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华传统美德“孝”教育初中主题班会教案背景分析:1、百善孝为先。在中国的礼仪中“孝”排在第一位的。在中国古代频频出现大孝子,甚至在汉代的时候,“举孝廉”成为作官的一种资格。而在现代社会中,“孝”正慢慢的在现代人心中淡化,一些人对父母的“唠叨”很反感,亲情在物质利欲面前显得是那样的脆弱,很多的年青人对父母的叮嘱毫不耐烦,横眉冷对,甚至出现了“手刃父母”的惨剧,着实是很让人心寒的!所以孝的教育势在必行!2、习主席多次强调,教育要立德树人。而“孝为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开去,就是博爱,就是学会爱他人,爱人民,爱祖国。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赋予新的内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重建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文化,对实现家庭和睦,融合人际关系,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班会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孝”的历史渊源,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情感目标:让学生回报亲情,把对父母的爱付诸实际行动,从而培养懂得感恩的习惯。3、行为目标: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激发学生从小懂得如何孝敬父母,从而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情感,实现国家教育“立德树人”的目的。班会准备:1、让学生搜集关于孝的历史渊源,查阅古诗《游子吟》,并找到它的解释。2、让学生查阅关于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德的小故事。3、老师准备课件,并搜集本班学生部分家长工作现场视频。班会过程环节一:导入“孝”:1、学生读:“孝”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原义为“奉先思孝”。儒家道统认为“孝”是百行之首,《论语》载:“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舆!”2、老师问:根据你们搜集的资料,谁来解释一下里面的关键词?3、学生回答:“奉先思孝”是指事奉先人,当思孝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舆!”是指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这就是做人的根本啊。4、学生读:“孝”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几千年来,人们把“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5、老师问:听了这段话,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答出:有孝心甚至是人和禽兽的根本区别。6、学生读:黄香温席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在他九岁时,母亲便去世了,靠父亲一人来养育他。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儿,坐在院子里乘凉。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冬天,天寒地冻,他先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日久天长,黄香对父亲的孝深得乡邻的称赞。在黄香十二岁时,江夏的太守称他为:「至孝」;汉和帝也曾嘉奖过他。黄香亲近、孝顺父母,更爱护百姓。在黄香出任某地太守时,他体恤百姓们的饥苦,爱护子民,为百姓谋利。有一次,黄香出任太守的地区遭受了特大水灾,他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历年的俸禄,赈济受灾的百姓;同时上奏皇帝,请求减免百姓当年的税务。百姓们都十分爱戴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在当时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无双,江夏黄香。」7、老师问:黄香的孝心表现在哪些方面?黄香做官有什么特殊之处?8、学生答设计意图:以历史上“孝”的起源为引子,结合历史传统和故事,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理解“孝”的历史悠久,是人类基本的行为准则!环节二:理解“孝”的原因:1. 为什么从古至今这么重视“孝”呢?引出母亲的柔情似水般的大爱。2. 生读: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回答: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3、学生分别读:伟大的母爱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母子被埋在废墟之下八天,整整过了八天当救援人员发现他们时,七八个月大的孩子安然无恙而母亲,却永远的离开了人间在那阴冷、没有水、没有食物的环境中是母亲用乳汁延续着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她用力咬破手指让孩子吸吮自己的鲜血直到最后一滴生命流逝直到人们发现了那用慈母之心创造的奇迹孩子就是妈妈的全部年轻母亲舍身救儿:2004年8月27日下午,沈阳市五里河公园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35岁的母亲刘燕当时也顾不上将手上的相机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鲨鱼池中将儿子救出。刘燕在接受采访时只说了一句话:“儿子就是妈妈的全部。”4、分别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5、通过观察关于父亲辛劳工作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场景中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以母亲柔情似水般的大爱有关例子,父爱如山的有关生活图片,去激发学生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孝心。6、出示一些孩子们生活中的反面例子图片,分别让学生说出他们在干啥?设计意图:借一些生活中学生的一些典型反面例子,来和父母的艰辛付出形成强烈对比,让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为下一步怎样做才符合孝道的规则,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7、在带有浓厚家庭情感的背景音乐配合下,以简笔画的方式简练的展示父母孩子一生的相处过程。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动画方式中,不由自主的再次感受到孝的必要性!环节三:调查、感悟“孝”:1、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吗?播放学生们自己家长工作的艰苦环境视频,请他们辨认是不是自己的父母?并说出自己想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父母的艰苦谋生场景回放,让孩子们在公共场合,使自己的内心受到震撼,心灵受到洗礼。2、小调查:你父母的生日分别是_________。你父母的年龄分别是_________。你父母的体重分别是_________。你父母的身高分别是________。你父母分别穿_______码鞋。你父母最喜欢的颜色是________。你父母最爱吃的菜是________。你父母什么时候有了白发、有了皱纹?你父母什么时候最开心?什么时候最难过?你父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你知道父亲节和母亲节是哪一天吗?设计意图:通过询问学生对父母的了解程度,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初步在内心对自己孝顺与否进行拷问,为下一个环节做出铺垫。3、问卷调查:你给父母做过早餐吗?你经常帮父母盛饭、捶背吗?你给父母送过礼物吗?你对父母说过谢谢吗?你和同学比吃比穿吗?你斥骂、埋怨、讥讽过你的父母吗?·····设计意图: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为将来怎样行孝做好伏笔。环节四:如何“孝”孝敬父母的方式有哪些?分组讨论,班内交流,老师引导提升,得出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1. 主动承担家务;2.纪念日、节日送点小礼物;遇特别情况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表达感激;适时为父母倒杯茶、削个水果。3.和父母有分歧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有事同父母商量,向父母承认自己的错误,不向父母撒谎。应让父母感觉你相信他们,多交流并经常给予赞美。4.回家和外出主动给父母打招呼。多倾听父母的话,讲话和颜悦色,多向父母说说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愿望。5. 耐心听父母批评 ,遇上烦恼,告诉父母,寻求父母的帮助。6 .生活勤俭、朴素,不与别人攀比 。7.努力学习。8.注意父母和自己的健康:父母辛苦工作来养育我们,往往会疏忽了身体的保健,我们也必须注意父母的身体健康,我们的身体都是父母亲所赐予的,俗话说:「身体髮肤,受之父母。」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身体。······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自己下一步应该怎样去孝经父母,理论指导实践。环节五:升华“孝”同学们,孝敬父母,这是我们的小孝,尽忠于我们的祖国,才是大孝。目前在抗击新冠疫情中,那些不畏艰险,始终站在抗击一线的医疗、保卫等工作人员,他们的行为就是大孝,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我们孝敬父母,学会感恩;努力学习,增长本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升华主题。设计意图:升华主题,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班会后延伸教育活动为了孝敬父母,多和家长沟通、交流,并且慢慢养成在家积极做家务劳动的习惯,帮助父母减轻生活的压力,和谐家庭,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班会反思这个教案针对我班部分同学在家庭中自我意识过于强烈,不仅好吃懒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并且常常忽视父母的感受,甚至有意抵触父母意见,听不进教育而做出的一些努力,首先是针对性强;其次,借用事例,古今贯通,贴近生活,说服性强;再次思路清晰,平易浅显,注重交流,活动性强;且包含了一定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教育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