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Bye!语言暴力兽 小学 班会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际交往:Bye!语言暴力兽 小学 班会教案

资源简介

人际交往:Bye!语言暴力兽(小学)
活动背景
校园语言暴力是校园欺凌的一种,它虽然对学生不产生直接的身体伤害,但容易使校园人际关系恶化,并深深伤害学生的心灵。长期遭受语言暴力的学生,容易变得内向、封闭、自卑、多疑、暴躁、易怒,心理健康发展将受到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意识到“自我”,并开始认识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的关系,此时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辅导,是绝佳的时机。但由于学生社会化程度不高,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往往不足,他们也许在校园人际交往中并未察觉自己对他人说出不友善的话语,而成为了语言暴力的实施者,甚至正在遭受语言暴力的伤害。本节班会课,旨在通过游戏体验、数据分析、情境评议、小组合作等方式,揭开校园语言暴力的神秘面纱,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校园语言暴力及校园语言暴力的危害,掌握远离校园语言暴力的方法,懂得用语言对他人传达善意。
活动目标
01
知识与技能:认识什么是校园语言暴力,并了解校园语言暴力的危害。
02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体验、数据分析、情境评议、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远离校园语言暴力的方法。
0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一句三冬暖”的道理,坚决远离校园语言暴力。
活动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
活动准备
完成课前班级问卷调查,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魔力善语收集箱”和若干纸张、纸条。
活动过程

暖身活动
“愤怒的纸团”
第一步:5-6人为一个小组,组员轮流用力将一张白纸揉搓成团(播放背景音乐),音乐停,动作停。
第二步:由组长将被揉搓过的纸团重新打开整理,尽最大的努力抚平纸上的折痕(播放背景音乐),音乐停,动作停。
议一议:被用力揉搓过的纸张,就算尽最大的努力去抚平它,纸张能否折痕消失、恢复如初?由此,你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教师小结:身体暴力所造成的伤害是难以修复的,但比起身体暴力,语言暴力就像一头隐形的猛兽,同样具备不可小觑的杀伤力。那什么是校园语言暴力,我们该如何远离校园语言暴力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校园“语言暴力兽”的神秘面纱。
设计意图:通过暖身活动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体暴力所造成的伤害是难以修复的,顺势引出伤害度并不低于身体暴力的校园语言暴力,由此进入班会主题。

数据对对碰
“语言暴力兽”在身边
1.数据对对碰:
学生代表汇报本班课前《“校园语言暴力”调查问卷》中的重要数据。
说一说:看完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2.教师小结:“语言暴力兽”原来已悄然存在于校园,我们身边的一些同学也许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语言暴力的实施者,或正在遭受校园语言暴力的伤害。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课前班级调查问卷的重要数据,用事实说话,让学生由此意识到语言暴力已悄然存在于校园之中,而身边的同学可能已经成为了校园语言的实施者,或正在遭受校园语言暴力的伤害,为下一步的学习作铺垫。

