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是谁?认识我自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和“他人评价”学会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特点,形成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二)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积地悦纳自我。
(三)使学生自己感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积极主动的做出改变,更好地适应校园的生活和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和“他人评价”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二)教学难点:学会积极主动地做出改变,让自我感知的“我”与他人感知的“我”更加一致,更好地适应校园的学习和生活。
三、教学准备
(一)照片准备:学生的日常照片,以及询问家长和学生是否同意使用。
(二)教具准备:活动研学单和画画用的水彩笔。
四、教学过程
(一)课程引入
通过游戏“连连看”引出课堂主题,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具有正确评价他人的能力。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心理课堂。这节课的内容是“我是谁-正确认识自己”,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学有所获。
2、出示在班级上拍摄的照片及对学生的描述。
师:请同学们看这三张照片,还有三句描述。
3、请同学将对同学的描述和对同学的照片一一对应。
师: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这三个描述分别属于哪个同学呢?(多请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并且要注意询问是否有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及时知道学生的想法)
4、老师公布正确答案,展示对学生的描述分别是属于哪一个小朋友。
师:同学们回答的又快又准确,同学们,你们可以准确的认识别人,那你们可以准确地认识自己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准确地认识自己。
5、引入自我意识以及正确认识自己的两种方法。
师:我们都想认识自己,想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对我们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认识自己的方法有两种:一、通过观察,认识自己。二、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了解自己。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种认识自己的方法。
(二)活动一:我的自画像
通过画画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自身的特点,并且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爱好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探索自我。
1、介绍活动规则。
师:同学们在老师发的纸上完成自己的自画像,只用画出你最特别之处,填上自己最喜欢的颜色、最喜欢的食物以及最喜欢做的事情,并在自己的自画像上签上自己的姓名。
研学单一:
2、请同学自行完成“我的自画像”,(老师规定时间,活动时间到,老师注意提醒学生停笔。)
3、请同学将自己完成的自画像与同桌进行分享。
4、请几位小朋友上台展示自己的画作,并介绍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多请几个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积极评价,让学生对自己评价更加地乐观向上。)
(三)活动二:我是什么样的人
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找出同学优点和缺点,适时引导学生我们看待自己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全面的地方,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做到既不盲从,也不忽视。
1、介绍活动规则并展示一些描述人的性格特点的形容词。
师:请先将在自己眼中“我是一个——的人”补充完整。再以小组为单位,并轮流说出自己的特点,并听听别人对你的看法,用四个词概括“同学眼中的我”。
老师这里举例了一些形容词,你可以使用老师举例的词,也可以使用自己想的词。
研学单二:
2、请同学分享已经完成好的研学单。
师:刚刚同学们都完成了填空,了解到在自己眼中的“我”和在他人眼中的“我”,有哪些同学愿意分享一下在自己眼中的“我”和在他人眼中的“我”。(请同学分享的时候,让其他同学点评:“在你的眼中,他或者是她还有哪些其它的特点”。)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自己眼中的“我”和在他人眼中的“我”会有不同?哪一个是真正的你?
师:有的同学可能会存有疑惑,为什么我眼中的自己和同学眼中的我会不一样呢?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呢?请同学来分享一下。
其实这都是真正的你,我们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既不能只看到自己眼中的自己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而要综合起来,这样才能得到对自己最全面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自我意和准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很多时候,我们最熟悉的人是自己,最陌生的人也是自己。充分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对自己和周围的事物采取正确的态度,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努力,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来完善自己,收获更好的明天。
(五)课后实践
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能调查在你父母、老师或是朋友的眼中,你是什么样的人。
五、板书设计
通过观察,认识自己
我是谁?认识我自己
自我意识 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了解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