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心育课高中篇:返校赋能,give me five【设计理念】(一)体验式学习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是这样的过程:“始于体验,进而发表看法,由此引发反思,既而形成理论,并最终把理论所得应用于实践的过程”。该理论强调教师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其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寓乐于教,帮助和指导学生主动学习。(二)正念减压技术MBSR技术1979年乔恩 卡巴金博士创建一种情绪练习的方法叫正念减压MBSR技术。正念冥想的强化训练可以保持放松的状态,改善疼痛和慢性疾病的身体症状,开阔我们的思维以获得更大的洞察力,增强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幸福感。(三)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是以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和德雷克斯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由简·尼尔森和琳·洛特等教育专家加以完善的教育体系。其核心理论是所有的人包括孩子始终在找个人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只有这两种需求得到满足时,人格才足够健全。正面管教强调不惩罚,不骄纵,积极有效地育儿,它提倡平等和尊重,其所有的育儿工具都是帮助家长修炼和善而坚定的基本态度。正面管教不提倡惩罚,也不提倡表扬和鼓励,因为它所提倡的方式是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强大孩子的内心,完善孩子的人格,使孩子能成为自己。本课以该理念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绘画和焦点提问等方式,逐层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本课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下文简称《纲要》)中提出的“心理老师及时帮助学生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教学内容。中学生本身情绪波动较大,帮助学生觉察审视自己的情绪状态并对消极情绪进行再次的加工和处理,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应对消极情绪,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和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学对象分析】在学生身心发展中,高中阶段处在一个重要的变化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和学习生活范围的扩大,高中生的情绪越来越丰富,表达也越来越强烈。高中生有时会用隐藏自己的情绪的方式把负向情绪压抑在自己的内心中。因此,及时帮助高中生觉察、理解和调节情绪显得非常重要。疫情爆发以来,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在整个社会层面情绪受到疫情影响较大,出现了焦虑和低落的消极情绪。如果不及时疏放,积累的情绪就会爆发出来,造成心理亚健康状态。在疫情复学期间,从线上转战线下、从居家到返校,大部分同学还沉浸在轻松、愉快、自由的宅家氛围中,面对紧张、紧凑、严谨的学习氛围不太适应,这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如何快速适应从“宅家氛围”到“求学氛围”的转变,复课第一课聚焦心育,开展情绪主题调节课,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应对消极情绪方法,减少因极端情绪产生的不良行为。同时,让积极情绪成为我们的心灵养料,让内心更加强大,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描述和察觉自己的情绪,了解掌中大脑的原理。情感目标:感受自己的情绪,与内在情绪对话。技能目标:通过练习训练,掌握情绪“积极暂停”的有效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接纳自己的情绪状态而非情绪反刍。难点:与情绪对话,接纳情绪,掌握应对消极情绪的方法。【教学准备】PPT、2-3个气球和打气筒、白纸、彩色笔、黑色签字笔、白板笔、多媒体电脑。【教法与学法】教法:认知法、短期焦点、正念。学法:探究学习法,团体动力学。【教学场地与人数】场地:可活动的教室为佳,U型坐成圈。人数:50人左右教学过程一、热身阶段(2min)【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游戏让同学们快速进入课堂,也为后面分组做好准备,最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组。二、转换阶段(12min)(一)掌中“我”1.