故事连连看
多面的“语言暴力兽”
教师:虽然校园“语言暴力兽”很凶猛,但不要害怕,只要我们了解它,就能找到远离它的方法。接下来,让我们在几个校园小故事中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认识几种常见的校园语言暴力的类型,寻找远离“语言暴力兽”的方法。
1.故事一:《“卷毛猪”风波》
小朱是一个拥有一头可爱的自然卷的小女孩,同班的小龙和小锋总喜欢和她开玩笑,常常叫她“卷毛猪”,每每听到这样的绰号,小朱总会尴尬得脸红,并愤怒地说道:“我不是!”谁知小龙和小锋觉得这样很好玩,并没有打算收敛,于是小朱常常为自己的头发感到十分自卑,总是独自坐在教室的一角暗自神伤。
(1)说一说:
A.小朱被同学取绰号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B.根据这个故事,说一说什么样的话语对他人具有伤害性?(给他人取侮辱性的绰号)
(2)辨一辨:以下哪些绰号是美称,哪些绰号具有侮辱性?
A.杜子腾:“肚子疼”
B.运动健儿苏炳添:“苏神”
C.篮球健将乔丹:“飞人”
D.喜欢读书的小刘:“小书虫”
E.香港:“东方之珠”
F.成绩不好的小罗:“罗笨蛋”
G.身材瘦小的小张:“排骨张”
H.荷兰:“风车之国”
I:广州塔:“小蛮腰”
(3)教师小结:如绰号表示的是优点,或是一种美称,就属于雅号;因嘲笑他人身体缺陷或其他不足之处而给他人取的绰号,属于侮辱性的绰号,这就伤害了他人的尊严。
2.故事二:《“出口成脏”》
地点:教室 人物:小明、小李
小明平时只要稍有对同桌小李不满,就对着小李骂难听的话,这让小李很是受伤。一天,小明在喝水时,被小李不小心撞到,小明认为小李故意的,怒火中烧——
小明:你是眼睛瞎了,还是脑子进水了?
小李: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向你道歉,但你没必要这样骂人吧!
小明:傻X!
小李:你能不能说话文明一点?
......
(1)说一说:
A.小明说的话属于哪一类的话?(脏话)
B.如果你是小李,你听了小明的话会有什么感受?
(2)新闻放映室:播放新闻视频《“祖安文化”被整治:线上玩梗,线下跟风,语言暴力侵蚀校园》。
议一议:你怎么看待所谓的“祖安文化”?它一旦入侵校园,会带来哪些危害?
3.故事三:《“刀子嘴”小强的一周》
星期一:小马成绩不好,常常感到自卑。开学第一天,当新来的陈老师示意让小马负责数课本,热心的小强却大声叫道:“老师,不要让小马来数,他的数学常常不及格的,我来替他吧!”不料小强的无心之语深深刺痛了小马的心......
星期二:放学后,突然下起了雨,没有带伞的小强想要和小高一起撑伞回家,但怎么喊小高都没有听见,小强便认为小高是故意的,于是他一气之下,便和其他同学说小高抢走了他的伞。后来,小高得知自己被小强诋毁,嗷嗷大哭起来。
星期四:组长发现小强在抄同学的答案,正要报告老师,小强说道:“你敢向老师告状的话,以后别想和我做朋友了!”这让组长不知所措......
星期五:小强和小李是一对好朋友。小强见小李闷闷不乐,于是询问得知小李正为父母的离异伤心。小强听了也很难过,但后来却在和同学的聊天中不小心说出了小李父母离异的事,于是班上的同学都知道了这件事,小李难过得不想上学了......
(1)说一说:
A.如果你是小强的同学,你会有什么感受?你如何评价小强的做法?
B.根据小强的几个小故事,说一说什么样的话语对他人具有伤害性?(挖苦、诋毁、恐吓他人,公开他人隐私的话语)
(2)教师小结:校园语言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的,利用语言对他人进行讥讽、诋毁、辱骂、恐吓、公开隐私等,并对他人造成人格、精神层面的伤害的不文明的行为。
4.普法小课堂:
(1)手机铃声响起,教师“接通”沈警官电话。沈警官利用法律热线电话进行普法:
《宪法》第38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教师小结:我国的宪法保护我国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让我们杜绝语言暴力对他人人格尊严的侮辱,做一个尊重他人的人。
5.远离校园语言暴力的“四不”攻略
教师:“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校园语言暴力会让我们紧张、恐惧、气愤、封闭、自卑、失落,带给我们太多的心灵伤害,也容易使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激化矛盾。让我们一起总结远离校园语言暴力方法(“四不”攻略):
A.不给他人取侮辱性绰号
B.不对他人说脏话
C.不挖苦、辱骂、恐吓、诋毁他人
D.不随意公开他人隐私
设计意图:通过校园故事、新闻放映室、普法小课堂等环节,让学生认知校园中常见的几种类型的语言暴力,了解什么是校园语言暴力,进一步感受校园语言暴力给个体带来心灵上的深深伤害,并总结远离校园语言暴力的方法。

集智嗡嗡室
魔力"善语"
1.故事台词改编
教师:美好的语言具有神奇的魔力,能化解尴尬与矛盾,能抚慰人心、温暖他人。请重温校园小故事《“出口成脏”》,用充满善意的语言对台词进行改编,一同消灭语言暴力。
(1)学生用善意的语言改编台词。
(2)师生评议。
2.收集“魔力善语”
教师: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刚刚的故事台词改编中,我们体会到善意的语言是温暖他人、与人交好的法宝。所以,在校园之中,我们要远离语言暴力,多多使用“善语”,即一些赞美、礼让、宽容等表达善意的话与人交流。
(1)收集“魔力善语”:回忆你曾经对他人说,或他人对你说过的表达善意的话,写在纸条上,小组讨论选出两条最佳“善语”,当选者上台轮流读出自己写的“善语”,再将纸条投入“魔力善语收集箱”。
(2)教师补充推荐“魔力善语”:
魔力善语1:当他人伸出援手,一句谢谢你表达感恩;
魔力善语2:当他人获得进步,一句你真行表达鼓励;
魔力善语3:当自己犯下过错,一句对不起表达歉意;
魔力善语4:当他人知错悔过,一句没关系表达宽容;
......
设计意图:通过收集与运用“魔力善语”,感受到善意的语言具有化解尴尬与矛盾,抚慰与温暖人心的神奇魔力。学习在日常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做一个有口德的人。

升华与拓展
课堂复盘与课后延伸
1.分享:在这节班会课中,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总结:语言不应该成为伤害他人的猛兽,而应该成为传递善意的精灵。让我们发出郑重的宣告(示意全班起立,挥手呐喊):Bye!语言暴力兽!
3.活动延伸:
(1)“校园清风行动”
教师:为了净化校园语言环境,杜绝校园语言暴力对同学们的伤害,请每位同学在课后都积极加入到“校园清风行动”中来。将自己的行动成果认真记录在“校园清风行动”记录卡中,每月回收一次记录卡,并举行班会分享成果及进行”校园文明卫士“评比。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定能杜绝“语言暴力兽”在校园的肆虐,定能为我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片纯净的蓝天!
(2)影片推荐:《少年的你》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复盘,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收获。再通过课后延伸的“校园清风行动”,引导学生由“知”到“行”,将课上所学实践于日常生活,将课上所得拓深至长期的行动,并融入多元评价,相信持之以恒,而后美德养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