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家用清洁用品大搜索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活动一《家用清洁用品大搜索 》教案

资源简介

《家用清洁用品大搜索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家庭常用的清洁用品,并能正确使用和分类这些清洁用品。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类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常用的清洁用品,并能正确使用和分类这些清洁用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类和合作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节课,学生为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和分类能力。他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清洁用品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清洁用品的正确使用和分类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老师展示一些常见的清洁用品的图片,如洗衣液、洗洁精、清洁剂等,并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是什么。
2. 老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询问学生对于清洁用品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呈现清洁用品
1. 老师将准备好的清洁用品摆放在教室的桌子上,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清洁用品。
2.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清洁用品的外观、形状、颜色等特征,并让学生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些特征。例如,洗衣液是一瓶蓝色的液体,洗洁精是一瓶黄色的液体。
三、合作探究
1.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到教室前面的展示台上。
2. 老师将清洁用品的图片贴在展示台上,并让代表学生根据图片上的特征,将相应的清洁用品放在展示台上。
3. 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观察和讨论,如果发现代表学生放错了清洁用品,可以提出更正的建议。例如,如果代表学生将洗衣液放在了洗洁精的位置,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指出并告诉正确的位置。
四、总结归纳
1. 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整理出正确的清洁用品分类,并将分类结果记录在黑板上。例如,洗衣液、洗洁精、清洁剂等。
2.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将清洁用品进行分类,让学生认识到分类的重要性。例如,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使用清洁用品,提高生活质量。
五、拓展延伸
1.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清洁用品进行详细的介绍。
2. 学生可以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方式进行介绍,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提问和补充。例如,一个小组选择了洗衣液,他们可以展示洗衣液的包装、说明书,介绍洗衣液的用途、使用方法等。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提问关于洗衣液的问题,或者补充其他清洁用品的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
家用清洁用品大搜索
- 分类:清洁剂、洗涤剂、洗衣粉、洗洁精、洗手液等
- 特征:外观、形状、颜色等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家庭常用的清洁用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学会了正确使用和分类这些清洁用品。在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和与学生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呈现环节,通过观察清洁用品的外观、形状、颜色等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加深了对清洁用品的认知,并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在总结归纳环节,学生通过整理出正确的清洁用品分类,加深了对分类的理解和认识。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通过选择和介绍一个清洁用品,进一步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和表达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频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