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学第一课时学历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学第一课时学历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简介

中小学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二化学 《认识有机化学》第一课时 学历案
【课题与课时】
课 题:第1章第1节认识有机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从化学史角度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过程
认识有机物的特点,了解有机物的表示方法。
【学习目标】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及其与无机物的区别与联系。
理解有机化学的含义及其研究范围,知道有机化学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了解有机物的各种表示方法。
【评价任务】
完成活动一、练习1(检测目标一)
完成活动二、练习2(检测目标二)
完成活动三、练习3(检测目标三)
【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
预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学
二、课中学习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一: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什么是有机物?
绝大多数含 碳元素 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但是 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二氧化碳等 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属于无机物
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是什么?
⑴ 每个碳原子可以形成 4 个共价键,可以与 碳原子 成键,也可以与 氢原子、氧原子等 原子成键。
⑵ 碳原子间可以形成 碳碳单键 、 碳碳双键 或 碳碳三键 ,可以形成 链状 ,也可以形成 环状 。
⑶ 同分异构 现象。
有机物的性质特点
⑴ 多数 难 溶于水, 易 溶于有机溶剂;
⑵ 多数具有 可燃 性;
⑶ 多数是非电解质。
有机反应的特点
⑴ 一般反应复杂, 副反应 多;
⑵ 一般反应速率 慢 。
练习1: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C )
醋酸  B.尿素 
C.碳酸钙   D.蔗糖
活动二:有机化合物的发展
1.有机化学
定义 以有机化合物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研究范围 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来源、结构、性质、合成、应用以及有关理论和方法等
2.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时代 主要成就和标志
萌发和形成阶段 17世纪 生活应用:使用酒、醋、染色植物和草药
18世纪 物质提取:瑞典化学家舍勒提取了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乳酸和草酸等有机化合物
19世纪 基本有机理论形成: ①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首先提出“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这两个概念。 ②1828年,维勒首次在实验室里合成了有机物——尿素。 ③1830年,李比希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 ④1848—1874年,碳的价键、碳原子的空间结构等理论相继被提出,建立了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体系,有机化学成为一门较完整的学科
发展和走向辉煌时期 20世纪 ①理论:有机结构理论的建立和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 ②测定方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和X射线衍射等。 ③合成设计方法:逆合成分析法设计思想诞生
练习2:下列关于著名化学家的名字、国籍及主要贡献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C )
选项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
A 贝采里乌斯 瑞典 首先提出“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B 维勒 德国 首次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
C 李比希 法国 创立了有机物的定量分析法
D 门捷列夫 俄国 发现元素周期律
活动三:有机物的表示方法
常见的表示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化学用语(以丙烷为例):
表示方法 实例 含义
分子式 C3H8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可反映出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电子式 用小黑点等符号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成键情况的式子
结构式 表示分子中原子的结合或排列顺序的式子,能反映物质的结构,但不表示空间结构
键线式 将碳、氢元素符号省略,只表示分子中键的连接情况,每个拐点或终点均表示一个碳原子
结构简式 CH3CH2CH3 结构式的简便写法,着重突出结构特点
球棍模型 “球”表示原子,“棍”表示化学键,能够清楚表示出分子内原子间的化学键数和化学键类型,展示了分子的空间结构
空间填 充模型 表明了原子的相对大小和空间的相对位置
练习3:写出下列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和键线式
物质 结构式 结构简式 键线式
正丁烷
丙烯
乙醇
乙酸乙酯
学后总结:
当堂检测
键线式可以简明扼要地表示碳氢化合物,如表示CH3CH2CH2CH2CH3,则表示的物质是( C )
A.丁烷          B.丙烷
C.1-丁烯 D.丙烯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D )
A.乙烯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CH2CH2
B.乙醇的分子式为CH3CH2OH
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
D.甲苯的键线式可表示为
【学后反思】
  1.对自我的总体评价
2.本节课我最想和同学们分享的是什么?我还有哪些疑问和思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在线解决方案提供商
高二化学 《认识有机化学》第一课时 学历案
【课题与课时】
课 题:第1章第1节认识有机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从化学史角度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过程
认识有机物的特点,了解有机物的表示方法。
【学习目标】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及其与无机物的区别与联系。
理解有机化学的含义及其研究范围,知道有机化学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了解有机物的各种表示方法。
【评价任务】
完成活动一、练习1(检测目标一)
完成活动二、练习2(检测目标二)
完成活动三、练习3(检测目标三)
【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
预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学
二、课中学习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一: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什么是有机物?
绝大多数含 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但是 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属于无机物
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是什么?
⑴ 每个碳原子可以形成 个共价键,可以与 成键,也可以与 原子成键。
⑵ 碳原子间可以形成 、 或 ,可以形成 ,也可以形成 。
⑶ 现象。
有机物的性质特点
⑴ 多数 溶于水, 溶于有机溶剂;
⑵ 多数具有 性;
⑶ 多数是非电解质。
有机反应的特点
⑴ 一般反应复杂, 多;
⑵ 一般反应速率 。
练习1: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醋酸  B.尿素 
C.碳酸钙   D.蔗糖
活动二:有机化合物的发展
1.有机化学
定义 以 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研究范围 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来源、结构、 、合成、应用以及有关理论和方法等
2.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时代 主要成就和标志
萌发和形成阶段 17世纪 生活应用:使用酒、醋、染色植物和草药
18世纪 物质提取:瑞典化学家 提取了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乳酸和草酸等有机化合物
19世纪 基本有机理论形成: ①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 首先提出“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这两个概念。 ②1828年,维勒首次在实验室里合成了有机物—— ③1830年,李比希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 ④1848—1874年,碳的 、碳原子的 等理论相继被提出,建立了研究有机化合物的 体系,有机化学成为一门较完整的学科
发展和走向辉煌时期 20世纪 ①理论:有机结构理论的建立和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 ②测定方法: 光谱、 、 谱和 衍射等。 ③合成设计方法: 设计思想诞生
练习2:下列关于著名化学家的名字、国籍及主要贡献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
A 贝采里乌斯 瑞典 首先提出“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B 维勒 德国 首次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
C 李比希 法国 创立了有机物的定量分析法
D 门捷列夫 俄国 发现元素周期律
活动三:有机物的表示方法
常见的表示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化学用语(以丙烷为例):
表示方法 实例 含义
分子式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可反映出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电子式 用小黑点等符号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成键情况的式子
结构式 表示分子中原子的结合或排列顺序的式子,能反映物质的结构,但不表示空间结构
键线式 将碳、氢元素符号省略,只表示分子中键的连接情况,每个拐点或终点均表示一个碳原子
结构简式 结构式的简便写法,着重突出结构特点
球棍模型 “球”表示原子,“棍”表示化学键,能够清楚表示出分子内原子间的化学键数和化学键类型,展示了分子的空间结构
空间填 充模型 表明了原子的相对大小和空间的相对位置
练习3:写出下列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和键线式
物质 结构式 结构简式 键线式
正丁烷
丙烯
乙醇
乙酸乙酯
学后总结:
当堂检测
键线式可以简明扼要地表示碳氢化合物,如表示CH3CH2CH2CH2CH3,则表示的物质是(  )
A.丁烷          B.丙烷
C.1-丁烯 D.丙烯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CH2CH2
B.乙醇的分子式为CH3CH2OH
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
D.甲苯的键线式可表示为
【学后反思】
  1.对自我的总体评价
2.本节课我最想和同学们分享的是什么?我还有哪些疑问和思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