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考前心理辅导活动方案分享∣“携手青春 逐梦前行”设计理念(一)体验式教学理论本活动采取的是大卫·库博的体验式教学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学的过程源于体验,进而发表看法,引起反思,并在反思中获得知识,运用与实践的过程。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建构情景,寓教于乐。(二)团体动力学理论勒温团体动力学的观点认为:团体是一个由互相联系的个体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由于团体成员对共同目标的追求和对团体内一定价值规范的认同和遵守,有助于团体成员安全感的满足及对团体的认同感和归宿感的产生。此外,具有内聚力的团体中,团体个体成员将自己的动机、需要与团体目标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自觉地为实现团体目标而努力。(三)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Raschke,1977)。支持形式上,既有物质支持,也可能是情绪上的支持。一个人所有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对象分析距离高考30天,高三学生经过前期的努力学习,每天考试、学习、作业,持续作战,感到身心疲劳。在心里容易感到自己是一个孤岛,在孤军奋战;在人际中,容易把同学们看成潜在的竞争对手;在班级争分夺秒的紧张气氛中,大家也难以挤出时间沟通交流,较难形成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凡此种种,都会让学生产生较强的心理压力,不利于维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班级里常用的鼓励方式,有呈现低效的现象;临近高考,非常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去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激活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应考状态。活动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到团队的力量,了解到大家的努力和坚持。情感目标:1.户外团辅环境带来场景的转换,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2.感受人际互动,增强人际信任,构建凝聚的团队氛围。3.感受集体的力量,感受彼此的支持,释放竞争压力。技能目标:1.在活动中通过团队挑战,学习克服困难的方法、勇气和信心。2.鼓起勇气和信心面对高考的挑战。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帮助同学们通过不断挑战各种项目,感受来自团队的力量,建立良好的归属感,获得班级团体的支持力,并勇于应对高考的挑战。活动难点:1.老师通过有效设置挑战的难度,逐步催化团体动力,让同学们感受到班级的凝聚力,建立良好的归属感。2.老师通过引导,帮助同学们认识到从团队克服困难的方法、勇气和信心,延伸到勇于面对高考的挑战。5.活动准备(1)活动场地:户外、体育馆、活动教室均可。(2)气球一包,100个。(3)黑色笔。(学生每人一支,自备。)教学过程团体热身阶段超级贪吃蛇和按摩操活动[设计意图]通过纪律约定,形成良好的团队规则,初步构建团队的氛围。通过热身活动,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情绪,释放学生人际压力,增进人际信任度,帮助学生放松心情,营造良好的互助氛围,开始形成团体动力。(一)开场介绍及超级贪吃蛇(5分钟)活动操作:1.辅导老师和同学们互相鼓劲,提出纪律要求及纪律约定,通过问答互动约定回答后互相提醒保持安静,并进行尝试。老师引导: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开展团辅活动,场地有点大,我需要大家的支持,大家能够支持我吗?请用掌声表达对我的支持,可以吗?此外,我也需要和大家做纪律约定,当老师说“hello”时,同学们回应“hi”;当老师喊“一中”,同学们回应“必胜”,并互相提醒要安静并把注意力聚焦到老师这边,大家来试一下!感谢大家的支持!2.老师讲解“超级贪吃蛇活动规则”,同学们开始打乱原来的排序围圈。“超级贪吃蛇”规则:同学们两两猜拳,输的人手搭在赢的人肩膀跟在后面,然后继续找另外一组人猜拳,如此类推,最终全班接成一条龙,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圆圈。(二)放松按摩操(10分钟)活动操作:1.老师请全班同学围圈向右转,相邻同学保持半米的距离。