦D.化学变化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1.(2022年秋呼伦贝尔盟期中)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A.数字计算 B.化学实验C.逻辑推理 D.观察测量2.(2023年秋河南商丘期末统考)“神箭冲碧字,天和做苍穹”。今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驻中国空间站,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也成功发射,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已与神舟十四号乘组首次实现太空胜利会师,并在轨轮换。中国载人航天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既定的发展战略稳步前进。下列研究不属于化学范畴的是A.研制火箭的燃料 B.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C.计算返回舱落点 D.返回舱外层附高温涂料的制造3.(2023四川攀枝花统考二模)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对象。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的是A.研制治疗癌症的新药 B.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C.研制新型航空航天材料 D.研究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4.(2023广东茂名统考二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 B.张青莲 C.拉瓦锡 D.门捷列夫5.(2023河南师大附中校考三模)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张青莲 B.屠呦呦 C.侯德榜 D.钱学森6.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开发新能源 B.研制药物和保健品 C.合成新物质 D.电脑程序的研发7.以下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A.青蛙是否属于两栖类动物 B.电炉发热的原理C.下一次日食的日期 D.制造能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药物8.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 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C.研制新药抗癌 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9.化学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世界,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B.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C.地壳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D.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开发10.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肖红同学取一块铜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铜片是由什么成分组成 B.该铜片的产地在哪C.铜片具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铜片的微观结构11.下列与人类社会进步相关的重大问题中,与化学密切相关的是( )①环境保护 ②能源开发利用 ③功能材料研究 ④计算机软件开发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12.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 B.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C.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D.发明锂电池13.近年来,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所以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下列哪几项是它所具备的主要特点:( )A.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一切尽可能利用的原料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C.绿色化学将使化学工艺改变面貌,为子孙后代造福D.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产品E.提高原子利用率,能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耗,实现“零排放”14.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造纸 B.湿法炼铜 C.用青铜制作“马踏飞燕” D.铁矿石炼铁15.下列对科学家在化学上的贡献叙述错误的是( )A.拉瓦锡发现空气的主要成分 B.卢瑟福发现电子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D.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16.利用天平进行定量试验,验证空气主要成分的科学家是( )A.居里夫人 B.侯德榜 C.诺贝尔 D.拉瓦锡17.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蔡伦造纸 B.烧制陶瓷 C.百炼成钢 D.甲骨刻字18.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侯德榜 D.张青莲19.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C.张青莲20. 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是( )A.屠呦呦 B.张青莲 C.侯德榜 D.居里夫人21.最早用定量的方法证明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 B.张青莲 C.拉瓦锡 D.门捷列夫22.下列科学家与他的贡献对应不正确的是( )A.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 B.道尔顿——分子学说C.张青莲——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D.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23.原子量是相对原子质量的简称,使用起来比原子的实际质量更加方便,在铟、锑、锌等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士是( )A.拉瓦锡 B.张青莲 C.乔布斯 D.侯德榜24.人类认识化学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的排列顺序符合这一过程的是( )①石器; ②瓷器; ③青铜器; ④铁器; ⑤高分子材料。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③⑤C.②①③④⑤ D.②①④③⑤25.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2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二、填空题27.(2019·山东)法国化学家__________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俄国化学家____________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28.(2019·许昌)2019 年被联合国大会确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_____;29.化学不仅能研究自然界中已存在的物质,还能够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例如化学可以从石油中炼制出汽油、煤油、柴油等;可以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价廉耐用的塑料等等。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中举出类似的事例吗?①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药品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而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⑦研制开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健康问题__________________;(2)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3)能源问题__________________;(4)粮食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暑假衔接讲义第一讲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解析卷)课程要求 1. 了解化学发展简史;2. 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3. 记住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一、什么是化学1. 化学的概念化学是在 层次上研究物质 与 的科学。2. 化学的作用①既研究自然界已经 的物质及其变化,又 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②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农业:利用化学生产 ,以增加粮食的产量;医疗:利用化学 ,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能源:利用化学 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环保: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 ,以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二、化学发展史(1)古代化学(对物质变化的探索阶段)时间 化学工艺商代 制造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宋代其他 陶瓷四大发明中的 、 与化学联系紧密。明代《本草纲目》---药化学(2)近代化学(物质研究的微观阶段)①英国科学家 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②意大利科学家 提出了分子学说。