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暑假衔接讲义第二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原卷+解析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暑假衔接讲义第二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原卷+解析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化学暑假衔接讲义
第二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原卷)
课程要求 1. 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概念;2. 掌握化学变化的实质;3. 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概念;4. 理解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含义。
一、物理变化
(1)定义: 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常见的物理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胆矾的研碎、汽油挥发等。
二.化学变化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_______________。
(2)基本特征是 ,常表现为 、 、 等。化学变化中还有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 、 、 等。
三、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
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
2.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________________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闻气体气味的操作方法
闻气体的气味时要小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4.物质的用途
水和二氧化碳能灭火,乙醇(俗称_________)可作燃料,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物质的这些用途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1.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一模)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关于笔墨纸砚的制作工艺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用竹制作笔杆 B. 烧炭集烟作墨
C. 纸浆晾干成张 D. 选石磨光成砚
2.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中考一模) 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A. 金属光泽 B. 质软 C. 导电性 D. 可燃性
3.(2023年安徽省名校之约中考第一次联考)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下列春节活动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贴春联 B. 包饺子
C. 放烟花 D. 剪窗花
4.(2023年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中考一模)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让人感受到冬日里的酒香和朋友的情谊。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蒸煮大米 B. 米酒酿制 C. 天空下雪 D. 火炉烧炭
5.(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九年级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 B.用发酵粉焙制糕点
C.食品充氮防腐 D.玻璃刀裁玻璃
6.(2021·黑龙江牡丹江市·九年级期中)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酚酞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是一种绿色能源;⑨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⑩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有________,用途有________,发生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1.(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图中实验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蜡烛熔化
C.水汽凝结 D.产生白烟
2.(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成功举办,此次盛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点燃“飞扬”火炬
B.硅胶浆料在模具中冷却成型
C.用绒线手工编织领奖花束
D.裁剪布料制成“瑞雪祥云”服饰
3.(2022湖北宜昌中考)下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放鞭炮 B. 剪窗花
C. 堆雪人 D. 放风筝
4.(2022广东中考)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光合作用 B. 冰雪融化 C. 海水蒸发 D. 溪水流淌
5.(2022河南中考)《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煮楻足火 B. 斩竹槌洗 C. 日晒成干 D. 覆帘压纸
6.(2022河北中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甲骨刻字 B. 烧制陶瓷 C. 粮食酿酒 D. 火药爆炸
7.(2022山西中考)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
A. 放烟花 B. 贴对联
C. 剪窗花 D. 包饺子
8.(2022天津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纸张燃烧 B. 海水晒盐 C. 铁丝弯曲 D. 玻璃破碎
9.(2022湖南常德) “神舟十三号”执行的下列任务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出舱行走 B. 展示国旗 C. 采集水样 D. 点火返回
10.(2021·宁夏中考真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云蒸霞蔚 B.大浪淘沙 C.百炼成钢 D.滴水成冰
11.(2022湖南湘潭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酒精用作燃料 B. 石墨用作电极
C.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12.(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智能手表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描述中相关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玻璃透光性好作表镜
B.钛合金耐腐蚀作表框
C.不锈钢硬度大作表扣
D.橡胶弹性良好作表带
13.(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B.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来炼铁 D.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
14.(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A.金属光泽 B.质软 C.导电性 D.可燃性
15.(2021·山东临沂市·九年级竞赛)下列语言描述不涉及化学性质的是( )
A.侯潮一过,明月天睛,半日晒出盐霜 B.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
C.凡煤炭普天皆生,以供煅炼金、石之用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1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①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小,③甲烷具有可燃性,④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⑤甲烷可用作燃料,⑥是制造氢气、炭黑等物质的原料,⑦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甲烷由气态变为液态。
(1)用序号填空: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描述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描述甲烷用途的是_______。
(2)该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________能。
(3)甲烷可以做燃料,是利用了甲烷__________性,由此可知,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________。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1)物理性质: ;
(2)化学性质: ;
(3)用途: ;
(4)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18.(2020·黄梅县实验中学九年级月考)下列各句描述的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均填序号)。
①胆矾是蓝色固体 ②镁条在点燃时能燃烧 ③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
④矿石粉碎 ⑤加热铜绿产生了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⑥铁能生锈
⑦水是无色液体 ⑧酒精挥发 ⑨水在常温常压下的沸点是100℃ ⑩汽油易挥发
九年级化学暑假衔接讲义
第二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解析卷)
课程要求 1. 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概念;2. 掌握化学变化的实质;3. 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概念;4. 理解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含义。
一、物理变化
(1)定义: 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常见的物理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胆矾的研碎、汽油挥发等。
二.化学变化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_______________。
(2)基本特征是 ,常表现为 、 、 等。化学变化中还有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 、 、 等。
三、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