第一步,请每位学生先感受一下自己手掌的温度触觉,再进一步觉察自己现在的情绪。然后每位学生在自己的纸上用彩色笔画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手掌。2.第二步,引导学生进一步觉察“你为什么选择这种颜色,你感受到什么情绪呢?最近有发生什么相关的事情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身体的触觉温度开始觉察情绪,表达情绪。(二)压力山大的小A1.故事接龙小A是一名高二学生。这一天TA过得非常地不顺,整个人都emo了。教师邀请同学们接龙,思考在小A身上还可能发生什么让他感到生气、焦虑、压力……等事情。操作说明:邀请两位同学当志愿者,一位同学负责在黑板上记录同学们接龙时提到的事件。另一位同学负责吹气球。当同学们开始接龙故事时,志愿者就开始吹气球。负责吹气球的同学速度要快,不要停。这里要呈现的就是一种负性情绪积压的直观视觉感受,气球被吹得很大甚至吹炸掉了也没关系。(建议选用打气筒吹气球更安全。如果担心存在危险,这部分也可以由老师吹气球。)2.思考讨论教师举起被吹得很大的气球,让同学触摸,感受气球的压力。(如果气球炸掉了,教师向同学们近距离呈现气球“残骸”。)教师提问:小A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学生回答:惨,生气,郁闷。。。。教师提问:现在气球已经这样,继续下去,小A会怎么样?学生回答:炸掉。教师提问:同学们,最近你有过这样强烈的情绪吗?比如刚刚说的极度悲伤或者非常愤怒。你会选择什么形状来代表你的“非常情绪”?请你在手掌部位画下简单的图案。【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情境“压力山大的小A故事接龙”,一方面创设出比较安全的氛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烦恼,另外一方面通过“吹气球”的活动非常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消极情绪堆积的危险性。三、工作阶段(15min)( 一)掌中“大脑”教师引导:同学们,请伸出一只手。我们将通过我们的手掌来简单了解“情绪与大脑的关系”。人和动物饿了就会想吃东西,冷了就会穿衣服,这些基本的生理需要是由我们的原始脑也叫爬行脑来调控的。我们用手掌这个部分来表示;接下来,把大拇指合上,大拇指代表的是我们的海马体和杏仁核等组成的边缘系统,我们称之为“动物脑或情绪脑”;最后我们把四个手指盖上,手指这里有很多褶皱,代表我们的大脑皮层,控制我们的高级认知神经功能,于是我们称之为“理智脑”。当我们处于平静状态时,大脑就像此时的手掌合起来一样,三个部分都在运转。这时,理智脑能够帮我们保持稳定的情绪,作出决定。教师提问:当我们处于“剧烈情绪”状态时,大脑是怎样运转的?这时我们的言行由什么脑区控制呢?学生:由动物脑和情绪脑控制。图片教师引导:是的。此时,我们的大脑像掀翻的盖子一样,“理智脑”处于罢工的状态。在“动物脑”、“情绪脑”控制下,很多时候我们会说一些伤害彼此关系的话,做出让我们后悔的事情,甚至有些结果是不可修复的。(二)小组头脑风暴如何积极暂停并及时调整情绪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列出盖上大脑盖子的好办法,让“理智脑”恢复工作,从而解决问题。要求:“三不”原则——不伤人、不伤己、不损害物品。图片 操作补充说明:教师可以在小组分享的时候,拿差不多大的气球或者刚刚同学打的气球,在同学们分享缓解情绪的方法时,一边进行放气。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呈现情绪调节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设计意图】:通过讲解正面管教里的“掌中大脑”,让同学们通过用手模拟大脑,从而了解“大脑和情绪的关系”;通过“小组头脑风暴”,让同学们发现并掌握应对消极情绪,积极暂停的方法。四、深入阶段(10min)(一)心手相应教师引导: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次创作。把你认为对自己有效的、可行的积极暂停方法写在画中的手指上。教师提问:你选择了哪些方法,你的作品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同学进行分享。(二)接纳情绪怪兽播放《国王与怪兽》视频,4分钟。教师小结:看见即疗愈。及时觉察自己的情绪,试着停下手上的动作,把手放在胸前。尝试与自己的内在情绪对话,比如,“你已经尽力了。已经做得很好了。”接纳和安抚我们的情绪怪兽。【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积极暂停,调节情绪的方法,学会觉察和看见情绪。五、总结阶段(1min)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头情绪怪兽,通过练习“身体心理学”,当我们开始跟身体里的情绪建立连接时,我们的情绪就会被看见,被照亮。看见即疗愈。每个人都很重要,所以给我们自己和我们的重要他人比个心吧,让爱和情绪流动起来。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给你们比心哟 !【设计意图】:升华本堂课的情绪主题,拉近师生和生生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