在老师指导下开始给前面的同学按摩。老师带领念出按摩指令,同学们边喊出指令,边给同学们按摩,按摩后可以请同学们问一下前面同学的感觉,是不是满意等。老师引导:在忙碌的备考过程中,在放松的环境中,与我们的同学们一起放松身心,所以请大家互相帮助,开启我们的按摩放松操。跟着我边念按摩操口令,边给同学们按摩啊!……完成按摩之后要问问你前面的同学,感觉满意吗?按摩操的口令(可以不完全按照此顺序,出其不意才有趣):摸摸你的头,考试不用愁啊!揉揉你的肩,计算都熟练啊!拍拍你的背,试题全都会啊!掐掐你的腰,开心没烦恼啊!2.完成一轮后,指令让全体同学向后转,同样完成按摩。3.最后互相道谢。注意事项:出现男女生相邻的情况下,尽量鼓励以正常的方式开展,不需要刻意分开。团体转换阶段解开千千结活动[设计意图]:进入团体转换阶段,以解开千千结的方式来隐喻迎接高考的过程中我们敞开心扉积极应对,在不断调整思路、调整方法的前提下终将会解开难解的“结”;在大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拉近同学们的距离,缓解人际压力。活动操作:1.老师请全班按1-2-3-4报数,分成四个组,形成四个圈。2.以某一个小组进行演示“解开千千结”规则:请小组同学们围圈,首先伸出左手,拉住对面同学的左手,然后所有人伸出右手,拉住旁边同学的右手,拉手的时候要注意两个手不能拉同一个人。3.明确同学们是否听明白规则,问我们大家能不能挑战成功,然后大家一起加油鼓劲。4.四组准备好,一起在不松开手的情况下,解开这个结,最终形成一个大圈或者两个圈。5.活动提醒:(1)注意动作不要太大,先确定再实施。(2)如果真的无法解开手结,允许松一次手。6.活动小分享:老师引导:在刚才“解开千千结”的活动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应:我们小组一直都在尝试,其它小组已经完成了,但我们还是没有放弃,小庄同学说肯定还可以的,再试一下啊!大家都拒绝了老师可以松一下手的建议,最终成功解开,我们真的很开心。我真的是由衷的开心,就像解开了一道数学难题那种感觉!团体工作阶段“千斤顶”起梦想活动[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千斤顶”的活动,感受到来自班级团队的力量,从活动的体验感悟中来,结合现实的备考情景,获得启发。这样的借力助力,可让我们更好地一起奔向目标。活动操作:老师引导:在备考的路上,我们和周围的小伙伴一路同行,但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生活的环境,也不一定感觉到彼此互相支持的温暖,今天,我们一起来好好体会,好好感受,这个集体“千斤顶”带给我们的力量。1.活动开始前,明确是否有同学的身体(腰/腿/手)有受伤不能参加该活动的,给不能参加的同学安排两个角色(监督者:监督大家有没有按照规则去做。记录者:记录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分享反馈。)2.先邀请四位同学示范,进行“千斤顶”活动的讲解:先两两一组,背靠背坐在地上,背部完全贴合,往两人背部中心一起用力,撑起身体(这是用两人的力量互相顶起来的,因此最好是两个力量差不多的同学一起)。然后再邀请四位同学一起演示集体的坐地起身。3.确认同学们明白规则后,让同学们从2人开始尝试,掌握技巧后再不断增加人数:4人,8人,再到大组进行。4.最后邀请全班同学一起挑战,大家一起喊出自己班级的“高考口号”,然后一起互相用力,齐齐站起来。5.活动结束,用4F分享法来分享在活动中看到的事实、感受、启发、收获。老师引导:活动过后,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在活动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哪一个地方是印象最深刻的?这些触发你的感受和体验和我们备考路上的什么情况很相似?这样又给我们什么启发?“千斤顶”起梦想活动视频团体结束阶段环节五朋友,我祝福你[设计意图]:活动的结尾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的情感升华时期。同学们交心倾诉,写上祝福,送上祝福,让彼此互相鼓励,形成一个和谐上进的氛围。活动流程:1.全班同学围成一圈,通过气氛渲染,形成祝福的气氛,邀请同学们都来说一下。老师引导:我们一起同学三载,共同渡过1000多个日夜,今天我们即将一起奔向我们的梦想,在这个时刻,你最想对大家说的是……2.分享后给每位同学发1个气球,把气球吹大后,用圆珠笔在气球上写上给自己的祝福和给他人(可以是对某个同学的,也可以是对宿舍的,对全班的祝福。)3.5月8日是母亲节,也是世界微笑日。请大家一起带上气球,带上对家人的祝福,一起说出:妈妈们,祝你母亲节快乐!(加个统一的动作:比心、卖萌都可以!)4.请大家把气球轻轻托起,大家一起最后努力。然后将气球围在圈中间,彼此帮忙把气球踩爆,让祝福流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