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
2.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________________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闻气体气味的操作方法
闻气体的气味时要小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4.物质的用途
水和二氧化碳能灭火,乙醇(俗称_________)可作燃料,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物质的这些用途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答案】
一、分子、原子 变化规律
二、1.(1)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
2.(1)生成其他物质的 化学反应
(2)有其他物质生成 颜色改变、生成沉淀、放出气体 吸热、放热、发光
三、1.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
3.用手轻轻地在瓶口煽动
4.酒精 物质的性质
1.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一模)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关于笔墨纸砚的制作工艺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用竹制作笔杆 B. 烧炭集烟作墨
C. 纸浆晾干成张 D. 选石磨光成砚
【答案】B
【解析】
A、用竹制作笔杆,只是竹的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烧炭集烟作墨,烧炭过程中,将木材中的氢氧元素转化成水除去,发生化学变化。
C、纸浆晾干成张是水分蒸发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D、选石磨光成砚只是石的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综上所述:B。
2.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中考一模) 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A. 金属光泽 B. 质软 C. 导电性 D. 可燃性
【答案】D
【解析】
A、金属光泽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质软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导电性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3年安徽省名校之约中考第一次联考)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下列春节活动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贴春联 B. 包饺子
C. 放烟花 D. 剪窗花
【答案】C
【解析】
A、贴春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包饺子,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放烟花,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D、剪窗花,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C。
4.(2023年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中考一模)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让人感受到冬日里的酒香和朋友的情谊。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蒸煮大米 B. 米酒酿制 C. 天空下雪 D. 火炉烧炭
【答案】C
【解析】
A、蒸煮大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米酒酿制,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天空下雪,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火炉烧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5.(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九年级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 B.用发酵粉焙制糕点
C.食品充氮防腐 D.玻璃刀裁玻璃
【答案】D
【解析】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而氧气的助燃性是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B、用发酵粉焙制糕点是因为发酵粉的成分能够分解生成气体,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D、食品充氮防腐是因为氮气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D、玻璃刀裁玻璃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较大的性质,而硬度属于物理性质,选项正确,故选D。
6.(2021·黑龙江牡丹江市·九年级期中)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酚酞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是一种绿色能源;⑨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⑩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有________,用途有________,发生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答案】①②③④⑤ ⑥ ⑦⑧ ⑨ ⑩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解析】
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酚酞等物质,都属于酒精的物理性质;⑥酒精容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⑦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是一种绿色能源;属于酒精的用途。⑨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酒精汽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⑩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酒精的物理性质有①②③④⑤,化学性质有⑥,用途有⑦⑧,发生物理变化的是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⑩。
1.(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图中实验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蜡烛熔化
C.水汽凝结 D.产生白烟
【答案】A
【解析】
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B、蜡烛熔化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水汽凝结是水蒸气液化成水,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蜡烛熄灭产生的白烟是蜡烛的固体小颗粒,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综上所述:选择A。
2.(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成功举办,此次盛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点燃“飞扬”火炬
B.硅胶浆料在模具中冷却成型
C.用绒线手工编织领奖花束
D.裁剪布料制成“瑞雪祥云”服饰
【答案】A
【解析】
A. 点燃“飞扬”火炬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B. 硅胶浆料在模具中冷却成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 用绒线手工编织领奖花束,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 裁剪布料制成“瑞雪祥云”服饰,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选:A。
3.(2022湖北宜昌中考)下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放鞭炮 B. 剪窗花
C. 堆雪人 D. 放风筝
【答案】A
【解析】A、燃放鞭炮,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新物质,符合题意;
B、剪窗花时,纸张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新物质,不符合题意;
C、堆雪人时,雪的外形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不符合题意;
D、放风筝时,风筝运动但没有生成新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2广东中考)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光合作用 B. 冰雪融化 C. 海水蒸发 D. 溪水流淌
【答案】A
【解析】A、光合作用,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海水蒸发,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溪水流淌,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5.(2022河南中考)《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煮楻足火 B. 斩竹槌洗 C. 日晒成干 D. 覆帘压纸
【答案】A
【解析】A、煮徨足火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斩竹槌洗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日晒成干,是水分的蒸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6.(2022河北中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甲骨刻字 B. 烧制陶瓷 C. 粮食酿酒 D. 火药爆炸
【答案】
【解析】、甲骨刻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烧制陶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粮食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火药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
7.(2022山西中考)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
A. 放烟花 B. 贴对联
C. 剪窗花 D. 包饺子
【答案】A
【解析】A、烟花中的火药燃烧时会放发光,故放烟花是利用了火药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贴对联,不涉及化学变化,故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