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研究基础,使化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③1869年,俄国化学家 发现了 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3)现代化学(利用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探索)①探索利用 制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近年来 (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 )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发现了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答案】一、1. 分子、原子 性质、组成、结构 变化规律2. ①存在 研究和创造 ②化肥和农药 合成药物 开发新能源 保护环境二、(1)青铜器 炼铁 炼钢 湿法冶金 造纸术 黑火药(2)①道尔顿 ②阿伏加德罗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③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律(3)①纳米技术 ②绿色化学 源头上消除污染三、侯德榜 张青莲 屠呦呦-1.(2023·江苏盐城·校考模拟预测)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B.张青莲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C.拉瓦锡确定了空气由O2和N2组成D.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诺贝尔奖 【答案】B【解析】A、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B、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符合题意;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不符合题意;D、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23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对历史上几项重要化学研究成果的介绍错误的是A.波义耳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D.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答案】A【解析】A、罗蒙诺索夫提出质量守恒的观点,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到进一步验证,故A符合题意;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故B不符合题意;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不符合题意;D、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2023·山东潍坊·统考二模)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B.拉瓦锡最早发现了酸碱指示剂C.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D.侯德榜为“制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答案】B【解析】A、原子理论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在十九世纪初提出来的, 道尔顿原子论认为:物质世界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原子是单一的,独立的,不可被分割的,在化学变化中保持着稳定的状态,同类原子的属性也是一致的,正确,不符合题意;B、最早发现酸碱指示剂的是英国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错误,符合题意;C、我国化学家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于1983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主持测定了铟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量的测定,正确,不符合题意;D、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利用NaHCO3、NaCl、NH4Cl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以食盐、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2023北京五十五中校考模拟)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B.“绿色化学”的提出C.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开发 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发展的历史。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化学发展的历史阶段判断。化学的发展分为古代阶段、近代阶段、现代阶段,在古代阶段,人类对化学的认识还停留在表象阶段,到了近代,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分别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这些观点成了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从而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近代化学基础。A.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属于古代阶段成果,还处于表象阶段,所以错误;B.绿色化学的提出是现代化学理念,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早以确立很久,所以错误;C.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开发是现代化学科技成果,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早以确立很久,所以错误;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从而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近代化学基础,所以正确。5.(2023河南师大附中校考三模)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张青莲 B.屠呦呦 C.侯德榜 D.钱学森【答案】C【解析】A、张青莲测定了一些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是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化学家,不符合题意;B、屠呦呦发现和提取了有效治疗疟疾的青蒿素,不符合题意;C、侯德榜改进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符合题意;D、钱学森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不符合题意;故选C。6.(2023江苏盐城校考模拟)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B.张青莲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C.拉瓦锡确定了空气由O2和N2组成D.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诺贝尔奖【答案】B【解析】A、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B、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符合题意;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不符合题意;D、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不符合题意;故选B。7.(2023江苏常州模拟预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西汉时期就会湿法炼铜B.波义耳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C.煤的综合利用称为分馏或炼焦D.化学变化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答案】A【解析】A、我国西汉时期就开始冶炼铜,称为“湿法炼铜”,符合题意;B、拉瓦锡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不符合题意;C、煤的综合利用称为煤的干馏或炼焦,不符合题意;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A。1.(2022年秋呼伦贝尔盟期中)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A.数字计算 B.化学实验C.逻辑推理 D.观察测量【答案】B【解析】A、数字计算不是化学科学的基础;错误;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正确;C、逻辑推理不是化学科学的基础;错误;D、观察测量不是化学科学的基础;错误;故选B。2.(2023年秋河南商丘期末统考)“神箭冲碧字,天和做苍穹”。今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驻中国空间站,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也成功发射,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已与神舟十四号乘组首次实现太空胜利会师,并在轨轮换。中国载人航天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既定的发展战略稳步前进。下列研究不属于化学范畴的是A.研制火箭的燃料 B.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C.计算返回舱落点 D.返回舱外层附高温涂料的制造【答案】C【解析】A、研制火箭的燃料,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B、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属于化学物质的制备,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C、计算返回舱落点需要物理知识,属于物理学领域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D、返回舱外层耐高温涂料的制造,属于化学物质的制备,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故选:C。3.(2023四川攀枝花统考二模)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对象。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的是A.研制治疗癌症的新药 B.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C.研制新型航空航天材料 D.研究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答案】B【解析】A、研制治疗癌症的新药,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A选项不符合题意;B、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属于地理学研究领域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B选项符合题意;C、研制新型航空航天材料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C选项不符合题意;D、研究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是综合利用资源,可缓解化石能源危机,爱护与化学研究的领域,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4.(2023广东茂名统考二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 B.张青莲 C.拉瓦锡 D.门捷列夫【答案】D【解析】A、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A不符合题意;B、张青莲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故B不符合题意;C、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C不符合题意;D、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D符合题意。故选D。5.(2023河南师大附中校考三模)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张青莲 B.屠呦呦 C.侯德榜 D.钱学森【答案】C【解析】A、张青莲测定了一些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是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化学家,不符合题意;B、屠呦呦发现和提取了有效治疗疟疾的青蒿素,不符合题意;C、侯德榜改进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符合题意;D、钱学森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不符合题意;故选C。6.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开发新能源 B.研制药物和保健品 C.合成新物质 D.电脑程序的研发【答案】D【解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化学在丰富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生存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了解化学的研究范畴,使之服务于生活和生产。A.开发新能源,可缓解化石能源的危机,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合成药物和保健品,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合成新物质,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设计电脑程序,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D选项符合题意。7.以下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A.青蛙是否属于两栖类动物 B.电炉发热的原理C.下一次日食的日期 D.制造能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药物【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研究的内容,并依据此知识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A.青蛙是否属于两栖类动物,应该为生物研究的范围,故A错误;B.电炉发热的原理应该为物理研究的范围,故B错误;C.下一次月蚀的日期应该为天文研究的范围,故C错误;D.制造能治疗甲型HlN1流感的药物与化学研究有关,故D正确。8.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 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C.研制新药抗癌 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答案】D【解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判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目的是为了应用,故用途也是研究范畴,它不但研究自然界中已存在的物质,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涉及化学变化,所以A属于化学研究范畴;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涉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所以B属于化学研究范畴;C.研制新药抗癌涉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所以C属于化学研究范畴;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是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所以D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9.化学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世界,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B.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C.地壳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D.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开发【答案】C【解析】A.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A错误。B.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属于利用化学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B错误。C.地壳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属于地理学领域研究的范畴,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选项C正确。D.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开发,属于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D错误。10.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肖红同学取一块铜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铜片是由什么成分组成 B.该铜片的产地在哪C.铜片具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铜片的微观结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的研究对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化学研究的领域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则化学可以研究铜片的组成、铜片的性质和用途以及铜片的微观结构,但铜片的产地不属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范畴,则不是化学研究的领域,故B正确。11.下列与人类社会进步相关的重大问题中,与化学密切相关的是( )①环境保护 ②能源开发利用 ③功能材料研究 ④计算机软件开发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化学的用途来回答本题。熟记化学研究的内容,知道学习了化学后能研究哪些方面,如何才能使化学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通过制造出新的环保的物质可以保护环境,通过制造出的新能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制造出新物质来研究新功能材料,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分析无关。12.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 B.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C.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D.发明锂电池【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研究的范畴,解题时根据化学研究的对象考虑本题,知道化学是学什么的,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所以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发明锂电池都是化学研究的领域,而指南针的发明与利用是与物理科学有关的。13.近年来,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所以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下列哪几项是它所具备的主要特点:( )A.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一切尽可能利用的原料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C.绿色化学将使化学工艺改变面貌,为子孙后代造福D.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产品E.提高原子利用率,能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耗,实现“零排放”【答案】ABCDE【解析】A.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一切尽可能利用的原料,故A正确;B.绿色化学是指无污染、无公害、尽可能地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故B正确;C.绿色化学即环境友好型化学,绿色化学将使化学工艺改变面貌,为子孙后代造福。故C正确;D.绿色化学并不是有严格定义的,是一种理念。绿色化学是指无污染、无公害的化学,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产品,故D正确;E.绿色化学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故E正确。14.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造纸 B.湿法炼铜 C.用青铜制作“马踏飞燕” D.铁矿石炼铁【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A.