C、剪窗花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
D、包饺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
8.(2022天津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纸张燃烧 B. 海水晒盐 C. 铁丝弯曲 D. 玻璃破碎
【答案】A
【解析】A、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铁丝弯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玻璃破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2022湖南常德) “神舟十三号”执行的下列任务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出舱行走 B. 展示国旗 C. 采集水样 D. 点火返回
【答案】D
【解析】A.出舱行走的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展示国旗的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采集水样的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点火返回的过程中,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1·宁夏中考真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云蒸霞蔚 B.大浪淘沙 C.百炼成钢 D.滴水成冰
【答案】C
【解析】
A、云蒸霞蔚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大浪淘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
D、滴水成冰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22湖南湘潭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酒精用作燃料 B. 石墨用作电极
C.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B
【解析】A、酒精用作燃料是因为酒精能燃烧,可溶性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石墨能导电故石墨用作电极,能导电是石墨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
12.(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智能手表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描述中相关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玻璃透光性好作表镜
B.钛合金耐腐蚀作表框
C.不锈钢硬度大作表扣
D.橡胶弹性良好作表带
【答案】B
【解析】
A、玻璃透光性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B、钛合金耐腐蚀是说钛合金不易与氧气、酸、碱等反应,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是化学性质。
C、不锈钢硬度大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是物理性质。
D、橡胶弹性良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是物理性质。
综上所述:选择B。
13.(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B.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来炼铁 D.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
【答案】A
【解析】
A、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
B、石墨质软,容易留下痕迹,故可用于生产铅笔芯,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炼铁,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含钙元素,且能与胃液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故可作补钙剂,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A.金属光泽 B.质软 C.导电性 D.可燃性
【答案】D
【解析】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A、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15.(2021·山东临沂市·九年级竞赛)下列语言描述不涉及化学性质的是( )
A.侯潮一过,明月天睛,半日晒出盐霜 B.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
C.凡煤炭普天皆生,以供煅炼金、石之用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答案】A
【解析】
A、“侯潮一过,明月天睛,半日晒出盐霜”,描写的是海水晒盐,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体现的是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B、“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是指金的化学性质稳定,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凡煤炭普天皆生,以供煅炼金、石之用”是指煤炭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利用的是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①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小,③甲烷具有可燃性,④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⑤甲烷可用作燃料,⑥是制造氢气、炭黑等物质的原料,⑦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甲烷由气态变为液态。
(1)用序号填空: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描述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描述甲烷用途的是_______。
(2)该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________能。
(3)甲烷可以做燃料,是利用了甲烷__________性,由此可知,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________。
【答案】①② ③ ⑦ ④ ⑤⑥ 化学 热 光 可燃 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解析】
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的性质;
(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①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小;
描述化学性质的是③甲烷具有可燃性;
描述物理变化的是⑦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甲烷由气态变为液态;
描述化学变化的是④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描述甲烷用途的是⑤甲烷可用作燃料,⑥是制造氢气、炭黑等物质的原料;
(2)甲烷燃烧发光、放热,能量转化关系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热能;
(3)甲烷可以做燃料,是利用了甲烷可燃性,由此可知,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1)物理性质: ;
(2)化学性质: ;
(3)用途: ;
(4)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答案】
(1)淡蓝色气体
(2)强氧化性
(3)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4)二氧化碳;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但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解析】(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故物理性质是:臭氧是淡蓝色气体;(2)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毒性等,故其化学性质是臭氧的强氧化性;(3)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臭氧可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另外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4)二氧化碳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例如,CO2可用于灭火或植物的光合作用,但过多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18.(2020·黄梅县实验中学九年级月考)下列各句描述的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均填序号)。
①胆矾是蓝色固体 ②镁条在点燃时能燃烧 ③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 ④矿石粉碎 ⑤加热铜绿产生了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⑥铁能生锈 ⑦水是无色液体 ⑧酒精挥发 ⑨水在常温常压下的沸点是100℃ ⑩汽油易挥发
【答案】④⑧ ③⑤ ①⑦⑨⑩ ②⑥
【解析】
①胆矾是蓝色固体,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②镁条在点燃时能燃烧,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③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④矿石粉碎,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⑤加热铜绿产生了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⑥铁能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⑦水是无色液体,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⑧酒精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⑨水在常温常压下的沸点是100℃,沸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⑩汽油易挥发,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④⑧;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③⑤;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①⑦⑨⑩;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②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