造纸过程中木材粉碎成纸浆,纸浆过滤成纸,属于物理变化,纸浆的漂白属于化学变化,故造纸涉及了化学变化;B.湿法炼铜的原理是Fe+CuSO4==FeSO4+Cu,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青铜是受热融化后加工成工艺品,只是状态和形状改变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铁矿石炼铁,由铁矿石变成了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5.下列对科学家在化学上的贡献叙述错误的是( )A.拉瓦锡发现空气的主要成分 B.卢瑟福发现电子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D.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答案】B【解析】拉瓦锡经过实验发现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A正确;卢瑟福发现原子中带正电的原子核,汤姆逊发现原子中带负电的电子,B错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制出元素周期表,C正确;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制出的“红三角”牌纯碱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D正确。16.利用天平进行定量试验,验证空气主要成分的科学家是( )A.居里夫人 B.侯德榜 C.诺贝尔 D.拉瓦锡【答案】D【解析】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以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首先提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舍勒、普利斯特里在空气成分的研究中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并没有得出空气的成分。17.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蔡伦造纸 B.烧制陶瓷 C.百炼成钢 D.甲骨刻字【答案】D【解析】A、蔡伦造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百炼成钢过程中,生铁中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甲骨刻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18.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侯德榜 D.张青莲【答案】A【解析】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A。19.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C.张青莲【答案】A【解析】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我国科学家侯德榜。故选A。21. 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是( )A.屠呦呦 B.张青莲 C.侯德榜 D.居里夫人【答案】A【解析】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从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故选A。21.最早用定量的方法证明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 B.张青莲 C.拉瓦锡 D.门捷列夫【答案】C【解析】最早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拉瓦锡。故选C。22.下列科学家与他的贡献对应不正确的是( )A.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 B.道尔顿——分子学说C.张青莲——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D.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答案】B【解析】A. 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选项正确;B. 道尔顿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选项错误;C. 张青莲对相对原子质量进行了测定,选项正确;D. 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提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合氧气组成的结论,选项正确,故选B。23.原子量是相对原子质量的简称,使用起来比原子的实际质量更加方便,在铟、锑、锌等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士是( )A.拉瓦锡 B.张青莲 C.乔布斯 D.侯德榜【答案】B【解析】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B、张青莲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铟、锑、锌等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卓越贡献,故B选项正确。C、乔布斯创造了“苹果神话”,故C选项错误。D、候德榜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D选项错误。 故选B。24.人类认识化学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的排列顺序符合这一过程的是( )①石器; ②瓷器; ③青铜器; ④铁器; ⑤高分子材料。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③⑤C.②①③④⑤ D.②①④③⑤【答案】A【解析】化学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高分子材料。故选A。25.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答案】A【解析】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所以该选项正确;B. 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1926年美国 ( https: / / baike. / doc / 2188339-2315407.html" \t "_blank )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故错误;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所以该选项错误;D.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所以该选项错误。2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史的相关知识。A.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1926年美国 ( https: / / baike. / doc / 2188339-2315407.html" \t "_blank )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B.屠呦呦发现抗疟疾新药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C.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恩泽,被誉为“中国炼油催化剂之父”。他主持的“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D. 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国际化学会采用。二、填空题27.(2019·山东)法国化学家__________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俄国化学家____________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答案】拉瓦锡 门捷列夫【解析】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28.(2019·许昌)2019 年被联合国大会确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_____;【答案】门捷列夫【解析】2019 年被联合国大会确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门捷列夫29.化学不仅能研究自然界中已存在的物质,还能够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例如化学可以从石油中炼制出汽油、煤油、柴油等;可以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价廉耐用的塑料等等。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中举出类似的事例吗?①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衣:由于化学纤维的发展,人们穿上了各种漂亮的化纤衣服;②食:由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作物丰收,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③住: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的使用,建成了许多高楼大厦;④行:人造橡胶的合成,是汽车工业普及的基础。30.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药品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而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⑦研制开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健康问题__________________;(2)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3)能源问题__________________;(4)粮食问题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②⑤;(2)④⑥⑧;(3)③⑦;(4)①。【解析】(1)健康问题是指与人体有关的问题。例如开发新型高效药品、合成人造皮肤、人造血管等,故选②⑤;(2)环境问题是指与环境污染及保护有关的问题。例如研究快速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且不污染环境;在无毒无害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开发新型制冷剂取代氟利昂,减少臭氧层空洞的出现;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等,故选④⑥⑧;(3)能源问题是与人类使用有关的原料、能源有关的问题。例如氢能、核能、太阳能、化石燃料,研制开发超导材料等,故选③⑦;(4)粮食问题是指与粮食生产有关的问题。例如高效化肥的合成等都与粮食有关。故选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